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7日訊(通訊員 張瑞)近日來,湘大化工學院胡夏一副教授團隊在化石能源低碳化高效利用研究領域,連續在化工三大期刊之一《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當期封面論文)以及化工類Top期刊《Applied Energy》(IF=8.426)、《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IF=6.97)分別發表了學術論文。
煤炭是我國目前主要的能源資源,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要控制煤炭使用過程中產生的CO2排放量。
胡夏一副教授團隊針對現有化學吸收法捕集CO2大規模工業化的重要瓶頸問題----高熱能消耗,創新性地提出了「能量操作窗口(EOW)」概念用於評價CO2吸收劑的能量閾值以提升能量利用效率(圖一)。同時該團隊也分析探討了現有CO2負載有機胺溶液的定性、定量分析技術,以幫助研究者更好、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化學溶劑與CO2反應的基礎科學問題,特別是理清影響熱能消耗的氨基甲酸酯與HCO3-兩種離子的協同轉化關係,對有效降低CO2解吸過程的熱負荷和提高熱效率具有重要工業參考價值(圖二)。
此外,該團隊也針對CO2物理吸附材料進行了最新綜述,對高效N基功能化的固體吸附(NFSAs)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相關研究進展進行了討論,並且按照不同固相載體材料分類展示了提升NFSA材料性能的方法,為製備高效、實惠的NFSAs提供了重要指導(圖三)。以上成果接連受到美國化學會和期刊的認可,並連續被評為亮點文章進行了專題報導。
刊發的3篇論文均以湘大化工學院為第一署名單位,由湘大胡夏一副教授、張瑞博士牽頭組織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義大利國家研究理事會、澳大利亞聯邦科學院、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美國懷俄明大學、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英國巴斯大學、英國埃克斯特大學、湖南大學的學者及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湘潭海泡石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協作完成。以上學術成果的協作發表,體現了湘大科研人員開展國際合作、校企合作聯合創新研究的新風範,這不僅有助於提升湘大國際學術影響力,也為新時代的人才培養創建了良好平臺。
[責編:彭婷]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