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史丹福大學Theodore H.Maiman博士在美國休斯公司的實驗室發明紅寶石雷射以來,這束光就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研究、探索和應用,直到今天還未停息。雷射清洗就是其中的一例。儘管雷射清洗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但針對這種創新型清洗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逐步擴大的。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裡,國內外均有關於雷射清洗技術的報導,近幾年迅速成為工業製造領域的研究熱點,研究內容主要涵蓋雷射清洗工藝、理論、裝備以及應用,國內在雷射清洗裝備和應用方面的整體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有差距。但這種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提高,差距在縮小,行業在做大。
雷射清洗是利用高能雷射束與工件表面要去除的物質相互作用,發生瞬間蒸發或剝離,無需各種化學清洗劑,綠色無汙染。可用於清除油漆、油汙、氧化層、清洗螺杆、除鏽、清洗焊縫等。
傳統清洗工業有各種各樣的清洗方式,過去多是利用化學藥劑和機械方法進行清洗。在我國環境保護法規要求越來越嚴格、人們環保和安全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工業生產清洗中可以使用的化學藥品種類將變得越來越少。如何尋找更清潔,且不具損傷性的清洗方式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雷射清洗具有無研磨、非接觸、無熱效應和適用於各種材質的物體等清洗特點,被認為是最可靠、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同時,雷射清洗可以解決採用傳統清洗方式無法解決的問題。
雷射清洗不但可以用來清洗有機汙染物,也可以用來清洗無機物,包括金屬的鏽蝕、金屬微粒、表面附著物、灰塵等。在工業應用領域,隨著雷射器的高速發展、人們對雷射清洗機理研究的不斷深入,表面質量監測與表徵方法日趨完整全面,雷射清洗材料表面質量得到提升,清洗精度和效率也逐漸增加。如今,它已經成為能夠清洗大量不同基材表面的可靠技術,清洗對象包括鋼、鋁合金、鈦合金、玻璃和複合材料等,應用行業覆蓋航天、航空、船舶、高鐵、汽車、模具、核電和海洋等領域。
雷射清洗是目前我國雷射應用技術裡面最接近國際前沿的一項新應用技術。國內高校和研究所起步較早,但真正關注清洗應用也是近幾年的事,主要還是光纖雷射器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的。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嚴格落實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從2016年始,IPG、創鑫、銳科、海富光子等廠商紛紛推出了適合於清洗應用的光纖雷射器,銘鐳雷射、武鋼華工、大族智能裝備、匯澤、翔明、珠西等企業紛紛推出雷射清洗機。目前國內雷射清洗產品與相關應用企業近30家,一時間雷射清洗在國內風起雲湧,蓬勃發展,並穩步前行走在世界前列。我國雷射清洗產業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華中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的4個產業帶,區域集中度有不斷增強的趨勢。
2017年是雷射清洗重新發力的一年。很多企業都想把雷射清洗作為一個企業新增長點,但是又不敢輕易地做大投入,特別是大量的雷射打標企業,轉型的風險很大。基於目前這種市場現狀,是誰專注雷射清洗做了大量工作,是誰推動了國家和廣東省在雷射清洗裝備項目的資金立項?又是誰掀起第一波雷射清洗熱潮?是《雷射製造商情》主動擔當「助推器」,加大動力往前推;是《雷射製造商情》爭做「趕面棒」,把應用面越推越大。是以《雷射製造商情》編委專家力量和我們這些熱愛科技的雷射人。《雷射製造商情》本著「引領產業與技術發展方向」的宗旨,應行業專家要求和市場發展趨勢,在2017年9月22日,在江門市舉辦了中國第一場以雷射清洗為專題的技術研討會。
姚建銓院士做了題為《雷射清洗技術的原理及其應用發展趨勢》的報告,他講解了雷射清洗的原理,雷射清洗的優勢以及對環保事業帶來的改變。與傳統的清洗技術相比,雷射清洗對人體與環境無害,是一項「綠色」的清洗技術。他非常看好雷射清洗的前景,並希望各位同仁未來也能夠為推動這項技術發展繼續努力!會後,我們以「雷射商情成功舉辦中國首場雷射清洗專題大會」為題,集中報導了這次大會的基本精神和主體方向。從此,雷射清洗的話題在國內迅速傳播,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
活動讓全國主要從事雷射清洗的企業均參與進來了,並決定以姚建銓院士牽頭,包括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雷射聚變研究中心、山東海富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大學、武漢翔明雷射、江門珠西雷射等單位參與,擬籌建雷射清洗的專家委員會,著手制定雷射清洗的行業標準等工作。
雷射清洗在微電子、建築、核電站、汽車製造,醫療、文物保護、鋼鐵除鏽和模具去汙、汽車製造、建築等領域擁有巨大市場空間。不過也要注意到,雷射清洗對工件表面清理具有較大優勢,但是應對物件的內壁內部結構汙染物的清洗存在較大挑戰,另外雷射在不同性質的附著物清洗、不同厚度對應的功率應用、原來物體表層損傷等方面還需要更多成熟的試驗和研究。
目前,社會上雷射清洗企業在增多,市場在擴大,設備在細化。由銘鐳雷射生產的手持式雷射清洗機已隆重上市,大受用戶歡迎。相信,雷射清洗已進入了一個前史未有的發展階段。
文稿:本站編輯 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