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因果?因為人講的是因果報應,佛說的是緣起生滅

2020-12-04 問心路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因果?因為因果的說法本就有漏洞。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學佛法的人,相信這話是佛所說。

然而萬法皆空,是佛所說;因果不空,非佛所說。因也是法,果也是法,因果也是法,既已萬法皆空,因果如何不空?

其實因果的說法,不是佛法專有。婆羅門也講,耆那教也講,道教也講;東方在講,西方也在講。單講因果的是「因果論」,「因果論」最終導向的,一定是「宿命論」。而佛所說的,其實是「緣起論」,而非「因果論」。緣起論才是正法。

緣起論簡單點說,就是萬法因緣生。什麼是因緣?因緣就是條件。一件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和條件就是「因」,其他輔助次要的原因和條件就是緣。什麼是法?法是指一切事、物和現象。

佛法認為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合和或者眾緣合和而生。如果眾多條件(緣)中有主次之分,就是因緣合和。如果沒有主次之分,就是眾緣合和。

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區分緣起論和因果論的差別。

案板上有一把鋒利的菜刀,我拿起來切菜,這時有人和我說話,結果我一不小心,切傷了手。

如果是因果論,它是這樣的。「因」是有一把鋒利的刀,「果」是我切傷了手。

如果是緣起論,它是這樣的。「因」是有一把鋒利的刀。緣是我切菜,是有人和我說話,是我不小心等等。當然,說話和不小心之間也是一個緣起則法生的現象,是一個微循環。當這所有的條件(緣),合起來的時候,就能出現我切傷了手這個果(法)。

這裡,你就可以看到因果論的漏洞了吧?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等等。

如果用因果論來解釋,就有不通的時候。因為父慈也有子不孝的時候,行惡也有無惡報的時候。

而用緣起論來解釋就一定通。因為除了「因」這個主要條件,還有說不盡的緣。而且每個緣,它又是由許多更細微的因緣合和而成。

這裡邊每個緣的變動,都會影響了最後的果(法)。因果論忽略了這些過程,所以常有例外,人們見到了,就不再相信。

實際上,緣起論是因果論的升華和完善。那麼許多佛法高深的人,都在說因果循環,是摒棄了緣起論嗎?不是!那是他們的方便說。

為什麼有人不信因果?因為人們或許都能隱約感知到因果,卻不知它落在了何處。

自古及今,許多人不信因果,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因果最終的著落。那麼因果又著落在何處?

因果落在情願不情願處。

人的願望很多很多,哪一個是人最渴望的,或許自己都不清楚。只有事到臨頭時才可能知道,自己最看重什麼。

而善報要落在情願之處,惡報則會落在不情願之處。情願接受的惡報,那就不是惡報了;而不情願接受的善報,也就不是善報了。

兩人一起做了一件壞事,一個人得短壽,一個人得絕嗣。為什麼?

短壽的人貪生,絕嗣的重子孫。然而旁人不知他們誰貪生,誰親重子嗣。因為人只能看到別人外在表現,看不到其內心本意。所以人就以為惡無惡報。

同樣,做好事也是如此。總之報應要落在痛點上。

因果落在實處不落虛處。

實處是本質,虛處是外相。比如兩個賊,一個人只偷了幾百塊錢,他就該有絕命報。另一個人盜取了巨萬,卻僅得了牢獄之災。

有人因此就覺得輕罪重報,重罪輕報,因果之事虛無不真。

然而,那幾百塊錢,可能是別人的救命錢。他盜取了就是在害命。所以他該有絕命報。另一個人雖然盜取了巨萬,那可能只是失主一件衣服一頓飯的本錢,失主或許不屑一顧。所以有點牢獄之災也不算輕。這就是因果報應的實質。

在這裡,數額就是虛處,失主身心受到的傷害就是實處。因果落在實處,不落在虛處。看不懂的人,就以為因果虛無,因此不信。

這個沒有二三十年的目睹和親身經歷,人就不能切實體會到。我見過很多很多了,才有了這兩個結論。因果還是有的,隨緣生滅而已!

相關焦點

  • 不信佛教說因果,知道什麼是緣起性空嗎,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怎麼說
    你不相信佛教說的因果,懂得因緣法,就懂緣起性空,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朱清時怎麼說中國儒釋道文化思想,釋家文化給世界帶來了諸多議論,從因果輪迴,到無神論。在佛教的文化裡,許多人不信因果關係,那麼本文大茶經就來探討佛教的的因果關係。
  • 佛說,因果報應!(不得不信)
    文/泠泠佛說,世間的一切,都是因果的輪迴。人爭不過天,惡爭不過善,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人這一生,自有因果,都是看自己的造化。是行善還是作惡,都有不同的結果。這部劇說得的是一個土生華人家庭的故事。裡面的菊香是姨太太的女兒,身份卑微,但是溫柔飄亮,卻先天性聾啞,一直被大婆一家欺負和歧視。在大婆認為她這張漂亮的臉蛋,只會害人,不配擁有好人家,就安排她嫁給一個富人做妾,菊香反抗逃婚。
  • 世上是否真有「因果報應」?為何說至高無上的「佛」也有三不能?
    現在很多人罵街的時候,旁邊的朋友上前勸阻時,往往會說「你積點口德吧」,那麼如果我站在路上,大喊一句:「你們都是神經病!」那我就會造下口業,而因此受到報應嗎?會,但也有例外。倘若說,路上有人聽到了這句話,而且他因此感到非常氣憤,那麼他生的氣,就是我們所謂的「果」,因此很多人就自以為是的認為我罵的話是「因」了,但實際上不是的,那句話其實只能算是「緣」,而因乃是由許多的緣聚合起來產生的。舉個例子,凡是要生火,必要的兩個條件就是燃料和空氣。為什麼對方會心中有火呢?
  • 唯有遵守因果報應規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尊重自然規律
    世人多不信因果,但是因果何曾放過誰?因果不是哪一個人發明出來的,而是宇宙的自然規律。就好像我們人類和動物是自然的產物一樣,都是遵循自然規律而存在的。可是我們現在卻不知道好歹,大肆地破壞自然環境。雖然大家近年來也為保護環境拯救地球做了許許多多的努力,但是仍然是杯水車薪罷了!
  • 佛說:因果報應,一直都在,爭來爭去一場空
    佛教講因果,這個世間的因果報應,一直都在,存在僥倖心理去做壞事,以為不告訴別人,就可以瞞天瞞地,神不知鬼不覺,其實算來算去算自己,爭來爭去都是一場空,人在做,天在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所以不要自己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人在世間走一程,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藏傳佛教緣起思想及其宇宙生成論意義——劉俊哲
    藏傳佛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緣起的類型:1、十二因緣。這是對佛陀提出的人生緣起理論的繼承和發揮。人生的緣起就是講人的生死由來。佛陀將其說為十二因緣或十二緣起,又稱十二有支。其中「十二」是指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個要素。
  • 別傻傻的分不清道教的天道承負論和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在東漢年間的《太平經》卷卅九說中說:「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過失,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前人有過失,由後人來承受其過責;前人有負於後人,後人是無辜受過,這叩承負。換句話說,即前人惹禍,後人遭殃;如果是善的話,則是前人種樹,則後人遮蔭。
  • 宣化上人:因果循環就是這樣的,信不信由你
    你今生若不把鳥圈到籠子裡,來生就不會坐監獄。今生不釣魚,來生就不討飯,你看魚想吃東西,你就把它釣上來了,所以釣魚的人來生多數都沒有飯吃,要討飯。今生不殺生,來生什麼災難也沒有。今生若不偷人家東西,來生沒有人搶你東西。為什麼他搶你東西?就因為你過去偷人東西,今生人家就拿回去,所以今生不偷盜,來生無搶案。  還有人說:「唉呀!被人打,是還債,這才沒有道理呢!
  • 佛說這四條真理揭示了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
    就像我們看到的這個天空、空間,什麼東西都沒有,無生無滅也無因果,是非因果所生法。第二種是「擇滅」。就是通過智慧來認識、抉擇,最後破除二障所證之無為法。比如,我們思想上的煩惱、所知二障,最後要像清除垃圾一樣把它徹底去除,這個空間就沒有垃圾了,這就是擇滅無為。第三種是「非擇滅」。就是說條件還沒有成熟,此法還沒有生出來。
  • 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儒教講什麼?
    中華文化流傳了幾千年,涵蓋甚廣,有琴棋書畫,也有很多匯聚了先輩智慧結晶的民間工藝。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中華的三大「教派」。「因果」是針對於個人,誰種因,誰的果,與他人無關;「承負」包含「因果」,但更進一步認為:個人的善惡行為,不但影響個人,而且影響家庭、社會乃至宇宙的和諧。比如說前輩行善,後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因為有「承負」,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貫行善,但卻經常得禍;有的人一直行惡,但卻經常得福。道教認為,這是由於「承負」使人蒙受的。
  • 緣起性空: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相信大多數人,都認為它是真實存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杯子和水,當然是真實的。但是,根據佛家經典裡的論述,這杯水是虛幻的。因為這杯水是由很多條件聚合而形成的事物,當達成它的條件消失之後,這杯水也會隨之消失。
  • 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人這一生離不開一個「緣」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聚緣散、緣起緣滅、緣深緣淺,都有定數,都是因果緣法。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債,欠債或還債,要債或者報恩。夫妻之間是緣,善緣或惡緣。無緣不聚、無債不來,彼此緣份深的,會陪伴結識的時間久一點;緣分淺的,還完了也就各自散了。
  • 阿彌陀佛:聞我佛號,罪垢滅除,皆生淨土……
    許多人很反感:為什麼學佛人總是開口閉口對著別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信你的沒關係,別擾了人家的耳根清淨,有點公德心行不行?其實,他們並不知道,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在幫助他們洗滌自己的惡業罪垢。
  • 四種緣起——佛教對宇宙萬法的詮釋
    「四種緣起」,為華嚴宗所歸納之四種緣起思想。華嚴宗之教理以「緣起」思想為主,依此判釋我佛釋迦牟尼一代教法,立有「五教十宗」之說。五教,即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頓教,大乘圓教。除大乘頓教外,其餘四教分別各說一緣起。即:小乘教說業感緣起,大乘始教說賴耶緣起,大乘終教說如來藏緣起,圓教說法界緣起。而唯獨頓教因是無相離言之宗,不涉及教相之教,故無緣起之說。
  • 佛說,有福之人的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要懂得布施、救濟窮苦;要深信因果、放生護生;要孝敬父母、知恩報恩。有福報的人,總是善良的人。善良之人必有厚報。佛說,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以下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一、孝順父母、知恩報恩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為人子女的義務和本分,若不孝父母,就是在折損自己的福報,在折磨自己。
  • 佛說人生經典語錄,分享一些感悟人生的經典哲理句子
    佛說人生道理:不可因傳說而信以為真;不可因經典所載而信以為真;不可因合乎傳統而信以為真;不可因合乎邏輯而信以為真;不可因根據哲理而信以為真;不可因權威而信以為真。人藉著自我一生的實踐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我最好的裁判。佛說人生道理: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
  • 扒了50條佛沒說過的「佛說」後,我們總結出5個分辨方法!
    「佛說體」  若不相知,何來相思。    20. 感恩,能改變命運。    21. 凡事看破不要說破。    22. 學會隨緣,就是放過自己。    23. 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    24. 有緣而來,無緣而去。    25.
  • 妙喻答疑,佛學講的不生不滅,到底是什麼含義?
    由此類推三窗三光、四窗四光,現在我們來看每增加一個窗戶是不是多生出一道光?增加二個窗戶多生出二道光,乃至增加五個窗戶就多生出五道光,你要說了,這不是一直在生嗎?何來的不生!那不生究竟在哪呢?我們來看,窗戶一直在增加光束一直在生那我問你裡面的長明燈一直在增加嗎?一直在生嗎?沒有吧!長明燈還是一如既往的長明燈沒增加也更沒生出另一個長明燈,這不就是不生嗎!你要問了,那不滅怎麼講?
  • 淨空法師:極樂世界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的
    極樂世界沒有一樣不真實,沒有一樣是虛妄的。什麼叫真實,什麼叫虛妄?不生不滅叫真實,永恆不變的叫真實。有生有滅的是假相,會改會變的是假相,這在極樂世界沒有。所以極樂世界即事而真,當相即道,道就是自性,就是實相。「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一一即是實相。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必讀)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到佛菩薩寶像前求福,希望能得佛菩薩加持,賜予財富福報,但其實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是求不來的。福報是靠個人行善積德修來的,我們所做下的每一件善事,存下的每一分好心,最終其實都是成就了我們自己。利人者最終都利益了自己,就像那句話說的: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能夠「舍」的人終有「得」,把自己的福報舍給他人,那麼自身的福報才會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