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流冰區發現6000年前的古箭頭

2020-12-04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

一位研究人員在檢查從挪威Langfonne流冰區發現的一個木箭杆。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被用來確定許多曾經被埋葬在冰層中的物體的年代,如今這些冰層已開始融化。

供圖:GLACIER ARCHAEOLOGY PROGRAM,INNLANDET COUNTY COUNCIL

撰文:ANDREW CURRY

在挪威高山區的一片正在融化的24公頃流冰區,挪威的考古學者發現了幾十支箭,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

在2014年和2016年兩個特別溫暖的夏天,研究者分別前往Langfonne流冰區考察,結果發現大量的馴鹿骨頭和鹿角,表明數千年來獵人一直在使用這片流冰區。儘管他們使用的武器從石頭、河貝殼箭頭發展到鐵箭頭,但狩獵技術一直沒有變化。

最近,研究小組在發表於《全新世》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介紹了這些發現。考古團隊最終在這片融化的流冰區及附近地區發現了68支完整和殘缺的箭(還有5支箭頭),創下了歷史記錄,比考古學者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冰凍地區發現的箭都要多。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而最「近期」的發現則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紀。

圖為從直升飛機上拍攝的正在融化的Langfonne流冰區的上部。研究人員估計,如今的Langfonne流冰區只有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一半,只有小冰河期的十分之一。小冰河期是全球氣溫持續下降的數百年,從14世紀一直到19世紀。

供圖:GLACIER ARCHAEOLOGY PROGRAM,INNLANDET COUNTY COUNCIL

流冰區考古學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專業領域,雖然研究者在流冰區發現如此多的古老箭頭令人震驚,但還是顛覆了該領域中普遍接受的觀點,同時為冰在數千年間對文物具有保存還是破壞作用提供了新的線索。

冰冷的『時間機器』?

自從15年前考古學家開始系統地調查融化的冰雪遺址以來,從挪威到北美的流冰區幾乎都發現了保存近乎完好的史前文物。這些單獨的發現都包含了有關當時的手工技藝和很久以前的狩獵傳統的信息。

2006年夏天,一位當地的徒步旅行者在Langfonne流冰區邊緣發現了一隻3300年前的皮鞋,並將其報告給考古學者Lars Pil,於是Langfonne流冰區便成首個公開的流冰區遺址。 現在Lars Pil是Innlandet郡議會文化遺產部的研究者,同時還是新研究的共同作者。

自從那次發現讓Pil意識到流冰區可能保存有文物以來,挪威和其它地區(加拿大的育空地區、美國的落基山區以及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都有類似的流冰區遺址)的研究人員都在思考,能否通過流冰區及其周圍的文物的分布尋找流冰區遺址的使用時間和方式方面的信息,以及隨時間流逝而發生的變化。

冰川本質上是緩慢移動的冰凍河流,與之不同的是,流冰區是穩固的冰雪沉積物,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或減少。研究人員認為,像Langfonne流冰區這樣的遺址,就像冬末的一片積雪:當溫度升高時雪融化,被埋在其中的文物會按照沉積的順序先後露出。

圖為研究者在Langfonne遺址發現的一個維京時代的箭杆前段,具有保存完好的鐵箭頭,箭頭上還纏繞著筋繩和樺樹皮鞭。

供圖:MUSEUM OF CULTURAL HISTORY/UNIVERSITY OF OSLO

圖為另一支來自Langfonne遺址的維京時代的箭,同樣帶有箭頭,箭頭上附帶著筋繩和樺樹皮鞭。

供圖:MUSEUM OF CULTURAL HISTORY/UNIVERSITY OF OSLO

「當時我就覺得,冰就像一臺時間機器。任何進入冰層的東西都會停留其中並受到保護,」 Pil說。

這意味著流冰區最深處將有可能發現最古老的文物,就像考古學者在挖掘埋在土壤中的文物時認為深層泥土中含有更古老的文物一樣。而且,科學家們認為流冰區會隨著每年冬天的降雪而穩步增加,所以距今年代更近的文物可能會埋藏在更靠近流冰區的邊緣地區。

考古學者認為,如果流冰區將史前文物凍結在最初丟失的地方,那麼這些物品將有助於科學家重現人們曾在那裡做了什麼,史前特定時期的流冰區有多大,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增加和縮減的速度。

Langfonne遺址發現的箭似乎是檢驗時間機器理論的一種方法。

這些箭和馴鹿骨頭證實了先前的猜測,即挪威的高山流冰區是馴鹿捕獵的熱點地區:當喜愛寒冷氣候的馴鹿在夏季期間撤退到流冰區以避免蚊蟲叮咬時,獵人們就會帶著弓箭和獵刀跟隨而來。

不過,在採用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對所有的箭和馴鹿殘骸進行年代測定之後,研究人員意識到,至少在Langfonne遺址,時間機器理論並不可靠。研究人員預計,最古老的物品會被保存在丟失時的地方,就像幾個世紀後被埋入冰裡的文物一樣。Langfonne遺址發現的最古老文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但這些文物都已支離破碎,嚴重風化,就像被冰反覆攪動過,或者常年暴露於陽光和風之中一樣。

後來的箭,比如一根具有1500年歷史的箭,使用的是從至少80公裡外的河流中採集的磨尖的蚌殼,看上去就像是昨天剛射出去的一樣。「這就不免讓人懷疑冰內發生了什麼」,將更古老的文物暴露出來,之後又再次冰凍,Pil說。

箭似乎沒有按特定的順序出現,表明冰並未隨時間的推移而形成完美的分層。相隔上千年的箭都排列在流冰區的邊緣,但彼此的距離卻並不遠。「認為在流冰區處於最小規模的時候會發現最古老的文物,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蒙大拿州公園的考古者Rachel Reckin說,她沒有參與新研究。「看起來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被冰層埋葬的文物向下移動了很大的距離。」

新研究的共同作者、卑爾根大學的冰川學家Atle Nesje說,幾千年前,溫暖的夏季可能將更古老的手工藝品暴露出來,之後被融水溪流帶到流冰區的邊緣,然後再次凍結。冰的重量壓在下層冰層上,可能導致它們隨著凍結的物體一起移動。或者較輕的木製箭杆可能被強風吹到地表,然後被巖石卡住或再次被雪覆蓋。與此同時,最近被埋在雪裡的箭可能會留在原地。

更古老的箭可能會被融水衝到下遊,然後再次凍結,所以它們被發現的地方可能離最初埋葬的地方很遠。這意味著過去使用放射性碳測定箭的年代以測繪流冰區的大小行不通。「冰河學者和流冰區考古學者希望通過發現的文物推測流冰區的大小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但實際上行不通,」 Reckin說。

狼獾和維京人

令研究人員感到驚喜的是,Langfonne遺址發現的箭(經過年代測定)可以提供有用的線索,幫助科學家了解過去人們如何使用這片流冰區。例如,在某些時期,研究小組發現了很多馴鹿骨頭,但只發現了極少數的箭。這表明當時人們並未在流冰區打獵。相反,馴鹿可能是被狼獾獵殺。狼獾會把它們的屍體埋在雪裡,留著以後再吃。

研究者通過放射性碳測年法發現,在公元600—1300年間(大約是維京時代),Langfonne流冰區出現了一種不同類型的活動。「考古學者發現了很多箭頭,但幾乎沒有任何馴鹿殘骸,」 Pil說。「這不是巧合。」人們將死去的馴鹿從流冰區移走,採集皮毛和鹿角,然後作為貿易商品出售。

人類對冰及其秘密的認識正在迅速改變,與冰消失的速度保持一致。「過去40年來,我一直在研究挪威的冰川,期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Nesje說。「看到流冰區的融化速度如此之快,每一天都不同,真的很令人恐懼。」

根據流冰區周圍巖石上地衣的生長情況,Nesje估計Langfonne流冰區如今的面積是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一半,是小冰河期的十分之一。小冰河期是全球氣溫持續下降的數百年,從公元14世紀一直到19世紀。

冰雪一直在融化,意味著考古學者必須儘可能地保存更多的信息,同時需要加快行動。「時間至關重要,我們正在努力地做好本職工作,同時盡我們所能利用好已有的數據,」 Reckin說。「幫助我們認識這些複雜過程的每一塊拼圖都大有裨益。」

(譯者:流浪狗)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導致挪威冰川融化後,人們發現了1500年前的巨型箭頭
    氣候變化正在迅速融化世界上的冰川——挪威南部尤通黑門山脈(Jotunheimen)的冰川也不例外。雖然這對該地區的生態系統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但它也為挪威的考古學家提供了一個深入研究他們的歷史的機會。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6日報導,當地時間2月28日,挪威的奧普蘭(Oppland)冰川考古項目的一名負責人在推特上分享了他們在尤通黑門山脈冰川邊緣發現的一支有著約1500年歷史的鐵質箭頭,這種箭頭可以追溯到日耳曼鐵器時代。該負責人在推文中驚嘆道:「你管這大傢伙叫箭頭?是的,這是一個箭頭!」
  • 河南發現6000年前古墓,發現「中華第一龍」
    隨後專家對古墓進行碳14測驗,確定該古墓年代距今約6000年,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經考古工作者的科學挖掘,在仰韶文化第四層發現了四組用蚌殼擺徹的龍虎等動物圖案,其中最為亮眼的便是第一組45號墓。 讓人眼前一亮的倒不是45號墓裡面有什麼稀世珍寶,而是裡面發現了一條「龍」。
  • 歷史:在挪威發現了巨大的1000年前的海盜船墳墓!
    歷史:在挪威發現了巨大的1000年前的海盜船墳墓!利用雷達,考古學家可以看出,在挪威的一個墓地裡,地下有一些大的東西。令他們驚訝的是,他們發現的是一艘66英尺長的船,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海盜船之一。挪威文化遺產研究所說,考古學家發現了異常現象。他們在一份聲明中說,這艘船被埋在地下約1.6英尺處。
  • 6000年前亞洲人屍骨現身巴西工地!!
    兩分鐘定時44000次潔牙,杜邦軟毛超亮白近日,巴西一處建築工地發現兩具6000年前人類骨骼,骨骼的頭骨和腿骨保存完好,整個牙齒仍然清晰可見。   這些遺骸是在巴西聖卡塔琳娜州Ilhota市BR470公路上發現的。有人認為6000年前此處可能是瀉湖中的一個島嶼。聖卡塔琳娜南部大學的考古學家瓦爾迪•路易斯•施溫格伯表示,這些骨骼是在地下60釐米(23英寸)處發現的。
  • 不,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就是時間開始的地方
    而對於人類文明來說,6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古巴比倫文明才是時間開始的地方。巴比倫時間,一年、一月、一星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30世紀左右的蘇美爾地區,就出現了最早的奴隸制城邦文明。
  • 考古學家發現6000年前面具,疑似和外星人有關,莫非它來過地球?
    人類直觀了解史前地球的歷史,只能通過考古,考古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在保加利亞,曾經發現了6000年前的面具,疑似刻畫了外星人的模樣,難道說早在6000年前,已經有太空人出現了嗎?莫非史前文明沒有消失,而是利用高科技技術逃離了地球嗎?
  • 全球變暖或有利於減少地區沙漠化 距今6000年前中國流沙面積最少
    徐志偉(左一)等2011年在毛烏素沙地記錄地層剖面並採集樣品,受訪者供圖年代解析度精細到500-1000年,看清了6000年前的沙漠如何復綠如今,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乾旱與半乾旱區,這些地區佔全球陸地面積的40%,沙丘就廣泛分布在這一區域。
  • 5千多年前神秘洞穴驚現壁畫!包括箭頭符號和人形圖案
    5000年前洞穴壁畫,描述著各種神秘圖案和符號,其中有箭頭符號和人形圖案。據西班牙媒體報導,這些洞穴壁畫圖案大約10釐米長,其中包括一些擬人化圖案,以及一個箭頭和其他符號。據了解,神秘洞穴壁畫是當地歷史學家奧古斯丁·帕羅莫(Agustin Palomo)在探索「多爾蒙」石架墓穴時意外發現的。
  • 科學家發現,6000年前人類食物有大量的汞
    以食物為例,與過去只追求溫飽不同,現代人對品質和健康的要求也更高,這是因為在更加精確的數據分析下,人們發現有機食品更加安全有營養。於是不少人思考,如果我們像原始人一樣吃飯,是不是會更加健康呢?然而,問題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原始人的飲食也不健康,雖然沒有了加工食品,但是他們也無法保障食物的安全性。據悉,科學家們藉助於先進的科學儀器對生活在挪威附近的原始人化石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他們發現原始人的骨骼中有大量的有毒物質,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食物。
  • 人類發現巨型古企鵝骨骼化石:和人身高相仿,活在6000萬年前
    近日,紐西蘭科學家在該國南島發現身高跟成年人差不多的巨型古企鵝骨骼化石,是該區域發現的第2隻巨型企鵝化石。有關研究刊登於當地古生物期刊。 英國《衛報》8月15日報導,紐西蘭科學家發現了這種已滅絕的巨型企鵝的骨骼化石,這種企鵝大約有人類那麼大
  • 240斤的挪威巨獸,每天攝入6000卡熱量,還要吃3公斤牛肉
    240斤的挪威巨獸,每天攝入6000卡熱量,還要吃3公斤牛肉
  • 海底發現遠古「金字塔」,日本專家:超6000年
    在近現代的考古事跡中,專家已經發現了很多失落的城市。日本發現海底「金字塔」二十多年前,日本的一個潛水旅遊導遊,意外的在日本與那國島的海底,發現了一些舉行的石材建築結構,與那國島開始聞名世界,海底失落古城也開始頻頻被人提起。有一部分人認為,與那國島下可能存在一座古城廢墟,就在25米深的水下,就有許多類似於房屋的建築結構。
  • 時間的箭頭 Arrows of Time 下
    換句話說,發現原子比行星能使計時器更好。 官方將秒重新定義為銫的特定同位素發生9,192,631,770次振動的持續時間。後來在小鼠中進行的研究發現,對SCN的破壞會破壞動物的節律-SCN移植可以恢復它們。
  • 最新研究顯示:地球古磁場40億年前形成
    極光是由地球磁場和太陽風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圖片來源:NASA   最新研究顯示,地球至少在40億年前便形成了磁場,比此前認為的早了5億多年。   這項7月31日發表於《科學》雜誌的研究,在理解地球何時以及如何開始演化形成現代形式上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古磁場通過阻止強勁的太陽風暴去除大氣層,使這個有著5億年歷史的星球更加適宜於生命居住。
  • 6000年前,靛藍已經走進人類的染坊 科學人
    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了目前已知最早的靛藍染色使用證據。
  • 挪威科學家發現人類已知最遠親 為單細胞生物體
    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人員藉助顯微鏡觀察挪威湖泊中一種單細胞生物體20多年後宣布,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體之一,是已知的人類最遠親戚。
  • 6000年的印加石被破譯?科學家:它是6000年前的宇宙星圖
    筆者-小文人類的智慧主要體現在人類建立的文明上,而文明程度越高,人類所創造出來的科技產物就越發達,而在人類誕生的500萬年以來,地球已經誕生了數代文明了,科學家根據研究古文明遺蹟,發現現代人已經是地球的第五代文明了。
  • 龐貝古城驚現2000年前「快餐店」,古羅馬人也吃麥當勞?
    如此絢麗的壁畫,你能想像這是2000年前的作品嗎? >近2000年前食物的痕跡。 2000年前的古羅馬人就吃魚羊豬了?那不是跟我們現代人差不太多了?
  • 挪威海岸線極其蜿蜒曲折,構成了挪威特有的峽灣景色
    挪威海岸線極其蜿蜒曲折,構成了挪威特有的峽灣景色,有著「萬島之國」的美譽。挪威生活節奏平靜悠閒,風光秀美旖旎,以豐厚的社會福利體系和恬靜安逸的生活環境聞名世界,已連續六年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居住的國家。挪威王國,挪威一詞,由Nolreweg轉來,意為「通往北方之路」、「北方航道」。當時來往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航道主要有3條:東路經波羅的海,西路經北海,北路沿著半島的北岸出入。當時,北路一線海岸地區依航線的名稱被叫做「諾雷韋格(Nolreweg)地區」,是將日耳曼語的Nolre( 北)和Weg(路)拼合而成的地名。
  • word箭頭怎麼打,word箭頭怎麼設置
    我們在使用word的過程中免不了需要作圖,這個作圖就需要用到一些箭頭標誌,那麼筆者針對word箭頭作一個簡單的分享word中各種類型的畫法已經使用方法。在word中常見的箭頭有以下這幾種那麼怎麼一個個畫出來,首先打開你的word點擊插入然後在插入這一欄找到形狀點擊出來後我們就可以看到各種圖形,箭頭就是從裡面畫出來的,我們直接點擊圖形,然後選擇其中之一按住滑鼠在word空白處拖動,可以任意拖動位置,方向長度,其餘任何的箭頭都是按照這個方法最後就是怎麼將這個箭頭進行美化加以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