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不離因果,佛道本是一家

2020-12-05 圓滿歸處

諸位朋友、諸位家人、尊敬的諸位大德居士,大家上午好。現在是北京時間9點21分,公元2016年5月27號。馬上就是30號了,在30號這個日子裡,我們將會獎勵那些邀請朋友進群聽故事的同修或者師兄,你每邀請十位同修,菩薩就會獎勵你一粒金丹,曰「健康金丹」。我們這是一個儒釋道廣傳的平臺,學佛的師兄你也不要驚訝,怎麼學佛還有金丹,這是一種靈界的、圓形的、健康的、金光閃閃的,我們稱之為「金丹」。它是一種能量的結晶,對人身體健康有好處,對提升人的正能量有好處,只有你身體的正能量越來越強,你所感知的事物才越來越美好。

我們很多師兄會走入一個圈、死套路,以為書上沒有記載的就一定沒有,此言差矣哦!這個書只能證明是你所看到的書,或者我們凡間的書沒有記載。很多東西不是我們一顆凡心就可以揣摩的。比如說們做了一個天眼見證,我們的師兄就問我們的天眼見證人,

「這個見證文章是你寫的嗎?」

見證人就說:「是我寫的。」

緊接著下一個疑問就是什麼呢?「《大藏經》裡怎麼沒有?」言外之意就是《大藏經》裡邊沒寫的,你們這樣寫就是胡說八道。這個邏輯顯然就是錯誤的。佛的三藏十二部是不是正確的?完全正確。

是不是不在三藏十二部裡的就不是正確的呢!?這個一定要明了啊,比如說《弟子規》,你在三藏十二部裡見過嗎!?好像沒有,最起碼你原文沒有見過,三藏十二部相當於什麼,是個大的理論框架。《弟子規》相當於三藏十二部的延伸,你仔細閱讀《弟子規》,你都會發現每句話都在佛法的範圍之內。但是你在經典裡又找不到相同的句子,我們能說《弟子規》不是出自三藏十二部裡就去否定它呢!?絕對不能。

理是一種,事卻是千條。就好像我們指人,「人」就一個字,但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形象,南瞻部洲,西牛賀洲,東勝神洲等四大部洲我們來這樣分別,這是經典中有的。也有經典中沒有寫的,比如說亞洲人,非洲人,歐洲人,美洲人,佛祖的經典裡有沒有寫啊?有點明這些嗎?恕老宋知識淺薄,似乎這個經典裡沒有這麼寫。沒有這麼寫是不是這麼叫就是錯誤的呢?沒有錯誤,雖然是有這麼多個州,但歸根結底,它是不是屬於南瞻部洲啊?有沒有走出南瞻部洲這個圈?沒有。你能說這就是假的嗎?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見證事情,無論是天堂還是地獄還是人間百態,比如說這對夫妻他們關係不好,為什麼關係不好?是他們前世的因果。前世的怨家、債主、仇人?注意這是前世他們之間的恩怨,導致今生的關係不好,這是什麼呀?這是因果,沒有脫離因果這個圈吧!第二個我們接著看,是不是這個夫妻雙方身上有附體,這個附體來自於哪裡啊?

人家無緣無故覺得你身上很舒服,就想在你身上安個家嗎?非也非也。阻礙那些婚姻的附體,我們經過探查發現,無非是你前生或者今生所殺、所傷、所害、所欺騙的那些,現在機緣成熟拿著令牌來討債。這些所殺、所傷、所害、所欺騙的除了動物,還有墮胎嬰靈,還有你曾經前生或者今生欺騙了對方的感情,讓人家含冤致死的人。正因為有此前因,你才會有惡果。

因果真實不虛。曰:你不仁我不義,你傷害我我則傷害你,這就是皆有前因啊!你前因種的惡所以你的果也就惡。有沒有離開兩個字「因果」?沒有。因果在《大藏經》裡面有沒有啊?有啊,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我們的見證團隊無非是詮釋了這個因果。更容易讓現代人明了、懂得。人人都去看《大藏經》顯然不現實,現代人的古文水平真的很有限。他不會去看,即使看也看不出個所以然,看得出所以然他也不信。太久遠了,只有用現代人的因果來教育現代人,這個才應機,才對症。

我剛才說的不是針對所有人,是指的大部分人。這個時代人心比較浮躁,追求名利之心大於追求解脫之心。所以我們這個方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看起來紛繁複雜,千變萬化,有很多個案例,有蚊蟲蒼蠅報仇,也有蟑螂甲蟲報仇,也有豺狼、虎豹報仇,也有人、妖、魔來報仇,當然也有報恩的在裡邊。

故事有千條,人間有百態。但是總體一個主線,一個脈絡,從來沒有斷過,它始終貫穿於《老宋講故事》的全部,那就是兩個字——因果。大家總以為因果是佛家講,道家沒有,這是錯會。道家也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講因果,但是用的名詞不同。

道家用什麼名字呢?用的是承負,這也是比較深的體系。其實翻譯過來就是因果,很多名相概念大家模糊,換個名字就不認識了?比如我講故事的時候用的是宋幸福,我的原名叫宋江偉。宋幸福,宋江偉都是我啊,人有變化嗎?沒有,只是名相有變化。不要拘於一法,切記切記。《金剛經》有云:「佛無有定法可說。」無有定法,則不名三藐三菩提。

佛家、道家、儒家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古觀音再來的當代大德宣化上人如此答:「名字不同。」佛菩薩在很多正法宗教中應化,道家的祖師是佛菩薩應化,儒家的祖師也是佛菩薩應化,甚至有很多宗教正法門派都是佛菩薩應化,都是佛菩薩應化下來,根據當地眾生根器來宣說一些法門,我們都可以理解為佛說、菩薩說。

所以有時候老宋在跟佛菩薩溝通的時候,真正感受到在天上(六道之外的)儒釋道一家圓融共處,甚至各大宗教是一家,絲毫沒有分別念,只有我們人分別念強、分別念重,我們為何不能圓融眾法呢?為什麼會一直在一個小圈圈裡呢?

切記法要活學要活用,只有這樣你才能應付外在社會的變化、人心的變化,以不變應萬變是指因果不變,我們始終要貫穿因果,但是這個「應萬變」這個相,我們需要圓融,佛法不離世間法,我們也不是老頑固,要讓人看起來這個學佛人很親切,很願意接近,是一個在家人的好榜樣,出家是一個出家人的好榜樣。

但是我們在定中,我們始終知道,我們是以什麼思想指導的,其中有不變的,也有萬變的,就跟《易經》講的一個是定數,一個是變數。這個定我們可以理解為真理,但是真理有不變的地方,比如說惡因惡果,善因善果。以前的人騎的是毛驢,後來騎馬,再後來又發明了自行車,後來又有了火車、汽車,再後來有了飛機,以後還有更高級的交通工具出現……這就是世間萬象。

早以前住茅棚,或者在樹上搭個窩,和鳥一樣,現在逐漸住高樓大廈,這個世間的變化很大,這就是萬事萬物在變,這個變就是相。不論外在的相怎麼變,但是你會發現因果沒有變,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雖然很多故事你在《大藏經》中找不到,但是你會發現它處處是對《大藏經》的延伸,處處又在大藏經的包含之內,沒有超越,也不敢。所以說請大家放心,這個故事就是講給這部分師兄的,請學會包容,請學會寬容,請學會接納,請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現在是北京時間9點51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吧!非常感恩感謝大家的支持,也非常感恩感謝大家提出這些問題,只有大家提出這些問題才是大家進步的源泉。我們了知了才會改進,或者給大家把這些講明,讓更多的後來人少走彎路,讓曾經的疑問不要再出現,來聽故事就可以明白,這些提問可以在群裡交流,或者直接找管理員提出,我們會找些有代表性的問題在我們的故事裡分享,再次感恩感謝大家!如果《老宋講故事》能對大家有些啟發,那請大家多多轉發,法布施功德無量,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也將此講小故事的功德回向給諸位善知識,回向所有聽小故事、轉發小故事、隨喜小故事的師兄、朋友及一切眾生,願大家家庭幸福,人人開心,早日證悟成佛,人人回歸極樂佛國。阿彌陀佛!

宋幸福天天為大家送幸福!歡迎大家轉載老宋講故事,法布施功德無量!

長按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歌唱家劉桐深情演繹《不離不棄》細說因果輪迴
    網易娛樂10月11日報導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武夷影業集團總製片人總導演田七在打造中華紫薇園、籌備大型3D神話愛情電影《武夷仙凡戀》之際,即興創作歌曲《不離不棄》,一段感情游離在過往的邊緣,因果、輪迴的糾纏羈絆,卻又怎奈前世生死的陰陽相隔。歌曲收錄在田七《東方國樂原創音樂作品專輯》。歌曲由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劉桐演唱,深情演繹。如煙的往事輕嘆了流年,留下滿紙荒唐的眷戀。
  • 佛門三大士之一,闡教十二金仙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有何本領?
    封神不僅僅是道門的一次內訌,更重要的是洪荒天地的一個轉折點,封神之前是道門大興於洪荒,一家獨大;封神之後道門氣運開始下降,佛門興起,開始同道門進行爭鬥數千年。所以本期我們就結合這一點來說說闡教中有一位名為文殊廣法天尊的金仙,封神後背叛道門成為了佛教的文殊菩薩,是不是就和佛道氣運有關呢?
  • 非常重要的生命定律:自然全息因果律!
    佛道的生命理論認為,人生就是業與果的相續變化,是業與果的不同時空轉換。在人體生命系統這一領域,佛道認為生命是由兩大系統共同構成組成,這就是形體系統和性體系統。用現代科技中的電腦擬喻,生命的形體就相當於電腦的硬體系統,而生命的性體系統就相當於電腦的軟體系統。生命中「來先去後作主人」的元性,佛家稱之為第八識—「阿賴耶識 」。
  • 四種緣起——佛教對宇宙萬法的詮釋
    由之可得三法:①本有種子(即一切法起現行之內因——自身所具之要素條件),為藏識所執持,遇緣(即外因——外在條件)將起現行。②現行法,是本有種子遇緣而現行之法。③新燻種子,是由現行法新燻之種子。賴耶緣起,謂由藏識所執持之本有種子遇緣生現行,次由所現行之萬法又新燻種子於藏識中。而後再遇緣,再自種子再生現行,自現行再燻種子。種子起現行時,種子是因,現行是果;現行燻種時,現行是因,受燻的新種子是果。如此經由本有種子、現行之法、新燻種子三法輾轉輪迴、互為因果,因果同時而無窮始終,即為賴耶緣起之相。
  • 佛教: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萬不可做!
    為此佛說四聖諦、十二因緣,乃至菩薩道六度萬行,歸結起來,就是「因果」二字。有了福慧兩足的因,才會有圓滿成就的果,世間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都離不開因緣果報。有這樣四件事,識因果的人萬不可做。其一,勢不可使盡。何為「勢」,它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現出來的趨向,崇山峻岭有憑高視下之勢,大江長河有滾滾東去之勢。
  • 從因果和承負來看為什麼學佛人也要修道
    首先,禮多人不怪,以下只代表我個人的理解,不作聖解,大家看看即可。在談這個話題之前,我們要捋一捋兩個觀點:因果和承負這兩個說法,因果源於佛家,而承負源於道家,意思有相似之處,但又有不同的地方。在佛經中講「閻浮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
  •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因果?因為人講的是因果報應,佛說的是緣起生滅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因果?因為因果的說法本就有漏洞。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學佛法的人,相信這話是佛所說。然而萬法皆空,是佛所說;因果不空,非佛所說。因也是法,果也是法,因果也是法,既已萬法皆空,因果如何不空?
  • 楊建軍:刑法因果關係的司法證明|比較法研究202006
    刑法因果關係指的是實行行為同法益損害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其中,實行行為不僅應當是符合刑法分則中「具體犯罪構成客觀方面」要件的行為,而且是侵害了某種法益,引發結果發生的「緊迫危險」的「類型性」的行為;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包括真正的不作為與不真正的不作為;既可以是故意行為,也可以是過失行為。
  • 楊建軍:刑法因果關係的司法證明 | 比較法研究202006
    其中,實行行為不僅應當是符合刑法分則中「具體犯罪構成客觀方面」要件的行為,而且是侵害了某種法益,引發結果發生的「緊迫危險」的「類型性」的行為;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包括真正的不作為與不真正的不作為;既可以是故意行為,也可以是過失行為。
  • 宇宙萬物自虛空中生~煉虛化炁是佛道兩家最隱秘之法
    前人早已發現,宇宙萬物來自於虛空,虛空生一炁,一炁者太極之本,一炁生太極,太極分二儀,二儀者二五之精,謂之陰陽,陰陽舒光,精光發現,此謂之炁化精也。陰陽再交而生太和一炁,一炁化醇而生丹生神生萬物,此所謂化精化神也。此天人宇宙萬古不易之理。問:煉虛化炁和煉精化氣區別在哪裡?
  • 印光大師: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事,真實不謬
    世亂已極,民不聊生,夙有正知正見者,皆知佛所說之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事,真實不謬。鹹欲出此五濁,登彼九蓮,故一聞佛化,翕然順從。 ——《印光法師文鈔》?世間壞亂到了極點,民不聊生,一向有正知正見的人,都知道佛所說的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理事,真實不謬。全都想出離這個五濁惡世,登彼九品蓮邦,所以一聽到佛陀教化,一致安然順從。
  • 佛教 萬千法門成就無二,宗門教下本是一家
    大家都知道禪宗修行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所謂的教就是說通相,而所謂的別傳指的就是宗通相,也就是六祖慧能大師《無相頌》裡提及的心通。由此也可以知道宗通的主旨修的就是心通。而心通的主旨就是佛法的宗旨!佛告大慧菩薩,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有二種通相,謂宗通及說通。這是《楞伽經》裡釋迦牟尼佛對大慧菩薩親口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