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18-12-11 10:06:50 作者:骷髏大白兔
來源:邏輯思語
12月7日晚上,協鑫集成的一則公告再次引發人們對它的關注。·
那就是協鑫集成宣布要定增50億,投資「大尺寸再生晶圓」等半導體項目,這意味著協鑫集成在今年4月份宣布的第二主業半導體,終於有了重大突破。
我是骷髏大白兔,本人作為已經持有協鑫集成快3年的長線投資者,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對協鑫集成這次定增事項的詳細分析。
1、再生晶圓的巧勁
協鑫集成宣布要進軍半導體材料領域,最早是源於4月27日的一則公告。
當時協鑫集成公告停牌,準備收購一家國家專項重點支持的半導體材料製造企業。
後來因為預期交易時間過長,就在今年5月份復牌。
期間,在7月10日,協鑫集成曾耗資5.61億投資半導體產業基金,算是在半導體領域布局的第一個實質性進展。
然而比起投資半導體產業基金,這樣的間接性投資。
協鑫集成這次的50億定增投資半導體項目,這屬於更加直接性的投資——親自建廠、收購控股。
其實最早在4月份那次公告裡得知協鑫集成要進軍半導體材料領域,其實我心裡是既有欣喜,也有擔憂。
欣喜是協鑫集成終於做出一次明智的轉型。
個人一直認為當前世界正處於一個「碳時代」往「矽時代」轉變的關鍵時期,這一點我後面會單獨詳細分析。
而矽時代有兩大基石,分別是「能源」和「晶片」。
能源是矽時代的心臟,而光伏就是矽時代的能源基石。
晶片是矽時代的大腦,而半導體材料就是矽時代的大腦基石。
所以,協鑫集成在把第二主業定位為半導體材料後,我欣喜的發現,協鑫集成已經成為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投資標的企業。
因為它不再僅僅只是一家光伏組件企業,更將在未來發展成光伏+半導體,這樣同時涉足「矽時代」兩大基石的企業。
這樣同時涉足矽時代兩大基石的企業,在A股目前只有兩家。
一家是中環股份,一家是協鑫集成。
這就是我為什麼同時看好這兩家企業的原因。
因為看到未來矽時代的來臨,所以我的目前長線投資選擇,都是要符合矽時代發展的趨勢。
因此,在得知協鑫集成要往半導體材料領域發展,我是十分欣喜的。
但另外一方面,我又有些擔憂。
為什麼呢?
因為半導體產業是個需要大量投資的領域,是個極其燒錢的領域。
在半導體產業裡,隨便一個具體環節,動輒都是需要數十億,乃至數百億的投資額。
特別是在12寸晶圓廠上,數百億的投資額只是基本投資單位。
即使是上遊的半導體材料環節,電子級多晶矽、大矽片,也都是至少需要50億以上的投資額。
所以,當協鑫集成選擇要進軍半導體,收購半導體材料企業,我在欣喜之餘的擔憂是,這需要花很多錢。
不過當協鑫集成這次定增公告出來之後,我倒是鬆了一口氣。
因為協鑫集成選擇進軍半導體材料的發現,並不是目前國內已經有眾多企業擴產布局的大矽片環節,也不是協鑫集團自己已經突破的電子級多晶矽環節,也不是耗資最大的晶圓廠環節。
協鑫集成很聰明的選擇了一個國內半導體產業鏈還空白的領域,那就是再生晶圓環節。
為什麼說協鑫集成選擇再生晶圓作為突破方向是很明智的選擇呢?
原因有兩個:
1、再生晶圓的投資額相對其他環節,有投資額比較小的優勢,風險也相對較低。
2、國內再生晶圓還處於空白,除了中芯國際這樣的晶圓大廠有自己的再生晶圓部門外,國內基本沒有專門做再生晶圓的工廠。
這兩個原因使得協鑫集成可以用最小的投資、最低的風險,切實可行的快速切入到半導體產業。
就跟協鑫集成管理層去年開始,就很有前瞻性的把光伏銷售重心轉移到海外市場一樣。
選擇再生晶圓,再次體現了協鑫集成管理層的發展眼光,用一個巧勁,以最省力的方式突破進入半導體產業。
那麼接下來,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再生晶圓。
2、半導體產業鏈介紹
要說再生晶圓之前,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半導體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有哪些,我們才能明白再生晶圓在半導體產業鏈裡的一個位置和作用。
01多晶矽料
首先半導體產業和光伏產業一樣,源頭的原材料都是工業矽。
所以這是同屬於矽領域的兩大方向。
而半導體產業和光伏產業,雖然同樣源於工業矽,卻有著本質不同。
可以這麼理解,半導體產業是光伏產業的全面升級,半導體產業在光伏產業的基礎上,對純度是有著百倍的更高要求。
並且,如果說半導體在上遊材料環節,還基本跟光伏材料相似,只是純度全面加強。那麼在進入中遊晶圓製程和IC設計的環節,半導體就完全進入另外一個不同的微觀領域,是人類在微觀集成領域的最極致技術體現。
所以可以說,半導體產業的技術門檻,跟光伏產業是不可同日而語。
相比光伏產業更強調規模化,追求的是極致最低成本。
半導體產業則更強調技術,追求的是極致最高技術。
所以,實際上,雖然全球半導體產業晶片需求和使用量是飛速增長,但全球每年的電子級多晶矽的需求量也不過3-4萬噸。
而光伏產業目前每年的多晶矽產能就有30萬噸,是半導體所需的電子級多晶矽十倍有餘。
但另外一方面,光伏所需的多晶矽料,是從工業矽裡提純99.9999%成太陽能級多晶矽料。
而半導體所需的多晶矽料,是從工業矽裡提純99.999999999%成電子級多晶矽。
所以,光伏所需的太陽能級多晶矽,只需要6個9純度,而半導體所需的電子級多晶矽料,純度需要11個9,是目前人類所能物理提純的極限。
二者的技術門檻相差之大,可見一斑。
而目前國內能正式量產電子級多晶矽,並正式出口海外的企業,只有協鑫集團旗下的鑫華半導體。
02大矽片
在把工業矽提純成電子級多晶矽後,還需要進一步把電子級多晶矽加工成半導體級單晶矽棒。
在完成這一步後,則是把半導體級單晶矽片,切成不同尺寸的大矽片。
而大矽片,就是半導體產業的最基礎原材料,所有晶片設計,都是要在大矽片上去進行集成。
而一直到2017年,我國12寸大矽片的產量為0。
一直到今年,才由上海新昇半導體實現0的突破,正式量產12寸大矽片,但目前也就月產量10萬片的樣子。
而目前由於國內大量12寸晶圓廠的擴產,預計到2020年,國內12寸大矽片的需求量將達到每個月300萬片,目前仍然是100%依靠進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局面有望在未來兩年內得到完全改變。
因為從去年開始,國內就上馬了大量8/12寸大矽片項目。
所以,在未來兩年,國內大矽片完全進口的局面有望被改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協鑫集團不僅作為國內第一個實現電子級多晶矽量產並出口的企業。
其在大矽片環節,也有涉足。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