【科研新進展】(44)陳自勝副教授在美國化學會期刊《ACS Catalysis...

2020-11-25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日前,化學與藥學院陳自勝副教授在雙催化研究領域中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最新研究成果以「Rh(II)/Pd(0) Dual Catalysis: Regio-divergent Transformations of AlkylicOxoniumYlides」為題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ACS Catalysis》上(DOI: 10.1021/acscatal.7b02909, IF = 10.614),中科院SCI化學類一區雜誌,Top期刊。這是陳自勝副教授繼2016年後第二次在美國化學會期刊《ACS Catalysis》(DOI:10.1021/acscatal.6b01110 )上發表重要成果。

  季碳是中心碳的周圍含有四個不同的非氫取代基,廣泛存在於各種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中。因其獨特的空間結構,對天然產物的生物活性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季碳中心的構築一直是有機合成化學家關注的焦點。特別是環上的季碳中心構築一直是有機合成化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如何高效和高選擇性地構築環上季碳中心是有機化學中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課題。

  近年來,雙催化是有機合成的研究熱點之一。雙催化能夠實現一些單催化不能實現的反應,並且能高效和高選擇性地完成一些複雜碳骨架的構建。針對有挑戰性的環上季碳中心的構築這一科學問題,2016年,陳自勝採用過渡金屬Pd(0)/Rh(II)接力催化的策略,一步高效和高選擇性地(up to 96%,dr> 20: 1)合成了一類含季碳中心的四元環和五元環狀衍生物。含季碳中心的苯並呋喃3-酮化合物是合成天然產物灰黃黴素和地麴黴素的重要中間體,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之上,本次研究進一步發展了過渡金屬Pd(0)/Rh(II)協同催化高效合成含季碳中心的苯並呋喃3-酮化合物的新方法。

  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卓越新星」人才項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7b02909

編輯:張晴

終審:薛建鵬

相關焦點

  • 期刊動態 | ACS Energy Letters 2019年2月刊
    其中包含一篇社論,由期刊主編 Prashant V.Kamat 分享關於論文引用增長的方方面面——Citation Mania: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9b00016閱讀完整期刊:
  • 湘大教授團隊研究成果被美國化學會和期刊評為亮點文章
    近日,湘潭大學化工學院胡夏一副教授團隊在化石能源低碳化高效利用研究領域,連續在化工三大期刊之一《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當期封面論文)以及化工類Top期刊《Applied Energy》(IF=8.426)、《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IF=6.97)分別發表了高水平學術論文
  • 新刊介紹: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
    /doi/full/10.1021/acsabm.8b00277 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是美國化學會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家庭繼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和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的新成員。
  • 天津大學環境學院李楠副教授課題組在美國化學學會(ACS)TOP期刊...
    本站訊(通訊員 王舒)近日,環境學院李楠副教授課題組在美國化學學會(ACS)Top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影響因子:7.864;DOI: 10.1021/acs.est.0c01404)上發表了題為「Geobacter Autogenically Secretes Fulvic Acid to Facilitate
  • 期刊動態 | ACS Energy Letters 2019年1月刊
    其中包含一篇社論,由我們的編輯分享他們作為作者的經驗,並討論他們如何管理自己作為執業科學家的手稿準備、提交和評議過程:We Editors Are Authors, Too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8b02322.
  • 2018ACS美國化學會上海藥物化學會議——臨床藥物研發新進展
    2018ACS美國化學會上海藥物化學會議——臨床藥物研發新進展ACSShanghai
  • 江南大學劉小浩教授團隊ACS Catalysis:鈷基費託合成反應中活性和...
    ,研究成果發表在催化領域Top期刊《ACS Catalysis》(ACS Catal.2020, 10, 2799-2816),該論文江南大學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方雪瑾和青年教師劉冰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陳蓉教授和江南大學化工學院劉小浩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跳轉閱讀→
  • 中國化學會和英國皇家化學會合作 擬推兩本期刊—新聞—科學網
    英國皇家化學會執行長Robert Parker表示,從2006年英國皇家化學會和中國化學會籤署合作協議,共同促進化學界交流至今,雙方已有7年的合作經歷。本次期刊領域的合作旨在為科研人員提高學術知名度和更廣泛的國際交流提供平臺。
  • 西安交大科研團隊與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合作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
    導讀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李明濤副教授、唐偉教授團隊與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教授合作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該項研究工作發表於國際能源領域權威期刊《美國化學會能源快報》(ACS Energy Letters
  • 人才強校 | 劉東暉副教授課題組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本網訊 近日,理學院劉東暉副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權威期刊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發表題為「Multifunctional β-Cyclodextrin MOF-Derived Porous Carbon
  • 英國皇家化學會與納米中心將聯合發行新期刊
    英國皇家化學會出版社和中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將在今年秋季聯合推出新期刊——Nanoscale,該刊為月刊,旨在發表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範圍內理論性和實驗性的著作。據悉,白春禮將擔任Nanoscale新成立的亞太編輯部的總編輯,而歐洲和北美編輯部的總編分別由蘇黎世理工學院的Markus Niederberger教授和麻省理工學院的Francesco Stellacci教授擔任。
  • 胡夏一副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登上行業刊物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7日訊(通訊員 張瑞)近日來,湘大化工學院胡夏一副教授團隊在化石能源低碳化高效利用研究領域,連續在化工三大期刊之一《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當期封面論文)以及化工類Top期刊《Applied
  • ACS Macro Letters迎來首位來自亞洲科研機構的副主編
    本文經復旦高材生(ID:FDUMMers)授權轉載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陳國頌教授自2018年2月起任高分子領域權威雜誌、美國化學會
  • 美國化學會頒獎 湖大教授譚蔚泓捧回"光譜化學分析獎"
    美國化學會頒獎 湖大教授譚蔚泓捧回"光譜化學分析獎"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8-08-22 15:08:21
  • 匯聚學科,培育標誌性科研成果 (2019-III)
    藥學院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結合實際,進一步聚焦科研內涵發展,加強基礎研究的頂層設計和組織協調,優化學科布局與資源配置,促進重大原創性和標誌性科研成果產出,進而實現新藥研究的原始創新能力的突破,全面推動頂尖學科建設。現推出我院第三期系列有影響力的原創性科研成果。
  • 清華大學科技·前沿 | 近期科研成果掃描
    材料學院伍暉副教授課題組在熔融鋰金屬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化工系生物育種技術與裝備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文章論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lett.8b01241環境學院發文揭示中國工業園區碳排放情況及減排潛力7月3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2014級直博生郭揚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環境科學領域頂級期刊
  •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樊春海獲2019年度美國化學會測量科學進展...
    近日,美國化學會公布了第二屆測量科學進展講座獎(Advances in Measurement Science Lectureship Award)。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樊春海教授因其在核酸分析化學等方面的系統研究工作被選為2019年度三位獲獎人之一。
  • ACS Catalysis綜述: 水相異質催化反應研究進展
    近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Daniel E. Resasco教授和王斌教授等人綜述了水催化反應的不同機理特徵,從六個方面評價水對催化活性和選擇性的影響:(a)反應物(或產物)的溶解度和質量輸運的影響;(b)穩定反應物、產物和過渡狀態;(c)在nanospaces;(d)遠距離鍵極化;(e) H-shuttling;(f)游離水作為助催化劑。
  • 【科研新進展】(13)裴玉新教授課題組在納米載藥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日前,理學院裴玉新教授課題組在糖納米載藥的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成果以「Glyco-Nanovesicles with Activatable Near-Infrared Probes forReal-Time Monitoring of Drug Release and Targeted Delivery」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材料化學》上(Chem
  • 劉愛驊教授等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發表的論文獲獎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劉愛驊教授及其合作者於國際頂級綜述性期刊《Chemical Reviews》發表的論文在首屆《你最喜歡的綜述競賽》中榮獲第二名。美國化學會《Chemical Reviews》總編Sharon Hammes-Schiffer教授發表的年度社論(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