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能源網
光伏產業火熱擴產潮中,矽業巨頭上演「王者歸來」!
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獲悉,昨日(1月14日)交易時段前,保利協鑫能源(HK:03800)發布公告稱,公司以每股1.08港元配售39億新股,配售價較前一交易日收市價1.23港元折讓約12.2%,配售股份佔該公司經擴後股本約15.57%。本次配售預計募集資金42.12億港元,用於顆粒矽項目擴產。
這是保利協鑫一年多以來在顆粒矽業務上的又一大動作。截至2020年末,保利協鑫的顆粒矽產能達到了1萬噸;預計2021年顆粒矽產能將達到3.2萬噸。本次募資,將為2021年的新產能在資金上保駕護航。
作為光伏行業老牌強者的保利協鑫,在不斷甩掉光伏電站包袱之餘,全力聚焦顆粒矽,穩穩站住上遊排頭位置。那麼,保利協鑫押寶顆粒矽前景到底如何?對於矽料產業的格局影響幾何?
進擊的顆粒矽
保利協鑫對於顆粒矽充滿信心,資本市場同樣也對其看好。
本次保利協鑫配售新股,資本市場投資者反應積極,超額認購數倍。保利協鑫表示,本次配售成功,將有助於公司進一步優化調整財務結構,高質量發展建設顆粒矽主營業務,拓展生產規模、技術優勢、人才團隊等,有力支撐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相比於傳統塊狀矽料,顆粒矽具有多項天然競爭優勢:能更好滿足下遊單晶矽生產商對矽料的需要,以及能100%應付RCZ及CCZ物料;每單位的成本指數遠較棒狀矽為低。保利協鑫顆粒矽具有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及長壽命、高質量、高轉化率的綠色環保特質和優點。
基於此,保利協鑫對於顆粒矽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本次募資擴產,是保利協鑫在顆粒矽戰略上的延續。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技術積累後,保利協鑫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在顆粒矽的產能擴張上開足馬力。
2020年9月8日,保利協鑫旗下江蘇中能規劃產能10萬噸、首期5.4萬噸顆粒矽項目正式開工擴建,是目前全球單體最大規模顆粒矽項目;10月18日,保利協鑫在四川樂山10萬噸顆粒矽項目正式開工,一期6萬噸產能預計將在2022年2月投產,全部產能2022年底達產,屆時保利協鑫將擁有20萬噸顆粒矽產能!
到了12月10日,保利協鑫發布公告,FBR顆粒矽生產工藝得到重大突破,成本優勢更加明顯,產品質量得到客戶的廣泛認可。根據保利協鑫能源官網公告信息,2020年底顆粒矽有效產能將達到1萬噸,2021年將達到3.2萬噸。
在顆粒矽上的擴產如此兇猛,也是保利協鑫公司新戰略的體現。
據悉,保利協鑫旗下附屬子公司協鑫新能源將在2021年底之前,全面出售並交割完成85%以上的存量電站資產,使得母公司保利協鑫得以輕裝上陣。顆粒矽、半導體、鈣鈦礦等技術均是保利協鑫的新發展重點。
得益於顆粒矽的優勢以及不斷大規模擴產,保利協鑫的股價在2020年下半年漲幅超過了350%,備受資本市場追捧。押寶顆粒矽,保利協鑫在矽料尋得東風,並加速前行。
矽料格局影響幾何?
矽料一直是光伏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矽料企業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保利協鑫在顆粒矽上的進擊,將從技術路線到產能上,對現有矽料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矽料領域比較流行的矽料技術路線為西門子法。西門子法工藝成熟穩定,過程簡單可控,設備標準化,容易複製和擴大規模。生產的矽料質量好緻密度高,一直是全球多晶矽料生產的主要方法,市場佔比超過80%。
經過國內矽料企業的不斷改良,目前使用西門子法制出的矽料在純度和成本上表現非常優異。以通威股份為例,其應用改良後的西門子法生產的矽料純度可以達到99.999999999%(11個9),成本目前可以控制到30-35元/kg。
相對於西門子法,保利協鑫使用的流化床法存在著明顯的優勢,同時也有著不足。
據計算,每公斤顆粒矽的生產比傳統西門子法節省45度左右的電能以及三分之二左右的熱能;具有綜合密度小且流動性好的特點,顆粒矽有望使投資成本下降30%,電耗下降65%,項目人員數量降低30%;並且,顆粒矽大小形狀比較均勻,熔化時對拉晶爐熱場擾動小,是重複直拉單晶理想的復投料。
與此同時,顆粒矽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其氫含量相比塊狀矽要高,在後端拉棒環節受熱容易生產跳矽,發生氫跳現象;當前流化床法製成的顆粒矽在純度上並不如西門子法,且在大規模生產以及品質控制上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西門子法陣營上,目前通威股份、新疆大全、新特能源、亞洲矽業等主流矽料企業均在其中;在顆粒矽陣營上,保利協鑫是絕對主力,陝西天宏也加入其中,在參與者數量上不及西門子法陣營。
可以預見,上述兩個技術路線,將在未來共生共存一段時間,共同撐起矽料領域的產能需求。在以規模定企業量級的標準下,保利協鑫擴產計劃落地,將在矽業江湖帶來你追我趕、共赴前程的良性競爭。
現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保利協鑫擁有10.5萬噸矽料產能,佔據第一位置;通威股份旗下的永祥股份緊隨其後,為9萬噸;新特能源、新疆大全、東方希望等分列後幾位。
到2021年,保利協鑫的產能將達到12.7萬噸左右,永祥股份的產能將達到16.5萬噸。按此計算,2021年矽料行業的第一寶座,將易主永祥股份。但這種局面或只能保持一年。
根據保利協鑫的擴產計劃,其2022年顆粒矽產能將達到20萬噸,疊加現有矽料產能,屆時其矽料產能將達到驚人的30萬噸左右。根據通威的擴產計劃,其2022年產能頂格為22萬噸,2023年為29萬噸。這樣一來,從2022起,矽料領域的第一寶座,將重歸保利協鑫。
保利協鑫在顆粒矽上的技術突破與擴產,將打開企業新的發展局面,輕裝上陣進一步聚焦、做強矽料主業。技術創新與行業競爭,是我國光伏產業不斷前行的源動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顆粒矽將與傳統西門子法並進,成為矽料乃至光伏產業升級發展的雙重推動力。
(轉載請標明出處,文章來源:華夏能源網,作者:時玉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