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然死亡:研究人員發現一條被劍魚殺死的淺海長尾鯊

2021-01-08 cnBeta

據外媒報導,地球上的海洋裡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生物,其中一些是完全無害的,而一些則配有可以在進攻或防禦時使用的武器。鯊魚是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因此,它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傾向於成為攻擊者,但一種新的趨勢開始出現--鯊魚會很好地遠離一種海洋生物:劍魚。

資料圖

據《紐約時報》報導,最近在利比亞海灘上發現了一條約15英尺長的淺海長尾鯊屍體。一項調查顯示,這隻鯊魚的腹部嵌有一把一英尺長的「劍」,這顯然不是自然死亡。這不是第一隻發現這樣的情況,也可能不會是最後一次。

結合在地中海的海岸線上發現了超六隻死亡的鯊魚,這些證據都表明它們跟劍魚發生了衝突。每一次,鯊魚則都是被劍魚刺死。跟淺海長尾鯊所遭受的命運不同的是,大多數被發現有劍魚傷口的鯊魚都是頭部或頭部附近被刺傷。

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發現,尤其是在科學界普遍認為劍魚通常不會用劍攻擊鯊魚等動物的情況下。事實上,研究人員還不能確定這種魚是否用它們長長的劍狀鼻子來刺穿其他動物。研究人員們認為,劍魚主要是用長劍來猛擊獵物,從而使它們放慢速度,進而給自己用嘴抓住它們的機會。

現在看來,這種魚使用它們自帶的武器作為真正的長矛的想法倒多了份吸引力。但為什麼劍魚會攻擊鯊魚,畢竟鯊魚不是它們的獵物,它們這樣是不是把食物鏈給倒了過來呢?一些科學家對此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想法。

研究人員指出,被刺傷的鯊魚通常都是在捕食小劍魚,這表明較大的成年劍魚刺傷並殺死鯊魚是為了保護它們的幼魚。也有可能劍魚跟鯊魚交鋒是為了擴大它們的領地,為它們自己及其親屬提供充足的食物。遊弋掠食者的減少意味著劍魚能擁有更多的食物。

不管怎樣,現在已經有足夠的觀察表明這種行為不是僥倖,而且確實存在一個劍魚攻擊鯊魚的潛在原因。現在科學家們所要解決的問題是要弄清楚這個潛在原因究竟是什麼。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在利比亞海灘發現一條被劍魚殺死的淺海長尾鯊
    研究人員在利比亞海灘發現一條被劍魚殺死的淺海長尾鯊(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地球上的海洋裡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生物,其中一些是完全無害的,而一些則配有可以在進攻或防禦時使用的武器
  • 鯊魚捕食反被劍魚秒殺,劍魚真能殺死鯊魚嗎?
    幾乎都是它的食物,但這利比亞海裡的一條鯊魚,在捕食獵物時卻被獵物反殺了。一、利比亞海灘出現一條4米多長的死鯊魚。近日,利比亞海邊居民發現海灘上有一條死鯊魚,經過觀察卻發現這條鯊魚並非正常死亡。根據這條鯊魚的體型特徵來看,當地人很快就認出來,這是一條能深潛500米以內的長尾鯊。
  • 一條被劍魚殺死的鯊魚
    一條被劍魚殺死的鯊魚 2020-11-10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鯊魚死亡被衝上沙灘 路人走近後拔出一東西觸目驚心
    近日,有一頭鯊魚死亡後被衝上沙灘,路人走近後從它身體上拔出一樣東西觸目驚心……據外媒報導鯊魚是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因此,它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傾向於成為攻擊者,但一種新的趨勢開始出現--鯊魚會很好地遠離一種海洋生物:劍魚。據《紐約時報》報導,最近在利比亞海灘上發現了一條約15英尺長的淺海長尾鯊屍體。一項調查顯示,這隻鯊魚的腹部嵌有一把一英尺長的「劍」,這顯然不是自然死亡。這不是第一隻發現這樣的情況,也可能不會是最後一次。
  • 4米長的鯊魚捕獵時,反被劍魚反殺!
    近日,利比亞海邊居民發現海灘上有一條死鯊魚,經過觀察卻發現這條鯊魚並非正常死亡。根據這條鯊魚的體型特徵來看,當地人很快就認出來,這是一條能深潛500米以內的長尾鯊。有人將殺死鯊魚的利劍拔下來以後發現,這個利劍其實是劍魚魚嘴位置的長劍。
  • 長尾鯊,最會「打屁股」的鯊魚!
    現在我們能看到長尾鯊僅剩3種,它們分別是體型最大的細尾長尾鯊,體長及體重分別可以達到6米及400公斤;大眼長尾鯊排第二,長約4.9米;以及體型最小的淺海長尾鯊,它也有3米長哦~~我們可以通過背部的顏色來分辨它們:細尾長尾鯊的是深綠色,大眼長尾鯊的是褐色,而淺海長尾鯊的背部是藍色的。 長尾鯊特別長的尾巴是它們的顯著標誌,長尾通常能夠佔到體長的一半。
  • 利比亞海灘驚現死鯊,被30釐米劍魚喙刺穿,科學家見證首例
    據最新一期《魚類學研究》雜誌刊發的報告,近日在利比亞海灘發現一條死鯊,背上插著一根約30釐米長的「刀片」,這是一條劍魚的尖喙。據悉,劍魚的致命性攻擊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就有記載,但最近的發現提供了首個例證。鯊魚的背部插著一根約30釐米長的劍魚尖喙。
  • 【潛行家-物種】長尾鯊屬的命名來源於狐狸?
    小編第一次見到長尾鯊時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一條長尾鯊扭動著從遠處慢慢遊來,身體隨著左右擺動的長尾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銀色的光芒,它就這樣優雅的從面前遊過,漸行漸遠。那種不期而遇的美麗畫面,永遠清晰的烙印在了心裡,真的美哭了。今天我們就來認真學習一下關於長尾鯊的小知識,希望小夥伴們都能有幸在海裡遇見美麗的它們。
  • 新研究揭開鯊魚中「劍」之謎
    據外媒報導,今年,一條鯊魚在地中海沿岸的利比亞被衝上岸。當時是4月,一群民間科學家拍下了它出現在水邊的照片和視頻。這條鯊魚是一隻大洋長尾鯊,其背部似乎插有一把劍。雖然這條鯊魚個頭不小,但它顯然不是那種無緣無故去攻擊揮舞長劍的人類--無論如何,它背上的劍也不是人類會使用的劍。
  • 【佳片】最美長尾鯊視頻:Angel Of The Deep
    長尾鯊較為幼長,頭小吻短,背鰭小,胸鰭上半葉很長及向後彎曲。除了大眼長尾鯊外,其他的長尾鯊的眼睛都相對較細。背部呈褐色、灰藍色或灰綠色,腹部較淺色。長尾鯊的三個物種可以從其背部的顏色來分辨:細尾長尾鯊的是深綠色,大眼長尾鯊的是褐色,而淺海長尾鯊的是藍色。
  • 長尾鯊陳屍峇里島、仙本那--人類是怎麼了?
    行動起來!長尾鯊大致分三類,細尾長尾鯊、大眼長尾鯊和淺海長尾鯊(又名遠洋長尾鯊,英文名pelagic thresher shark, 學名 Alopias pelagicus)長尾鯊本就是於人類無害的動物,長尾鯊身上更沒有一樣東西是人類的必須品,不管你是否是潛水員,都請尊重和珍惜海洋動物。
  • 鯊魚系列 | 長尾鯊——優雅而神秘的「全能型殺手」
    實際上,長尾鯊並不是一個單一的鯊魚物種,而是鼠鯊目長尾鯊科長尾鯊屬下 3 個物種的統稱,分別是淺海長尾鯊 (the pelagic thresher)、大眼長尾鯊 (the bigeye thresher) 以及狐形長尾鯊 (the common thresher)
  • 長尾鯊在海岸被凍結,科學家:它們是被「淹死」的
    隨著北極爆炸繼續在強烈的風和寒冷的氣溫下肆虐東海岸,至少有四隻長尾鯊在科德角海岸被凍結。鯊魚冬天應該受到責備嗎?可能沒有,因為鯊魚很可能不是因為低溫而死,而是因為他們試圖向南遷徙而在淺水中掙扎,據負責麻薩諸塞州魚類和遊戲部鯊魚研究項目的高級漁業科學家稱。
  • 研究人員成功利用非侵入磁性繃帶殺死皮膚癌細胞
    印度的研究人員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進步,他們將其製成磁性繃帶,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證明這種繃帶能夠殺死皮膚癌細胞。這些顆粒似乎可以通過非侵入性繃帶簡單地被應用到皮膚上,在那裡它們可以對鄰近的皮膚癌細胞展開治療。
  • 給力:科學家利用非免疫細胞來殺死癌細胞
    在持續尋找癌症治療方法的過程中,研究人員轉向了工程細胞。他們發現,通過改造免疫細胞,使其能夠識別癌細胞,一種被稱為嵌合抗原受體(CAR)T 細胞療法的技術是有效的。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經批准了這樣的一種治療方案。將免疫細胞重新編程用於治療目的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這種機制可能適用於任何類型的癌症。
  • 英漁民近海意外捕獲巨型長尾鯊
    圖集詳情: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24日消息,近日,一組船員在距離英格蘭西南部康沃爾郡海岸約90米處捕撈石斑魚時,意外捕到一頭體型龐大的長尾鯊不過,該長尾鯊被漁民拖上岸前已經死亡。  據了解,長尾鯊和大白鯊同屬一科,廣泛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北美、亞洲大陸架海域。它們喜歡住在開放海域的淺水地區,主要以魚群為食,其鐮刀似的大尾巴更是捕食利器。目前,長尾鯊已被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
  • 如何評價日劇《非自然死亡》
    《非自然死亡》(日語名:アンナチュラル)是日本TBS電視臺播出的法醫懸疑單元劇不務正業的來寫一個日劇推薦,因為石原裡美被安利了講述法醫的這部刑偵劇《非自然死亡》。以法醫為切入點的刑偵題材扣人心弦,在單元劇的過程中又有一條主線不斷牽動觀眾的心弦。
  • 科學家發現痴呆病人腦細胞死亡的一條具體途徑
    首頁 » 細胞凋亡 » 科學家發現痴呆病人腦細胞死亡的一條具體途徑 科學家發現痴呆病人腦細胞死亡的一條具體途徑 來源:科訊網
  • 《非自然死亡》會不會變成非自然崩潰
    日前有網友曝料,日本女裡石原裡美主演的高分日劇(非自然死亡)確定翻拍中國版!《非自然死亡》是日本TBS電視臺播出的醫學懸疑劇,石原裡美主演,窪田正孝、井浦新等共演,該劇講述了在「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任職的法醫三澄美琴與同事們一起探查非正常死亡者的真正死因,從而改變現實世界的故事。評分高達9.3,得到了很多中國網友的喜愛。翻拍中國版的消息立刻讓人聯想起日劇《深夜食堂》在中國翻拍後的慘相。
  • 研究發現亞鐵與多硫協同誘發細菌鐵死亡
    2007年,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氧化鐵納米酶具有類過氧化物酶活性,近年來又發現氧化鐵納米酶可以清除口腔細菌生物膜,殺死胞內沙門氏菌,最近又開發了硫化鐵納米酶並發現其具有高效的抗菌性能。研究人員最初利用納米酶殺菌時主要是藉助其過氧化物酶活性催化雙氧水產生自由基來殺菌,但是實驗過程中多次發現單獨的氧化鐵納米酶(無雙氧水)也具有一定的殺菌效果,通過提高ROS水平並導致細菌產生形變,尤其是硫化鐵納米酶,單獨使用即可快速殺死多種細菌,但對這些現象背後的機制了解甚少。研究人員最初推測硫化鐵納米酶中釋放多硫化氫來殺傷細菌,但單獨的多硫化物分子殺傷效率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