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7月份,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至今,目前它的一切狀態良好,飛行裡程已經突破了4億公裡,已經飛離地球1.3億公裡之外的地方,即將於下個月10號左右,接近火星。
「天問一號」即將到達
今年農曆的春節來的時間,似乎要晚一點,不過,從時間上來看,正好是「天問一號」即將到達火星的時間,可以說是「喜上加喜」。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累計飛行160多天的「天問一號」,目前狀態是非常穩定和良好的,下個月進入環火軌道後,會在今年5月份左右,找準時機著陸火星。
目前來看最關鍵的一步是:2月10日左右,當「天問一號」臨近火星的時候,它需要讓自己「急剎車」來減速,從而讓自己被火星引力捕獲,成為火星的一顆衛星,成功實現火星探測任務的第一步:環繞火星。
研究者表示,雖然看起來不過是「天問一號」火星任務中的一個環節,但是卻至關重要,因為機會只有一次,如果「天問一號」失敗了,那麼,也就意味著此後的火星探測任務,都沒有辦法如期進行和開展。
此外,由於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沒有辦法做到和火星附近的「天問一號」即時通訊,所以,究竟「天問一號」是否可以成功被火星引力捕獲,我們也沒有辦法實時得到最新消息,一切都需要等到「天問一號」自己判斷自動進行「急剎車」後,我們才可以在1個小時後,才會知道它是否成功了。
「天問一號」的火星降落點在哪裡?
根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的相關人員給出的答案:「天問一號」的火星著陸點,是位於火星北半球的烏託邦平原。
那麼,為何「天問一號」會選擇在這裡著陸呢?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著陸點的選擇,都不是隨便決定的,比方說前段時間「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的著陸點,事實上就是此前人類探月之旅的過程中,從未抵達過的一片「處女地」。
而這次「天問一號」著陸地點——烏託邦平原,則有著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因為從目前對火星的了解來看,這裡在遠古時期,很可能是一片海洋,而且「天問一號」的著陸點,更加準確一點來說,是烏託邦平原的南部,這裡從研究者們的判斷上來看,曾經是海洋和陸地的交匯處,也是最有可能存在奇蹟的地方。
和美國的「毅力號」一樣,「天問一號」這次的火星探測任務,也有著一個類似的任務安排,那就是去火星上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無論是遠古火星生物化石,還是現在仍然存在火星上的微生物,如果可以找到它們,那麼,人類也等於證明了此前的很多猜想,比方說地球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星球。
火星上真的會有生命嗎?
如果說過去,研究者們最看好的太陽系中另一顆生命星球,是木衛二或者是擁有著磁場和氧氣的木衛三,那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對火星的諸多新研究發展,則讓火星成為了很多科學家們心目中的首選。
去年底,NASA通過「機遇號」探測器採集到的數據,表示火星在大約40億年之前,曾經擁有過和地球類似的氣候環境,這意味著,遠古時期的火星,或許曾經擁有過溫暖潮溼的氣候,豐富的液態水,當然,從生命演化來看,如果火星這段宜居期持續的時間足夠長,那麼,是完全有可能存在過生命的。
而在近期的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們也發現,地球生命的誕生,事實上就是化學反應催生的,簡單來說,就是有機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而目前的很多證據都表明,彗星和隕石很可能是「生命使者」,將存在於星際空間中的「生命種子」播撒在宇宙中的多顆星球之上。
而NASA的研究也認為,大約40億年之前,火星曾經和地球一樣,遭遇過一場可怕的「隕石洗禮」,這意味著,如果當時火星真的存在原始海洋,那麼,生命的奇蹟也是非常有可能在火星上孕育出來的。
所以,如今「毅力號」、「天問一號」等火星探測器,才會不約而同地去火星上尋找生命,如果一切順利,或許今年我們就可以得到答案,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