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之父南仁東:放棄國外300倍高薪,讓中國領先全球20年

2020-10-19 司馬講解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動動發財的手指點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小編碼字不易,喜歡的話關注分享一下哦!

文/李鵬森

現代中國天文學家夢想得到的大型射電儀器,對於探索更遠距離的宇宙、天體運動的精確探測是必不可少的。

而1993年的中國,只在北京、上海等地建造了40米、25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如果要用大口徑無線電,中國天文學家只能去美國,歐洲,只有那裡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口徑無線電望遠鏡。

天文學是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最輝煌的一門學科,足以使每一個中國人自豪。只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是「曾經」,它停留在「古代中國」。

在當代天文學領域,中國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這在裝備不足、技術不夠先進的情況下幾乎是可以做到的。

為改變現狀,扭轉頹勢,為超越彎道, FAST拔地而起,橫空出世。

它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坑,擁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射電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該系統主要由主動式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持系統、測控系統、接收機和終端系統和觀測站幾大部分組成。

如果按照500米口徑,世界盃賽的標準足球場面積大致是7140㎡,天眼大概有27個足球場那麼大。

在靈敏度和綜合性能方面, FAST是世界上最好的望遠鏡,它比發現引力波、被評為20世紀人類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提高了大約10倍。

根據這一理論, FAST可以接收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其距離接近宇宙的邊緣。

而這個經天緯地的大國工程的總設計師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文學家南仁宮老先生。

南仁東生於1945年的吉林省遼源市,自幼學習成績優異。18歲時以高考平均分98.6分(滿分100)獲得吉林省理科狀元。順利進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

一九六八年,南仁東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遇上特殊時期,便到東北一家電報廠工作,一九七七年底才考入中國科學院,先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1984年,南仁東利用國際上長基線網絡,對宇宙活動的星系核進行了系統的觀測研究,主持並順利完成了歐洲和全球十餘次觀測,成為當時天文界數一數二的科學家。

天文界的泰山北鬥,由於聲名顯赫,曾經收到過美國、日本天文界的橄欖枝,給他的薪水比國內高出300多倍。南仁東心裡明白,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有祖國,因此他對科學作出了堅決的否定,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理想,他知道此時祖國需要他,自己必須回去報效祖國!

那時候,沒人會覺得南仁東會放棄海外高薪的工作,但事實上,他毅然選擇回國,擔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

這即使他的知識大大增長,又為以後在「天眼」項目中積累知識作了準備。

出席日本東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大會的科學家們於1993年提議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以便在大環境改變前接受更多來自外層空間的信息。

會後,南仁東和他的同事商量中國也要造一個,但當時的中國,沒有經濟實力,也沒有技術支持,連建設基地都沒有頭緒,大家打心底裡不看好南仁東的提議。

在他60歲的時候,從1994年到2005年,他最終確定了獨特且最合適的臺址,可以說,這只是第一步。由於國家資金不多,南仁東只能自己出去拉贊助,找合作夥伴,這位已經過了耳順年齡的老人拿著相關資料在世界各地推銷他的 FAST項目。

在2006年被推薦為國際天文學學會射電專業委員會主席,在南仁東的大力支持下,該項目吸引了20多個合作單位。

之後從1994年到2005年,他一直在努力爭取最佳的選址。有志之士,他在雲貴高原那獨特的喀斯特窪地上找到了最好的位置,最後「天眼」建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溝深山裡。

南仁東在2006年為「中國天眼」申請立項。在2007年國家批准南仁東申請後,「中國天眼」正式立項。2011年,「天眼」工程正式開工,項目進展到這個階段似乎一切都塵埃落定,南仁東卻感覺肩上的重擔更重了。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正是這段時間來的不容易,他希望能做得更好。南仁東將與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細節有關。

在他心中似乎裝了一個世界,古語說「術業有專攻」,他卻一無所知。天文,力學,金屬工藝,繪畫,無線電,更別說無線電了,無論施工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他都能幫忙解決。並且在施工現場常能見到他的身影,一刻也沒有放鬆。

小螺絲釘從鋼架上擰下來,到高處打穿套管,再到調整設備,他樣樣都會,到處都有他的身影,他仍然這樣努力!通過幾年的建設,這個花費了南仁東20多年心血的大項目,終於在2016年成為現實!這一「天眼」是南仁東一生的願望。

南仁東先生為中國造了天眼,自己卻很快閉上了眼睛。由於工作過度,他整夜都在趕工,經常工作到凌晨,所以事情都得自己處理。別人不是只知道力學,不知道工程,不知道天文學,不知道無線電,就是只知道他,什麼都知道。二十多年日日夜夜的勞作,使他實在疲憊不堪。得了肺癌後,第一次動手術後聲音嘶啞,腿腳無力。

南先生說:「我說不出什麼高尚的追求,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理想。男人總要有面子的吧,你在辦公室裡無所事事,這不算什麼。尤其是我怕虧欠別人,國家投了那麼多錢,國際上又有人說你吹牛,我也要負點責任,」我的夢想,是自食其力,甘願做塊奠基石。

在22年如一日的日子裡,他克服了生活和技術上的種種困難,終於勝利地返回祖國,創造了奇蹟。南東對「天眼」的愛護,使他與他所工作的每一個工作者都能一目了然,「時代楷模」這一榮譽對南東來說,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自己。

從古到今,我們仍然記得「二彈元勳」鄧稼先,記得「飛彈之父」錢學森,雖然他們離我們很遠,但他們的精神依然影響著我們。還應牢記南仁東等科學家為祖國、為人民所作的貢獻,他們的精神也時時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科學工作者和普通民眾,他們為自己熱愛的事業奮鬥一生。

相關焦點

  • 天眼之父南仁東:放棄國外300倍高薪,讓中國領先全球20年!
    南仁東(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他在天眼落成不到一周年,因肺癌突然惡化,搶救無效,在美國波士頓去世。1963年,高考滿分100分,他考了98.6,是吉林省理科狀元。他是中國天文學家,「中國天眼」的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他也是一個全能型天才,懂天文、力學、金屬工藝、畫圖和無線電。
  • 放棄國外300倍高薪,為中國開天眼熬戰深山23載,帶中國領先
    轉眼,它將迎來四周歲生日,背後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國人,他,放棄國外300倍高薪,深山熬戰23載,帶中國領先20年。他叫南仁東。1945年,南仁東出生在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的一個小鎮。南仁東曾說過: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年輕時,他曾受邀前往荷蘭、蘇聯等國訪問。1984年,他主持完成歐洲及全球十餘次觀測,成為全世界最頂尖的天文科學家之一,享有極高的盛譽。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放棄300倍高薪,用20年讓中國趕超西方
    「中國天眼」,簡稱FAST,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而中國天眼之父,中華民族的脊梁——南仁東,他嘔心瀝血為祖國奉獻22年,他將一生都給了祖國。為了祖國的建設,放棄了300倍高薪,用二十年時間使中國趕超西方國家,然而,死後卻無人問津,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一下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 他是中國天眼之父,拒絕了國外的高薪工作,卻讓中國領先了20年
    中國的科技騰飛,離不開這些大國工匠在國家背後的多年付出,而現在,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也是因為他們在背後的製造的大國利器在支撐著。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對於這位中國天眼之父,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南仁東畢生專注於天文領域,當時拒絕了外國300倍的工資,毅然回國發展天文學,後來在「FAST」項目中拼搏了半生。
  • 奮勇攀登,矢志不渝——「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戴著藍色的安全帽,身穿一件很樸素的薄棉夾克,眼神中寫滿堅定,這是南仁東留給公眾最熟悉的形象。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也是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
  • 他放棄300倍高薪回國造「天眼」 夢圓時他卻離去……
    他放棄300倍高薪回國造「天眼」 夢圓時他卻離去…… 2017-09-23 18:59:00來源:央廣新聞
  • 中國天眼之父有多厲害?拒絕國外高薪職位,回國後建成最大望遠鏡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貴州有一個天眼,那建造這個天眼的人就是南仁東,他被稱為中國的天眼之父那是因為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南仁東老先生在日本的一個科學家聯盟大會上,有科學家提出建設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接收來自更多的關於宇宙的信號,南仁東表示不想落後於世界,所以他也跟國家提意見,建設一個巨大的天眼,用於發展我們國家的科技。南仁東老先生一生著作豐富,在他的領域深耕已久,而且當時他還拒絕了國外高達百倍的高薪工資,毅然的回到國家發展國內相對於落後的天文學,後來更是為天眼奉獻了自己的半輩子。
  • 中國天眼之父有多強?拒絕外國300倍的工資,讓中國先進了20年
    就如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研製核潛艇的時候為了保護國家機密,隱姓埋名了三十年,如果不是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欄目的介紹,可能至今還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像這樣默默在為中國的大國利器付出的人有很多,小編今天所要介紹的中國天眼之父,就果斷拒絕了外國人的300倍工資,而他的成就讓中國先進了20年。
  • 拒絕外國300倍的工資,讓中國先進了20年!向天眼之父致敬!
    就如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研製核潛艇的時候為了保護國家機密,隱姓埋名了三十年,如果不是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欄目的介紹,可能至今還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像這樣默默在為中國的大國利器付出的人有很多,小編今天所要介紹的中國天眼之父,就果斷拒絕了外國人的300倍工資,而他的成就讓中國先進了20年。
  • 南仁東:踏過平庸,燃盡一生的中國「天眼」之父
    他最早提出FAST工程概念,提議利用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他一共花了22年,終於兌現了自己在心中許下的承諾,他窮盡畢生精力成就了我國在天文領域領先國際20年的偉大壯舉!七十二載人生路,他好像只為FAST而來,殫精竭慮,以命相搏,成就了一段世間傳奇,學界絕唱。
  • 南仁東:踏過平庸,燃盡一生的中國「天眼」之父
    他最早提出FAST工程概念,提議利用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他一共花了22年,終於兌現了自己在心中許下的承諾,他窮盡畢生精力成就了我國在天文領域領先國際20年的偉大壯舉! 七十二載人生路,他好像只為FAST而來,殫精竭慮,以命相搏,成就了一段世間傳奇,學界絕唱。
  • 拒絕國外高薪,深山奮戰22年造出天眼,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南仁東
    VLBI「快照」模式,而南仁東對於建設「中國天眼」的想法是來源於1993年的日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當時天文技術領先於世界的美國也多次以高工資邀請他,但每次他都果斷拒絕,並說到:「中國一樣可以做到!」,因為他想建造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天眼」,甚至是超越世界水平的「中國天眼」。 南仁東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抱著這份偉大的構想,南仁東回到了中國。
  • 拒絕國外高薪,深山奮戰22年造出天眼,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南仁東
    VLBI「快照」模式,而南仁東對於建設「中國天眼」的想法是來源於1993年的日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當時天文技術領先於世界的美國也多次以高工資邀請他,但每次他都果斷拒絕,並說到:「中國一樣可以做到!」,因為他想建造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天眼」,甚至是超越世界水平的「中國天眼」。南仁東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抱著這份偉大的構想,南仁東回到了中國。
  • 一代功勳巨匠回國,西方300倍薪酬留不住,讓中國領跑20年
    而我國的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回國後的科研成果,更是讓中國領跑世界20年。南仁東先生生於1945年,年少時就異常聰慧,並且勤奮好學。等到他18歲的時候,更是考出了平均98.6(百分制)的高考成績,如願以償的進入了清華大學,並學習無線電技術。
  • 【人物】「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收到了我國自主研製的「天眼」,首次捕獲到來自1.6萬光年外的脈衝信號。這是人類第一次聆聽星空深處的聲音,也使中國射電觀測領先世界20年。它的創造者是中國的天文學家——南仁東。南仁東出生於吉林遼源,以吉林省理科狀元,考入了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後在北京天文臺讀《天體物理》的研究生,曾在日本的國立天文臺擔任客座教授。
  • 中國天眼通過驗收,與國外的天文望遠鏡有何優勢?
    日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通過國家驗收,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主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那麼與國外常見的天文望遠鏡相比,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之處?
  • 功勳巨匠回國造天眼,西方300倍薪酬留不住,讓中國領跑20年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無論是科技水平、經濟、軍事等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後於西方國家。但那個時期的中國,也湧現出了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風雲人物,在眾多科研人員的努力之下,中國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我國就在諸多領域趕超西方國家。
  • 南仁東——為「中國天眼」燃盡生命 成就國之驕傲
    古巴詩人、民族英雄、思想家何塞·馬蒂的這句名言,是南仁東一生的寫照。1984年,南仁東利用國際上長基線網絡,對宇宙活動的星系核進行了系統的觀測研究,主持並順利完成了歐洲和全球十餘次觀測,成為當時天文界數一數二的科學家。天文界的泰山北鬥,由於聲名顯赫,曾經收到過美國、日本天文界的橄欖枝,給他的薪水比國內高出300多倍。
  • 「時代楷模」南仁東:燃盡生命 只為天眼
    「南仁東自幼聰敏好學,1963年,以吉林省理科狀元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並攻讀了北京天文臺天體物理專業的研究生,並在日本國立天文臺擔任客座教授,享受。」在南仁東紀念館,講解員楊朝飛講起了南仁東先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