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榮獲上海交大「凱原十佳」教師,28年主講《理論力學》一門課

2020-12-04 校園快報

立足三尺講臺,28年主講《理論力學》一門課,風趣幽默、乾貨滿滿,實力「圈粉」;潛心科研,深耕專業助力國家航天事業,初心如一,一輩子當好老師。

亦師亦友,她就是我們今天主人公——第九屆上海交大「凱原十佳」教師獲得者,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劉錦陽教授。

28年主講一門課,乾貨滿滿實力「圈粉」

三尺講臺,甘於奉獻,潤物無聲。劉錦陽老師連續28年主講《理論力學》,獲評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連續18年授課《複雜系統動力學與計算機輔助設計》,獲評上海市重點課程、校級優質全英文課程。她所編寫教材入選2011年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連續10年指導學生參加力學競賽,獲評2019年周源培力學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獲評2011年全國力學優秀教師獎;2017年首屆「教書育人獎」集體一等獎、國家級力學優秀教學團隊等榮譽。

「凱原十佳」教師評選

她是學生眼中無話不談、親密無間的益友,也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良師。一直以來,她對於學生補課、答疑來者不拒;為學生手寫詳細的習題解答;結合仿真實驗演示及各種工程實例,將晦澀難懂的理論力學專業知識講述得既生動又有趣,乾貨滿滿,深得學生好評。她悉心指導,嚴謹負責,修改學生論文逐字逐句、細緻入微;熱心地為學生推薦工作、潤色簡歷,進行就業引導,助力學生擇業,先後向國家重點單位輸送了十餘位高端人才。既重言教,更重身教,她始終堅持認真負責的態度,以自身行動影響著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

一輩子深耕學科建設,潛心科研碩果纍纍

自博士畢業留校工作至今,在近30年的歲月裡,劉錦陽老師始終潛心科研與教學,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交大力學人。二十多年來理論力學教學的變化,從以往注重理論教學到現在注重理論和實驗、計算機輔助分析結合,劉錦陽不斷改革理論力學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時代對工程人才的培養需求。

同時,作為動力學與控制團隊學科負責人,劉錦陽教授致力科研、碩果纍纍,為祖國航天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至今,她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主持863項目2項;參與20多個航天、企業合作項目;發表論文100餘篇。同時,她積極推廣國際化教學理念,作為聯合主席,成功主辦亞洲多體系統動力學會議;創下會議自舉辦以來稿件數量最多、參會代表最多、獲得資助最多記錄,被授予傑出貢獻獎。

希望同學們能夠學好理論力學基礎知識,為成為複合型、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深耕專業,為人師表,痴心講臺育桃李;初心如一,默默奉獻,為劉老師點讚!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金雪 祁潔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優秀教師大數據來啦!
    老師們到底有多大牛校研會實踐部特別調研了參評第十屆「凱原」十佳的多名優秀教師70後和80後是他們當中的主力君有剛剛三十而立的教師「小萌新」也有比「小萌新」們大三十歲仍奮戰在講臺一線的有9位老師開設一門課程的時間超過10年按照每門課50人選課這些課陪伴過4500+交大人度過了最美好的青春3、被大佬Pick的考核方式
  • 首批21門上海高中"慕課"開講 最小主講人來自交大附中
    在聚集了多位特級教師的主講人名單中,來自上海交大附中的張宇是唯一一名學生,他所開設的《STEM研究方法——說黑》這一課程人氣頗高。高二就開始授課的他發現,科學探索之路需要有問「為什麼」的勇氣,通過課程他想帶動更多同學,能主動多問幾個「為什麼」。
  • 龍華醫院梁倩倩榮獲上海第三屆「醫樹獎」基礎醫學科技創新二等獎
    龍華醫院梁倩倩榮獲上海第三屆「醫樹獎」基礎醫學科技創新二等獎 2020-12-28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交大人的「高光時刻」!
    2020年2月7日上午10點整,世界各地的交大師生將電腦、手機屏幕調整為同一畫面,同上2019—2020學年度春季學期第一堂課。5月7日,全校師生員工以現場與線上直播兩種方式同上「返校第一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介紹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相關工作安排,把「返校第一課」打造成了堅定製度自信、厚植家國情懷的愛國主義思政課。
  • 科學網—力學究竟有多難
    作為一門「僅作了解」的課程,掛科率如此之高讓人驚訝。更令人不解的是,不只是建築專業如此,在包括力學相關專業的學生群體中,力學課程掛科率要更高。 放假之初,賈濤班級的學習委員就在朋友圈裡提醒「請大家回家帶好力學課本……」省略號則不言而喻——準備補考。 這並不是個案。
  • 力學究竟有多難—新聞—科學網
    作為一門「僅作了解」的課程,掛科率如此之高讓人驚訝。更令人不解的是,不只是建築專業如此,在包括力學相關專業的學生群體中,力學課程掛科率要更高。 放假之初,賈濤班級的學習委員就在朋友圈裡提醒「請大家回家帶好力學課本……」省略號則不言而喻——準備補考。 這並不是個案。
  • 《數學之旅》告訴你數學很美 交大2門課"慕課"上線-鐵箍 半徑 周長...
    東方網12月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上海交通大學2門中文課程《數學之旅》、《中醫藥與中華傳統文化》在「慕課」全球最大在線課程平臺Coursera上線,與全球學習者見面。這是上海首個高校亮相該平臺的共享課程,在線註冊學習這2門課程的學生已達1萬人。目前Coursera在線有542門課程,其中中文課程19門。
  • 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網絡共享課再「燃」 上海交大醫學院蘇冰教授...
    「57年來第一次上網課,被15萬+醫學生們圍觀,心中甚是忐忑和緊張。」昨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教授回想起上周「與你談科學」首講時依然為新鮮體驗感到激動。作為該系列課程「穿針引線」「牽線搭橋」的發起人、推薦人與主講人,他在第二講中再次以「科學串講人」的新身份出場,笑稱醫界大牛不僅能靜心在冷板凳上做科研,也能登上講壇做代班主持。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蘇冰教授接棒第二講,直播觀看人次又一次達到十萬加。
  • 全國知名小學數學特級教師
    1992年、1995年、1998年三次獲得江蘇省「教海探航」徵文一等獎;2000年,獲《北京教育》「素質教育徵文」一等獎;2002年,獲北京市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研究會評審論文一等獎。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優秀中師畢業生,江蘇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近年來,經常應邀到全國各地上觀摩課、做講座,中國教育電視臺曾播放我的教學錄像。
  • 《北大清華復旦交大的節操值多少錢》裡富商廖凱原到底是誰?
    另外,廖凱原在四所學校的頭銜分別為:清華大學名譽校董、清華大學法學院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名譽校董、北京大學廖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校董、復旦大學法學院名譽教授、復旦大學法學院凱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大校董、上交凱原法學院名譽教授。並且多次在包括四校在內的全國各高校進行講座,內容涉及黃帝的科學法治觀等問題。
  • 網曝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掉節操」 因受捐讓「民科」富商開課
    另外,廖凱原在四所學校的頭銜分別為:清華大學名譽校董、清華大學法學院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名譽校董、北京大學廖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校董、復旦大學法學院名譽教授、復旦大學法學院凱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大校董、上交凱原法學院名譽教授。並且多次在包括四校在內的全國各高校進行講座,內容涉及黃帝的科學法治觀等問題。
  • 央視「開學第一課」劉洋當老師 主講太空之美
    >   (記者郭少峰)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要在《開學第一課》上為全國中小學生主講太空之美、地球之美和人性之美。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將首次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學組織學生統一收看。  不播電視劇播開學第一課  自2008年以來,《開學第一課》已經成中小學生開學的特別禮物。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於長學將《開學第一課》通俗地解讀為「兒童的春晚」。
  • 上海交大師生堅信:終能撥開雲霧見青天,在最美好的季節裡重逢
    人民網上海3月9日電(葛俊俊)為將高校思政課教學優勢轉化為防疫鬥爭的強大力量,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上海交通大學師生「雲端」相聚,準點收看了這場思政課。
  • 這五位交大青年教師,好樣的!
    這五位交大青年教師,好樣的!展示著交大青年的智慧與擔當讓我們一起看一段視頻,來認識這群可愛的交大教師!上官偉躬身實踐克服高寒高反數十次赴青藏鐵路、南疆沙漠開展測試工作長期從事列控系統、衛星導航及智能交通領域研究積極探索智慧交通領域新理論與新方法
  • 上海交通大學劉西拉教授為學生講授《讀懂中國》課程,「中國系列...
    「金課」離不開各科良師「蒙以養正,聖功也。」陳果特別援引了總書記在會上的又一次用典。這句話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自《周易》。在陳果看來,就是如何在教育中使人能夠「誠意正心」。她告訴記者,「立德樹人是我們根本任務,那麼教師自己就要立德為先,方能以德服人。」
  • 特等和一等獎人數全市第一 交大創「青教賽」參賽以來歷史最佳成績
    上好一門課,青春在講臺。6月18日,第三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結果公示結束,上海交通大學9名選手從58所上海各高校推薦的238名青年教師中脫穎而出,展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創新的授課技巧,創交大參賽以來歷史最佳成績,奪得4張國賽「入場券」中的2張,在上海市高校中位列前茅。
  • 辦好思政課 教師是關鍵——探索思政課改革創新的「上海特色」
    這三個問題是思政課能否富有魅力的關鍵。上海緊抓關鍵環節,打造思政課改革創新「上海特色」。率先邁出一步每一次思政課改革,上海都走在前列;每有重大進展,上海都率先邁出一步。2010—2016年,上海在十餘年中小學「學科德育」成功實踐的基礎上,先後承擔了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並成為全國唯一獲批開展思政課改革試點的城市。
  • 科研教學兩手抓,交大有個「育人為本、問題導向」的納米教授!
    他是2020年交大教書育人獎一等獎獲得者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古宏晨教授 他幫助制定《班主任工作規範》及《本科生導師工作規範》,從制度上保證學院教師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工作,他提出了「Lunchtime—一年級本科生與教師共進午餐」的活動,讓學生們及早了解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讓優秀的教師更加直接地接觸到本科學生,發揮全員育人的作用,帶領同學們參觀上海微創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並促成學院與上海微創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共建人才培養實踐基地,讓同學「夠」得著各種資源。
  • 北大清華復旦交大的節操值多少錢?-虎嗅網
    畢竟,他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砸下了至少6.3個億的人民幣,如同邵逸夫和田家炳們曾經做過的那樣,蓋起了一堆以他為名的大樓。這位長著一張副處級幹部面孔的華裔富豪,是SHI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這家不出名的IT服務外包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有60億美元的銷售額,2014年時SHI位列福布斯評選的「美國最大私營企業排行」第7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