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理邏 鄭軍傑(實習生)
11月以來,保利協鑫股價已大幅上漲153.52%,股價達到0.9港元。
對於股價的階段性上漲,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源於保利協鑫顆粒矽技術的突破以及兩個顆粒矽生產基地的先後投產。
公司公告顯示,9月28日,公司旗下江蘇中能規劃產能10萬噸、首期5.4萬噸顆粒矽項目正式開工擴建;10月18日,保利協鑫四川樂山10萬噸顆粒矽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據悉,保利協鑫獨創的矽烷流化床法(FBR)批量生產顆粒矽,主要用於單晶矽連續拉晶加料、高效多晶矽鑄錠鋪底以及塊狀多晶矽填隙增加裝爐量。
西門子法是目前的主流工藝,技術成熟穩定,過程簡單可控,設備標化,容易複製和擴大。再加上生產的矽料品質好緻密度高的優良性能,一直是全球多晶矽料生產的主要方法,市場佔比超過80%。不過,流化床顆粒矽正逐漸受市場青睞。該工藝最大優點是耗電量低,可以連續生產。其直接電耗只有西門子法的10%,綜合電耗只有西門子法的1/3。
儘管顆粒矽新技術開始受到市場關注,公司保利協鑫近年來卻面臨著嚴重的財務危機。由於擴充產能搶佔市場導致耗費巨大,再加上光伏行業國補發放存在拖欠問題,以及補貼額度的下調。多種負面因素下,保利協鑫資金鍊日益緊張,2018年以來連年虧損,而且負債高達700億。
那麼,此次保利協鑫重磅推出的顆粒矽項目,能否助其一掃頹勢重新反彈呢?
對於關於顆粒矽能否替代西門子法多晶矽,目前來看業內人士表示一些擔憂,「現階段顆粒矽主要用於單晶矽,如果N型矽料料明年佔比15%,後年50%,大後年75%,顆粒矽能否在產品品質上不斷提升,還無法判斷。目前顆粒料還是低量,技術路線是否有長空間,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東吳證券則認為,目前中國電價及人工成本優勢明顯,國內產能西部低電價區域轉移已進行完畢。隨著投資成本降速趨緩,改良西門子法預計將長期保持優勢。
不過,從顆粒矽應用前景以及技術壁壘來看,保利協鑫顆粒矽的推廣值得期待。
根據政策規劃,「十四五」初期,我國光伏行業補貼將推出,行業將實現平價上網。要實現平價上網這一目標,行業需要繼續推進降本增效,推動產業鏈價格下降。矽料環節擁有較廣闊的降本空間。採用矽烷法生產出來的顆粒矽,每公斤矽的平均電耗僅為18度,而採用改良西門子法、冷氫化工藝生產出來的多晶矽平均電耗則需要60度電,平均每公斤矽料節省了42度電,即使按0.2元一度電算,每公斤矽料也可以節省8.4元的電費。
不僅僅是降低成本,顆粒矽在減排方面優勢明顯。按照生產1GW 電池需要 3000 噸多晶矽計算,採用 FBR 方法製造顆粒矽將減少 10.3 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據預測 2021、2022 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分別 55GW、65GW,世界光伏新增裝機量為 155GW、190GW,按照理想狀態 1:1 計算,即 1W 電池生產 1W 組件計算,那麼僅在矽料端,我國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為 566.5 萬噸、669.5萬噸,而如果全球新增裝機量都採用 FBR 生產的顆粒矽,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為 1596.5萬噸、1957 萬噸。
11月2日,國家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通知,這意味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將正式展開,同時也可以看出政府對碳排放更加重視的跡象。未來,光伏原材料碳排放限制將會是趨勢。顆粒矽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相比於西門子法棒狀矽擁有政策方面的紅利。
實際上,在低成本、低排放之外,顆粒矽獨特的性能優勢更具吸引力。西門子法後續單晶拉制或多晶鑄造晶體製造過程中需要先破碎,破碎過程會混入金屬非金屬、灰塵纖維等雜質,影響晶體質量。相比之下,顆粒矽形似球狀,流動性會更好,不需要破碎,得到產品的純度更高。
對於產品的市場前景,有業內人士分析,在單晶產能迅速擴張的背景下,單晶復投小料比例提高,因顆粒矽無需破碎避免雜質引入的完美優勢,FBR顆粒矽有望取代棒狀矽成為下一代矽材料技術的創新替代者。
據了解,目前中環、隆基、晶科、協鑫、宇澤等單晶企業已經在開始批量使用顆粒矽。下遊客戶普遍反饋通過顆粒矽可以生產更高品質的單晶矽棒,且顆粒矽少子壽命更高。
除了產品正逐漸受認可之外,憑藉較高的技術門檻,顆粒矽廠家有望坐享產品紅利。過去由於產權意識的淡薄,西門子法技術的擴散,使得冷氫化技術迅速被各個廠家掌握。目前各家廠商智慧財產權意識逐步加強,流化床顆粒矽工藝大都是獨家技術,專利封鎖嚴密,知識和技能分享有限。
目前公開供應的太陽能顆粒矽只有REC合資企業中瑞矽業和協鑫中能矽業生產的兩種,協鑫901A產品雜質標準介於棒狀矽一級料和特級料之間。據悉,協鑫901A受主雜質標準比天瑞矽業68003嚴格10倍,施主雜質標準嚴格4倍,金屬雜質只有天瑞矽業68003的六分之一不到。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有企業使用顆粒矽時容易出現「氫跳現象」,對單晶爐熱場的使用壽命會有一定的不利影響,依然需要進一步的技術攻關。
一位機構投資者表示,保利協鑫在顆粒矽方向蟄伏多年,目前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從技術角度來看,棒狀矽特級料並不是流化床顆粒矽的品質天花板,未來顆粒矽有潛力超越;但是真正落實到產品應用上,產品擴產後,需要面對規模化商業驗證的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