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共山重新回歸製造,顆粒矽、大組件、鈣鈦礦布局未來

2021-01-17 OFweek維科網

近年來,新能源欠補問題讓協鑫集團和朱共山嘗盡艱辛,而當產業進入下一個新時代時,朱共山又以新的方式「歸來」。這幾年的時間,朱共山在重新思考產業鏈的邏輯,決定對集團進行瘦身,更專注地在光伏材料領域強化優勢地位。

在接受Solarbe索比光伏網專訪時,朱共山透露,未來將以顆粒矽和210組件(兼容182)為核心優勢,積極開展產業鏈協作,並持續推動鈣鈦礦技術發展,為光伏下一個五年之後步入疊層時代做好準備。

在實現光伏行業矽料端逆襲之後,朱共山就一直在布局未來:顆粒矽、鈣鈦礦等先進技術,協鑫集成也被定為為全球領先的一站式智慧綜合能源系統集成商。

但五年前,業內還看不到顆粒矽成功的希望,也不理解為何一家以組件業務為主的企業會主打「集成」概念。

五年後,顆粒矽在應用市場和資本市場上均大獲成功,電站解決方案綜合提供商的概念已深入人心,這個過程中,朱共山因為布局太過超前失去很多,但也同樣在行業邁入新時代時迎來了收穫季。

顆粒矽、大組件、鈣鈦礦,構成協鑫集團光伏板塊未來五到十年的核心業務。

全球最大光伏單體工廠

12月12日,合肥市肥東縣協鑫高效光伏組件生產基地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在肥東縣召開,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凌雲在會上宣布協鑫集成60GW高效光伏組件生產基地一期15GW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未來,一座現代化的綠色能源超級智能工廠將在這裡拔地而起」,協鑫集成董事長羅鑫在開工儀式上發言時表示,這是協鑫集團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新工廠將貫通高效光伏組件智能製造及上下遊產業鏈配套。這裡將會整合全球光伏資源要素,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的智能製造高地和科技研發高地的產業集群。

今年3月,協鑫集成與肥東縣人民政府籤訂了60GW組件及配套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協鑫集成60GW高效光伏組件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80億元,佔地面積約 2800 畝,計劃分四期實施。項目全部達產後,年產值不低於400億元。即將開工建設的一期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總佔地面積737畝,總建築面積50萬平米。達產後可實現年產高效光伏組件15GW,產值超過130億元,位列合肥第十三批貫徹「六穩」重大項目第一位。

根據智新諮詢預計,光伏每年裝機量將實現從60GW到100GW的持續增長,中國光伏裝機將佔全球每年新增裝機的1/3,也就是說每年大約有180GW-300GW的需求,協鑫60GW的高效組件產能的陸續釋放正逢其時。近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預測「十四五」期間國內年均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可達70GW,樂觀預計可達90GW。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也在會上表示,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十四五」的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遠高於「十三五」。

前期工作已經完成,產線設計與設備參數選型已確定,正在進行生產設備招標工作。羅鑫表示,合肥超級工廠將集成業內最先進技術和製造工藝,主要定位為210mm系列組件,並向下兼容182mm。

據協鑫集成早前公告顯示,合肥工廠在2020年至2023年分四年四期投資建設,每期15GW,並原則上每年新增投資15GW。本次合肥市政府舉辦的開工儀式是標準廠房正式開工建設。

根據Solarbe整理的各家企業發展計劃顯示,協鑫合肥工廠全面落成後,將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單體光伏工廠。

210工廠前景幾何

根據PVinfolink的數據顯示,210對市場的佔有率將在在2023年達到43%,成為市場最主流尺寸,並在5年內達到70%。但天合光能副總裁馮志強博士認為這個數據偏保守,實際發展速度更快。

12月10日,中環股份在接受投資者提問時透露:目前210矽片月出貨量超1.2GW,佔供應市場的99.5%。換而言之,目前210的產能已達約14.5GW,並且產能在不斷爬坡中。

根據智新諮詢統計的數據:2020年210電池產能43.4GW,到2021年達到135.6GW,2022年157GW;210組件產能2020年達到41GW,2021年85GW,2022年129GW。

可以看到,210電池與組件產能將在2021年集中爆發,電池增加100GW,組件增加44GW,而考慮到組件擴產相對更快,在擁有充足的電池產能後,210組件產能擴張速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快,可能會在60GW甚至80GW以上。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2021年是投資210產線的黃金期,到2022年由於主流企業已完成升級和對於156.75mm產線的淘汰,210的產能增長會進入穩定期。協鑫的60GW投資覆蓋了黃金期和穩定期,有望吃到210的第一波技術紅利。

而根據協鑫公布的投資計劃,到2021年底,會形成約30GW的210大組件產能,如果按2021年中15GW,2021年底15GW的進度估算,2021年會有10GW的組件產出,成為210軍團中的重要一員。

協鑫也是業內最早進行工廠智能化升級的企業之一。2017年,協鑫打造了業內第一個「無人車間」「黑燈工廠」,智能製造的先進模式在協鑫集團旗下協鑫集成的張家港生產基地率先落地,成為「中國製造2025」的示範樣本。

這也為210製造體系下所需的光伏新製造提供了基礎。

重新回歸製造

這不是今年協鑫集團的第一次發力。

9月8日,保利協鑫在江蘇徐州開建總產能10萬噸、首期5.4萬噸顆粒矽項目,此次擴產,在江蘇中能已有顆粒矽年產能0.9萬噸基礎上提檔擴容升級,首期5.4萬噸顆粒矽項目規劃佔地600畝,總投資47億元,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於2021年6月年產能擴至3萬噸,2021年底年產能擴至5.4萬噸。

10月18日,保利協鑫四川樂山10萬噸顆粒矽項目。

同時,協鑫集團加速出售旗下協鑫新能源的電站資產,降負債調結構,顯示了從電站運營回歸製造業的決心。

受這些利好消息的刺激,協鑫集團旗下三個上市公司股價暴漲,其中保利協鑫股價在兩月內增長了數倍。

今年7月,價格低到成本線的多晶矽企業接連發生數起事故,一時間紛紛停產檢修,多晶矽料、矽片價格猛漲,同時玻璃等原材料也因為國家調控而供不應求,夾在中間的組件企業受傷嚴重,客戶從未想過上遊價格還會大幅反彈,在設定投資條件時將組件價格卡得很死。對於組件企業而言,要麼訂單沒辦法按合同交貨,否則就損失慘重,賠錢執行。

供應鏈安全,成為後PERC時代的第一個變化。

光伏企業開始重新審視供求關係,除自建垂直整合度更高的產業鏈之外,也希望尋找更可靠的盟友來穩定供應。

人心惶惶之時,沉默許久的朱共山發聲:恢復產能,緩解矽料供應緊張局面;不跟隨漲價態勢,制定自己的價格節奏,更多地普惠於下遊客戶。

這一幕讓人想起,十年前金融危機肆虐產業,多晶矽價格大跳水之時,朱共山主動讓利百億,讓電池組件企業的夥伴們渡過危機。

未來光伏組件價格雖然整體趨勢仍然是下降,但期間存在類似起伏是大概率事件。

組件企業與業主或EPC籤訂三月到一年不等的訂單,然後與矽片、電池、輔材廠商採購,這絕大多數是現貨價格,因此,一個可信賴的供應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隆基等公司領導人專門致電朱共山,表示希望採購協鑫的顆粒矽料,同樣伸出橄欖枝的,還有協鑫一直以來的合作夥伴中環股份。

這也將給協鑫集成60GW的組件產能提供了供應保障。

「你現在最關心什麼?」筆者最後問道。

「做好核心技術保密工作。」朱共山說。

來源:索比光伏網

相關焦點

  • 協鑫60GW超級工廠開工,顆粒矽、大組件、鈣鈦礦布局未來
    在接受Solarbe索比光伏網專訪時,朱共山透露,未來將以顆粒矽和210組件(兼容182)為核心優勢,積極開展產業鏈協作,並持續推動鈣鈦礦技術發展,為光伏下一個五年之後步入疊層時代做好準備。在實現光伏行業矽料端逆襲之後,朱共山就一直在布局未來:顆粒矽、鈣鈦礦等先進技術,協鑫集成也被定為為全球領先的一站式智慧綜合能源系統集成商。
  • 重磅丨「鈣鈦礦」引爆太陽能發電技術革命!全球行業大咖「蘇州論劍」
    9月28日,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位專家學者、行業大咖、媒體記者雲集古城蘇州協鑫能源中心,出席2019全球鈣鈦礦光伏技術與產業化論壇,論劍「鈣鈦礦」技術革命與市場應用。鈣鈦礦材料2009年首次應用於光伏發電,短短10年間,鈣鈦礦實驗室效率突飛猛進,從3.8%提高到25.2%,未來依舊有很大的效率提升潛力和空間。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前世今生和產業未來
    ,因此材料使用減少了20倍;它不需要稀土或供應有限的材料;鈣鈦礦具有很高的缺陷耐受性,在大於300 W的組件中工作時,可產生較高的製造成品率和易加工性(目前的薄膜需要特殊的工程、成本和風險來增加製造沉積面積);基於鈣鈦礦的組件可以被塑造成傳統的矩形光伏組件,也可以是柔性的,開闢了新的應用和市場;鈣鈦礦型太陽能組件的製造取決於所採用的製造方法,受環境影響很小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其中基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發展起來的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以其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較低的製造成本、可製備柔性結構等優勢,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Snaith教授創立牛津光伏公司,突破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穩定性等多項關鍵技術,申請200多項專利,即將實現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產業化應用。2018年12月,牛津光伏公司1平方釐米麵積的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8%。該公司得到多家能源公司和投資機構的戰略投資,正在建設250MW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計劃2020年推出商業化產品。
  • 雷射在光伏組件製造中的應用
    在新材料、自動化工具和機器、製造技術以及包裝材料等新創新中,雷射也為光伏行業的提質增效做出了不少貢獻。本文綜述了雷射在光伏組件製造中的應用,重點介紹光伏電池生產和組串所用的雷射束。雷射在太陽能電池製造中扮演什麼角色?光伏生產最重要的就是電池製造。矽電池在光伏發電中有重要作用,無論是晶矽電池還是薄膜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成本低、轉換效率高,成為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其穩定性、大面積製造、效率轉換等諸多挑戰也是國內科研人員必須直面的問題。但他同時指出,由於目前實驗室做的都是小面積,而產業化必須向大面積模塊發展,大面積製造就成為另一個制約鈣鈦礦電池產業化的瓶頸。遊經碧表示,除了電池穩定性和大面積製備等關鍵問題外,還需進一步提高電池效率。但基於目前鈣鈦礦材料體系,電池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存在諸多阻礙。
  • 2019鈣鈦礦和疊層電池與組件論壇
    月,牛津光伏鈣鈦礦/矽基疊層電池實現了28%的光電轉化效率。 與晶矽太陽電池需要高純矽相比,鈣鈦礦電池只需材料的純度達到90%,而且採用的低溫工藝可以降低能耗,單位面積鈣鈦礦組件消耗的鈣鈦礦材料也遠低於晶矽組件。因此鈣鈦礦電池及組件具有極大的成本降低潛力。
  • 史丹福大學發明製造鈣鈦礦電池製造超快方法
    薄膜電池重量輕,可彎曲,可以在露天實驗室中和在接近水沸點的溫度下生長,與精煉工業矽所需的3,000華氏度(1,650攝氏度)熔爐相去甚遠。 科學家已開發出25%轉化效率的鈣鈦礦電池,足以與矽媲美。但是這些實驗電池最大的問題是「它們通常只是小指指甲的那麼大,一旦嘗試製造更大的電池就會產生缺陷和針孔,從而大大降低電池效率。」
  • 光伏發電效率再創新高 留給晶矽組件的時間已不多
    什麼是鈣鈦礦電池?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solar cells),是利用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屬於第三代太陽能電池,也稱作新概念太陽能電池。迄今為止,大多數的太陽能電池都是由矽製成,因為這種材料非常善於吸收光線。可是,矽面板的製造成本卻很昂貴。
  • 我國鈣鈦礦光伏組件商業化生產在即 關注相關上市公司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近日,協鑫集團旗下的蘇州協鑫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建成10MW級別大面積鈣鈦礦組件中試生產線,並已開始100MW量產生產線的建設工作,計劃於2020年實現鈣鈦礦光伏組件的商業化生產。鈣鈦礦技術已成為全世界最受矚目的新興光伏技術。
  • 保利協鑫:顆粒矽能否助其擺脫陰霾?
    那麼,此次保利協鑫重磅推出的顆粒矽項目,能否助其一掃頹勢重新反彈呢?對於關於顆粒矽能否替代西門子法多晶矽,目前來看業內人士表示一些擔憂,「現階段顆粒矽主要用於單晶矽,如果N型矽料料明年佔比15%,後年50%,大後年75%,顆粒矽能否在產品品質上不斷提升,還無法判斷。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本可望與矽晶太陽能電池組件競爭
    光電協進會 (PIDA) 研究分析指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除具有高轉換效率外,成本更是其最大的優勢,其建置成本可望與矽晶太陽能電池組件競爭。據牛津大學博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專家 Snaith 表示,目前於實驗室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本約每瓦 0.4 美元,若於工業量產,成本將可再減半。
  • 矽牽手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提高几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經第三方權威機構TUV萊茵實驗室測試,晶科N型單晶組件最高轉換效率達23.01...讓電池直接生長在矽襯底上是一項有前途的策略,能夠削減某些技術過高的生產成本。通過使用多孔矽,科學家能夠朝著以更低成本生產高性能III-V太陽能電池的目標邁進一大步。砷化鎵(GaAs)和其他III-V材料(按照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組命...
  • 鈣鈦礦光伏組件「溶劑焦慮」可以不用擔心了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研發機構正在嘗試將鈣鈦礦技術進行產業化,其中鈣鈦礦光伏發電是目前發展最成熟、應用潛力最大的一個方向,其技術可以作為鈣鈦礦單結使用,也可以與晶矽結合形成更高效的疊層產品,此前全球多家企業已經對外宣布了鈣鈦礦光伏產品的量產時間。
  • > 2025年鈣鈦礦光伏市場將達2.14億美元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0-10-20 鈣鈦礦材料可以回收輕質顆粒-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新一代價格適中的高性能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但是,製造矽的過程卻並不清潔,需要大量來自電廠的能量,而這些電廠又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鈣鈦礦薄膜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不僅可以用最少的能量生產,而且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 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在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仍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
  • 什麼是鈣鈦礦?
    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主要半導體材料,因為矽的半導體特性與太陽光線的光譜非常吻合,並且相對豐富且穩定。但是,常規太陽能電池板中使用的矽晶體需要昂貴的多步驟製造過程,耗費大量能量。在尋找替代物時,科學家利用鈣鈦礦的可調性來製造具有與矽相似性質的半導體。
  • 中國企業打破日本東芝公司「鈣鈦礦光伏組件效率」的世界紀錄
    近日,中國一家科創企業——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一舉打破了由日本東芝公司創下的鈣鈦礦商業化大組件效率的前世界紀錄。纖納光電的本次測試數據來源於他們首條20MW的鈣鈦礦量產產線,該產線的首批下線產品通過了歐洲權威檢測機構ESTI的嚴格檢測,並獲得11.98%的效率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