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創造力的果實。——米爾
「陶翁有高躅,迷塗炳明燭。」陳造在《田園居六首》中發出這樣的感慨。其實也就是描寫出在古代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居,以太陽的高度來計算時辰。晚上更是什麼娛樂活動都沒有,因為烏漆墨黑的,什麼也看不見。後來,人們學會了使用火來照明,後來也是漸漸的發明了煤油燈和蠟燭等照明工具,人們才慢慢地在夜裡能夠和白天一樣進行活動。
電燈的歷史
電燈作為日常生活中我們一直會用到的東西,其實大家都很習以為常了。電燈的工作原理其實就是把電能轉化為光能來照明,給人們提供便利。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電燈才被發明。但是其實在我們現在的認知中,是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科學界,目前公認的電燈發明人是德國的一個鐘錶匠人亨利·戈貝爾,他用一根已經碳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罩中間製成了簡易的照明設備,並且燃燒了400個小時之後才熄滅,成功製作出有實際效用的電燈,但是當時的亨利·戈貝爾並不清楚這個東西的巨大利益,並沒有及時申請專利。
十七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加拿大的兩名電氣師將氮氣充入玻璃罩中間,用來延長燈絲的燃燒壽命,但是因為貧困,他們並不能將這項研究繼續下去,無奈之下,他們將專利轉賣給了愛迪生。愛迪生在購入專利以後,計劃改良燈絲,前前後後嘗試了五千多種材料,終於在1880年,製作出了能長亮一千二百多個小時的電燈。但是美國卻判定他的專利無效,前文中我們也說過,早在愛迪生之前,鐘錶匠亨利·戈貝爾就已經發明出了燈泡。
兩人因此還打上了官司,但是因為官司打的時間太長,一直到亨利·戈貝爾去世都沒能打完官司。愛迪生最後還是從亨利·戈貝爾的妻子手中買下的專利。但是愛迪生卻並未能夠高枕無憂。英國一個科學家斯望也控告愛迪生侵犯了他的專利,但是這次並沒有經歷太多的波折,兩人最後在庭外達成了和解,並且斯望之後的專利,也都賣給了愛迪生創辦的公司。
義大利古墓意外發現電燈
了解了電燈的發展史,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電燈的燈絲並不是很牢固的東西,用的時間久了之後就會斷,電燈自然也就報廢了。雖然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電燈的燈絲材料越來越堅固,但是還是不能長亮,就像世界上沒有永動機一樣,世界上也沒有能夠長亮的電燈,但是考古人員在一座古墓裡,就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電燈,竟然長亮了十個多世紀,長達一千五百多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無論是在中國古代還是在外國古代時期,我們都會聽到一些關於長明燈的消息,但其實我國的考古人員經過考察發現,那些所謂的長明燈不過是下面的燈油多了一些,在加上建造墓穴的時候,在墓穴中建幾個能夠流通空氣的小洞,能夠讓氧氣進入,自然就是長明燈了。但是在1845年的時候,義大利的一隊考古人員在考察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個古墓,這個古墓中放置了一名女子的棺木,本身這個古墓並不稀奇,但是在剛打開古墓的時候,考古學家發現古墓並不是漆黑一片,在古墓中有一個亮晶晶的和電燈一樣的東西,正是這東西,照亮了整個墓穴,這讓考古學家十分驚奇。
神秘電燈長亮一千五百多年
大家可能會好奇,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呢,古墓中放點長明燈照明還不行麼。那是你們不清楚這個古墓建造的時間。其實,這個墓穴之所有被稱為古墓,就是考古專家們在仔細考察完整個墓葬之後得出結論,這個墓葬是1500年前的墓穴,當時羅馬在位的皇帝還是君士坦丁大帝呢。也就是說這個墓穴是公元300年左右的墓穴。據史詩記載,當時的人們普遍使用的油燈,連電燈的影子都還沒有呢,為什麼這個墓穴中竟然會出現「電燈」呢,竟然還亮了1500多年。
所以在這個古墓中的電燈被發現之後,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們都是十分的好奇,就連這個普通的墓穴,都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這麼多年來,人們一直不斷地猜測這個電燈出現的原因。但是由於當時的科技發展實在是太慢了,到最後,考古學家們也沒能推測出具體是什麼原因。當時甚至出現穿越學說,就是科學家們認為這個電燈並不是原來和墓穴主人一起陪葬的東西,而是後現代時期,人們穿越到了這個古墓中,並且把電燈留在了那裡,並且他們還提出了自認為很有力的佐證,就是在金字塔所在的古埃及。
也有人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墓穴中發現了十分像現代電視的東西,內部的製造工藝和現在的電視大相逕庭,但是卻可以接受電視,供能還使用的是太陽能,並且在更早時期的考古中,人們也發現了發電機。但是另一種學說認為,這些是外星生物給地球的禮物,這個電燈和埃及的電視機一樣,都是古老的外星文明的象徵。專家們都對這個莫名出現的電燈無法解釋,但是民間卻有一個小夥子自稱了解了長明燈的秘密,他認為長明燈的油料中添加了不易揮發且易燃的物質,單墓穴內氧氣耗盡,長明燈就會熄滅,但是當墓穴被人們打開的時候,有氧氣,長明燈就會自燃,這是墓穴主人為了警告侵犯者的一種手段。
結語
唯有創造才是快樂。只有創造的生靈才是生靈。——羅曼·羅蘭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現在的我們已經沒有辦法去解釋千年前的東西了,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們的科技還不夠發達,我們唯有用賈島在《劍客》中描述的「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去探索,才能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世界名人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