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鑫集成巨資投再生晶圓,打破了日本、臺灣企業的壟斷,是第二個中...

2020-11-25 騰訊網

具體操作看上方視頻操作!

計2021年再生晶圓市場規模達200萬片/月以上,目前再生晶圓產能主要為日本和臺灣地區企業控制,僅RS、中砂、辛耘、昇陽半4家就控制了全球80%以上的再生晶圓產能份額,而國內尚沒有能提供穩定產能及高品質的再生晶圓廠,協鑫集成大尺寸可再生晶圓項目可為我國半導體產業鏈上補上緊缺的一環。

協鑫集成可再生晶圓項目落戶合肥是充分考慮了合肥及周邊的半導體集群優勢,達產後,將佔全球可再生晶圓產能的15%左右。

相關焦點

  • 協鑫集成再生晶圓製造項目落戶合肥 達產後將佔全球產能15%
    事實亦是如此,僅是節後復工以來,《證券日報》記者據公開信息梳理,除了上述提及的協鑫集成大尺寸可再生晶圓項目正式籤約落戶合肥肥東機器人產業小鎮外,日前,由協鑫主投的徐州鑫晶半導體大矽片項目也通過了國家發改委集成電路重大項目窗口指導專家評審。而這兩項正分別是「電子級多晶矽+大矽片+再生晶圓」中的大矽片和再生晶圓。
  • 全面分析協鑫集成50億定增半導體:再生晶圓巧勁破局,矽時代來臨前...
    ·那就是協鑫集成宣布要定增50億,投資「大尺寸再生晶圓」等半導體項目,這意味著協鑫集成在今年4月份宣布的第二主業半導體,終於有了重大突破。我是骷髏大白兔,本人作為已經持有協鑫集成快3年的長線投資者,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對協鑫集成這次定增事項的詳細分析。
  • 協鑫集成: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切入半導體材料再生晶圓領域...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11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協鑫集成提問, 公司在第二主業半導體有何布局?在第二代半導體的潮流下,公司會如何把握?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資者,感謝您的關注!公司緊抓半導體行業發展機遇,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切入半導體材料再生晶圓領域,利用公司已有矽產業經營經驗和資源,發揮政策機遇、資本優勢,填補國內產業空白,完成公司在第二主營業務上的初步布局及突破。目前公司定增發行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請您及時關注公司公告,謝謝!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 中芯國際、臺積電、聯電、華虹密集擴產,「晶圓荒」釋放蝴蝶效應
    一個是12英寸晶圓廠,用於生產晶片;另一個是12英寸大矽片,是晶圓製造的基礎原材料。這兩個重要項目的開工,為國內半導體產業注入一針興奮劑!01晶圓產能緊缺或將持續至明年下半年毋庸置疑,「缺貨」是近期半導體供應鏈的熱詞!
  • ...3億美元12英寸半導體設備製造項目落地泰州 ;臺灣再生晶圓和...
    【官宣】寒武紀官宣雲端AI芯思元270首秀時間;3億美元12英寸半導體設備製造項目落地泰州 ;臺灣再生晶圓和IGBT項目落戶江蘇東海
  • 打破國際壟斷 自研晶圓倒片機刷新「亦莊速度」
    原標題:打破國際壟斷 自研晶圓倒片機刷新「亦莊速度」   晶圓倒片機是集成電路製造中的重要裝備,長期以來高速晶圓倒片機都需要海外進口。
  • 國產晶片又獲新突破:7nm ArF光刻膠技術,打破日本、美國壟斷
    在全球近幾十年的半導體發展中,矽基半導體,成為工業批量化生產的主要對象。要想成功生產半導體晶片,必須要經過溼洗、光刻、離子注入、幹/溼刻蝕、等離子衝洗、快速熱退火、熱氧化、化學氣相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外延、電鍍處理、化學機械處理、晶圓打磨和晶圓測試等過程,完成後再封裝和成品測試。晶片的加工製造,流程複雜,標準嚴格。
  • 製造晶片的關鍵材料中國企業募資50億有望打破海外的壟斷
    在半導體產業中,原材料處於產業鏈中最上遊,牽動著整個行業的發展。半導體矽片是半導體的支撐材料行業,重要性可想而知。根據預測,2020年全球半導體矽片出貨量為109.21億平方英尺。長久以來,全球半導體矽片行業都處於寡頭壟斷態勢,全球前五的矽片企業,共佔據了行業93%的市場份額。
  • 半導體製造端PVD設備:打破壟斷 進口替代進行時
    摘要 【半導體製造端PVD設備:打破壟斷 進口替代進行時】上市公司來說數量較少,主要集中在中微公司(688012)、北方華創(002371)。
  • 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核心技術的IGBT打破壟斷 比亞迪半導體產業崛起
    其中最引人注目,被臺資廠視為威脅,打破受制於國外的局面的比亞迪半導體IGBT。上周正式更名的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將比亞迪半導體業務深度聚合,並擬以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積極尋求適當時機獨立上市。IGBT打破壟斷IGBT是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技術之一,其性能好壞直接影響電動車功率的釋放速度,這個晶片和動力電池一樣,都決定著電動車的性能。
  • 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問世,該技術長期被日本公司壟斷
    2020.06.22 18:11【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問世,該技術長期被日本公司壟斷】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旗下的長春光華微電子設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
  • 半導體PVD設備龍頭打破壟斷 未來國產化有望進一步提升
    國內企業方面,北方華創(002371)的 exiTin H430 TiN 金屬硬掩膜PVD是國內首臺專門針對 40nm以下製程的12寸金屬硬掩膜設備。該系統主要由大氣平臺、真空傳輸平臺、兩個去氣腔室和兩個工藝腔室組成,並可以實現自動生產。該設備系統的研發和量產實現了我國高端集成電路PVD設備零的突破和技術跨越。
  • 半導體又一打破壟斷級突破,晶圓倒片機站上14 納米技術高地,背後...
    據北京商報11月30日報導,位於北京經開區的北京京儀自動化裝備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了高速集成電路製造晶圓倒片機,每小時300 片以上的倒片速度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國內首創的高速集成電路製造晶圓倒片機,可用於14納米集成電路製造,打破了國際壟斷。
  • 光伏電站投資企業哪家強?國電投、協鑫、中利、正泰、北控...
    境外業務分布日本、土耳其、巴西、幾內亞等24個國家和地區。數據說話:投資運營項目可控裝機容量126萬千瓦,投資在建項目可控裝機容量1005萬千瓦。截至2016年12月底,集團公司太陽能光伏裝機規模為711.84萬千瓦。
  • 打破國外企業壟斷 國內最大規模大矽片生產廠在杭投產
    來源:財聯社【打破國外企業壟斷 國內最大規模大矽片生產廠在杭投產】《科創板日報》22日訊,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大矽片項目21日在杭州錢塘新區竣工投產,實現了8英寸大矽片的正式量產,同時12英寸大矽片生產線進入調試、試生產階段。
  • 華峰測控:打破國際壟斷 全球市佔率10%國內40%
    客戶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領域,產品銷往中國臺灣、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是為數不多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 公司在國內集成電路測試機領域市佔率超過6%,其中模擬及數模混合晶片方向國內市佔率40%以上、國際市佔率10%左右。
  • 安集科技:打破國外壟斷進入全球供應鏈的半導體材料公司
    來源:巨豐投顧雖然我國半導體行業與國際巨頭仍有很大差距,但是最近五年的政策、資金、人力、技術等方面的不斷追趕,國內也湧現出一批優秀公司和團隊,特別是已經陸續看到一些公司在某一細分領域取得的突破進展,打破了國外壟斷甚至開始向國外巨頭接單供貨。今天就來看一家科創板公司---安集科技(688019)。
  • 光伏:「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主線布局領域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十四五」規劃正在緊張編制中,將決定未來5年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走向。(來源:微信公眾號「樂晴智庫精選」)隨著光伏在全國範圍達到平價格局,光伏企業達到盈虧平衡點促進企業未來快速發展。在「十四五」期間想要提升非化石能源的佔比,將主要加大對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的產業布局。
  • 小鯨產業鏈能源記者參考|中國矽片和矽基材料行業上中下遊分析
    據頭豹研究院,2015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與保利協鑫共同成立江蘇鑫華半導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國首條5,000噸半導體集成電路專用電子級多晶矽生產線。根據在矽片和矽基材料行業有8年市場運營經驗的專家表示,電子級多晶矽原材料佔整體8寸矽片和矽基材料製造成本中的50%,整體而言,中國從事電子級多晶矽原材料研發及生產的供應商較少,中國電子級多晶矽原材料市場主要被日本、歐美廠商所佔據。
  • 多地再迎集中簽約、開工潮,富樂德年產180萬枚晶圓再生、惠科6英寸...
    安徽富樂德項目生產廠房封頂5月18日,安徽富樂德半導體晶圓再生項目生產廠房封頂儀式舉行。安徽富樂德長江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於2019年正式成立,總投資10億元,是由上海申和熱磁電子有限公司和銅陵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一家從事電子技術和材料科學研究服務的綜合性高新科技企業。2019年10月18日,安徽富樂德長江半導體晶圓再生項目建設工程奠基儀式在銅陵舉行。該項目建成將形成年產180萬枚300mm半導體晶圓再生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