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2020-12-04 明月天心

人這一生離不開一個「緣」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聚緣散、緣起緣滅、緣深緣淺,都有定數,都是因果緣法。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債,欠債或還債,要債或者報恩。夫妻之間是緣,善緣或惡緣。無緣不聚、無債不來,彼此緣份深的,會陪伴結識的時間久一點;緣分淺的,還完了也就各自散了。所以,不論我們生命中出現誰,他都是我們該遇到的人。哪怕是傷害,是劫難也是恩賜。

人生路上,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來幫助我們的貴人,也有來傷害和打擊自己的「小人」。幫助我們的人給我們溫暖,傷害自己的人卻帶給我們成長。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出現在我們身邊,他必定會教會我們什麼,然後轉身離開。所以,那些看似的傷害其實是對我們的一種救度,是來渡化我們的「佛菩薩」,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面對傷害,不要想著還擊和報復,換一種心態想,人生會截然不同。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兩個人得有多深的緣分才能在一條路上走了又走。總會有許多人抱怨自己遇人不淑,不論是感情生活,或者在工作人際關係方面,總能遇到對自己不友好的人,不是傷害,就是背後搞小動作,自己很苦惱,不知該怎麼辦?是否應該還擊?在這裡給大家講一則短小的佛門故事。

佛陀在選擇出家後,六年的苦修生活,一邊要忍受身體上的飢餓和折磨,還不停有小人來傷害他,其中就有他的堂弟提婆達多。因提婆達多覬覦佛陀的修行和地位,總是想方設法傷害佛陀,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壞僧團,做盡壞事,應是墮入地獄的果報。然而,這些傷害不但沒有擊垮佛陀,反而助益了佛陀的修行,佛教裡稱之為「逆增上緣」。就是你來傷害我,我不但沒有嗔恨,反而將其化為強大自己的力量,那麼傷害就不是傷害,而是來渡你的、成就你的「佛菩薩」。

後來佛陀成道後,對於提婆達多,不但沒有惱怒,反而為他授記為佛,感恩他曾經的傷害。提婆達多在世人看來是窮兇極惡之人,但世人肉眼凡胎,執著表相,不明其中因果。提婆達多這一世與佛陀有著很深的因緣,宿世業緣,看起來是「魔」,但在佛陀眼中,卻是助緣,是來渡他的「佛」。

「無魔不成佛」,那些生命中傷害我們的人,他們不惜造惡業來幫助我們成長,我們應當心存感恩,而非抱怨嗔怒。佛門裡常說一句話:佛眼看眾生,眾生都是佛;魔眼看眾生,眾生都是魔。我們看他人是惡人,說明我們心中有惡念。若我們心中一片慈悲,就根本看不到別人的惡。所以,不要妄想著去改變別人,而應當去認識自己、反思自己、懺悔自己。

很多人最苦惱的就是自己的婚姻生活,認為結婚後的生活如同身處地獄,夫妻之間經常打架,彼此傷害,過得很痛苦,不知該怎麼辦?我們要知道,這一世結為夫妻必定前世有很深的因緣,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有多深的緣分就有多久的陪伴。

那些所謂的傷害其實就是還債,也是在消除自身往昔惡業,也會讓人從中覺醒,變得更加強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活中總需要一些事情的發生讓你如夢初醒、醍醐灌頂。沒有傷害,沒有那些苦,你就不會醒悟。

有人問:人這一生的姻緣是註定的嗎?也不是,是人自己選擇的。只是這選擇的背後是緣分。沒有緣分的兩個人,永遠是平行線,不會相交。不論是善緣還是惡緣,相識不易,要珍惜。「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人生就是一段又一段了緣的過程,塵緣了盡,一生也就終結了。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作者:醉紅塵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因此,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當然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就消失,這都是因緣決定的果報,都是來度化你的。愛我的人,教會我去愛;我愛的人,教會我珍惜;傷我的人,教會我堅強;害我的人,教會我防備……他們讓我知道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醜惡;讓我懂得感恩,也讓我變得日益堅強。因為不同的人在生命中出現,才讓我逐漸看清了俗世紅塵的世間百態,逐漸沉澱自己、豐盈自己,走向成熟,學會用微笑來面對生活,坦然面對人生風雨。因此,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停地領略風景,歷練自己的過程。
  • 佛說:這一生,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佛說:這一生,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說到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會反駁、不贊同,認為傷害就是傷害,難道還要感謝那些給我帶來風雨苦難的人? 若我們消極看待,那傷害自然就是傷害,但若逆風而行,接受挑戰,那些傷害其實就是生命的「逆增上緣」。上天要你成長的時候,必然會安排一些讓你不順心不如意的人或事來折磨你,更是來歷練你。
  • 扒了50條佛沒說過的「佛說」後,我們總結出5個分辨方法!
    每個人的朋友圈裡  都時不時會出現幾篇「佛說體」文章  即便我們懵懂知道  那些內容並不是佛陀說的  但難免還是會被其中  似是而非的觀點迷惑住  不知不覺中,被其潛移默化  本期講堂,我們借著網上流行的  佛陀沒說過的50句「佛說」  探討如何慧眼辨別
  • 佛說:人生有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八苦,我們都要經歷,誰都逃不過。「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這一生沒有誰一生順遂如意,無常苦難坎坷是常事,佛門裡常說「法無定法,人生無常」。
  • 佛說:這5種人,命苦福薄,沒有福氣,看看有你嗎?
    法無定法、人生無常,你不知道什麼時候災厄就臨頭了。其實人生的痛苦,其根源就在於自己沒有修來福氣,有句話叫「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有福的人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往往是輕而易舉的,而沒有福氣的人,往往一生困頓、窮苦。天生命苦也不要怨天尤人,因為一切苦樂皆是自己造就的,都是自己感召的因果。佛家言: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 佛說: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懺悔是消除惡業、積攢福德,人有了懺悔心,就是在自我覺悟、自我救度。《華嚴經》裡有一首偈頌: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若想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真實境界,就應該去用心觀察,法界之中一切法,皆是由人的心識顯現出來的。「一切唯心造」,一切苦樂也皆由人的心念感知。
  • 佛說,有福之人的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有福報的人,總是善良的人。善良之人必有厚報。佛說,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以下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一、孝順父母、知恩報恩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為人子女的義務和本分,若不孝父母,就是在折損自己的福報,在折磨自己。
  • 佛說:不管是什麼,都不要怕,不要躲,不要慌,該來的都在路上
    因此,這些年來,本人一直重視對自己品行的修養,日常工作生活中對自己也特別自律,常常以仁慈、謙讓、忍耐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有些時候,甚至委屈求全,逆來順受,以息事寧人。反正,不主觀傷害人,還以德報怨。
  • 佛說:聚散皆是緣,相遇要善待,相別請勿傷害
    其實,這個年齡段發生在感情上的事情,也不是人們不明白,而不過是裝作糊塗而已。鄭板橋曾說過:難得糊塗。可是即便在裝作糊塗,很多事也不得不去面對。因為,結果最終不會陪著過程演戲。不知為什麼,一直毫無交集的你走入了我的生活,如一縷清風吹過水麵,讓我平靜的心湖蕩起一圈圈漣漪,從此再也難以平靜。佛說:聚散皆是緣,相遇要善待,相別請勿傷害。
  • 佛說:今生不藉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
    今生不藉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其大意是說佛法難聞,人身難得;要趁著得到人身,且能聞得佛法的時候,精進修行才不負此生。在佛經之中,有如是記載:「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 佛魔本一體,一個是來度你,另一個其實也是來度你
    阿難離開之後,魔王波旬過來恭敬的頂禮佛足之後說道,偉大的世尊,當年我請您入涅槃受自在,您說我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尚未具足,機緣未到,如今四眾弟子已備,我再次請您入涅槃,無須再常駐這個五濁惡世。佛陀微笑道,善哉波旬,你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如你所請,我將在三個月後入於涅槃。
  • 佛說人生經典語錄,分享一些感悟人生的經典哲理句子
    佛說人生道理:為何不必?佛嘆道: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我的感覺感受,正因才會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佛說人生道理: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我逃了。佛說人生道理: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我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 佛說:使你痛苦的,都是來成就你的!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每個人來這世間都要經受「成住壞空」這個過程,沒有誰能夠例外。人生八苦,苦苦不盡相同。有人說,人們幸福的樣子總是相似的,但是苦卻各有各的不同。
  • 佛說:因果報應,一直都在,爭來爭去一場空
    佛教講因果,這個世間的因果報應,一直都在,存在僥倖心理去做壞事,以為不告訴別人,就可以瞞天瞞地,神不知鬼不覺,其實算來算去算自己,爭來爭去都是一場空,人在做,天在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所以不要自己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人在世間走一程,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 你是佛手中那把土嗎?佛說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度真實不虛
    佛經中有這樣一段故事,釋迦牟尼成佛後,魔王波旬很緊張,魔王擔心佛把閻浮提的眾生都度走了,魔界就沒有子民了。佛隨手從地上抓起一把土,問魔王,是佛手中的土多?還是大地的土多?魔王回答說大地的土多,佛手中的土少。佛說,你魔王不用擔心魔界會空,佛能度走的眾生如手中的土,不能度走的眾生如大地的土。
  • 佛說|你流過的血淚多,還是恆河之水多?
    《增一阿含經》中記載了這麼則小故事:有一次,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大眾說法,佛問了這麼一個問題:「你們流轉生死,經歷無窮苦惱,生生世世悲號哀泣,是你們流的淚多呢?還是恆河的水多呢?」佛的這個問題很令人震撼,恆河沙不可計數,恆河水其量無窮。人較之恆河,猶如塵埃,何其渺小。人生在世,短短幾十百來年,怎麼可能有人流的淚會比恆河多呢?
  • 為什麼說佛菩薩會保佑信眾
    為什麼說佛菩薩會保佑信眾我們一直在強調佛菩薩是全知者,不是神,也不是萬能的,那麼我們求佛為了什麼呢?為什麼還在說佛菩薩能夠保佑眾生呢?我們學佛就應當了解,「佛」並不是向外求的,「佛」就是我們人人具足的清淨自性。求佛,不是要你向外求,而是向內求,向自己的如來藏進行祈求。換句簡單的話來理解就是。
  • 佛說:人可以真實地活著,但不要太認真,認真其實是一種折磨
    佛說:人可以真實地活著,但不要太認真,認真其實是一種折磨一個人什麼時候是最乾淨的呢?是剛洗完澡的時候嗎?還是心裡有了什麼大徹大悟的東西時呢?其實都不是的,只要是一個人有七情六慾,心中存在欲望存在著對現有生活得不滿以及對於別人的嫉妒,那他永遠都有骯髒的一面,只有在嬰兒時期才是最乾淨的,因為只有嬰兒才是最無欲無求的人。
  • 佛教裡說的「有緣人」是指什麼類型的人?
    佛教中常說佛度有緣人。那麼什麼才是有緣人?佛教中常說以普度眾生為己任。但是佛又說不渡有緣人,何為有緣人何為無緣人?其實從根本上來說,萬物眾生都是有緣人。無論是人或是動物,一切眾生皆是有緣人。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相。其實說的意思就是每個眾生都是具有佛性的。
  • 你會嫁給誰,其實早就「命中注定」,別不信
    佛說:緣定三生,姻緣是上天早已註定的。婚姻就是緣分,緣分的安排,自有深意,不困於心,不亂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緣起緣落,皆是註定,是你的緣分,無法避免,不可逃離。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你命中注定該遇見的人,你和誰有婚緣,其實也早就命中注定了,所以,要散的感情,不必太過執著,因為執著不僅是對自己的一種折磨,更是一種多餘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