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研究顯示:過去40年,麻雀數量出現了驚人下降,原因成謎
麻雀是一種遍布世界的鳥類,但是最近你有沒有發現,麻雀數量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最近就發布了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40年時間裡,英國的麻雀數量發生了驚人的下降,這讓鳥類科學家一頭霧水,他們實在想不到什麼會威脅到麻雀的生存。想要統計麻雀數量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還好英國有自己的辦法。
-
城市與鳥,夾縫中艱難生存
作為拍鳥人的我,在這裡記錄了一些鳥兒的生存畫面,它們多數都是被迫搬遷,搬去另外一座樓或者無法跟上人類的腳步離開城市,我能做的僅僅是拍攝下這些鳥兒的歷史性畫面。據實際觀察,燕隼在這裡的主要食物就是麻雀、家燕、蝙蝠等。這4巢燕隼今年是幸運的,它們已經繁殖成功,帶著孩子們離開,祝福它們遷徙路上也能平平安安。
-
麻雀如今變「鳳凰」曾經還差點成為國鳥!
麻雀為什麼會被列入「三有」名錄呢?1、生活在農村的麻雀處境不容樂觀。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很多農作物都會噴灑農藥,導致環境汙染。很多麻雀誤食有毒物質導致死亡。甚至有些地區的環境惡劣鼠藥汙染較嚴重的地區,會致使麻雀數量驟減或絕跡。我國的農業大省比如江西、四川曾經都有人分析過麻雀的分布以及數量。
-
承德灤平首次發現兩隻白麻雀
2020年7月18日,攝影愛好者在灤平一農家院內,同時拍到兩隻渾身雪白的麻雀視頻。白麻雀除了羽毛顏色純白和眼睛鮮紅外,與其他麻雀大小、形態完全一樣,仿佛是兩隻被大自然遺忘塗抹色彩的白色精靈,十分罕見。麻雀(拉丁學名:Passer montanus,英文俗名:Eurasian Tree Sparrow)是雀科雀屬的鳥類,俗名家雀、瓦雀、老家賊,亦叫北國鳥。近年來,麻雀數量急劇下降,有研究表明:濫用殺蟲劑和除草劑導致昆蟲數量減少和草籽缺乏,可能是麻雀銳減的罪魁禍首。麻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目前為我國二類保護動物。
-
為什麼中國99.8%的鳥都是由外國人發現和命名的?
給生物命名其實是個特糾結的事兒,比如一種鳥可能在中國有一堆民間名稱,在國外還有其它語言的名字。因此,當我提到這種鳥的時候,為了讓全世界的人都明白我到底說的是什麼,必須得有一種全球(至少是生物學術圈)通行的命名規則,這就是傳說中以雙名法為框架、拉丁文為基礎的「學名」了。
-
麻雀的壽命是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麻雀的種類很多,以農村常見的樹麻雀來說,壽命在10年左右,但是麻雀的天敵也很多,使得很少有麻雀能活到這麼長的時間,在森林中也是可以見到一些死去的麻雀。我們小時候的農村上,經常看到麻雀成群結隊地穿梭在竹林和森林之中,尤其是在曬穀物時,只要人離開一會,就會有很多麻雀來偷吃,但是麻雀的警惕性非常高,人稍微一接近就會飛走。
-
麻雀鳥的「倔強」——絕不活在籠子裡!
其實並不是沒有養麻雀的,相信很多人也養過,比如在大街撿到受傷的麻雀。但是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麻雀其實是文鳥科麻雀屬之一,因為他們的身體顏色和體長大小比較接近,一般都是羽毛呈棕色並伴有黑斑,所以大家稱它麻雀。麻雀的嘴強壯並且短粗,形狀呈圓錐形除了樹麻雀以外,其它種類的麻雀公母顏色均異。
-
網友問:麻雀的壽命是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麻雀的種類很多,以農村常見的樹麻雀來說,壽命在10年左右,但是麻雀的天敵也很多,使得很少有麻雀能活到這麼長的時間,在森林中也是可以見到一些死去的麻雀。那時候我們還會用棕樹須和馬尾,來編制一種綁腳套,放在麻雀經常出沒的地方,就很容易把麻雀套住,後來市場上有了專門捕捉麻雀的大網,而且捕捉麻雀的人也多了,近幾年農村上麻雀就少了很多,以前的農村四害反而變成了保護動物。麻雀的天敵麻雀以小蟲子和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在自然界中,麻雀的天敵有很多,比如老鷹、蛇、黃鼠狼等等,但是造成麻雀數量銳減的還是人類。
-
這鳥因太好吃,從跟麻雀一個數量級,被國人吃成極度瀕危動物
這鳥因太好吃,從跟麻雀一個數量級,被國人吃成極度瀕危動物。黃胸鵐,也叫禾花雀,曾經這種鳥類的數量其實多到所有人都沒把它當一回事;而且在歐洲,很多人都認為黃胸鵐的種群一般最少也有六七萬隻,多的則達到三十幾萬支。
-
紫霞湖拍到白麻雀 患白化病可憐白麻雀壽命短暫-白麻雀 紫霞湖...
東方網10月6日消息:對於麻雀,相信大家都已司空見慣。但是,「膚色」發白的麻雀你是否見過呢?昨天,江蘇野鳥會鳥友「石舫」在紫霞湖觀鳥時,不經意間拍攝到一隻微微發白的麻雀。當時,這隻與眾不同的白麻雀正和別的麻雀在一起,顯得「褐色叢中一點白」,別有一番風趣。
-
麻雀遍地都是?其實我國絕大多數麻雀是進口的,中華麻雀幾近滅絕
麻雀應該是目前我國數量最多的鳥類了,在農村、城市、山區、草原,幾乎無處不在,特別是,近幾年來,生態環境的恢復以及人們保護意識的增強,麻雀的數量有了飛速的增加。、黑胸麻雀、棕背麻雀、索島麻雀、金麻雀、南非麻雀、死海麻雀、樹麻雀、棕麻雀、叢林麻雀、肯亞麻雀、山麻雀、雪萊棕麻雀、荒漠麻雀、東非麻雀、斯氏麻雀、亞洲荒漠麻雀),在我國有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
-
怎麼沒見過麻雀屍體?
很多人從小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各種各樣的鳥都有見過,其中麻雀尤其多,這種小鳥的羽毛一般是黑棕色,且帶著一點斑點,經常嘰嘰喳喳的聚在一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生活中很少發現麻雀的屍體,這是為什麼呢?麻雀能活多久呢?難道它們都是「高壽」的鳥嗎?
-
數量銳減30%,流量「剪刀差」擴大,精品化強力推進丨2018網大白皮書...
文 │ 骨朵數據在影視圈頻繁成為多事之地、影視行業經歷蕭瑟寒冬的2018年,網絡大電影行業反而迎來了自2014年誕生以來,頗可稱道的整體提升:網大年度總數量繼續銳減,品質持續提升,出現了多部豆瓣評分超過7分甚至超過8分的口碑之作;票房分帳天花板不斷被衝高,已由2017年的2600多萬增至2018年的超過5000萬;愛優騰「三國殺」競爭繼續升級,
-
十種農村很常見的鳥,很多城裡人都不認識,尤其是最後一個!
第十名:麻雀 麻雀可以說是農村最常見,數量最多的鳥類,沒有之一。小的時候麻雀特別多,尤其是到了收小麥的時候,總能見到一大群一大群的麻雀啄食麥粒。而現在,麻雀在農村雖然也很常見,卻很少再能看見成大群,多的說不清的麻雀了!過去麻雀是「四害」之一,現在被列入保護動物行列,不得隨意捕殺,販賣!
-
非洲象牙盜獵致大象數量銳減
(原標題:非洲象牙盜獵致大象數量銳減) 9月25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
-
麻雀也是國家保護動物!它到底吃啥?
任何非法捕殺、出售、食用麻雀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為什麼平凡無奇的麻雀會成為國家保護動物?這還要從50多年前說起。 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裡,中國人普遍認為麻雀以穀物為食,是危害糧食生產的害鳥。1958年,中國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除四害」運動。麻雀和老鼠、蒼蠅、蚊子一起,被列為需要清剿的「四害」。
-
麻雀屬於「受保護鳥類」 捕獵捕數量20隻以上算犯法(圖)
麻雀(資料圖)近日,河南大學生閆某因「掏鳥案」被判10年零6個月事件在全國引發熱議,不少人認為量刑過重。現狀: 打鳥、 捕鳥時有發生在不少人的印象裡,麻雀曾被當做「四害」消滅,因此,打麻雀、捕麻雀應該和「受保護鳥類」沒有關係。對此,程軍表示,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必須予以糾正。「麻雀過去被當做『四害』,是有特殊時代環境的,但近些年,麻雀已被列入受保護的鳥類範疇,而且研究發現,麻雀不僅吃穀物、麥子等食物,還吃一些害蟲,屬於有益鳥類。」
-
以前麻雀是農村四害之一,現在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使得很少有麻雀能活到這麼長的時間,在森林中也是可以見到一些死去的麻雀。那時候我們還會用棕樹須和馬尾,來編制一種綁腳套,放在麻雀經常出沒的地方,就很容易把麻雀套住,後來市場上有了專門捕捉麻雀的大網,而且捕捉麻雀的人也多了,近幾年農村上麻雀就少了很多
-
同樣是麻雀,差別咋就那麼大呢?
按說,麻雀食料雜,生活水平只在小康之下,可以養的啊。我的一個同學不信邪,捉來麻雀,關進籠子,餵它食,不吃;餵它水,拒喝。它學介子堆,不食周粟,硬是餓死了。我倆分析原因,我說:「麻雀受不了約束。」同學說:「不是,麻雀怕人。」也因此,我固執地認為,那位湖北官員把鳥認錯了,他看到的,一定不是麻雀,而是一種像麻雀一樣的小鳥。就像把貓當成了小老虎,把狗當成了狼一樣。
-
中國螢火蟲數量銳減 離開原生地後死亡率達100%
近年來,我國螢火蟲的數量正在銳減。除了環境汙染等因素的影響,為了獲取商業利益的捕獲也加速了螢火蟲的隕滅。數據顯示,螢火蟲在運輸途中的死亡率為20%—40%,而離開原生地後,其死亡率將達100%。 希望《綠周刊》的這篇文章能引起讀者對環境問題的重視,並拒絕買賣螢火蟲,讓蟲兒們賴以生存的好環境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