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朋友、諸位家人、尊敬的諸位大德居士,大家上午好。現在是北京時間9點21分,公元2016年5月27號。馬上就是30號了,在30號這個日子裡,我們將會獎勵那些邀請朋友進群聽故事的同修或者師兄,你每邀請十位同修,菩薩就會獎勵你一粒金丹,曰「健康金丹」。我們這是一個儒釋道廣傳的平臺,學佛的師兄你也不要驚訝,怎麼學佛還有金丹,這是一種靈界的、圓形的、健康的、金光閃閃的,我們稱之為「金丹」。它是一種能量的結晶,對人身體健康有好處,對提升人的正能量有好處,只有你身體的正能量越來越強,你所感知的事物才越來越美好。
我們很多師兄會走入一個圈、死套路,以為書上沒有記載的就一定沒有,此言差矣哦!這個書只能證明是你所看到的書,或者我們凡間的書沒有記載。很多東西不是我們一顆凡心就可以揣摩的。比如說們做了一個天眼見證,我們的師兄就問我們的天眼見證人,
「這個見證文章是你寫的嗎?」
見證人就說:「是我寫的。」
緊接著下一個疑問就是什麼呢?「《大藏經》裡怎麼沒有?」言外之意就是《大藏經》裡邊沒寫的,你們這樣寫就是胡說八道。這個邏輯顯然就是錯誤的。佛的三藏十二部是不是正確的?完全正確。
是不是不在三藏十二部裡的就不是正確的呢!?這個一定要明了啊,比如說《弟子規》,你在三藏十二部裡見過嗎!?好像沒有,最起碼你原文沒有見過,三藏十二部相當於什麼,是個大的理論框架。《弟子規》相當於三藏十二部的延伸,你仔細閱讀《弟子規》,你都會發現每句話都在佛法的範圍之內。但是你在經典裡又找不到相同的句子,我們能說《弟子規》不是出自三藏十二部裡就去否定它呢!?絕對不能。
理是一種,事卻是千條。就好像我們指人,「人」就一個字,但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形象,南瞻部洲,西牛賀洲,東勝神洲等四大部洲我們來這樣分別,這是經典中有的。也有經典中沒有寫的,比如說亞洲人,非洲人,歐洲人,美洲人,佛祖的經典裡有沒有寫啊?有點明這些嗎?恕老宋知識淺薄,似乎這個經典裡沒有這麼寫。沒有這麼寫是不是這麼叫就是錯誤的呢?沒有錯誤,雖然是有這麼多個州,但歸根結底,它是不是屬於南瞻部洲啊?有沒有走出南瞻部洲這個圈?沒有。你能說這就是假的嗎?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見證事情,無論是天堂還是地獄還是人間百態,比如說這對夫妻他們關係不好,為什麼關係不好?是他們前世的因果。前世的怨家、債主、仇人?注意這是前世他們之間的恩怨,導致今生的關係不好,這是什麼呀?這是因果,沒有脫離因果這個圈吧!第二個我們接著看,是不是這個夫妻雙方身上有附體,這個附體來自於哪裡啊?
人家無緣無故覺得你身上很舒服,就想在你身上安個家嗎?非也非也。阻礙那些婚姻的附體,我們經過探查發現,無非是你前生或者今生所殺、所傷、所害、所欺騙的那些,現在機緣成熟拿著令牌來討債。這些所殺、所傷、所害、所欺騙的除了動物,還有墮胎嬰靈,還有你曾經前生或者今生欺騙了對方的感情,讓人家含冤致死的人。正因為有此前因,你才會有惡果。
因果真實不虛。曰:你不仁我不義,你傷害我我則傷害你,這就是皆有前因啊!你前因種的惡所以你的果也就惡。有沒有離開兩個字「因果」?沒有。因果在《大藏經》裡面有沒有啊?有啊,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我們的見證團隊無非是詮釋了這個因果。更容易讓現代人明了、懂得。人人都去看《大藏經》顯然不現實,現代人的古文水平真的很有限。他不會去看,即使看也看不出個所以然,看得出所以然他也不信。太久遠了,只有用現代人的因果來教育現代人,這個才應機,才對症。
我剛才說的不是針對所有人,是指的大部分人。這個時代人心比較浮躁,追求名利之心大於追求解脫之心。所以我們這個方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看起來紛繁複雜,千變萬化,有很多個案例,有蚊蟲蒼蠅報仇,也有蟑螂甲蟲報仇,也有豺狼、虎豹報仇,也有人、妖、魔來報仇,當然也有報恩的在裡邊。
故事有千條,人間有百態。但是總體一個主線,一個脈絡,從來沒有斷過,它始終貫穿於《老宋講故事》的全部,那就是兩個字——因果。大家總以為因果是佛家講,道家沒有,這是錯會。道家也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講因果,但是用的名詞不同。
道家用什麼名字呢?用的是承負,這也是比較深的體系。其實翻譯過來就是因果,很多名相概念大家模糊,換個名字就不認識了?比如我講故事的時候用的是宋幸福,我的原名叫宋江偉。宋幸福,宋江偉都是我啊,人有變化嗎?沒有,只是名相有變化。不要拘於一法,切記切記。《金剛經》有云:「佛無有定法可說。」無有定法,則不名三藐三菩提。
佛家、道家、儒家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古觀音再來的當代大德宣化上人如此答:「名字不同。」佛菩薩在很多正法宗教中應化,道家的祖師是佛菩薩應化,儒家的祖師也是佛菩薩應化,甚至有很多宗教正法門派都是佛菩薩應化,都是佛菩薩應化下來,根據當地眾生根器來宣說一些法門,我們都可以理解為佛說、菩薩說。
所以有時候老宋在跟佛菩薩溝通的時候,真正感受到在天上(六道之外的)儒釋道一家圓融共處,甚至各大宗教是一家,絲毫沒有分別念,只有我們人分別念強、分別念重,我們為何不能圓融眾法呢?為什麼會一直在一個小圈圈裡呢?
切記法要活學要活用,只有這樣你才能應付外在社會的變化、人心的變化,以不變應萬變是指因果不變,我們始終要貫穿因果,但是這個「應萬變」這個相,我們需要圓融,佛法不離世間法,我們也不是老頑固,要讓人看起來這個學佛人很親切,很願意接近,是一個在家人的好榜樣,出家是一個出家人的好榜樣。
但是我們在定中,我們始終知道,我們是以什麼思想指導的,其中有不變的,也有萬變的,就跟《易經》講的一個是定數,一個是變數。這個定我們可以理解為真理,但是真理有不變的地方,比如說惡因惡果,善因善果。以前的人騎的是毛驢,後來騎馬,再後來又發明了自行車,後來又有了火車、汽車,再後來有了飛機,以後還有更高級的交通工具出現……這就是世間萬象。
早以前住茅棚,或者在樹上搭個窩,和鳥一樣,現在逐漸住高樓大廈,這個世間的變化很大,這就是萬事萬物在變,這個變就是相。不論外在的相怎麼變,但是你會發現因果沒有變,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雖然很多故事你在《大藏經》中找不到,但是你會發現它處處是對《大藏經》的延伸,處處又在大藏經的包含之內,沒有超越,也不敢。所以說請大家放心,這個故事就是講給這部分師兄的,請學會包容,請學會寬容,請學會接納,請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現在是北京時間9點51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吧!非常感恩感謝大家的支持,也非常感恩感謝大家提出這些問題,只有大家提出這些問題才是大家進步的源泉。我們了知了才會改進,或者給大家把這些講明,讓更多的後來人少走彎路,讓曾經的疑問不要再出現,來聽故事就可以明白,這些提問可以在群裡交流,或者直接找管理員提出,我們會找些有代表性的問題在我們的故事裡分享,再次感恩感謝大家!如果《老宋講故事》能對大家有些啟發,那請大家多多轉發,法布施功德無量,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也將此講小故事的功德回向給諸位善知識,回向所有聽小故事、轉發小故事、隨喜小故事的師兄、朋友及一切眾生,願大家家庭幸福,人人開心,早日證悟成佛,人人回歸極樂佛國。阿彌陀佛!
宋幸福天天為大家送幸福!歡迎大家轉載老宋講故事,法布施功德無量!
長按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