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西託《瑪麗·都鐸公主肖像》賞析(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2020-12-05 聞是藝術

瑪麗·都鐸肖像 Mary Rose Tudor

瑪麗·都鐸(Mary Tudor,1496-1533 )是英國公主和法國王后,英國國王亨利七世和約克伊莉莎白的女兒。她年輕時被稱為歐洲最美麗的公主之一,伊拉斯謨對她說「自然從未形成任何更美麗的東西」。瑪麗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的第三任妻子時,國王比她大三十多歲。國王去世後,她與薩福克第一公爵查爾斯布蘭登結婚。瑪麗的第二次婚姻生了四個孩子。1533年6月25日在薩福克郡去世時只有37歲。——維基百科

參考譯文

阿拉貢的凱薩琳還是瑪麗都鐸?

——由Nasim Tadghighi重新識別麥可·西託的年輕女子肖像

由 Claire於2012年7月13日發布

飾演抹大拉的阿拉貢的凱薩琳 Catherine of Aragon as the Magdalene 美國底特律美術館

非常感謝Nasim Tadghighi將我對麥可·西託的肖像重新識別的重新識別以及撰寫本文解釋它是如何產生的。納西姆和我都很想聽聽你對此的看法。到納西姆......

局部

兩周前,我姐姐前往維也納參觀了藝術史博物館。幸運的是,她帶著各種明信片和假日快照回來了,她知道我會感興趣的地方和物品。這包括十六世紀愛沙尼亞藝術家麥可·西託(Michel Sittow)的一幅畫作,許多人都知道這幅畫像是阿拉貢年輕凱薩琳的肖像[圖1]。但我注意到博物館將這幅肖像標記為「Mary'Rose'Tudor」,亨利七世的女兒,亨利八世的姐妹,法國路易十二的配偶,以及簡格雷女士的祖母(以及許多其他連接)。考慮到目前對都鐸肖像畫以及整個王朝的興趣,這種重新識別的評論很少,這一點尤為令人驚訝。

鑑於這幅畫與阿拉貢的凱薩琳長期存在關聯,一個與此相矛盾的論點將遭遇一些警惕,甚至強烈反對。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是年輕人和著名的美麗凱薩琳的標誌性形象。一個凱薩琳在守寡之前,在多次失敗的悲劇和她與亨利八世的婚姻破裂之前。這幅肖像畫甚至還包括在英國圖書館2009年的展覽「亨利八世:人與君主」中,標誌著這位君主加入500周年。在那裡,肖像被呈現為「阿拉貢的年輕凱薩琳」。1504-5。2然而在去年發表了一篇文章,挑戰了凱薩琳的論點,提出它是另一位著名的女士,並且在其斷言中如此成功,以至於藝術史博物館拒絕了凱薩琳的傳統。

在發現該肖像不再被認為是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之後,我通過電子郵件向博物館發送了更多細節。他們非常有幫助,並寄給我一篇有影響力的文章 - 保羅·G·馬修斯,「亨利八世最喜歡的妹妹?麥可·西託在維也納的一位女士肖像「(Jahrbuch der Kunsthistorischen Museums Wien 10(2008),pp.140-149)。馬修斯於2003年在劍橋大學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權威面具:查理五世和哈布斯堡法院的國家肖像畫,c.1500-1533》。從那以後,他發表了幾篇關於哈布斯堡王朝和藝術的文章,以及與德威圖片庫相關的工作。

在這篇文章中,馬修斯指出,肖像與凱薩琳的關係始於1915年,當時這個鑑定是由馬克斯·弗裡德蘭德提出的。弗裡德蘭德的論文關注的是,最近已經由皇帝弗裡德裡希博物館(現在的博德博物館)收購了麥當娜和兒童的繪畫。這幅畫中的模特與西託肖像中的年輕女性有相似之處(弗裡德蘭德將其稱為「Michel」;藝術家的精確識別為「西託」後來出現)。弗裡德蘭德認為,「米歇爾」是卡斯蒂利亞伊莎貝拉一世宮廷最喜歡的肖像畫家,將這位女士的身份縮小到這位女王的家庭成員身上。肖像中的保姆在她的衣身上有一個「C」,並且穿著一個描繪「K」和Tudor玫瑰的衣領,這讓弗裡德蘭德得出的結論是伊莎貝拉最小的女兒凱薩琳,然後訂婚了亨利七世的長子兒子,亞瑟,威爾斯親王(弗裡德蘭德誤稱他為愛德華)。

這是一個卡住的觀點。馬修斯接著說,1933 年第一個將「Michel」識別為麥可·西託的人是GustavGlück。正如馬修斯指出的那樣,「除了將維也納小組歸於斯託夫之外,格呂克還提出維也納畫像是在對英格蘭的假設訪問中畫的」。格呂克認為,米歇爾在1505年秋天訪問了亨利七世的宮廷,可能是哈布斯堡特使赫爾曼·林克的隨從,他曾前往英國法院討論喪偶的亨利七世和奧地利的瑪格麗特之間的聯盟。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到那時,凱薩琳在與亞瑟王子結婚並在六個月後去世後居住在英格蘭。但是「沒有證據證明Sittow在英格蘭的存在,並且不再接受他對亨利七世肖像的歸屬」。

作為保姆的凱薩琳面臨的挑戰在哪裡?馬修斯聲稱「雖然弗裡德蘭德的身份和格呂克的年表經常被接受,但任何文獻證據都沒有證實這一點。」 馬修斯承認他並不是第一個對凱薩琳這一傳統持懷疑態度的人。羅伊·斯特朗爵士說,這位年輕女子在後來的肖像畫中看起來很像凱薩琳。馬修斯簡要討論了凱薩琳的現有肖像,以提供一些比較。他評論說,不幸的是,我們沒有年輕凱薩琳的一系列圖像; 「她的第一張安全肖像出現在1520年代」。11他似乎贊成這樣的觀點,即胡安·德·弗蘭德斯的肖像確實描繪了一個年輕的凱薩琳,因為他在這個以及後來眾所周知的標準化肖像畫中看到了一些比較[圖2]。但維也納的肖像並不匹配。

馬修斯並沒有拒絕這樣的論點,即斯蒂託的繪畫是由斯蒂託與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建立的,後來與她的女婿,勃艮第的菲利普,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有關。因此,肖像中的女人要麼是哈布斯堡,要麼以某種顯著的方式與王朝聯繫在一起。這就是瑪麗都鐸進來的地方。亨利七世的女兒瑪麗於1508年與未來的查理五世訂婚,「從此以後,瑪麗在英國法院被稱為」卡斯蒂利亞公主「。」

馬修斯說,在她與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及卡斯蒂利亞國王和阿拉貢國王訂婚之後,瑪麗獲得了許多禮物。其中包括「查爾斯的大件珠寶:'K'代表'Karolus'飾有鑽石和珍珠,上面刻有'Maria optimam partem elegit,que non auferetur ab ea'('瑪麗已經採取了最好的部分,沒有人應該從她的')中引用它,引用路加福音10:41,其中耶穌讚美英國公主的同名「。14裝飾奢華的金色衣領的'K'實際上代表的是查爾斯,而不是凱薩琳?馬修斯詳細闡述了「勃艮第女性佩戴禮儀珠寶的傳統」,甚至可以在家附近進行比較。15在1520年代瑪麗都鐸的侄女瑪麗公主(後來的瑪麗皇后一世)也發現自己與查爾斯訂婚了。在盧卡斯·霍倫博特(Lucas Horenbout)的一個縮影中,瑪麗公主被描繪成戴著一枚刻有「皇帝」(The Empour)的胸針(查爾斯在那個日期被選出的頭銜)。

圖2 胡安·德·佛蘭德斯 公主肖像 (11歲的凱薩琳)Portrait of an Infanta 西班牙提森-博內米薩國家博物館

但為什麼肖像的日期已經過時了。1514如果訂婚日期到1508年末?馬修斯指出,西託在1513年至1516 年期間再次在哈布斯堡服役.17查爾斯和瑪麗之間的會議安排在1513 年末進行討論。這件事從未實現過,亨利八世對拖延感到憤怒,促使帝國主義者採取措施安撫英國國王。18這包括將Seigneur de la Roche送到倫敦,他於1514年6月寫回奧地利的瑪格麗特,聲稱他遇到了瑪麗,她認為自己仍然答應查爾斯,而且重要的是,瑪麗的肖像已經完成。如果我們接受西託是藝術家,並且沒有理由拒絕這位藝術家的身份,那麼這意味著西託此時正在英格蘭畫瑪麗。儘管馬修斯此前曾指出,在亨利七世執政期間,沒有證據表明西託在英格蘭(因此在英格蘭當時無法在英格蘭畫過凱薩琳),但他確實認為1514年晚些時候是可能的。西託肯定是在這個舞臺上四處旅行,因為據說他去了丹麥畫了《克裡斯蒂安二世》,後者已經與查爾斯的姐妹之一訂婚了。「因此,當西託出國旅行以便為Habsburgs製作訂婚肖像時,他可能會在這位外交官的信中提到他是畫家。」

這是瑪麗嗎?馬修斯考慮了她的其他肖像,但指出許多說她的照片往往互相矛盾(因為它們似乎不代表同一個女人!)。此外,眾所周知的瑪麗和她的第二任丈夫,薩福克公爵查爾斯布蘭登的雙重肖像並不是當代的形象; 更糟糕的是,它「似乎已經從生活中取消了幾個步驟,後來的過度塗抹使情況變得更糟」所以我們不應該僅僅根據這一點來看待她的外表。我們可以依靠什麼?馬修斯聲稱,唯一可以追溯到她一生的形象是喬安娜·卡芙斯在休德利城堡的肖像,雖然我們不知道瑪麗是否坐在Corvus上,是否是基於她的其他形象,或者是否已經過度塗抹(以及多少次)[圖3]。

圖3

為了強化他認為是瑪麗的論點,馬修斯聲稱,當我們考慮模特的衣服時,凱薩琳的想法不那麼明顯。「訂婚公主會採用其合作夥伴的民族服飾,這是習俗 - 亨利八世被記錄為希望瑪麗的婚紗採用勃艮第風格,並將樣品的面料送到奧地利的瑪格麗特,以獲得她的認可,如果保姆是凱薩琳對於阿拉貢而言,以英國或西班牙服裝描繪她是合乎邏輯的「。22馬修斯認為,保姆的著裝與查爾斯的姐妹們在他們的某些肖像畫中所穿的時裝非常相似。他還聲稱,查爾斯的姐姐瑪格麗特(僅存在其副本)的肖像,「展示了在維也納肖像中可以看到的朝聖者的貝殼。事實上,更像是對阿拉貢的凱薩琳的保護者的識別是,她的象徵不是扇貝殼,而是石榴「。(如果你仔細觀察,貝殼會在保姆衣身的邊緣裝飾)。

馬修的說法的批評之一是沒有提到瑪利亞在1516馬修斯的奧地利庫存瑪格麗特畫像西託說畫像可能是瑪格麗特的父親解決了這一缺失,和查爾斯的祖父,馬克西米利安一馬克西米利了濃厚的興趣瑪麗的丈夫路易十二在法國去世後,於1515年與瑪麗結婚(顯然,在她知道她與薩福克公爵的倉促婚姻成為公眾知識之前)。這是可能的畫像工作結束於1514年,從來沒有發送,因為瑪麗和查爾斯比賽斷絕後不久,這幅畫完成的,但後來送到馬克西米利當再次出現了都鐸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間的聯姻的通話。我們知道馬克西米利安擁有瑪麗的肖像,據說瑪麗與薩福克公爵的聯盟被揭露,所有關於婚姻的言論都沒有結果,據說至少半小時都凝視著它。馬修說,這解釋了為什麼肖像最終出現在哈布斯堡王朝的藏品中。

佚名 阿拉貢的凱薩琳 Katherine of Aragon 18世紀早期 英國國家肖像畫廊

因此,為了總結這篇已經太長篇文章(!),馬修斯認為這是瑪麗,這位著名的都鐸公主,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缺乏當代證據支持最初的假設是凱薩琳。

保羅領子上的'K'代表瑪麗未婚妻查爾斯,瑪麗收到了類似的珠寶首飾。這也是「勃艮第王子的新娘佩戴專有珠寶的習俗」。

保姆與查爾斯的姨媽和姐妹穿著相似的衣服。凱薩琳沒有理由穿這樣的服裝。在保姆的衣服上加入貝殼也不能與凱薩琳相連。

一位哈布斯堡藝術家在1514年肯定畫了瑪麗,西託當時在哈布斯堡就職,並為各種佣金旅行。

這些結論顯然說服了藝術史博物館。但他的論點是否會受到都鐸王朝學者和其他愛好者的青睞?或許前進的方法是樹木年代測年,它可以回答它是否與c約會的問題。但我懷疑,即使這樣的測試已經完成,並證明支持馬修的論點,但不是阿拉貢的年輕凱薩琳的想法仍然是一些人難以接受的。

(Nasim Tadghighi是布裡斯託大學歷史研究研究生。本文來源於The Anne Boleyn Files)

畫家簡介

麥可·西託(Michael Sittow,1469-1525),亦稱為大師米歇爾(Master Michiel),米歇爾·錫託(Michel Sittow),米歇爾(Michiel),米格爾(Miguel)等諸多變種。愛沙尼亞人。漢斯·梅姆林(Hans Memling,1430-1494)的學生。文藝復興早期歐洲著名宮廷畫家。先後為西班牙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以及西班牙和荷蘭的其他王公貴族擔任過宮廷肖像畫家,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弗拉芒畫家之一。幾個世紀以來,麥可·西託的名字幾乎不為人知,直到1914年馬克斯·弗裡德爾德提出了一個假設——伊莎貝拉女王宮廷畫家米歇爾大師就是布爾戈斯附近發現的雙聯畫《聖母子》等作品的作者。1940年,德國史學家保羅·約翰森才在幾十年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將神秘的米歇爾大師確認為雷瓦爾的麥可·西託。

(陰山工作室根據倫敦國家美術館和維基百科資料編寫)

相關焦點

  • 血腥瑪麗:都鐸王朝第一位女性統治者
    在英國的格林威治,亨利八世的第一個女兒瑪麗·都鐸(瑪麗一世)誕生了。成年後的她試圖將英格蘭送回天主教會,並通過與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子結婚來激起叛亂。但她最為人所知的是因為異端邪說而焚燒了近300名英國新教徒,這使她獲得了「血腥瑪麗」的綽號。作為公主的瑪麗 瑪麗·都鐸出生於1516年2月18日。
  • 博林家的另一個女兒,都鐸王朝之瑪麗·博林
    都鐸王朝之——瑪麗·博林 瑪麗·博林的出生日期現在已經不可考,有些歷史學家宣稱她是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的妹妹,但是根據貴族繼承的嚴格的規則,在沒有存活的男性繼承人情況下,封號會被長女一系繼承。如果安妮·博林是姐姐,那博林家祖傳的封號奧蒙德伯爵應該由伊莉莎白一世繼承。
  • 歐洲中世紀,無法決定婚姻的公主們一般有何下場
    引言1666年12月,維也納霍夫堡宮的主院內,入目所見儘是一片巧奪天工的景象,處處透著雄偉、莊嚴及奢華。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紀念年輕的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與西班牙公主瑪格麗塔·特蕾莎(MargaritaTeresa)大婚。
  • 隨風說史:殘酷女王的可憐一生 「血腥瑪麗」難以啟齒的另一面
    「九日女王」珍·格雷,這一個英國歷史上的首位女王在失去了父親和嶽父的靠山之後,最後還是被天主教佔主導的樞密院推翻了,此時英格蘭迎來了一位真正的女王--瑪麗·都鐸。瑪麗·都鐸稱王,繼位是為瑪麗一世,一般來說史學界認定瑪麗是英國首任女王(由於珍·格雷在位時間過短),這位女王有著更為讓人恐怖稱號「血腥瑪麗」。但是,我們今天來嘗試一下用另外一種視角,重新審視這位讓曾經的英格蘭瀰漫著恐怖氣息的女王。1516年2月,瑪麗出生在英國的王宮裡,她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和王后阿拉貢的凱薩琳的第一個孩子,這個孩子讓國王感受到無比的天倫之樂,舉國上下瀰漫著快樂的氣氛。
  • 瑪麗一世為什麼會被稱為「血腥瑪麗」?她究竟殺了多少人?
    她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統治者,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實際權力的女王;她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王后的唯一倖存的女兒,也是著名的伊莉莎白一世同父異母的姐姐——女王瑪麗一世。你或許沒有聽過她的名字,但你一定聽過「血腥瑪麗」的威名。
  • 畢卡索 莫奈 梵谷…他們是怎麼進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館內收藏了上下五千年、縱橫五大洲的藝術珍品,簡直可以稱為是萬國博物館。尤其是法國印象派畫家的代表作享譽世界,雷諾瓦、畢卡索、梵谷等一代宗師的巨作價值連城,就連盤踞於大門兩側的青銅獅子塑像也成了芝城的標誌。 博物館正門入口處面臨密西根南大街,外觀呈維多利亞風格。整個博物館共分10個展館,收藏了30萬件以上的展品。
  • 《時空書寫:中國抽象藝術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時空書寫:抽象藝術在中國」展覽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李旭策展,邀請了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天津、重慶、深圳等地的28位中國藝術家,參展作品66組,共計174件,涵蓋了水墨、油畫、雕塑、裝置、攝影和錄像等各類表現方式。
  • 紙上博物館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250件世界級藝術傑作巡禮
    鏡頭中迷人的博物館就是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大家所熟知的「冬宮」即是現今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建築群的一部分。 它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涅瓦河畔,擁有300多萬件藝術珍品,與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並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
  • 瑪麗一世出生於血統高貴的皇室,為何卻有個「血腥瑪麗」的稱號
    瑪麗一世出身高貴,她的祖父亨利七世開創了都鐸王朝,她的父親亨利八世則是英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國王,她的外祖父外祖母裴南迪與伊莉莎白則締造了西班牙,她的丈夫菲利普也是西班牙國王,她的公公查理五世是羅馬帝王……總之,她是血統極為高貴,真正的女王。然而,她卻有個和她高貴出身極為不相稱的稱號——血腥瑪麗,這是怎麼回事呢?
  • 說不盡的都鐸,寫不完的故事——英國現代性的起點
    都鐸王朝作為英國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王朝,始終是英國史家關注的熱點之一,說不盡的都鐸,寫不完的故事,既有講不清的神秘宮廷,又有道不明的瑰麗史詩,偉大與血腥並存,總能激發無限的聯想;盛世與陰謀共在,不斷引致無盡的遐思。
  • 以少女之血沐浴的英國女王——血腥瑪麗
    提起血腥瑪麗,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血色的雞尾酒另一些看過《愛麗絲夢遊仙境》這部電影的小夥伴,對血腥瑪麗的第一反應是電影中的紅皇后其實無論是濃烈的雞尾酒,還是殘忍的紅皇后,都是取材於本文中要說的都鐸王朝的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
  • 《與藝術沾邊·684》紅玫瑰與白玫瑰
    1831年,當海涅來到羅浮宮的方形沙龍(Salon Carré)參觀時,沙龍上正展出著德拉羅什的四幅歷史主義繪畫作品,其中兩幅涉及法國史,兩幅涉及英國史。兩幅英國史主題作品分別是《塔中王子》(1831)和《克倫威爾打開查理一世的棺材》(1831)。
  • 藝術博物館經濟學:當代藝術引發的「蝴蝶效應」
    這些博物館裡最有名的是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後簡稱「大都會」),它在2015年參觀總人數的最高紀錄達到了650萬人,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三大最受歡迎的藝術博物館。  隨著當代文化的不斷發展和演進,也給當代的博物館的發展造成了不少的困難,以大都會和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當代藝術」為例,來解讀藝術博物館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 馮雪:藝術檔案與美術博物館的藝術史建構
    曼·雷(Man Ray)藝術檔案/包括 1929 年曼·雷的日記本,1976 年前後的肖像照,1950 年代工作室中的肖像,1923 年、1932 年和 1939 年使用的筆記本等 2011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NY / ADAGP草圖、通信、日記、照片......藝術檔案的存在歷史幾乎與藝術史一樣長,但它們被賦予明確的定義和功能,有系統
  • 法國斷頭王后瑪麗:揮霍無度瘋狂斂財,一份禮物價值76萬6千法郎
    從一國公主,到和親太子妃,再到王后殿下,瑪麗·安託瓦內特的一生究竟是怎樣的? 01,從公主到太子妃 瑪麗·安託瓦內特是奧地利公主,生在一七五五年的維也納,她的父親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弗蘭茨一世,母親則是奧地利大公、波西米亞及匈牙利的女王瑪麗婭·特蕾莎。
  • 戲夢都鐸:莎士比亞時代的歷史劇為何叫好又叫座
    都鐸時代為何意外颳起了歷史劇的旋風?莎士比亞,一個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又如何寫出連大學才子都甘拜下風的歷史劇?斯特拉福的莎士比亞故居百舸爭流的都鐸歷史劇熱潮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都鐸時代無疑是屬於戲劇的。
  • 圓桌|復旦哲院與維也納大學辦工作坊:關於藝術與空間的構建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與維也納大學藝術史系近日聯合主辦了「藝術與空間的構建」工作坊,並舉行了為期三天的演講和討論。來自藝術、哲學、建築、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八位西方學者與十六位中國學者,就空間主題進行了深度交流,加強了對彼此的藝術、文化差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