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喵喵編輯/水笙
2020年開年,特斯拉的股價猶如坐上了過山車,一路狂飆。
以2019年12月31日收盤價418.33美元為基準,特斯拉9個交易日就漲了29%,在1月30日飆升至600多美元,在而在第23個交易日——2月4日一度達到961美元的高點,當天收盤價887美元,市值達到1597億美元。
這一波上揚如同火箭一般,一個多月來,累計上漲120%多,以最高股價計算,其市值一度超過1700億美元,已經超過了福特汽車、通用汽車、本田汽車、法拉利的市值之和,使之成為全球市值排行第二的車企,僅次於豐田。
對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這是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刻,但隨之而來的回跌也並不意外。
2月5日開盤不久後,特斯拉股價回落至800美元以下,當天收盤價734.70美元。2月29日,特斯拉收盤時股價為667.99美元,5個交易日的跌幅高達25.85%。
特斯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股價的大幅波動,但這次股價的連續飆升也足以成為特斯拉的一次裡程碑。
自去年正式啟動上海超級工廠,特斯拉來勢洶洶。
在1月7日舉行的國產Model 3對外交付儀式上,特斯拉方面就曾對外表示,工廠當下產能已達到每周3000輛車,建成的一期工程計劃年產15萬輛純電動整車。以當前周產3000輛的產能,特斯拉上海工廠月產能將超一萬輛。
2月4日,特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在微博上回復用戶關於「疫情是否會影響國產Model 3的交付進度」時表示,「我們會盡力在疫情好轉後補上之前暫緩的速度。」
特斯拉的國產化程度也在進一步增加,2月20日,寧德時代回應與特斯拉達成合作,雙方已經籤訂了量產供貨定價協議,特斯拉將向寧德時代採購鋰離子動力電池。
國產特斯拉被予以厚望,而國內造車新勢力同樣虎視眈眈,一場交戰不可避免。
飆升的股價背後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第一股,特斯拉連續兩個多月的股價上揚並非沒有緣由。
最直接的原因是,美東時間1月29日美股盤後,特斯拉發布了2019年四季報。Q4財報顯示,單季特斯拉共計生產汽車10.49萬輛,環比增加9.1%,交付汽車11.21萬輛,環比增長15.2%,實際交付數據略高於1月初披露的經營數據。
其中核心車型Model 3的交付量最高,為9.26萬輛,環比與同比增速分別為16.1%、46.1%,約佔總體交付量的83%。高端車型Model S、Model X的合計交付量為1.95萬輛,環比增加約2000輛。
財報顯示,特斯拉的整車庫存周轉天數已下降至11天,成為四年以來最佳成績,這說明消費者對特斯拉的需求在增長。
另一個重要信號是:特斯拉常被詬病的生產端問題已得到了改善,這家公司開始真正具備持續賺錢能力,對一家汽車製造企業來說,這意味著之前幾十年的巨額投入開始得到回報。
回顧特斯拉的歷史,這是一家爭議不斷的公司,有人將其稱作汽車行業的蘋果,作為電動汽車行業的代表,它常被看作是傳統汽車行業的顛覆者,但卻連年虧損,經常在倒閉的邊緣徘徊,自燃事件等也讓其質量問題經受質疑。
與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創辦時間相比,特斯拉足以被稱作行業的「老大哥」,它誕生於2003年7月1日,馬丁·艾伯哈德與馬克·塔彭寧合夥成立特斯拉汽車公司,總部設在矽谷。
埃隆·馬斯克並非是特斯拉的創始人,但卻是將特斯拉打造為具有風格、真正將其推向更廣闊的市場的人物。
令他更具盛名的除了特斯拉,還有他旗下的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曾在2018年首次成功發射,並成功完成兩枚一級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這位「科技狂人」涉獵領域的廣泛,某種意義上也成為了特斯拉的科技感和先驅性的來源。
2004年2月,馬斯克向特斯拉汽車公司投資630萬美元,出任董事長,2008年10月出任CEO,正式開啟特斯拉的馬斯克時代。
2010年6月是特斯拉開啟轉折的一年,這一年特斯拉在納斯達克上市,融資額達2.26億美元,而特斯拉也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獨立製造商。
但是,特斯拉一直未能擺脫持續虧損、產能困難、資金緊張的困境,馬斯克甚至也曾承認,特斯拉處在在破產的邊緣,它的發展史亦是一段大起大落的故事。
特斯拉被做空已經是常態,它是美股被做空次數最多的公司之一。但這次的連續上漲,讓這些大空頭們也損失不小。
知名做空機構Citron甚至公開表示,雖然他們承諾永不做空特斯拉,但目前的特斯拉已經成為了華爾街的賭場,如果馬斯克自己是基金經理,都會忍不住做空這支股票。
特斯拉的另一個歷史性時刻,是在2013年5月,特斯拉宣布它在2013第一季度首次盈利,受此消息刺激,特斯拉股價在一個月內漲了近80%,市值突破100億美元。
但之後的境況並不樂觀,自2010年上市以來,特斯拉在近十年內僅有6個季度實現盈利。
其中有兩個季度,都發生在去年。2019年Q3、Q4,特斯拉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營收、利潤和交付量都在增長,雖然特斯拉去年全年依然虧損9.8億美元,但現金流狀況已經得到明顯好轉。
去年Q4,特斯拉高達14.25億美元經營現金流創造了歷史最佳水平,同時4.1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低於此前估計,雙重作用下特斯拉的自由現金流達到了10.13億美元。
這顯然也是特斯拉下的另一步大棋起到了作用,那便是對中國市場的開拓,甚至中國市場被稱作是特斯拉的「拯救者」。
押注中國市場
特斯拉對中國市場的示好是從降價開始的。
2019年年初,特斯拉就曾在中國發起「四連降」,全系車型的價格調整,Model 3的降幅在2.6萬-4.4萬元不等,Model S降價1.14萬-27.75萬元,Model X車型降幅達到17.43萬-34.11萬元,最高降價幅度高達28.68%,這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但特斯拉的成本壓力並沒有降低,馬斯克在去年3月份宣布關閉大部線下店從而轉為線上銷售,中國市場亦不例外。
與價格調整同時進行的,還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正式破土動工。和相同產能的汽車工廠建造速度相比,特斯拉工廠按下了加速鍵,將1-2年的工期壓縮至10個月左右。
2019年1月,15萬輛產能的工廠一期工程開工,2019年10月,特斯拉在發布第三季度財報時稱,上海超級工廠的建設提前完成,已經開始試產,並為年底的量產作準備。
從特斯拉速度當中也可窺見這家公司的焦慮,他們在進行一場賽跑,在這場賽跑中,必須爭分奪秒。
選擇中國工廠,與特斯拉加州工廠產能的捉襟見肘有關,隨著特斯拉全球銷量的提升與車型的增加,特斯拉在美國本土的工廠已經不具備優勢,高昂的製造成本成為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的制約。
年產能最高50萬輛的中國工廠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特斯拉的焦慮。上海工廠也是特斯拉的第一家海外工廠。另外,在中國本土設廠,能將節省下來的運輸、關稅等成本用來進一步降低在華售價,增加市場好感度。
中國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品牌競相爭奪的市場。
據EV Sales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以105.3萬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據全球新能源汽車200.1萬輛銷量的半壁江山,當前,中國也已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國家。
這與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有關,根據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0萬輛。
特斯拉需要中國市場,中國市場也向特斯拉敞開了懷抱。
通常情況下,外資公司需要嚴格遵守中資與外資的相關比例,而特斯拉則被允許成立獨資公司,除此之外,上海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土地,以及近百億規模的銀行借款。
中國工廠降低了特斯拉的生產成本,而電動車生產成本最高零部件之一的電池包,近年來價格也在降低,據彭博社數據,電池包的價格從2010年的1100美元每千瓦時降低至了2019年的156美元每千瓦時。這些對特斯拉來說都是利好因素。
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在經歷降價之後,官網最終定價為29.9萬元起,而進口版的價格為43萬起,價格優勢明顯。
但是,國產特斯拉的國產化率究竟是多少?只是在中國借地生產,還是會帶動一批中國供應鏈企業的發展?
按照特斯拉方面的說法,首批交付車主的國產Model3國產化率為30%,到2020年年中,國產化率將達到70%,年底將實現國產化率100%。
但從去年公布的數據來看,國產特斯拉的核心材料提供商幾乎不包含中國供應商。電池由松下和LG負責,電子轉向助力等其他部分由博世等企業承包。
在供應鏈端,中國製造的參與感並不強,轉機出現在今年2月2日,寧德時代宣布與特斯拉的合作,這給中國企業的參與開了一個好頭,按照特斯拉的規劃,未來也會有更多中國企業加入到特斯拉的製造當中。
在很多外資車企內部,中國工程師能夠參與到研發環節的並不多,目前在特斯拉內部亦是如此。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市場讓特斯拉看到了希望,回望2019年上半年,特斯拉受自燃事件、連續虧損等負面消息影響,其股價在5月跌破200美元大關,6月,降到三年內最低點177美元。
而特斯拉在2019年下半年及2020年初,飆升的走勢皆與中國工廠密切相關。
2019年10月25日,上海工廠宣布Model3 進入試生產,當日股價上調7%;1月3日,特斯拉宣布國產Model 3 降價,當天股價上浮3%;1月29日,特斯拉發布四季報,並透露上海工廠周產能達到3000輛,股價開始瘋狂飆升。其概念股也受影響上浮,寧德時代在2月2日宣布與特斯拉合作後,股價從135元一度漲至169元,近三個月股價累計漲幅近70%。
在中國市場押注,可以說是特斯拉的一次豪賭,中國消費者是否願意為國產版特斯拉買單還未有答案,而在這場賭局中,還有眾多中國本土新能源車企參與了這場混戰。
正面交戰
「最近著不著急買車?到店裡試車,可以給您免費試開兩個月」,家住無錫的張先生接到了一通來自蔚來銷售的電話,幾個月前,他曾預約試駕。
但因為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消費者不急,車企們開始著急了。
一個重要因素是,面對進攻的特斯拉,中國一眾造車新勢力或新能源車企將與特斯拉Model3展開一場正面競爭,而這場爭奪將勢必成為一場惡戰。
先來看曾對標特斯拉的蔚來,ES8車型補貼前起售價46.8萬元,ES6起售價35.8萬元,這一售價與特斯拉model3的29.9萬起售價格相比,並無競爭優勢。
蔚來去年一年負面消息纏身,資金緊缺、裁員、質量問題頻現,但今年狀況稍有緩解,2月25日,蔚來汽車官方宣布,在合肥江淮蔚來先進位造基地,蔚來智能電動轎跑SUV EC6量產項目正式啟動。
圖源蔚來官方微博
同時,蔚來與合肥市政府籤署了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的框架協議。2019年Q3季報中也提到,分別來自騰訊和李斌的2億美元可轉債融資已全部完成。
蔚來在此時得以續命,也不得不和特斯拉搶佔國內市場,蔚來若在此時偃旗息鼓,則很難再迎來轉機。
小鵬汽車近來也有了新動作,近期爆出其即將上市的中型純電轎跑小鵬P7或將提供NEDC續航裡程700km+的車型,這似乎是目前在售NEDC續航最長車型——2019款特斯拉ModelS長續航版的660km的呼應。續航差距相當,而小鵬P7的預售價格僅為24萬元起步,價格上稍低一些。
圖源小鵬汽車官方微博
這些新勢力造車企業,在產品製造和供應鏈建設方面,與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摸爬滾打十餘年的特斯拉相比,尚未完全成熟,他們將會面臨嚴峻的挑戰,但這些年輕的企業潛力也同樣不容小覷。
但2019年造車熱土轉冷,讓這場競爭變得更加殘酷。
去年開始,政策收緊,補貼退坡,對於依賴於政府補貼的新能源汽車來講,影響較大。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去年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萬輛和8.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2.1%和15.8%。
銷量整體下降,競爭對手卻在增多,大眾、奔馳、寶馬、奧迪等傳統車企正在加速電動化轉型,競爭的隊伍當中又多了一個陣營。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特斯拉進入國內市場,也加快了國產新能源汽車告別野蠻發展的時代,快速進化,衝擊與陣痛並存。
這將是一場閃電戰,會有玩家快速被淘汰出局,也將是一場持久戰,多家並分市場,激烈競爭,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有多少新故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