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路徑在全球範圍內向陸地靠近|Science一周精選

2021-02-25 ScienceAAAS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據一項新的統計分析,隨著熱帶氣旋路徑向極地和向西漂移,它們正朝著陸地方向移動。這些發現可能預示著全球海岸人口遭受破壞性海岸風暴的風險增加。

熱帶氣旋是最具破壞性和損失代價最高的自然災害之一,目前,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受熱帶氣旋影響的地方。

人們最近發現,與過去相比,這些風暴正變得越來越強,且出現在更高的緯度。儘管人們認為,由人介導的氣候變化作用導致了這些改變,但其對海岸地區的潛在影響仍不清楚。

了解這些趨勢對更好地判定沿海熱帶氣旋風險未來可能的變化方式是至關重要的。Wang Shuai和Ralf Toumi調查了1982-2018年期間的全球熱帶氣旋活動並發現,全球氣旋活動除了移向極地外,它們也已越來越靠近陸地。

根據這些結果,每次風暴的最大強度點與陸地之間的距離每隔10年會減少約30公裡。他們說,更重要的是,進入沿海地區(與最近陸地距離不到200公裡的離岸地區)的熱帶氣旋比例每10年都會有所增加。

Wang和Toumi揭示了熱帶氣旋路徑發生西移。他們表示,西太平洋、東太平洋以及南北印度洋中的熱帶氣旋活動正在向西移動。儘管這些變化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但作者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大規模的Walker和Hadley大氣環流系統的變化所致。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訪問英文原文

相關焦點

  • 【自然地理】熱帶氣旋離我們越來越近!
    過去的40年裡,高強度熱帶氣旋(俗稱颶風或颱風)的最大強度點不斷向沿海地區靠近,造成的破壞也越來越大。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一趨勢或由其路徑向西移動驅動。雖然潛在的機制尚不清楚,但他們認為,這可能與氣候變化導致的熱帶大氣模式改變有關。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科學》。
  • 什麼是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它象在流動江河中前進的渦旋一樣,一邊繞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一邊隨周圍大氣向前移動。在北半球熱帶氣旋中的氣流繞中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相反。
  • 颱風知識:什麼是熱帶氣旋?
    颱風知識:什麼是熱帶氣旋?在北半球熱帶氣旋中的氣流繞中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相反。熱帶氣旋的生命史可分為生成、成熟和消亡三個階段。其生命期平均為一周左右,短的只有2-3天,最長可達一個月左右。熱帶氣旋的生成和發展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它形成於高溫、高溼和其它氣象條件適宜的熱帶洋面。據統計,除南大西洋外,全球的 熱帶海洋上都有熱帶氣旋生成。
  • 熱帶氣旋路徑預報是否已達到可預報性上限?
    然而在近幾年,代表其前進步伐的那條一路走低的路徑預報誤差折線最新的「停滯」與「抬升」,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科學家的關注與擔憂——我們已經觸碰到熱帶氣旋路徑預報技術的「天花板」了嗎?如果沒有,我們還有多少前進空間,「天花板」會在哪裡出現?
  • 科普:南亞為何多發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指通常發生在熱帶、亞熱帶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後,在西太平洋一帶被稱作颱風,在大西洋上被稱作颶風。強烈的熱帶氣旋不但形成狂風、巨浪,往往還伴隨暴雨、風暴潮等,造成嚴重災害。全球海洋平均每年出現強熱帶氣旋40多個,多數在印度洋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南印度洋、東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等海域。
  • 熱帶氣旋路徑預報是否已經達到了其可預報性上限?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得益於數值模式的進步、數據同化的改進、主要來自衛星平臺的觀測數據的急劇增加以及集合預報技術的使用,熱帶氣旋路徑預報技術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然而在近幾年,代表其前進步伐的那條一路走低的路徑預報誤差折線最新的「停滯」與「抬升」,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科學家的關注與擔憂——我們已經觸碰到熱帶氣旋路徑預報技術的「天花板」了嗎?
  • 南太平洋熱帶氣旋一年更比一年強?
    生命周期長 路徑轉向幅度大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高拴柱介紹,2月10日,強熱帶氣旋「溫斯頓」在南太平洋洋面生成,生成時,其位置尚處於日期變更線以西。它先是向東越過日期變更線,隨後又折返向西。2月20日,「溫斯頓」登陸斐濟,此時,正是它最為強盛之時。
  • 背景資料:颱風、颶風與熱帶氣旋
    它們與媒體經常提到的熱帶氣旋又是什麼關係呢?  熱帶氣旋是一個大家族,包括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以及颱風或颶風。它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龐大的暖心氣旋性空氣渦旋,它一面強烈地旋轉,一面在海上移動或登上陸地,引起狂風、暴雨、巨浪及風暴潮等災害性天氣。颱風或颶風是最強一級的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的風力以近中心處最大。
  • 熱帶氣旋分級
    人們經常會看到或聽到熱帶氣旋、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以及颶風方面的報導。到底這些概念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熱帶氣旋是一種低氣壓天氣系統,在熱帶地區離赤道平均3~5個緯度外的洋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移動主要受到地轉偏向力及其他大尺度天氣系統影響,最終在海洋上消散、轉化為溫帶氣旋或在登陸陸地後消散。  在美國,熱帶氣旋分為四個等級:熱帶擾動、熱帶低壓、熱帶風暴、颶風。  在日本,熱帶氣旋分為兩個等級:熱帶低壓和颱風。
  • 科普:全球熱帶氣旋分布及對我國的影響
    新華社北京8月6日專電(記者 孫俠)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發生熱帶氣旋數最多的地區,對我國沿海有著重要影響。    據介紹,世界氣象組織對1968年至1990年資料的統計結果表明,全球每年平均約有83個熱帶氣旋發生。
  • 高考地理小專題——熱帶氣旋(颱風、颶風)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深厚的低氣壓旋渦。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颱風形成于洋面溫度超過26 ℃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洋面上。下圖表示西北太平洋(局部)熱帶氣旋路徑頻率(1949—2000年)。(1)說明圖示區域熱帶氣旋路徑頻率的分布特徵。(2)分析熱帶氣旋很少向內陸地區深入的原因。
  • NOAA的新全球模式:它如何處理熱帶氣旋?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系列數值天氣預報模型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重大升級,並於周三正式發布。全球預報系統(GFS)已經切換到一個新的動態核心來生成指導,該核心可擴展到16天(384小時),並每6小時更新一次。
  • 規整40年衛星數據,科學家確定全球暖化加劇熱帶氣旋強度
    我們或已隱約感覺到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某幾場熱帶風暴比以往還要強烈,現在一篇新研究收集了具統計意義的全球風暴趨勢,證實全球暖化加劇了熱帶氣旋的強度,未來很可能發生比目前都還更強烈、更危險的熱帶氣旋,尤其是大西洋海域。
  • 「楊柳」30日凌晨已登陸越南 9月2日前後南海將有熱帶氣旋生成
    「楊柳」移動路徑圖(央廣網發 圖片由海南省氣象臺提供)央廣網海口8月30日消息(記者許雲 通訊員符曉虹 吳春娃)記者30日上午從海南省氣象臺了解到,今年第12號颱風「楊柳」8月30日1時30分前後在越南廣平省沿海登陸,5時在越南廣平省境內減弱為熱帶低壓,強度逐漸減弱,對海南省影響結束
  • 熱帶氣旋氣候概況
    熱帶氣旋氣候概況 世界氣象組織(WMO)對1968-1989/1990年資料的統計結果表明:全球每年平均約有83個熱帶氣旋發生。全球的熱帶氣旋源地包括八大海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個半球的5-20度的緯度之間,其中10-20度之間佔了65%。
  • 颱風玉兔已撤編,新熱帶風暴剛出現,四大氣旋中或生成27號桃芝
    26號颱風玉兔剛撤編,新熱帶風暴生成,全球四大氣旋共舞隨著今早26號颱風「玉兔」的撤編,西北太平洋一時間沉寂了下來。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畢竟「空窗期」對整個氣象界都是有太多好處。不過除了我國西北太平洋外,全球其他地方都沒有這麼消停。在前段時間颱風玉兔在大洋上縱橫的時候,西方那邊照樣是各種氣旋接連共舞。到目前為止,全球還剩下四大氣旋在大洋上盤旋。
  • 中考地理知識點:熱帶氣旋結構
    這個特點和熱帶氣旋中心的暖心結構有關,所以熱帶氣旋需要垂直風切變微弱的環境維持暖心結構,才能延續輻散。 ▲ 地面低壓 熱帶氣旋的中心接近地面或海面部分是一個低壓區。地球海平面上所錄得最低的氣壓(870hPa)是在有紀錄以來最強的熱帶氣旋——颱風泰培(Tip)中心所錄得的 ▲暖心熱帶氣旋的暖溼空氣環繞著中心旋轉上升,過程中水汽凝結 釋放大量潛熱,熱能在中心附近垂直分布。熱帶氣旋內各高度(接近海面例外)的氣溫都比氣旋外為高。 ▲中心密集雲層區 圍繞熱帶氣旋中心旋轉的密集雲層區,通常是由雷暴產生的捲雲。
  • 颱風為什麼都是從海洋進入陸地,有無反方向?今年還有幾次颱風?
    簡單講,颱風由海洋進入陸地,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颱風的生成條件,一個是局部氣壓導向。當越來越多的熱空氣、水分子升高,就會在特定高度形成集結 ,而這個時候,地球自轉產生的偏向力會帶動這股熱空氣一起轉動,最終形成一個逆時針轉動的氣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颱風「風眼」。因為地球是個球體,所以以赤道為中心,越靠近兩極偏向力越大,但兩級溫度低沒有颱風形成條件,所以綜合條件下,颱風一般生成於緯度15-25度之間的洋面上。
  • 為什麼今年熱帶氣旋'訪'粵偏少?氣象專家道因由
    特點:登陸熱帶氣旋偏少,初臺偏遲  據了解,2004年6月份,無熱帶氣旋影響廣東;第一個登陸廣東的熱帶氣旋時間出現在7月中旬,比登陸廣東的歷史平均時間(6月中、下旬)偏遲,7月有2個登陸廣東——0409號熱帶風暴「圓規」和無命名的0411號熱帶風暴,後者從生成到登陸僅幾小時。
  • 熱帶低壓會引發颱風和颶風,溫帶低壓卻可以引發「氣旋炸彈」!
    今年6月30日到7月3日,巴西南部達聖卡塔琳娜州,南裡奧格蘭德州和巴拉那州等州遭到「炸彈氣旋」的襲擊,每小時100公裡到每小時120公裡的狂風導致12人死亡,1000多人被迫轉移至安全區域,190萬人電力出現中斷。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炸彈氣旋」這種天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