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用摻雜氯的鈦酸鋰取代石墨陽極 制大容量的鋰離子電池

2020-12-01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在充電時,鋰離子在正極(陰極)和負極(陽極)之間移動;在放電時,鋰離子則以相反的方向移動。現在,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通常都採用石墨陽極。在充電時,鋰離子會插入到石墨陽極中;在使用電池時,鋰離子則會從電池中退出。

鈦酸鋰納米花朵(圖片來源: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

雖然石墨能夠承受數百甚至數千次的充放電循環,但是其不能存儲足夠多的容量,用於能源密集型應用。例如,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不夠長。此外,石墨無法以高速率(功率)充放電。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替代性陽極材料。

鈦酸鋰(LTO)就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陽極材料,由鋰、鈦和氧構成。除了能夠以高速率充放電之外,LTO還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並具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鋰離子(容量大)。不過,LTO的導電性很差,會導致鋰離子在該材料中的擴散速度很慢。

據外媒報導,紐約大學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系兼職教員兼化學系副教授Amy Marschilok表示:「純LTO的可用容量適中,但是不能快速輸送電能。」 Amy Marschilok還擔任Center for Mesoscale Transport Properties的副主任,以及美國能源部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跨學科部門能源存儲部門經理與科學家。她還表示:「高速率電池材料對於電動汽車、可攜式電動工具和應急電源系統等需要在幾分鐘內快速儲能的應用非常具有吸引力。」

Marschilok還是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石溪分校小組的成員,該小組從2014年開始合作研究LTO。在最近的研究中,該小組通過摻雜工藝在LTO中添加了氯,從而將其容量提高了12%。

石溪分校化學系傑出教授Stanislaus Wong,也是學生研究團隊主要研究員,他表示:「受控的摻雜工藝能夠改變材料的電子和結構特性。在我的團隊中,我們對採用化學知識來指導設計有利的結構-特性相關性很感興趣。對於LTO,加入摻雜原子可以提高其導電性,使其晶格擴大,將鋰離子傳輸通道變寬。科學家們已經測試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摻雜物,但是沒怎麼研究過氯。」

為了製造摻雜了氯的LTO,該團隊採用了一種稱為水熱合成的溶液法。在水熱合成過程中,科學家在水中加入了一種含有相關前體(製成所需產品的反應材料)的溶液,將該混合物放入到了密封容器中,並將其在相對適中的溫度和壓力下放置了一段時間。在此種情況下,為了擴大實驗規模,科學家選擇了液體鈦前體,而不是之前此類反應中使用的固態鈦箔。將純LTO和摻雜了氯的LTO利用水熱合成處理36小時後,科學家採用了額外的化學處理步驟來分離所需的材料。該團隊還在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功能納米材料中心(CFN)的電子顯微鏡設施中採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進行成像研究,發現兩種樣品都具有「花朵形狀」的納米結構,也表明化學處理過程並沒有破壞材料原有的結構。

Wong表示:「我們的新型合成法促進了更快、更統一、更高效的反應,可以大規模製出此類3D納米「花朵」,而此種獨特的架構有很大的表面積,「花瓣」從中心向外輻射,此種結構也為鋰離子進入該材料提供了多種路徑。」

通過改變氯、鋰和前體的濃度、前體的純度以及反應時間,科學家們找到了打造高晶體納米材料的最佳條件。科學家們利用此類優化過的樣品進行了幾次電化學測試,結果發現,在電池以高速率放電30分鐘時,摻雜氯的LTO有更大的可用容量,而且在電池充放電循環超過100次後,此種性能仍得以保持。

為了理解為何可以改進性能,該團隊採用了計算理論,對摻雜氯引起的結構和電子變化進行了建模。在計算摻雜氯的LTO最穩定的幾何結構時,該團隊發現,氯更喜歡替代LTO結構中氧的位置。

接下來,該團隊將研究3D納米花朵形狀如何影響鋰離子傳輸。此外,他們也在探索其他原子級陽極和陰極替代材料,以改善鋰離子傳輸。

相關焦點

  • Nature:石墨烯管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錫陽極,具有高體積/重量容量
    受微電子器件的尺寸以及電動汽車的空間的限制,對具有高體積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池有巨大的需求。然而,當前的鋰離子電池採用具有低抽頭密度和重量分析能力的石墨基陽極,從而導致較差的體積性能指標。在這裡,通過在機械堅固的石墨烯管中封裝金屬錫的納米顆粒,顯示出具有高體積和重量容量,高倍率性能和長循環壽命的錫陽極。
  • 中國研發高性能雙離子鈦酸鋰電池    躋身最佳雙離子電池之列
    導讀:中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鈦酸鋰正極和石墨負極雙離子電池。他們的研究集中在由於材料的低比容量而產生的一些困難上,並且他們的裝置展示了鈦酸鋰電池的領先性能。根據中科院的說法,這使它躋身於文獻報導的最佳雙離子電池之列。該電池由鈦酸鋰陽極和石墨陰極組成,但研究人員沒有提供電解質材料的細節。鈦酸鋰電池是消除能源儲能供應鏈中稀有、昂貴和破壞環境的材料,特別是鈷和鎳的途徑之一。CAS指出,這種電池迄今為止由於正極和負極的不匹配特性而受到限制,並試圖通過使用3D多孔結構和在其設備中植入碳納米膜來克服這些問題。
  • 美國發現改善鋰電池陽極,可以極大地改善電池續航能力
    純電動汽車是世界的目前主流汽車,也是很多國家所大力提倡的,節能環保而且不需要燃料,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面臨的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就是新能源電池問題,續航能力不足,易損耗,尤其是到冬天,電池的電量急劇不穩定;
  • 鋰離子電池新型負極材料的改進與研究
    本文著重介紹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金屬基(Sn基材料、Si基材料)、鈦酸鋰、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的性能、優缺點及改進方法,並對這些負極材料的應用作了進一步展望。  1.2矽基材料  矽作為鋰離子電池理想的負極材料,具有如下優點:矽可與鋰形成Li4.4Si合金,理論儲鋰比容量高達4200mAh/g(超過石墨比容量的10倍);矽的嵌鋰電位(0.5V)略高於石墨,在充電時難以形成「鋰枝晶」;矽與電解液反應活性低,不會發生有機溶劑的共嵌入現象。
  • 不同類型鋰電池性能不同在哪裡,匯總常見六種鋰電池特性及參數
    鈷酸鋰的缺點是壽命相對較短,熱穩定性低和負載能力有限(比功率)。像其他鈷混合鋰離子電池一樣,鈷酸鋰採用石墨陽極,其循環壽命主要受到固體電解質界面(SEI)的限制,主要表現在SEI膜的逐漸增厚,和快速充電或者低溫充電過程的陽極鍍鋰問題。
  • 鈦酸鋰電池與磷酸鐵鋰對比分析
    磷酸鐵鋰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是指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其特色是不含鈷等貴重元素,原料價格低且磷、鐵存在於地球的資源含量豐富,不會有供料問題。其工作電壓適中(3.2V)、單位重量下電容量大(170mAh/g)、高放電功率、可快速充電且循環壽命長,在高溫與高熱環境下的穩定性高。
  • 鈦酸鋰電池介紹_鈦酸鋰電池的優缺點
    -鈦酸鋰,可與錳酸鋰、三元材料或磷酸鐵鋰等正極材料組成2.4V或1.9V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此外,它還可以用作正極,與金屬鋰或鋰合金負極組成1.5V的鋰二次電池。由於鈦酸鋰的高安全性、高穩定性、長壽命和綠色環保的特點。鈦酸鋰材料作為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而被廣泛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電動摩託車和要求高安全性、高穩定性和長周期的應用領域。
  • 德國新型鋰離子電池研究    鈣鈦礦結構下的全新突破
    導讀: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正在領導一項新的鋰離子電池陽極的研究。當談到陽極,目標是整合材料與更好的電荷率和能量密度比通常使用的石墨,並找到使用鋰的安全方法而不會冒著樹枝狀晶體的風險。鈦酸鋰已經證明了它的前景並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但是用這種材料製作的陽極往往具有比石墨更低的能量密度以及與循環壽命和充電率相關的挑戰。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新的陽極被稱為無序的巖鹽,由地球上含量豐富的鋰,釩和氧原子組成,其排列方式與普通廚房用食鹽類似。該材料可運用於需要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的商業應用中,如電動汽車、真空吸塵器或鑽機。目前正在出售的鋰離子電池中,有兩種材料用作陽極。最常見的是石墨陽極,它的能量密度極高——帶有石墨陽極的鋰離子電池可以為汽車供電數百英裡而無需充電。但是,這種電池在充電時會有鋰金屬電鍍的過程,充電太快會導致火災和爆炸。鈦酸鋰陽極是一種較安全的替代品,可以快速充電,但會導致能量密度顯著下降,這意味著需要更頻繁地對電池進行充電。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汽車材料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該材料可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地充電數千次。新的陽極被稱為無序的巖鹽,由地球上含量豐富的鋰,釩和氧原子組成,其排列方式與普通廚房用食鹽類似。
  • 中科大《Science》:充電更快、容量更大的鋰離子電池
    一、研究背景鋰系電池分為鋰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使用的都是鋰離子電池,通常人們俗稱其為鋰電池。電池一般採用含有鋰元素的材料作為電極,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而真正的鋰電池由於危險性大,很少應用於日常電子產品。
  • BC-PANI衍生分層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作為鋰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要點: 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碳化和活化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BC-PANI),製備摻雜的層狀碳納米纖維LIB陽極,詳細討論了衍生的碳結構的結構和電化學性質。 為了實現諸如電動車輛之類的應用,對具有高能量存儲和高額定功率的鋰離子電池
  • 噴射空法製備的石墨烯/石墨納米片複合材料,用於鋰離子電池陽極
    所生產的複合材料可用作鋰離子電池陽極,並顯示在100mA g -1的電流下具有約480 mAh g -1的可逆比容量(遠高於商用石墨陽極的≈372 mAhg -1)。100個循環後的密度。這項工作表明噴射空化是一種可擴展、低成本、環保的碳基陽極材料預處理方法,可將陽極比容量提高30%。
  • 鋰離子電池的優缺點
    本介紹了鋰離子電池的優缺點,根據鋰離子電池的這些特點,在使用鋰離子電池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自己做一些保護措施,比如不要過充過放電,不要是鋰離子電池溫度過高等
  • 鈦酸鋰電池技術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
    自從鋰離子電池在1991年產業化以來,電池的負極材料一直是石墨在一統天下。鈦酸鋰作為新型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由於其多項優異的性能而受到重視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後期。與碳負極材料相比,鈦酸鋰的電位高(比金屬鋰的電位高1.55V),這就導致通常在電解液與碳負極表面上生長的固液層在鈦酸鋰表面基本上不形成。  更重要的是在正常電池使用的電壓範圍內鋰枝晶在鈦酸鋰表面上難以生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鋰枝晶在電池內部形成短路的可能性。所以鈦酸鋰為負極的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是目前筆者見到的各種類型的鋰離子電池中安全性最高的。
  • 神奇半導體黑磷也是鋰陽極潛力材料,電池儲電量有望再提高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想要擴大鋰離子電池的儲電容量,透過將石墨陽極換成鋰或著是矽材,讓人們不用擔心手機電量、開著電動車也不必顧慮與充電站的距離,而現在美國科學家發現另一種效率也不錯的替代材料:磷。鋰電池的陰極(正極)是由鋰和鈷、鎳、錳等過度金屬組成,陽極(負極)材料則是石墨、銅製成,鋰離子會在兩極間與電解質之中來回移動
  • 【技術前沿】美國BNL實驗室發現陽鋰金屬陽極新技術或將提高能量密度
    據外媒報導,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研究人員近日對於鋰金屬陽極電池內部反應機制有了新的發現,該項研究的結果是未來研製出更小尺寸、更輕重量、更低成本的EV汽車動力電池,這項發現今天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
  • 天津理工大學:高級吡啶-N-摻雜碳納米片被用作鋰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天津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毛智勇副教授團隊在《Energy Technology》 期刊發表名為「High‐Level Pyridinic‐N‐Doped Carbon Nanosheets with Promising Performances Severed as Li‐Ion Battery Anodes」的論文,研究通過可控地從富氮石墨碳氮化物
  • 解析鈦酸鋰電池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
    自從鋰離子電池在1991年產業化以來,電池的負極材料一直是石墨在一統天下。鈦酸鋰作為新型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由於其多項優異的性能而受到重視。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比如鈦酸鋰材料在鋰離子的鑲嵌及脫嵌過程中晶體結構能夠保持高度的穩定性,晶格常數變化很小(體積變化<l%)。
  • 手把手帶你認識鋰離子電池(二)
    四、 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 我們經常會看到磷酸鐵鋰,三元等專業的鋰離子電池術語,這些都是根據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來區分鋰離子電池的類型。相對來講,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對電池性能的影響比較大,是大家比較關心的方面。那麼,當前市場上都有哪些常見的正負極材料呢?用他們做鋰離子電池,又有哪些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