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仁東:踏過平庸,燃盡一生的中國「天眼」之父

2020-12-03 騰訊網

圖片中的這個老人叫做南仁東,他是中國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主要的研究領域為射電天體物理和射電天文技術與方法,負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科學技術工作。

他最早提出FAST工程概念,提議利用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他一共花了22年,終於兌現了自己在心中許下的承諾,他窮盡畢生精力成就了我國在天文領域領先國際20年的偉大壯舉!

七十二載人生路,他好像只為FAST而來,殫精竭慮,以命相搏,成就了一段世間傳奇,學界絕唱。

就是圖片中這一口像大鍋一樣的東西,是這位老人畢生的心血,他叫做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它直徑500米的口徑,相當於30個足球場,可以接收到百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如今,它正矗立在我國貴州偏僻山區裡。

科研之路向來艱辛,他為選址走遍我國西南大山

他一生樸素低調,卻為了FAST高調發聲,對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而言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建造計劃,大膽得近乎瘋狂。無論地質條件、技術條件還是工程成本都難以達到相應的標準。此時,幾乎所有業內專家都不看好這個項目。

儘管如此,他並沒有放棄。從1994年到2005年,他自掏腰包走遍了貴州大山裡的數百個窩凼只為尋得一個合適的臺址。亂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裡,沒有路,只能從石頭縫間的灌木叢中,深一腳、淺一腳地挪過去。皇天不負有心人,這個合適的地方被他找到了——這裡幾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體圍繞,天然擋住外面的電磁波。

「20多年來他只做這一件事。」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說,「天眼」項目就像為南仁東而生,也燃燒了他最後20多年的人生。

「戰術型老工人」精益求精,忘我工作

南仁東說:「我是一個戰術型的老工人。我們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做,儘快地把這臺望遠鏡調整好,用這些成果來回饋公眾、回饋國家。」

2007年,FAST終於成功立項了。但隨之而來的卻實近乎災難性的風險——索網的疲勞問題。對當時購買的鋼索結構實驗發現沒有一例可以滿足FAST工程的使用需求。開挖工程已經啟動,如果索網問題不解決,一切工作都要擱置不前。南仁東頂著巨大的壓力,踏上了漫漫「求索」之路,幾乎跑遍了半個中國,先後參與了一百多次試驗。終於研製出了能滿足FAST要求的鋼索結構,化解了這個對FAST最具顛覆性的技術風險。

但長期的奔波勞累讓南仁東的身體大不如從前。儘管如此,他仍然如期出現在施工現場,仍然親自爬上100多米高的鐵塔,檢查一個滑輪。

放棄高薪工作,義無反顧回國築夢

1984年,南仁東開始使用國際基線網,對活動星系核進行系統觀測研究,此時的他已經是馳騁於國際天文界的一流科學家,得到了全世界天文界的青睞。在如此輝煌的時候,他卻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毅然捨棄了國外的高薪,回國就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此時,南仁東在國外的日薪已經等於國內的年薪,相差整整365倍。但他從未後悔過這個決定。

他的成就很偉大,但他從來都把自己看的很小。他對同事和學生們都很隨和、平易近人可以互開玩笑也可以敞開心扉。但如果碰到對FAST工作不夠認真的人他會毫不留情地批評,脾氣「壞」得很。雖然南仁東對工作要求極嚴,但他並不專橫,重要的技術決策,他會認真聽取技術人員的意見。他淡泊名利一生沒得過幾次獎,屈指可數中的一次是獲得——「CCTV2016年度科技創新人物」。然而,在領獎時南仁東只說了幾句話裡面沒有一句是講自己的。

南仁東說:「這個東西(FAST)如果有一點瑕疵, 我們對不起國家。回首往事,有苦有甜。它不是我個人,有點關係,不大,它是一大群人的拼搏和努力。」

即使在生命盡頭,仍然心系工作

在被查出罹患肺癌,他也並沒有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他依然密切關注著FAST的每一項進展。

2016年9月25日「中國天眼」終於在貴州告成。它的建成為探索宇宙奧秘提供了獨特手段,為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發展和國際科技合作提供了世界領先的創新平臺。然而在2017年9月15日,南仁東老師因為過度工作,自身病情加重,肺癌突然惡化,搶救無效逝世,最懂天眼的走了,享年72歲。遵照南仁東的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他的離開也如他生前一般低調。

2019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南仁東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他將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天眼」,「沒有他,就沒有『天眼』」。他不希望被人們記住,但人們又怎會忘記他的卓越功績?

相關焦點

  • 踏過平庸,一生為中國「天眼」燃盡——追記「時代楷模」南仁東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踏過平庸,一生為中國「天眼」燃盡——追記「時代楷模」南仁東  新華社記者 陳芳、董瑞豐、劉宏宇  「天眼」之父南仁東,17日被追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4年,8000多個日夜,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為崇山峻岭間的中國「天眼」燃盡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  調試期的「天眼」已經一口氣發現多顆脈衝星,成為國際矚目的宇宙觀測「利器」。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天眼」與天宮、蛟龍、大飛機等一起,被列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豐碩成果……  南仁東來不及目睹。
  • 【新華網】踏過平庸,一生為中國「天眼」燃盡
    「天眼」之父南仁東,11月17日被追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4年,8000多個日夜,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為崇山峻岭間的中國「天眼」燃盡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  調試期的「天眼」已經一口氣發現多顆脈衝星,成為國際矚目的宇宙觀測「利器」。
  • 南仁東:踏過平庸,燃盡一生的中國「天眼」之父
    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說,「天眼」項目就像為南仁東而生,也燃燒了他最後20多年的人生。南仁東頂著巨大的壓力,踏上了漫漫「求索」之路,幾乎跑遍了半個中國,先後參與了一百多次試驗。終於研製出了能滿足FAST要求的鋼索結構,化解了這個對FAST最具顛覆性的技術風險。 但長期的奔波勞累讓南仁東的身體大不如從前。
  • 燃盡一生,他打開了「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兩年前的今天一位中國科學家為崇山峻岭間的「中國天眼」燃盡了一生他打開了中國人追問宇宙的「天眼」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他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 科堂|燃盡生命,只為點亮中國「天眼」——南仁東
    科堂|燃盡生命,只為點亮中國「天眼」——南仁東 2020-10-09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榜樣的力量|「天眼巨匠」南仁東
    南仁東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原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中國天眼」之父。當我們抬頭望向星空時,有一顆星是中國人驕傲和自豪之一,那就是「南仁東星」。它所紀念的南仁東先生,燃盡生命只為給祖國建造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天眼」。因為落後  更應奮起。1993年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要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
  • 《中國天眼:南仁東傳》出版,再現「天眼」之父南仁東一生
    在新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天眼:南仁東傳》一書中,作者王宏甲這樣闡釋「中國天眼」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南仁東等人的偉大胸懷:「像王選、南仁東這樣的人,他們所做的事業都不是為了他們自己。」《中國天眼:南仁東傳》由北京聯合出版社今年3月出版,作者是國家一級作家、著名學者王宏甲。
  • 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題: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  新華社記者  最懂「天眼」的人,走了。  24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
  • 中國天眼(FAST)之父——南仁東
    他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天文臺研究員,201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名單。南仁東先生還是我國天眼(FAST),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建造的發起者,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老人家在國內求學期間,先後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後來到日本國立天文臺深造,並任客座教授。直到1982年回國在北京天文臺工作並任副臺長。
  • 【新華網】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
    久到能夠穿越一生。  「痴」:為「天眼」穿越一生  「『天眼』項目就像為南仁東而生,也燃燒了他最後20多年的人生。」  許多個萬籟寂靜的夜晚,南仁東曾仰望星空: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茫茫宇宙中我們真是孤獨的嗎?  探索未知的宇宙——這個藏在無數人心底的夢,他用一生去追尋。
  • 南仁東——為「中國天眼」燃盡生命 成就國之驕傲
    古巴詩人、民族英雄、思想家何塞·馬蒂的這句名言,是南仁東一生的寫照。1984年,南仁東利用國際上長基線網絡,對宇宙活動的星系核進行了系統的觀測研究,主持並順利完成了歐洲和全球十餘次觀測,成為當時天文界數一數二的科學家。天文界的泰山北鬥,由於聲名顯赫,曾經收到過美國、日本天文界的橄欖枝,給他的薪水比國內高出300多倍。
  • 科學家南仁東教授簡歷資料 「中國天眼」發起人病逝
    天文界一大損失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齊健、董瑞豐)「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因罹患肺癌、病情惡化搶救無效於15日夜間逝世,享年72歲。國家天文臺16日發布訃告稱,遵其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 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
    進入無垠廣袤的人生——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最懂「天眼」的人,走了。24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9月25日,「天眼」落成啟用一周年。可在10天前,他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天眼」所在的大窩凼,星空似乎為之黯淡。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蒼穹。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夠穿越一生。
  • 建「天眼」望宇宙的「人民科學家」——南仁東
    」 燃盡了一生 他打開了中國人 追問宇宙的「天眼」 在世界天文史上 走前,他實現了奮鬥一生的夢想——建一臺世界最大最強的射電望遠鏡。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南仁東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南仁東的名字與「中國天眼」緊緊連在一起。 1993年,包括中國在內的10個國家的天文學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的倡議,渴望回溯原初宇宙,解答天文學難題。
  • 「天眼之父」的故事:踏過平庸,仰望星空
    去年霸屏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其中發生了「UFO事件」的阿福村,憑藉與「中國天眼「僅15公裡距離的特點,打造了一款「天眼「酸湯魚火鍋,讓人忍俊不禁。搞笑背後其實是另一種致敬。隨著FAST的建設,也帶動了我國在天線技術、並聯機器人、高精度動態測量、電子技術、結構工程、動光纜技術和電磁兼容技術等眾多高科技領域的發展,由此可見,「中國天眼」項目的確意義重大,而推動了這一項目誕生的南仁東先生,更是承擔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和挑戰。在最近播出的《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的舞臺上,我們得以看到這位」天眼之父「,科學家南仁東的故事。
  • 多彩貴州網 - 【脫貧攻堅戰場上的精神豐碑】南仁東:燃盡生命圓夢...
    只是,傾盡一生建造FAST的「天眼之父」南仁東卻沒能聆聽這穿越1.6萬光年的美妙之聲。在首次發現脈衝星的前一個月,「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因罹患肺癌去世。南仁東走了,但他的「天眼」永遠留在了大窩凼,為他眺望著廣袤宇宙。  2019年9月29日,在南仁東離開的第三年,他被授予了「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 從此,天上有一顆星星叫「南仁東」!
    昨天(9月29號)凌晨,從國際小行星組織傳來消息:一顆編號為79694的小行星正式以我國天文學家、「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名字命名。從此,以南仁東名字命名的這顆星,會有那麼一縷星光灑在他傾盡一生建設的那顆「眸」上——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 「天眼之父」南仁東:鐵漢也有柔情
    「天眼之父」南仁東:鐵漢也有柔情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共和國榮譽  「你是天的眼,讓我們聽見遠空的呼喚,宇宙因你不再遙遠……」踏平坎坷,22年鑄就大國重器,南仁東在生命最後關頭的奮力一搏,打開了「天之眼」,卻又匆匆化作星辰而去,留下遺詩言志。
  • 吳智睿:歷歷星河二十載 ——紀念「天眼」之父南仁東
    ——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對天文界來說無疑是個特殊的日子。 北京時間19:55分,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土星大氣層中墜毀,結束了歷時二十年的太空旅程,永遠離開了人們的視線。 同一天的23:23分,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老師,也結束了他二十年來嘔心瀝血的工作,與世長辭,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 「時代楷模」南仁東:燃盡生命 只為天眼
    自主建天眼      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奇蹟      南仁東的一生都離不開廣袤的蒼穹,也與天眼緊密相連。      「南仁東自幼聰敏好學,1963年,以吉林省理科狀元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並攻讀了北京天文臺天體物理專業的研究生,並在日本國立天文臺擔任客座教授,享受。」在南仁東紀念館,講解員楊朝飛講起了南仁東先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