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極樂世界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的

2020-12-05 念佛清齋

我們再繼續往下看,「此論」是《往生論》,天親菩薩的《往生論》,「直顯事理無礙之一真法界」,這個一真法界就是指極樂世界。「即事而真,當相即道」。極樂世界沒有一樣不真實,沒有一樣是虛妄的。什麼叫真實,什麼叫虛妄?不生不滅叫真實,永恆不變的叫真實。

有生有滅的是假相,會改會變的是假相,這在極樂世界沒有。所以極樂世界即事而真,當相即道,道就是自性,就是實相。「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一一即是實相。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因為這個經上講的字字句句全是介紹極樂世界的狀況,極樂世界的人事物全是真的,也就是全都是不生不滅,不變不改。

明朝蘧庵大師說,「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這是講物質環境,瓊林是寶樹,極樂世界的樹林,森林,玉沼是寶池,七寶池,直顯於心源,從哪來的?自性變現出來的。換句話說,自性變出來的相叫法相,跟法性是一體,見相就是見性,見性就是見相,這是依報。下面講正報,「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自性跟心源是一個意思,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是福德,圓滿的福德,無量光是智慧,圓滿的智慧,為什麼?稱性。

智慧、福德從哪裡來的?是自性流出來的,自性流出來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自性流出來的永恆不變。自性裡頭有無量無邊無盡的智慧、無盡的福報,不是從外來的。我們迷失了自性,智慧、福報全沒有了,要靠什麼?要靠修。凡是修得來的不是自性本有的,它有局限、有範圍,而且有生滅、有變化,無常,從自性生的常住。

幽溪大師《圓中鈔》裡頭說。《阿彌陀經》有三大註解,第一個蓮池大師的《疏鈔》,第二個蕅益大師的《要解》,第三個幽溪大師的《圓中鈔》,《彌陀經》的三種註解。幽溪大師他說,「夫瓊林玉沼,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然則直顯於心源,全彰於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此正無相不相、相而無相之正體。(即指實相)」。極樂世界所有的現相非常奇妙,跟我們這裡完全不一樣,我們這是心現識變,它那裡心現沒有識變,全是真實,無相不相,無相無不相,相而無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這個境界多美好。

「蓋吾人心性,量同法界」。這樁事情一定要知道,是真的,不是假的。「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這是形容自性靈明洞徹,換句話說,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像外國宗教徒對於上帝的讚美,全知全能,在佛法裡頭全知全能是真的不是假的。是誰?是自性,每個人的自性是平等的。所以大乘教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要能承認,不能推辭。佛太高了,我怎麼配得上,不敢當。

佛講的是真話,沒有妄語,千真萬確的事實。從哪裡講?從你的本性,就是自性,自性是佛,相雖然不是佛,性是佛性。所以佛在《觀經》裡面告訴我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八個字是淨土宗建立這個宗派法門理論的根據,根據什麼道理?就這八個字。我們的真心是佛,真的是佛,現在為什麼不是佛?

現在我們沒有用真心,用妄心。雖用妄心,真心沒有失掉,只是迷了,回過頭來用真心,不用妄心,成佛就很快。想想我們願不願意用真心?用真心沒有虛妄,現在這個社會別人都用妄心對我,我用真心對他,我豈不是吃大虧了?怕吃虧不敢用真心,怕吃虧不敢成佛,這就是我們當前的狀況。如果真搞明白、搞清楚了,我不怕吃虧,我不怕上當,他就成佛了。

相關焦點

  • 淨空法師:往生極樂世界,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都知道了
    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淨空法師西方世界只要去往生的,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幾乎都跟阿彌陀佛差不多,這是不可思議的
  • 巴門尼德:不生不滅,亙古不變的永恆存在
    存在之路是必然之路 ,同時也是永恒生成之力流溢的天地萬物的實存之路,生成和毀滅只是一種表象,存在者在存在的界限內永恒生成。可見,巴門尼德的哲學思想,多集中在他關於存在意義的思考。「存在」無疑構成了巴門尼德的基本思想範疇。巴門尼德認為的存在,不生不滅、亙古不變、獨一無二、獨立完整……。因此,在巴門尼德看來,存在是永恆不變且唯一的。
  • 淨空法師: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別在哪裡?
    1.淨空法師: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別在哪裡?事實的真相就擺在我們面前,佛能看到,為什麼我們看不到?這就是底下這一句了。佛的心平等,我們凡夫心不平等。平等的是真心,不平等的是妄心。說實在話,佛菩薩跟我們到底有什麼差別?差別在哪裡?用心不一樣。
  • 淨空老法師:「無畏布施」第一個就是素食,不吃眾生肉、不殺生!
    【解】故云「追命所生」。義寂云:「謂善惡因及禍福果,皆追命根所生處也。」「追」者追隨、追逐也。於是後世,「或在樂處,或入苦毒」。「樂處」者,三善道;「苦毒」者,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無法避免。這一生當中,造善業,心生歡喜;造惡業,心生煩惱。一定要知道,起心動念已經在造業了,叫「意業」。「業」分三大類,身體造作的叫「身業」,口裡面的言語叫「口業」,起心動念叫「意業」,「身、語、意」,或者叫「身、口、意」三業,無始劫以來我們出不了六道輪迴,生生世世不是在三惡道就是在三善道。
  • 宏圓法師:生滅是四大因緣的重新組合,清淨本性不生不滅
    肉眼只能視物質的幻滅,幻生幻滅,因此堅持可見的物體生與毀滅,這個才有毀滅的觀念和意識。以我們人類輪迴的現象我們來看,師父拿自己來做一個比喻,不拿老菩薩來做比喻,要不老菩薩接受不了。師父一會兒談生一會兒談死,老菩薩一害怕就不敢來聽經了。師父拿自己來做一個比喻。
  • 淨空法師:「如來常住」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法生滅無常
    《大涅盤經.如來性品》說:「或聞常住二字音聲,若一經耳即生天上,後解脫時乃能證知,如來常住無有變易」。這個常住是講如來,講佛所證的境界,也就是一部《大涅盤經》所宣演。《大涅盤經》是佛最後遺囑。八年說《法華經》,一天一夜講《大涅盤經》,《大涅盤經》是佛的遺教。
  • 淨空法師: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
    1.淨空法師: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大乘經上常說的,「延促同時,廣狹自在」。「延促同時」是講時間,「廣狹自在」是講空間,空間跟時間都不是真的。在法相經典裡面,把時間、空間定位,定在哪個地位?不相應行法。什麼叫不相應行法?
  • 無心法師,不生不死,不老不滅,到底是個什麼怪物!
    《無心法師》中無心不生不滅,不老不死,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個啥。曾被嶽綺羅把頭砍成兩半沒死,自己又把頭長了回來;後來又憑著一隻手,慢慢的長成一條蛆,然後又從蛆長成毛猴,最後褪去毛之後,變成無心。每100年失去一次記憶,他既不是神,也不是妖,他似乎跟人一樣知冷知熱,會餓會困,但卻又跟人不一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不知自己如何來到這個世界,活得太久,連自己也不知道活了多久,但是唯獨他的一生都用來斬妖除魔。第一種說法就是無心是濟公放在酒葫蘆裡面的血,這個有靈性的葫蘆化一個俊俏的少年,而葫蘆本就無心,所以取名無心,在濟公去世後為人間斬妖除魔。
  • 淨宗法師:略談佛法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我們這個世界,經中叫"五濁惡世""娑婆世界",是濁染、無常、生滅、染汙、苦惱、顛倒、輪迴的世界,又叫穢土;"娑婆"是"堪忍"的意思,這個世界有種種苦惱,可是眾生不知出離,不求出離,不願出離,還能忍得下,所以叫"堪忍世界"。
  • 對於在災難與瘟疫當中死去的人,淨空法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這是不是傳說中「命大」這個說法呢,淨空法師對於災難中死去和生還的人是這麼解釋的。對於禽流感和各種瘟疫的蔓延,佛教淨空大師是這樣開示的:中國諺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如今的現代人對於祖宗五千年文化的教誨,很多人都遺忘了,也不喜歡再去學習,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又云: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這個話講得實在是太好了,三輩九品這個不平等,不平等怎麼造成的?不是佛造成的,是我們每個人學佛遇的緣不一樣。如果遇到一個好老師,把淨土法門理論、方法、境界、因果講得清清楚楚的,我們可以取上品。
  • 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有什麼不同
    娑婆國土,無佛住世,釋迦佛已滅,彌樂尊未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正在說法。娑婆國土,國土危脆充滿穢惡,諸魔競作,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惱亂行人。極樂世界,廣大嚴淨,永恆的光明,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娑婆國土,女色妖淫,燒毀善根,令無數人墮落。極樂世界,正報壯嚴清淨,國中實無女人及三惡道,眾生生者皆是蓮花化生。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獨.命濁。
  • 淨空法師:自性沒有邊際,所以虛空法界沒有邊際
    這個空不是無,不當作無講,它遇緣會現相,所以說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妙有是什麼?我們感覺得有,全是假的,確確實實不存在,是我們眼睛看錯了,我們沒有看到真相,看到妄相,許許多多妄相糾纏在一起,我們以為它是真的。其實它不是真的,根本就不存在,我們以為它存在,早就過去了。你想想看,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個生滅,你能掌控一個生滅嗎?決定不可能的。
  • 腦洞大開,中國有不死不滅的《無心法師》,外國有不死不滅的……
    眾所周知,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走向死亡,死亡便意味著要和這個世界永遠說再見,但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從古至今,都有許多人在追尋如何不死不滅,從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到利用現代科技的冰凍人體,都是對延長生命的一種探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影視劇中「不死不滅」的人物。
  • 佛教上的十法界是六道和四聖法界,極樂世界的四土是什麼?
    這第二個,生方便有餘土,是妄心用得正,沒有用邪。更深的,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圓教初住以上菩薩的境界,謂之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這就是真的。釋迦牟尼佛,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在哪裡?就是華藏世界,《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完全是真心,沒有妄心。所以真心所現的境界永遠不變。
  • 《無心法師》:愛上不死不滅的無心,月牙註定是悲劇
    《無心法師》作為一部民國時期的玄幻網絡劇,獲得了第2屆文榮獎最佳網絡劇的獎項。是個人除了《靈魂擺渡》最喜歡的網劇。片名你可以理解為「沒有心的法師,一個不是人的法師」,但這裡 「無心」也是一個名字,是一個人。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極樂世界 (宣化上人)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舍利弗啊!講是這樣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如果沒有善根,沒有福德的人,他沒有法子生到極樂世界去的。不然,他就沒有機會遇著這種的妙法,所以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C2. 持名念佛功德【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 《無心法師3》嶽綺羅到底是什麼來頭?她為什麼會靈魂不滅?
    最近,《無心法師3》正在熱播,雖然號稱第三部,但並非續集,而是第一部的前傳,故事背景和人物的造型都不一樣,在《無心法師》中,最吸引觀眾的其實不是男女主細水長流的愛情,而是無心和嶽綺羅之間的牽絆!而在《無心法師3》的開播,剛好解答了嶽綺羅身上的兩大疑問,分別是:嶽綺羅到底是什麼來頭?她為什麼會靈魂不滅?
  • 《印光法師嘉言錄》(24、25)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二、勸信願真切】白話文:甲、示真信切願24.《阿彌陀經》說:「從這裡往西方經過十萬億個佛土,那裡有一個世界名字叫做極樂世界。所以快樂的境界一旦過去,悲傷的心馬上會生起來。所以說這個世界沒有一點快樂,並不是過分的論斷啊。這個世界上的痛苦,說都說不完,只得用三苦、八苦,包攬一切的痛苦。三苦指的是什麼呢?一苦是苦苦、二樂是壞苦、三不苦不樂是行苦。苦苦,就是指我們五陰假合的身心,它的實質是逼迫性的,所以成為苦。
  • 若你為了追求生命的永恆,才學佛修行,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說,人活著並不是要去追求生命的永恆,有可能甚至追求永恆是這件事情是不靠譜的,只有讓自己活得明白這件事情才是靠譜的。這個不得了。這句話對宗教的信徒來講,簡直是晴天霹靂。為什麼?因為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因為所有的人信教都是奔著永恆來的,因為人生太破落、太不堪了,沒有什麼值得依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