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老法師:「無畏布施」第一個就是素食,不吃眾生肉、不殺生!

2020-12-06 師父曰

「無畏布施」第一個就是素食,不吃眾生肉、不殺生

「不肯施與」是吝嗇,不能修三種布施。修「財布施」得財富,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三樣都是人想得到的,但是統統做錯了,吝財、吝法、不肯修無畏,還要殺生、還要吃肉。「無畏布施」第一個就是素食,不吃眾生肉、不殺生,這得長壽,健康長壽。

【解】《嘉祥疏》曰:「『無一隨者』,神識孤遊戲,財留在自界。」蓋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也。這兩句話要記住,真話,常常看、常常想著。人到最後決定是獨死獨去,「無一隨者」,沒有人隨你的。

嘉祥大師說得好,「財留在自界」。「自界」是自己現在這個地球,你的才、財務都留在地球上。

「神識孤遊戲。」我們今天見聞覺知是「神識」,眼能看、耳能聽,六根起的作用。「孤」是孤單,沒有人陪你。「神識孤遊戲」,你一生所想求的、所貪的、所擁有的,一樣都帶不走,留在是個世間。

「唯有業隨身。」佛門裡頭有兩句話,「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兩句知道的人很多,但是這兩句話被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人雖然會念、雖然很清楚,但是沒有警覺到,還是不斷造惡業,還是追求貪慾,搞貪嗔痴。這兩句話真正搞明白了是什麼樣子?萬緣放下,徹底放下了,對這個世間一切不再去追求、不想再擁有了,得大自在。為什麼?這兩句話是「看破」。這一段經文跟黃老居士的註解都是屬於「看破」。真「看破」之後「放下」了,「放下」就得自在,「放下」就能隨緣,「放下」就不再造業了,應該每天幹什麼?「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就對了,完全對了。

【解】「生平所作善惡之業,及所感福禍之果,則不相舍離。

你天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都是造業,不是善業就是惡業。一般人惡業多善業少,學傳統文化、學佛的人,善業多惡業少,都在不斷,所以「所感福禍之果不相舍離」,真的不是假的,每天就幹這個,天天都有因,天天都有果。

【解】故云「追命所生」。義寂云:「謂善惡因及禍福果,皆追命根所生處也。」「追」者追隨、追逐也。於是後世,「或在樂處,或入苦毒」。「樂處」者,三善道;「苦毒」者,三惡道。

畜生、餓鬼、地獄,無法避免。

底下說明了:

【解】「苦」者痛苦,「毒」者毒禍。痛苦之極,故云「苦毒」。

經上講的句句是實話,換句話說,我們把它做個總結:人的一生,把它縮短到一天,從早到晚,意思是從我們出生到我們死亡離開這個身體,全是業報。這一生當中,造善業,心生歡喜;造惡業,心生煩惱。一定要知道,起心動念已經在造業了,叫「意業」。

「業」分三大類,身體造作的叫「身業」,口裡面的言語叫「口業」,起心動念叫「意業」,「身、語、意」,或者叫「身、口、意」三業,無始劫以來我們出不了六道輪迴,生生世世不是在三惡道就是在三善道。

那我們想一想,不想多,想一天,今天一天我們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是善語多還是惡語多?身體動作,善行多還是惡行多?我們今天一天的禍福延到明天,今天是現前,明天是後,到明天,從早到晚,這又一天多去了,一天復一天,一年復一年,人生在世就是玩這個把戲,不好玩,很苦。誰能救我們?佛菩薩能救我們,佛菩薩教導我們,苦,離苦得樂,離苦要離究竟苦。

「究竟苦」是什麼?輪迴,六道十法界,究竟苦。「究竟樂」是什麼?很簡單,「究竟樂」就是極樂世界。為什麼?極樂世界沒苦。為什麼沒苦?它沒有苦因,往生到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起心動念善、言語善、行為善,它是究竟善,我們講「純善」,所以它的果報是「極樂」。那個地方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不但沒有苦的業,果沒有,連苦的名稱感覺都沒有,叫「離究竟苦」,我們得幹這個事情,這個救度眾生叫徹底救度了。

今天我們幫助全世界人離苦得樂是短暫的,所以沒有幫助人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大,那是幫助他「得究竟樂,離究竟苦」。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就為這個。但是我們每天不能不工作,不工作,活在這個世間幹什麼?是有工作的,這個工作一定要利益眾生,決定不要想到利益自己。

利益自己是罪、是苦;利益眾生是樂,不管做成做不成都樂。做成了,快樂;做不成了,眾生沒福,遇到障礙,不是我們不做,是眾生沒福報。所以對自己來講還是樂,不為自己就好,念念不要把眾生忘掉,像諸佛菩薩一樣。諸佛菩薩只有一個念頭,幫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罪苦眾生離苦得樂,他不是一個地球、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它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眾生。我們要發這個心,這個心量多大,心量越大越快樂,越小越痛苦。

摘自淨空法師《2014大經科注》第414集

相關焦點

  • 素食護生:植物也是生命 吃植物就不是殺生嗎?
    當我向別人闡述為什麼我們要吃素的時候,最常遇到的反問就是:假如吃動物會造成動物的痛苦,那麼植物也是生命,吃植物難道不會給它們造成痛苦嗎?當然我不認為這麼說的人是出於對植物的憐惜才會這麼說,他只是希望找到一個繼續吃肉的正當理由。
  • 素食,就是最大的放生和環保行動
    哪怕僅僅是為了養生,為了身體健康的素食也無可厚非。但我們有必要從「生命」的角度分析一下為什麼提倡素食。首先、我們不取「性命」動物和植物一樣,都是生命。可為什麼吃植物就不算殺生?這就涉及到佛家所謂的「性命」觀念了。
  • 惟賢長老:佛教對中國素食傳統的深遠影響
    所以素食者所食豆類、五穀雜糧、水果等,對於身體的營養完全可以補充,增進健康。 (二)基於慈悲理由 佛教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之心,是透過般若智慧產生的。學佛者由於了悟因緣生法的真理,而產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心腸,從而戒絕殺戮,五戒中的第一條就是不殺生,由不殺生而吃素,是戒殺的積極行為。
  • 素食文化:佛說斷肉素食戒殺摘錄
    為此,鳳凰網華人佛教特別摘錄了佛經典籍中有關素食斷肉戒殺的片段以饗讀者,藉此讓我們重溫佛陀留給我們的有關素食與肉食、戒殺與護生的深刻啟迪。佛說斷肉素食戒殺摘錄(圖片來源:資料圖)《楞嚴經》上說:「食肉之人,死墮惡道,受無量苦。」惡道指的就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因此,我們知道一個吃肉的人,總有一天會無法轉生為人的。
  •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又云: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這個話講得實在是太好了,三輩九品這個不平等,不平等怎麼造成的?不是佛造成的,是我們每個人學佛遇的緣不一樣。如果遇到一個好老師,把淨土法門理論、方法、境界、因果講得清清楚楚的,我們可以取上品。
  • 淨空法師: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
    1.淨空法師: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大乘經上常說的,「延促同時,廣狹自在」。「延促同時」是講時間,「廣狹自在」是講空間,空間跟時間都不是真的。在法相經典裡面,把時間、空間定位,定在哪個地位?不相應行法。什麼叫不相應行法?
  • 你還以為佛說的吃素、持齋就是不吃肉嗎?
    很多人都以為佛說的吃素是不吃肉,也有人以為吃素就是持齋,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認知。《楞嚴經》裡有說,「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修菩提者永斷五辛。」佛說的吃素,實際上是指不吃蔥(包括洋蔥)、蒜、韭、芥末、興渠等五葷,即五種辛菜。
  • 淨空法師: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別在哪裡?
    1.淨空法師: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別在哪裡?事實的真相就擺在我們面前,佛能看到,為什麼我們看不到?這就是底下這一句了。佛的心平等,我們凡夫心不平等。平等的是真心,不平等的是妄心。說實在話,佛菩薩跟我們到底有什麼差別?差別在哪裡?用心不一樣。
  • 傳喜法師:為什麼學佛了不要總算命
    我們是信佛的,甚至是學佛的,別老找這些搞神通的,什麼神家、仙家,不算這些。算命,算這個、算那個,有什麼用?不是不相信他們,有的算命也算的特別準,有的看事看得特別準,這也承認。我們偉大的佛陀,已經清清楚楚地告訴過我們,身體不好,短命多病,是曾經造業的,而且是殺生殺業重。方法都告訴我們了——懺悔!這個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曾經造業,肯定是。曾經傷害過眾生的生命,這些眾生都是你的冤親債主,有人要你的命。他說的也沒有錯,也有這種情況,也有這種可能。但是佛已經告訴我們了,還用問嗎?那你到仙家,到那些神家問,他們不會有解決問題的方法。
  • 淨空法師:往生極樂世界,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都知道了
    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淨空法師西方世界只要去往生的,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幾乎都跟阿彌陀佛差不多,這是不可思議的
  • 自己放生過的物種以後還能吃嗎?
    不吃眾生肉是最好的選擇。若因為種種原因做不到,亦不必勉強他人。放生和能不能再吃之間是沒有什麼必然關係的,放生是一件善事,吃眾生肉有殺生的過失,沒有人規定犯錯誤的人不能夠做好事,也沒有人規定做了好事,就不能再犯錯誤。如果說要規定,自己規定自己,那是可以的。
  • 素食文化:宣化上人開示 欲度眾生 先不吃肉
    人吃的食物也是眾生,如豬肉、牛肉、魚類等,這些肉類中有很多細菌。不吃這些肉類,肚裡就沒有了這些細菌的種子。吃那一類眾生較多,即與之成為眷屬,與彼因緣加深,而致糾纏不清不能分離。吃豬肉多者,有機會生為豬。吃牛肉多者,則生為牛。若多吃米是否也變米呢?米是無情,而眾生是有情。若啖食有情眾生,即會生為有情眾生。吃無情眾生,卻能助長法身慧命。人若禁食那一類眾生,即是度那一類眾生。
  • 佛說宇宙眾生分十類 四類不受輪迴束縛
    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由於這個無明的妄想,使眾生在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三世中,不斷在六道中流轉。六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六法界,又稱六凡。另外,佛陀的聖弟子,依各人解脫方式和度眾願力的差異,分為聲聞、緣覺與菩薩。此三者與佛陀合為四法界,又稱四聖。六凡加四聖,合稱「十法界」,每一法界有各自的特色與因緣果報。
  • 和尚可以吃雞蛋嗎?為什麼到了中國,原本吃肉的和尚就改吃素了?
    所以答案是不能吃! 簡單的說: 佛教徒能不能吃雞蛋,早在晉朝時就有人辯論過這個問題。 一切精卵皆不是素食,不可食用 前言:這篇「雞蛋葷素決斷」乍看之下,有點「武斷」,其實此說非筆者自創,乃引印光大師之說而繼之也。「凡屬有知覺者,皆不宜食,雖無知覺,然有生機,如各種蛋,亦不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