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研人員現場見證「奮鬥者」號萬米洋底成功直播 「我感受到了老一輩科學家對祖國深沉的愛」

2020-12-03 西安日報

頭戴一頂黑色帽子,上面「奮鬥者」三個紅色大字非常醒目;身穿一件黑色夾克,背後「中國載人深潛」幾個大字更是吸睛。12月1日晚,記者見到李鵬時,他剛剛從三亞返回西安光機所。作為西安光機所光子網絡技術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此次他成為科考隊的一員,參加了「奮鬥者」號海試全過程並在此次深潛任務出海保障工作中表現出色。

自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遠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第二階段萬米海試,成功完成了13次下潛,10月27日下潛首次突破萬米,並於11月10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11月13日,「奮鬥者」號和「滄海」號深海視頻著陸器開展聯合作業,並在全球首次實現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突破了深海視頻採集、數據處理、信號傳輸等一系列世界海洋研究領域共同的難題。

多次遇到颱風 還「喝」了太平洋的水

此次西安光機所光子網絡技術研究室負責研製了全海深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包括「奮鬥者」號載人艙內光學視頻採集系統、艙內光電數據交換系統及艙外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李鵬此次的任務就是要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轉。

「此次參與科考任務的兩艘船上均安裝有我們的系統,在調試過程中,就需要在兩艘船之間『穿梭』,每次調試都要藉助汽艇擺渡過去。」李鵬回憶說,有一次在擺渡過程中,遇到了大浪,把全身都打溼了,隨行的隊員開玩笑地說,「喝一口太平洋的水也是極好的」。

在海上進行科考工作,李鵬對此並不陌生。今年7月他曾跟隨科考隊在南海進行了12天的海試任務。但即便如此,他仍坦言,海上作業環境的特殊性還是非常考驗人的心理的。「從三亞出發,到抵達作業海面的過程中,我們曾遇到了好幾次颱風,船體上下浮動的最高落差達到了7、8米,很多同伴都出現了眩暈嘔吐的現象,甚至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只能平躺,不然就會出現嚴重的眩暈感。」李鵬告訴記者,他們吃飯的餐廳在船的底層,每一次通過底層的透明窗看到大浪拍打船體的場景,聽到「鐺鐺鐺」巨大的拍打聲,都讓人不由得打個寒顫。「有一次我們正在吃飯,因為大浪造成船體顛簸太大,一個同伴就從座椅上直接被甩了出去。」李鵬說,雖然環境艱苦,但是大家都會相互鼓勵、打氣加油。

「雜味海水」為潛航員破紀錄製造滿滿儀式感

海上的工作雖然枯燥,但是李鵬說他也遇到了有意思的事。「每一次在潛航員突破了自己上一次的下潛記錄後,大家都會為他們舉行一個小小的儀式。」李鵬笑著說,大家會精心準備一桶「雜味海水」為潛航員「喝」下去。

這桶「雜味海水」可謂是大家精心調配:用在船上能夠找得到的各種調料、酒水、飲料等等,無論是熱的還是冷的,紅的白的,還是甜的辣的,一起放進大桶裡再裝滿海水,等待著潛航員登船。

「破了自己記錄的潛航員上岸後,就會乖乖的坐在那裡,很享受的讓大家將這桶水從頭澆到腳,全船的人都會見證這一時刻,滿滿的儀式感。」李鵬笑著說,他第一次看到這個儀式的時候不太理解,後來請教了同船的前輩,才知道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了。「就好像與大海接觸的人一定要與海水有一種交融感一樣,這是為海試人定製的特殊儀式。」

現場見證萬米洋底直播特別驕傲

作為全球首次萬米洋底電視直播,西安光機所除了提供全海深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外,還研製了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3D攝像機、全海深小型高清相機,為此次萬米海底作業及萬米載人深潛電視直播提供了技術支撐與保障。可謂是成為全球人看到這一幕的「眼睛。」

「從『蛟龍』到『勇士』,以往從事海試工作的科研人員都是通過語音設備或者圖片了解到海底的情況,或者是潛航員們通過自拍相片,介紹艙內的情況,這次『奮鬥者』號的直播讓大家通過視頻的形式看到了海底和艙內的情況,在全球是首次。」李鵬說,當時在科考船上有位老科學家腰部扭傷,為了看直播,還是強忍著疼痛守候著,當看到潛航員直播畫面後,老人激動地流淚了,這讓他感受到了老一輩科學家對祖國深沉的愛。

「同船的夥伴拍拍我的肩膀,拉著我連聲說太棒了、太棒了,讓我感覺到真的非常驕傲和自豪。」李鵬告訴記者,他很幸運能夠在現場見證中國海試歷史性的一刻。「探索星辰大海是艱辛而漫長的徵程,我們將不忘初心,奮力前行,繼續弘揚科學精神,為中國深海科考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來源: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關穎

相關焦點

  • 直播萬米海底,明月鏡片全程見證「奮鬥者」號打卡地球「第四極」
    (原標題:直播萬米海底,明月鏡片全程見證「奮鬥者」號打卡地球「第四極」)
  • 「奮鬥者」號與「滄海」號聯合作業 實現全球首次萬米洋底直播
    開展聯合作業,在全球首次實現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北京時間今天凌晨4時12分,「奮鬥者」號的搭檔——「滄海」號,先行從「探索二號」保障船布放入水。這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聯合多家機構研製的萬米級深海視頻著陸器。
  • 覆核洋底科考作業功能,「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洋底_騰訊網
    之後,在11月13日海試任務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滄海」號深海著陸器聯合作業,實現萬米水下全球首次高清視頻信號直播和傳輸;11月16日,「奮鬥者」號僅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就找回了此前布放在海底的3個取樣器,作業難度堪比「大海撈針」。這項操作對深海科考特別是未來實現深海科研的原位培養、長期監測等意義重大。
  • 實現全球首次萬米洋底直播
    本報訊 據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北京時間11月13日上午,「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聯合多家機構研製的深海視頻著陸器「滄海」號及「凌雲」號在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聯合作業,在全球首次實現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_新華報業網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  「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  萬米深海裡是如何實現全球直播的?  潛航員又是如何實現海底「自駕」不迷路?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萬米深馬裡亞納海溝,致敬大國重器
    11月19日10時09分,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這是繼11月10日、13日、16日三次萬米級海試後,「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洋底。  之後,在11月13日海試任務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滄海」號深海著陸器聯合作業,實現萬米水下全球首次高清視頻信號直播和傳輸;11月16日,「奮鬥者」號僅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就找回了此前布放在海底的3個取樣器,作業難度堪比「大海撈針」。這項操作對深海科考特別是未來實現深海科研的原位培養、長期監測等意義重大。
  • 新聞 | 海洋學院助力央視新聞「奮鬥者」號萬米級海試直播
    我國自主研發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首次抵達人類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期間,央視新聞新媒體中心推出「挺進萬米深海」特別節目,對海試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報導。11月10日,「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首次抵達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
  • 「奮鬥者」號與「滄海」號將首次海底聯合作業
    今天(13日),「奮鬥者」號將再次深潛到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今天凌晨5時左右,「奮鬥者」號從它的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轉移到海面進行布放。同時,滄海號和凌雲號也從「探索二號」保障船上順利布放。「雙船」指的是為「奮鬥者」號保駕護航的「雙母船」,也就是「探索一號(支持船)」和「探索二號(保障船)」。而「雙潛」指的就是「雙潛水器」——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另一個就是專門給我們的主角在萬米洋底「打光拍照」的「御用攝影師」——「滄海」號和「凌雲」號。
  • 直擊探洋作業第一現場,萬米海底畫面來了!
    今天(13日),「奮鬥者」號再次深潛到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滄海」號聯合下潛傳回萬米海底實時畫面,直擊探洋作業第一現場,每一秒都珍貴!萬米海底的「奮鬥者」號到底是什麼樣?快來見證歷史一刻!接下來,「奮鬥者」號和「滄海」號將進行海底聯合作業
  • ​我們的2020丨「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奮鬥者」號把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註在了世界海洋最深處,深潛人用奮鬥換來了收穫滿滿的一年。葉聰,「奮鬥者」號總設計師。夜裡九點多,在位於海南三亞的中科院深海所,他來到工程實驗室,確認「奮鬥者」號的技術細節,確保潛水器以最佳狀態交付給科研人員。
  • 「奮鬥者」號與「滄海」號將首次海底聯合作業
    「雙船」指的是為「奮鬥者」號保駕護航的「雙母船」,也就是「探索一號(支持船)」和「探索二號(保障船)」。而「雙潛」指的就是「雙潛水器」——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另一個就是專門給我們的主角在萬米洋底「打光拍照」的「御用攝影師」——「滄海」號和「凌雲」號。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即將轉入科學考察應用階段
    央視網消息:今天(11月28日)上午,曾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母港。「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11月10日順利下潛至地球海洋最深處,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緊接著在11月13日,「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聯合多家機構研製的深海視頻著陸器「滄海」號及「凌雲」號在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聯合作業,在全球首次實現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
  •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逐夢深藍在逐夢深藍的路上,中國人又「潛」進了一大步。11月19日10時09分,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這是繼11月10日、13日、16日三次萬米級海試後,「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洋底。
  • 萬米深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了深海的一個門縫」
    千名科研人員齊攻關 國產化率達96.5%「奮鬥者」號項目由中國船舶集團七〇二所牽頭,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等3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60餘家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參與了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在所有科研人員和各方力量的全力推動下,「奮鬥者」號進入了超常而有序的研製節奏,觀察窗、艙蓋等開孔位置的設計和加工備受重視。
  • 這支「海底小縱隊」發起萬米海底實時直播
    萬米海底的「奮鬥者」號到底是什麼樣?快來見證歷史性一刻!當鏡頭拉近,通過舷窗我們能清晰地看到潛航員的臉「奮鬥者」號有了「御用攝影師」今天的萬米級海試關鍵詞是「雙船雙潛」「雙船」指的是為「奮鬥者」號保駕護航的「雙母船」也就是「探索一號(支持船)」和「探索二號(保障船)」
  • 西安光機所助力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西安光機所副所長謝小平、海洋光學與技術研究室主任吳國俊、光子網絡技術研究室副主任汪偉參加接船儀式,歡迎光機所李鵬勇士凱旋,他參與「奮鬥者」號海試全過程並在此次深潛任務出海保障工作中表現非常出色,保證萬米洋底電視直播順利進行。
  • 「奮鬥者」號的勇往直「潛」
    本周二(11月10日),在世界第四極馬裡亞納海溝,來自中國、搭載著三名潛航員的潛水器「奮鬥者」號,被穩穩起吊下放入水,直至海底著陸。全球海洋最深處,中國奮鬥者來了,10909米,是「奮鬥者」號的最終坐底深度。
  • 三秦楷模——西安交大網絡化系統工程團隊 把科研成果論文寫在祖國...
    這是一份家國情懷,也是老一輩西安交大人對我們的精神傳承。1956年,黨中央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布局的需要,決定將交通大學從上海遷往西安。管老師介紹,我們的前輩沈尚賢教授雖已年過花甲,還堅守講臺講授《模擬電子學》課程;古稀之年後,他發揮餘熱,編著了《電子技術導論》等教材,主持電子學課程的改革,臨終前仍在詢問調研結果,為祖國科教事業鞠躬盡瘁,直至生命最後一息。老一輩愛國奉獻精神,為年青一代樹立了榜樣,在愛國奮鬥精神的指引下,團隊每一個人奮進致遠,攻堅克難,在西部的黃土地上取得了一項項重大的科研成果,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
  • 全程直播!「奮鬥者」號下潛馬裡亞納海溝!探索「地球第四極」
    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今天11月10日,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將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央視新聞將進行全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