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物競天擇,而不是進化論?

2020-12-06 瀟灑的毛毛雨

【筆者正在成長,歡迎關注,我們一起努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進化論」與「物競天擇」這兩個名詞,甚至有些朋友會把這兩個名詞畫等號。今天,筆者向大家闡述一下個人看法,個人存量有限,難免產生片面言論,歡迎和平討論。

筆者最初接觸「進化論」一詞,是在初中時代,生物課上講,達爾文進化論是當今生物學領域核心之一。課本上一幅「古猿——尼安德特人——智人」的人類演變圖,讓我們察覺到了「進化論」的奧妙。

候鳥為遷徙進化出強有力的翅膀,箭毒蛙為生存進化出致命的毒素,章魚為自保進化出墨囊;當時得出結論,生物都是在向有利於其生存的方向發展。

但是,後來,又有許多例子,用事實在反駁這條結論。

肉食雞為了被吃而長的又快又肥?香蕉為了被吃而進行三倍體無性繁殖?我們不禁思考,這些生物「進化」的目的是用來被另外一個生物體「使用」的嗎。

誠然存在,一些生物為了自身延續,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可使用的價值。

比如蟲媒花類的植物,為一些昆蟲提供了美味的花蜜,依靠這些昆蟲換來花粉的傳播效率,增強自身繁殖機率;

比如依靠麥芽蟻庇護的蚜蟲,蚜蟲啃食植物產生麥芽糖,麥芽蟻定期向蚜蟲索要麥芽糖,蚜蟲用麥芽糖換來的是麥芽蟻對自己的庇護,減少被其他生物捕食的可能性,提高生存機率。

但是,類似於肉食雞、香蕉,這種進化對他們自身來說好像並沒有「向著有利於其生存的方向發展」。將肉食雞、人工香蕉放在大自然中,或許不出幾代,這個細分物種就消失了,不能適應環境,

在之後,通過《THE ORIGIN OF SPECIES》認識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進化」一次詞,僅在該書中出現了兩次,「物競天擇」及其類似表述在書中被反覆論證。

脫離環境或限定條件,談論任何理論都是無稽之談。

何謂物?何謂天?何謂適者?

物、天、適者,構成比較性生態,在限定範圍「天」內,「物」滿足必要條件,即可成為「適者」,從而生存。

在肉食雞舉例中,肉食雞為「物」,人類為其搭建生存環境和生存規則為「天」。長的又快又肥的雞被選為培育下一代的「適者」,瘦小、生長速度緩慢的個體被處理掉。肉食雞成為「適者」是基於人類搭建的生態體系,脫離這層限制肉食雞幾乎無法存活。

既然物、天、適者,構成比較性生態,那麼物、天、適者的身份在不同體系中隨時可變。

貼合大家實際生活的例子,職場中,一個人可能既是一個上司、又是一個下屬,在不同身份之間輪換,那麼面對不同環境,自己可能是規則的制定者,也可能只能成為「為了活下去被迫遵守規則」的一批人。

這並不是進化,而是適應性選擇。

一切都是為了讓主體能更好的存活,當主體面臨生存危機時,會選擇性「優化」其生態下的附屬體。

公司作為一個在其他環境中的「物」,可能為了自保,而以「天」的身份裁掉部分公司內的員工;公司中不同事業部的上司又以「天」的身份,裁掉部分「無關緊要」的員工。

雄鷹斷喙也是同樣的道理。

有些物體的「淘汰」,其主體可能是無意識的。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過剪頭髮、剪指甲等經歷,頭髮、指甲都是人體的一部分,但是我們並不會因為正常剪髮、剪指甲而悲傷。「人」作為主體,去除這些東西時其實無意識的,我們並不會因為考慮這些部分曾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一定程度的去除,反而能提高主體的可延續性。

綜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進化論」的完整闡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用「比較性生態」的方式,以更加嚴謹的思維解釋了生物甚至是生態的演化,「進化論」僅僅是便於我們理解「物競天擇」的臨時跳板。

相關焦點

  • 進化論為什麼越來越被質疑?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進化論認為生物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和發展,比如:人是由猿類進化而來的。現在很多人開始不相信進化論,轉而開始相信神創論,主要是因為進化論還存在很多無法解釋的疑點,神創論者就利用這些疑點就斷章取義全盤否認進化論並推行他們的神創論說。
  •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應該進化出毛髮禦寒,但沒有,為什麼?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鸞扇護明妝,每天小編都會跟大家分享有趣好玩的科普內容,本文由鸞扇護明妝原創撰寫,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媒體轉載,接下來我們就步入正題: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都是隨著時間或者是周圍的環境不斷地進化的,所以有人就疑惑了,按照進化論,高緯度的人類不是應該進化出厚厚的毛髮來禦寒嗎?他們為什麼沒有進化成那個樣子呢?我們都知道,寒冷地區的北極熊??,西伯利亞熊等動物因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身上的毛都是十分地濃厚的,這些厚的體毛能幫助它們抵禦寒冷,有保暖的作用。
  • 達爾文進化論遭到質疑,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或許只是一個謬論
    在現代文明當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那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所有的生物都是通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一步一步進化到今天這個程度。換句話說,在今天還活著的所有生物,都是戰勝了自然法則的勝利者。達爾文的進化論,影響了人類對生命起源探索近200年的歷程。
  • 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缺陷:為何現代猿猴進化不成人了?難道是太安逸
    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這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提出來的觀點。雖然《進化論》中的很多觀點,在現在看來,不是很能站住腳跟,但還是對我們人類研究生命的起源有了很大的幫助。甚至在一段時間內,人們就把這個《進化論》當做是人類的出現和發展的依據。在《進化論》中,達爾文認為物種是被自然選擇的。
  • 為什麼主流科學家很少使用達爾文進化論,這說明了什麼
    達爾文進化論在進化論出現之前,人們堅信生物是不變的,也就是說:今天是什麼樣子,昨天就是什麼樣子,未來也是什麼樣子。但是,萬物總要有個開端,物種為什麼會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呢,對此,人們給出的解釋是上帝創造了一切。
  • 為什麼人們更容易信神而不是進化論?
    而且看起來進化論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對地球生物的多樣性和關聯性提供了無可爭議的科學解釋,其對象顯然也包含人類。人類的大腦是進化的驚人傑作,然而具有諷刺意味是,這些進化了的大腦可能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傾向於不接受進化論。「種種的心理傾向讓我們沒有足夠嚴肅地對待進化論,這是毫無疑問的,」埃默裡大學心理、大腦和文化中心主任羅伯特·麥考雷(Robert N.
  • 為什麼總有人想要推翻進化論,難道進化論真的錯了嗎?漏洞在哪?
    進化論絕對能夠榜上有名。進化論對於人類起源發展做出比較權威的解釋,從《物種起源》首次發表到現在已經有百年歷史了,但是越是經過時間的發展事情好像有點不對勁吧,怎麼有越來越多的人反對進化論,甚至要推翻進化論呢?難道進化論真的錯了嗎?
  • 科普物種進化遵循的是物競天擇的原則
    事實不是這樣的,也就是說在地球上生命的進化是分階段性的,生命在地球上很早就出現了,最簡單的生命40億年前就出現了,但是就是這樣簡單的生命狀態卻在地球上沉默的存在了35億年左右,因為在所有的考察中沒有發現,在5.35億年前存在任何比細菌更大的生物,這就意味著地球作為一顆有生命的星球在大約35億年的時間裡僅有細菌和原生物的存在。
  • 為什麼現代的猩猩不會進化成人?達爾文進化論備受質疑,你怎麼看?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現代研究人類生命起源的基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我們在上初中的時候生物課本上就告訴我們的,隨著地球上環境的不斷變遷和物種的不斷豐富,只有不斷的適應周圍的環境,才能在惡劣的環境當中生存下來,如果不能根據環境做出變化,那麼最終得到的結果只有淘汰。
  • 達爾文進化論被質疑,為什麼高緯度的人沒進化出厚實的毛髮禦寒?
    面對複雜的生態系統,人類想要找到生命起源的重要線索並不容易,在科技並不發達的時代,上帝創世、女媧造人的說法主宰了人們的思想,進化論的出現才徹底改變了這種局面。時至今日,人們還在不斷汲取進化論中的營養,為完善生物進化體系而努力,試圖填補更多的空白。實際上,進化論中也存在一定的爭議,生物學家、博物學家達爾文的「物競天擇」與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的「用進廢退」成為學術界的重要話題。
  • 真理:達爾文的進化論又被推翻了?(中)
    —————————————— 宗教的敵人不是科學 當今如果再用宗教教義去反對進化論,其實是一種過時的反對。 為什麼這麼說呢? 原因就是當初基督教和進化論發生衝突,它的根源是經濟利益上的。
  • 綜合進化論推翻進化論?人類起源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弱肉強食的原始社會,至始至終都是力量主導一切,那麼我們人類,為何卻會進化成洛基(弱雞)呢?這怎麼可能是物競天擇的結果?  我們來簡單說說進化論與現代綜合進化論之間,主要哪裡不同呢?    進化論認為,現在繁多的生命形式,都源自於非常少數甚至單一的物種祖先,在自然選擇的情況下完成了進化,衍生出了如今不同的物種,而現代綜合進化論,認為物種進化並不是由單一的物種祖先
  • 進化論存在重大缺陷!人類起源變成未解之謎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人類起源三大假說之一的進化論,前面的兩篇文章,我們客觀談論了人類起源的另外兩個假說——神創論與外星造物論。相對於進化論來說,另外兩個假說更能解答一些現在發現的解釋不清楚的現象,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一下。那麼被大眾所認同的進化論為什麼在近些年生命和基因技術的發展下,其理論卻屢屢被科學反駁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索一下,進化論近些年與科學相悖的地方。
  • 我們的頭髮違背了進化論嗎?
    最近我看到網上有關於人類的頭髮不符合進化論的一個說法,西瓜視頻上也有很多做探索和科學普及的UP主,也都在討論這個問題。他們都是在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基點,來反推頭髮的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大部分人認為如果人類是由猩猩或猿進化來的,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什麼要保留這樣的功能(頭髮)?很多人認為根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觀點,像頭髮這樣的存在不是應該被淘汰掉嗎?
  • 人類文明進化論 - 1.人不是動物
    達爾文物種進化論  大家都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其解釋了地球上的各類物種,通過一代一代不斷的進化,使物種的身體更適應生存環境,在生存環境中存活下來,至今還生存在地球上的過程。  該過程包括一個主過程和一個子過程,主過程是指物種一代一代生命的不斷產生和消亡,子過程是指每一代物種的基因突變,用進廢退,物競天擇,物種隔離等進化方法。
  • 給達爾文進化論出難題:善是進化的動力嗎?
    王建平:每曰一文:《感知論綱要》(72)《尷尬的人性》人以人性標準來行事,「人之初,性本善」,「致良知」等等人間的若干教誨,都為喚醒人性之善,抑制人性之惡為目的,善歷來是人們公認的天生人性,是人性中光彩的一面
  • 達爾文的進化論有那麼多的缺陷,為什麼還令那麼多人瘋狂的推崇?
    說起進化論,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他是由英國的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提出來的,尤其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闡述了人類與大自然的進化之論!而且這個進化論是當代的生物學核心思想之一!很多人都說,晚年的達爾文信奉基督教,推翻了自己進化論,這個說法在達爾文的女兒那裡得到了一個肯定的回覆,達爾文晚年根本沒有信奉基督教!為什麼很多人都要推翻達爾文的進化論呢?甚至還有人不惜以達爾文的身份來推翻進化論!是進化論本身的缺陷還是有人故意惡意的攻擊呢?
  • 《進化論》的這些觀點證實人是由猿進化來的觀點是錯的
    進化論真的是錯的嗎?進化論是大家比較了解的,在中學生物課本中就有接觸。進化論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觀點講的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拿人類的來源舉例,進化論描述是人是由古猿進化來的。古猿演化成人類,有一方面是通過化石來印證的,但是,這中間還缺少一個環節。
  • 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
    《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全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物種起源論》(《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 進化論到底是科學還是偽科學?生物的表皮特徵再次印證了進化論!
    很多人覺得進化論有漏洞、甚至說被推翻了。其中主要觀點認為,進化論中最大的矛盾就是人類。反對者甚至列舉一條條例子試圖證明人類的產生是外星人幹預的。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此消息一經報導,立刻遭到2000多名科學家的聯名聲討,聲稱:如果讓他得逞,全世界都會笑話我們,這簡直就是文明倒退在中國類似的言論也不少,很多人覺得進化論已經被推翻了,其中一條理由便是:如果物種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麼智人的毛髮被進化丟了,這在遠古如何抵禦寒冷的冬天以及夏日的暴曬,這與當時地球上的生物整體進化方向不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