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底,雲計算才真正成為計算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到2020年底,雲計算才真正成為計算

康寧公司 發表於 2020-12-03 18:05:57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雲計算的概念開始盛行。2007年,《紐約時報》上一篇名為「軟體出租」的文章描述了一種將軟體轉變為網際網路服務的新趨勢。

成立於1999年的Salesforce,牽頭說服各種公司停止運行自己的電腦和存儲設備,轉而依賴「雲」計算,並由第三方在大型數據中心裡運營。亞馬遜網絡服務(AWS)於2006年推出,通過這種服務,公司購買雲計算就像購買一本亞馬遜的書一樣容易。AWS的收入從2013年的31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350億美元。

隨著各種業務轉向雲端,消費者也是如此,他們不僅使用社交媒體平臺來溝通,還可以在雲端存儲照片和文件。Facebook成立於2004年,而在2008年就已擁有1億用戶(2019年用戶數為25億)。與此同時,YouTube所有用戶每分鐘上傳視頻的總時長達500小時。

到2009年,全世界每月的數據流量不再以兆字節、千兆字節、兆兆字節或拍字節為單位,而是以艾字節(十億倍的千兆字節)為單位。2008年,每個月都有超過10艾字節的數據在地球上傳輸。這個數字在2012年翻了四倍,達到43艾字節。到2019年底,「雲計算」才真正成為「計算」。

如今,大多數軟體都在雲端運行。公司把大部分數據存儲在其辦公場所之外的其他地方。消費者把文件和媒體存儲在Dropbox和Google Drive等伺服器上。過去,獲取文件或圖像意味著從電腦硬碟驅動器到電腦屏幕間幾釐米的傳輸,而現在,這些文件或圖像要從數據中心傳輸數千公裡到達設備。

到2020年底,「雲計算」才真正成為「計算」。

通過光纖線路、基站和Wi-Fi遠距離傳輸如此大量的企業和消費者數據,需要創新的思維方式才能實現。從本質上講,雲是一個由光纖傳輸線路組成的全球網絡。數據中心也必須跟上雲端的發展。2007年,康寧推出了一種抗彎曲光纖,叫做ClearCurve®光纖,這種光纖能夠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彎曲90度。這一發明使光纖得以到達任何需要部署的地方,也為康寧2009年推出的EDGE™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鋪平了道路。通過EDGE,數據中心運營商可以簡化數據中心的布局,這有助於開發能夠處理雲計算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如今,EDGE解決方案已部署在30個國家的50,000多個數據中心中。

至2010年,為支持雲計算和移動計算的爆炸式發展,全球已建立龐大的基礎設施,不斷地把艾字節的數據從數據中心傳輸到用戶,然後再返回到數據中心。

在2010年到2019年這十年間,我們見證了進一步的突破:例如100Gb/s、400Gb/s和最近800Gb/s的單波長相干傳輸系統以及光纖衰減得以降低到0.15dB/km。這些商用超低衰減光纖,如康寧SMF-28® ULL和Vascade® EX2000光纖,能夠在不減少傳輸覆蓋區域的前提下實現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從而支持更高的網絡容量。

對高速光纖鏈路的需求從固網轉移到了4G和5G服務支持的移動應用,這意味著接入網絡需要更多的連接。反觀來看,這些連接都需要額外的計算能力,這意味著數據中心也需要隨之發展,以適應高密度連接的架構。為滿足這些需求,康寧RocketRibbon?超高密度光纜等光纜創新應運而生。這些創新實現了利用5G訪問網絡和在數據中心進行雲計算所需的連接覆蓋。

通過諸如此類的創新,物聯網、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的新世界迎來了新篇章。

責任編輯:x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邊緣計算對雲計算意味著什麼?
    打開APP 邊緣計算對雲計算意味著什麼?Price說:「我們看到IT世界很快成為邊緣,被迫重新考慮他們如何確保流動勞動力。」 組織如何使用邊緣計算的加速可能帶來雲計算的新可能性。
  • 「康寧低損耗光纖50周年」專題系列6:雲計算和軟體即服務 (SaaS)
    原標題:「康寧低損耗光纖50周年」專題系列6:雲計算和軟體即服務 (SaaS)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雲計算的概念開始盛行。
  • 量子云計算發展態勢研究報告2020
    量子計算在特定計算任務上具備指數加速能力,有望成為「後 摩爾定律」時代新的計算形態,對潛在商業應用形成良性激勵。在 量子計算尚未完全成熟和規模普及的前提下,以何種方式來展示量 子計算優勢、吸引行業多方參與、發揮商業應用潛力是當前量子計 算領域的重點關注方向。目前,依託於經典信息網絡,通過提供量 子計算硬體與軟體等普惠服務的量子云計算,成為量子計算呈現與 發展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 盤點2020: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銀行這樣挺進金融科技
    銀行起初不敢嘗試或初步接觸的新技術已經在各業務條線上順利跑通,尤其是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高可用程度正變得越來越靠譜。 本文試圖簡單盤點2020年這一年,銀行業在ABCDMIX(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以及5G、量子計算等尚未商用的前沿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作為,看看他們是如何親密接觸這些新技術的。
  • 雲計算十年:序章,拐點,生死戰
    李津的話,顯然是戳到人家肺管子上。 但實際上,那句話真正所指的是騰訊和華為。2018年,中國雲計算已經走到了新戰場。這才是摩爾定律失效的真正威脅。 而科技界普遍將雲作為解決計算力提升的「向旁邊的一步」。雲可以通過分布式計算,將各種應用按需分配相應的計算能力,存儲空間。這是計算力在硬體進步受阻後的第一解決方案,也正是亞馬遜AWS的價值。 如貝佐斯所說,亞馬遜要做未來資訊時代的基礎設施提供者。
  • 中國雲計算的雲棲「坐標」
    顯然,每年一屆的雲棲大會,正是這樣一個「坐標」,成為我國雲計算行業發展歷程的見證點,也成為雲計算領域開發者和各行業從業者總結過去、規劃未來的聚焦點。在2020年第一次「雲上」雲棲大會舉辦前夕,我們希望透過歷屆雲棲大會具有「坐標」意義的大事件回顧,來回溯下中國雲計算產業十四年進化的關鍵脈絡。
  • 上雲就上阿里雲背後,雲計算已成為新舊動能轉換關鍵
    而隨著雲計算理念快速普及,具有行業、生態優勢的雲計算企業將更具有優勢。據統計,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在2015年就達到了522.38億美元,2015-2020年市場將保持22.10%的複合增速;預計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將達到1435.28億美元。
  • 中國雲計算行業報告(一)
    但現階段由於雲服務運營商的服務還處於逐步完善的階段,因此真正意義上的雲服務部署商還不是很多,預計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雲服務部署商出現在市場中。據Black Duck統計:僅到2010年年底,平臺型的開源雲計算項目就已經達到470多項,其中參與度較高的開源社區版本更新非常快,Open Stack平均每5個月就推出一個新版本,Hadoop則平均每一個月就有一個新版本發布。
  • 名詞解釋:什麼是雲計算?
    現在發展到銀行可以到任何一個網點取錢,甚至通過ATM,或者國外的渠道。就像用電不需要家家裝備發電機,直接從電力公司購買一樣。「雲計算」帶來的就是這樣一種變革——由谷歌、IBM這樣的專業網絡公司來搭建計算機存儲、運算中心,用戶通過一根網線藉助瀏覽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訪問,把「雲」做為資料存儲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 從雲計算+邊緣計算的角度看工業物聯網
    現在進入市場的軟體解決方案使企業能夠利用網關和傳統的工業計算平臺實時響應關鍵事件,保護安全性,並有效利用連接和帶寬。從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的角度來看工業物聯網,或許將得到新的認識。IIoT:不僅是雲計算工業物聯網(IIoT)通常與大數據和雲相關聯,從廣泛分布的傳感器中收集大量數據,將「信息轉化為洞察力」。
  • 垂直行業雲計算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當雲計算遇上醫療行業,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據雷鋒網了解,自2006年起,雲計算花費十年時間,落地應用,下一個十年內,雲計算或將成為全行業「標配」。賽迪顧問發布的《2016-2017年中國IaaS市場研究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阿里雲、騰訊雲、金山雲分別位居中國公有雲市場份額前三。而在垂直醫療領域,金山雲也開始逐漸發力。
  • 雲計算 行業發展趨勢 - CSDN
    2020年是一個極具思考價值的年份,也被認為是新經濟周期的起始年。去年3月,國家頒布的新基建政策,將雲計算、5G、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正式劃為重點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地,雲計算行業的發展得到了政策利好的加持。
  • 雲計算 算力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傳統產業數位化的轉型,數據量呈現幾何級增長,據IDC預測,全球數據總量預計2020年達到47個ZB,2025年達到163個ZB,其中預計2020年我國數據量將達到8060個EB,佔全球數據總量的18%。
  • 內蒙古自治區雲計算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
    通過雲計算的帶動將提高內蒙古的能源利用效率約0.1個百分點,按照2010年內蒙古用電量計算,大約節約用電近1億度,真正體現了高效、節能、經濟、環保和低碳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現有數據設備運行效率,並減少初期投資和運營成本(管理、更新成本),降低用戶總體成本。
  • 一文讀懂雲計算和海計算
    打開APP 一文讀懂雲計算和海計算 發表於 2017-10-18 16:03:11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雲計算的時代裡
  • 什麼是邊緣計算,與雲計算有什麼本質區別?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雲計算,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
  • 中國雲計算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正是因為雲計算,中國的IT企業才更有可能「彎道超車」。一方面,全球巨頭在雲計算上,並沒太多領先於本土企業的技術,或者說,相比於傳統架構下的難以逾越的技術鴻溝,在雲計算架構下,技術差距已經大大縮小,如阿里雲、紫光雲機、天成雲機等,其關鍵性能指標已經基本接近國際頂級水平,甚至部分指標領先國際水平。
  • 雲計算再思考:亞馬遜 re:Invent帶來哪些啟示?
    數位化帶來的雲計算強勁需求,讓各行各業擁抱雲計算的速度明顯加快。Gartner更預測,全球持續的疫情將繼續影響到2021年的雲計算市場,全球最終用戶的公共雲支出明年將增長18%,有望達到3049億美元。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0 亞馬遜 re:Invent大會顯得格外具有意義。
  • 如何從0到1做一條雲計算的新產品線?
    技術的範圍很廣,從雲計算服務商的角度來講,主要是底層的一些基礎產品,比如:雲計算的五要素相關(計算、存儲、網絡、數據、應用)。舉個慄子,RD們用的雲伺服器就是非常典型的計算產品,之後的GPU,FPGA等都是計算的相關產品。最後,雲計算產品和非B端非技術產品的能力要求方面確實是有一定差異的。
  • 預見2021:《2020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全景圖譜》(附行業規模、競爭...
    美國早在2005年前就已提出雲計算相關概念,後三年由於技術驅動,應用領域逐步普及。中國相對美國發展晚5年,於2007年以後以美為師開始發展雲計算,2009年後政策不斷出臺高度支持,使雲計算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