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勇攀登,矢志不渝——「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2020-11-26 新華網客戶端

戴著藍色的安全帽,身穿一件很樸素的薄棉夾克,眼神中寫滿堅定,這是南仁東留給公眾最熟悉的形象。

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也是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他和他的團隊,創造出了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讓中國的天文科研水平持續領先世界20年。

看似一口「大鍋」,但「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可以接收到百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它有著超高的靈敏度和巡天速度。與美國尋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鳳凰」計劃相比,「天眼」可將類太陽星巡視目標擴大至少5倍。早在調試期的「天眼」已經一口氣發現多顆脈衝星,成為國際矚目的宇宙觀測「利器」。

初始的宇宙究竟是怎樣的?這是無數科學家們追問的問題。1993年,在日本召開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期望,在全球電波環境被徹底破壞之前,真正看一眼初始的宇宙,因此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迫在眉睫。時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的南仁東冒出一個念頭,中國自己造一個吧:「別人都有自己的大設備,我們沒有,我挺想試一試。」這一試,就是二十多年。自1994年起,南仁東一直負責FAST的選址、預研究、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編訂FAST科學目標。為了給望遠鏡選定合適的卡斯特窪地作為臺址,他在貴州大山深處奔波了十多年,在FAST工程立項之後,他又全面指導工程建設。

南仁東是一個博學、執著的學者,在臺址勘察期間,為了更清晰地掌握現場,65歲的南仁東和年輕人一樣,在大山深處奔走。當時深山沒有任何的路,團隊其他人勸他在山下等著,看完結果向他匯報,南仁東卻堅持要一起上去看看實際情況。直接參與一線建設,熟悉現場環境,掌握第一手現場資料,這為FAST後期的整體設計和治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6年,FAST工程正式建成啟用,然而在FAST落成啟用即將一周年之際,南仁東卻悄然離世。

南仁東心無旁騖,為崇山峻岭間的中國「天眼」燃盡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人們不會忘記,「中國天眼之父」如何帶領人們邁向浩浩宇宙中的星辰大海。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鍾豔平   [責任編輯: 李浩]

相關焦點

  • 南仁東:「一口氣」領中國邁向星辰大海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電 題:南仁東:「一口氣」領中國邁向星辰大海  中新社記者 周欣嬡  「南老最讓我佩服的,就是他那口『民族志氣』,有了這口氣,他仿佛就能踏平一切艱難險阻。」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現場,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如是說道。
  • 緬懷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這是一個你應該了解的人物!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去世。他曾說,「天眼」如果有一點瑕疵,我們對不起國家,對不起貴州人民。風雨22載,他為「中國天眼」燃盡生命,成就國之驕傲。南仁東在平塘縣大窩凼中國天眼施工現場(2013年12月31日攝)建造一個屬於中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是他,也是所有中國天文學界人士長久以來的夢想。廣闊的視野與崇高的使命感,讓他咬定大型射電望遠鏡不放鬆。四處遊說,直至國家立項。
  • 【人物】「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這是人類第一次聆聽星空深處的聲音,也使中國射電觀測領先世界20年。它的創造者是中國的天文學家——南仁東。南仁東出生於吉林遼源,以吉林省理科狀元,考入了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後在北京天文臺讀《天體物理》的研究生,曾在日本的國立天文臺擔任客座教授。
  • 南仁東離開後,「天眼」怎麼樣了?
    資料圖:「天眼」(圖源:新華網)記者從近日召開的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悉,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43顆脈衝星。中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和他的團隊,創造出了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讓中國的天文科研水平持續領先世界20年。
  • 「南仁東」班來了!
    提到「中國天眼」你一定會想到他
  • 南仁東離開後的FAST世界:同事遇困難時總是想起他
    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和他的團隊,創造出了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讓中國的天文科研水平持續領先世界20年。去年9月15日,南仁東因病逝世,享年72歲。  南仁東離開後,「天眼」怎麼樣了?
  • 天眼之父南仁東,淡泊名利的背後,是何種守望?
    南仁東老先生曾經在一場國際交流會議中他當時就深受震動,同時,也是在那個時候,他決心要在中國也建設這樣一個望眼鏡,這樣,中國的星系研究就會有更大的擴寬空間。他這樣想著,同時,他也這樣做了——南老先生向國家提出申請,表明這項工程的意義,希望我國也能開啟這樣一項工程。他成功了,他也就這樣消失了。
  • 拒絕國外高薪,深山奮戰22年造出天眼,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南仁東
    只有不畏攀登的採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採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這句話用來形容南仁東的經歷再適合不過。VLBI「快照」模式,而南仁東對於建設「中國天眼」的想法是來源於1993年的日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
  • 拒絕國外高薪,深山奮戰22年造出天眼,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南仁東
    只有不畏攀登的採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採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這句話用來形容南仁東的經歷再適合不過。VLBI「快照」模式,而南仁東對於建設「中國天眼」的想法是來源於1993年的日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
  • 天眼之父南仁東:放棄國外300倍高薪,讓中國領先全球20年
    而1993年的中國,只在北京、上海等地建造了40米、25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如果要用大口徑無線電,中國天文學家只能去美國,歐洲,只有那裡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口徑無線電望遠鏡。天文學是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最輝煌的一門學科,足以使每一個中國人自豪。
  • 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南仁東」班來了!這所西部高校成立天文系
    提到「中國天眼」你一定會想起一個人,他就是南仁東。南仁東先生就是FAST工程的發起者及奠基人,20多年嘔心瀝血,為國人打開了一個「天眼」。據了解,中國天眼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內,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這一重大工程的落地為貴州高校的發展帶新的機遇。南仁東也一直關心天文領域人才的培養,如今「FAST」工程團隊的核心成員大部分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學生。
  • 天眼之父南仁東:放棄國外300倍高薪,讓中國領先全球20年!
    先來簡述一下這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南仁東的生平:南仁東(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他在天眼落成不到一周年,因肺癌突然惡化,搶救無效,在美國波士頓去世。他是中國天文學家,「中國天眼」的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他也是一個全能型天才,懂天文、力學、金屬工藝、畫圖和無線電。對繪畫詩書、服飾美學也頗有研究,在清華求學的時候,機械製圖比賽還得過第一!
  • 奮勇攀登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峰
    中國江蘇網訊 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大會是全省社科界的一次盛會,是江蘇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繼往開來的一件大事。我們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近年來,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精神,圍繞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強理論研究、著力正本清源,圍繞服務江蘇改革發展建設新型智庫、積極資政建言,圍繞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術創新、打造學術品牌,社科強省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今天,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從此,天上有一顆星星叫「南仁東」!
    去年9月15號,就在「中國天眼」運行將滿一年、首批成果即將出爐的時候,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72歲的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離世。南仁東是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從1994年開始,他一直負責FAST的選址、預研究、立項、建設等工作,為工程的順利完成做出了卓越貢獻。截至今年9月12號,FSAT已發現59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其中44顆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
  • 緬懷丨「天眼之父」南仁東
    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郭乃碩:弘揚南仁東精神 凝聚吉林振興力量
    中新網吉林新聞1月15日電(王海龍)南仁東先生,是吉林人民的驕傲,是「中國天眼」的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曾先後榮獲「時代楷模」、「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南仁東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 【小康故事】中國天眼:南仁東最好的紀念碑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于靖園「老工人」作為「中國天眼」的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在面對他人的讚揚時,南仁東卻總強調自己只是一個戰術型老工人。(供圖 / 中科院)「怎麼不可能」——這是南仁東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
  • 中國天眼通過驗收,與國外的天文望遠鏡有何優勢?
    日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通過國家驗收,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主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那麼與國外常見的天文望遠鏡相比,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