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油墨之王杭華股份:油墨市佔率第三,急需擴產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國環保油墨之王杭華股份:油墨市佔率第三,急需擴產

  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先於全球開始使用墨。

  公元1000年左右,北宋時期的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今天,油墨卻已不是中國的強項,尤其是在原材料和高端油墨生產技術上,和發達國家差距明顯。

  幸運的是,隨著近年來中國科技進步,以杭華股份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油墨生產技術上,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無論從產品品種還是產品質量上,基本上實現了自主可控。

  杭華股份已經是行業內知名企業,油墨產量上市佔率第三,環保油墨UV油墨產量市佔率第一,達到近50%。

  杭華股份油墨憑藉什麼,成為中國UV油墨市佔率第一的企業?從2013年至2019年,營收一直在9億至11億間波動。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其營收陷入瓶頸,是否會影響其未來的成長性?

  UV油墨市佔率遙遙領先

  油墨按照溶劑類型分為油性油墨、揮發性液體油墨和無溶劑油墨。

  杭華股份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節能環保型油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溶劑汙染更少的無芳烴膠印油墨、脂類溶劑油墨、醇類溶劑油墨、水性油墨,以及無溶劑的紫外光固化(UV)油墨。

  UV油墨優點眾多,如具有瞬間固化,印刷速度快;附著牢度強,承印材料範圍廣;印刷設備待機時間長,無需清洗;印刷適性好,印刷品性能優異;不含有機溶劑,不排放有害氣體,符合環保要求等。因此,UV油墨成為了目前市場上成長最快、最具發展潛力的節能環保型油墨品種之一。

  目前,中國企業UV油墨,特別是高檔UV油墨的品種和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其原因主要在於:中國的UV技術研發起步較晚,技術相對落後;此外, UV油墨上遊原材料品種及質量尚不及發達國家。

  杭華股份一部分UV油墨技術來自日本股東TOKA.TOKA中文名為華東色素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是全球知名的材料化工企業。為了引入TOKA,杭華股份讓其持有46.67%的股份,分享中國巨大的市場。

  TOKA除了分享相關技術以外,還為杭華股份提供部分原材料。杭華股份在招股書中提到,若未來TOKA不能按要求及時提供相關原材料,且杭華股份也未能找到合適的替代品,短期內將面臨原材料供應不足的風險。可見杭華股份對於TOKA的原材料有一定依賴性。

  2013年,杭華股份與TOKA籤訂《技術轉讓協議》:杭華股份以2,560萬元人民幣受讓TOKA部分UV技術。此後,杭華股份徹底掌握UV油墨開發、生產相關技術及智慧財產權。

  在過往經營期間,杭華股份還積極對外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與浙江大學、杭州師範大學等知名高等院校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

  2014年,杭華股份與浙江大學就「醇水溶性樹脂製備關鍵技術及工業化」進行技術開發合作。

  2017年底,杭華股份通過該項目,獲取「一種具有鞭毛結構的醇溶性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和「一種UV光油印前打底水性光油及其製備方法」兩項發明專利,提高了其油墨生產水平。

  打鐵還需自身硬,杭華股份除了通過外部資源提升技術水平,研發投入明顯高於可比公司。

  經過多年努力,杭華股份油墨技術水平已經位於國內前列,產品品質優異。

  油墨生產技術主要為用於原材料製作的樹脂開發技術、油墨的配方、油墨的生產工藝和檢測及品控技術[1] 。

  在樹脂開發技術上,杭華股份在油墨的前端技術,即上遊核心樹脂原材料領域進行布局,單獨成立了樹脂研究部門,從事相關原材料研發。該部門研製出的「高附著力UV固化樹脂關鍵技術及製備工藝」,克服了傳統工藝會殘留有機揮發物等問題,可以製備出符合市場要求,並且有著良好色域表達能力,高度適合印刷的油墨產品。

  在油墨配方上,中國公司較多採用外來配方,較少有UV油墨配方的研發、改良能力。杭華股份不僅擁有油墨配方研究能力,還參與制定了《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膠印油墨》和《膠印紫外光固化油墨》等相關行業標準。

  最終成品上,杭華股份的UV油墨品質屬於國內一流,尤其是印刷速度上,歐美主要競爭對手印刷速度一般為80-120米/分鐘,最高不過150米/分鐘;而杭華股份印刷速度可以達到250米/分鐘以上。

  高品質油墨讓杭華股份獲得了較高的市場份額。

  2017年、2018年,杭華股份油墨產品在重點企業中的市場佔有率均超過6.7%,排名中國第三,僅次于洋紫荊油墨和上海迪愛生;環保型油墨UV油墨在重點企業中的佔比均超過40%,市佔率排名第一,遙遙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

  杭華股份專精環保型油墨,不僅讓其UV油墨市佔率第一,而且其UV油墨的營收不斷增加,從2013年的3.27億,增至2019年的4.93億,佔總營收比例也不斷提高,從33.89%增至49.77%。

  除了技術水平,還有什麼原因導致杭華股份UV油墨營收節節攀升?

  擴產在即

  根據中國油墨協會相關資料顯示,中國油墨年產量從2012年的61.5萬噸,發展到2018年的76.8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為3.77%,雖然增長較低,但依舊是增量市場。

  讓杭華股份更加受益的是:在號召發展低碳經濟、推廣綠色環保的今天,生產和使用節能環保油墨正日益成為油墨業和印刷業的共識。

  由於傳統溶劑型油墨使用了大量苯系溶劑,對環境汙染嚴重,歐美國家自2000年開始就逐漸用環保型油墨取代傳統型油墨,日本也在2002年發布了相關環保油墨標準,推廣環保型油墨在食品、藥品及婦嬰用品包裝上的應用。

  中國政府近年來也頒布多項相關政策,促進環保型油墨發展,如2019年的《印刷工業汙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促使更多企業在原輔材料、設備或工藝上進行調整,推進UV油墨、水性油墨、植物油基膠印油墨等環保型油墨逐步替代原有汙染相對嚴重的產品。

  具體而言,環保政策給杭華股份帶來的市場空間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中國液體油墨行業仍存在大量「生產規模小、利潤空間小、技術薄弱、產品低端」的中小油墨企業。而隨著環保政策趨嚴,很多類似的小企業將會被淘汰。

  全球油墨製造業行業集中度較高,全球前10大油墨企業約佔全世界70%以上的市場份額。2014年,中國前20大油墨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僅接近50%,雖然近年來大企業市佔率有所提高,但距離世界水平還有一段距離。

  由於UV油墨不需要溶劑,從根源上斷絕了汙染源,所以近年來發展最好。

  中國感光學會輻射固化專業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8年,中國UV油墨產量由3.22萬噸增長至7.04萬噸,年複合增長率達13.93%,遠高於我國印刷油墨行業整體3.77%的增長率。

  可見,中國UV油墨產量佔油墨總產量比例逐漸提升,而且,這一趨勢有望持續。這不僅是因為環保政策,還因為相關技術突破。

  目前,UV油墨固化光源普遍採用「高壓汞燈」,這種光源卻缺陷明顯:使用壽命有限;能耗較大,能量有效利用率不高,輸入能量中僅有大約20%能量產生固化所需的紫外線;仍舊存在汙染,其中的汞具有「高壓、高溫和強輻射」的特點,還易產生臭氧,對環境造成汙染。

  近年來,LED UV固化技術逐漸興起,預計未來將成為主流固化技術。LED燈使用壽命更長,能量效率更高,能耗更低,且LED燈可以瞬時開關,無須預熱,熱輻射極低,不產生臭氧。據市場調研機構Yole預測,全球UV固化光源中LED UV市場份額將由2015年的21%增長到2021年的52%。LED UV固化技術也讓人們對UV油墨擔憂進一步減少,UV油墨產量將加速增長。

  另一項近年興起的技術是數碼噴墨技術。相對傳統印刷方式,該技術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一張起印、無須版制、全彩圖像一次完成;並且在列印成本、列印質量、系統投資成本、佔地空間上優勢明顯,具有更大的市場前景。同時,數碼噴墨的墨水必須是環保型墨水UV墨水或者水基墨水。

  在LED UV固化技術上,杭華股份已經突破了「油墨必須具備的高顏料分散性和低粘度,而獲得良好印刷適應性」的技術難點;在數碼噴墨技術上,杭華股份較早開發出具有高色彩度的數碼噴墨 UV IJ系列,並已與國內多家知名設備廠商建立合作,在該領域佔據先機。

  按照常理推算,專注環保油墨的杭華股份應該在近幾年發展不錯,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

  2013年至2019年,杭華股份營收一直在9億至11億之間波動,淨利潤也大約在7000萬至9000萬之間波動。(2016年僅有上半年數據,營收、淨利潤分別是4.18億和4246萬,該行業季節性不明顯,預計營收不超過10億,淨利潤也在1億以下)

  在招股書中,杭華股份提到,「由於液體油墨下遊終端客戶為包裝印刷廠,單一客戶規模較大,對於油墨品質、服務及供應穩定性要求較高,杭華股份受制於自身現有產能,目前無法為大客戶供貨」。

  而國內大型液體油墨生產廠商,其每年產量可達到4萬噸以上,杭華股份規模與之相比,差距巨大。

  事實上,環保政策等諸多利好,僅僅是讓杭華股份不斷穩固UV油墨方面地位,取得了更高的市場佔有率。而在產量最多的液體油墨市場,杭華股份營收幾乎都維持在1.2億左右,其2018年市佔率僅為3.54%,在統計的重點企業中排名第十一位。

  因此,提高液體油墨產能,成為杭華股份發展非常重要的一環。

  事實上,2016年,杭華股份擬通過IPO建立2.8萬噸油墨生產線;至2019年,其使用自有資金完成了一期1萬噸液體油墨生產線,預計今年年投產;今年,杭華股份再次申請IPO,擬募集資金完成二期1.8萬噸油墨生產線,包括1萬噸液體油墨和8000噸功能材料項目。

  杭華股份通過多種方式,專研環保型油墨,不僅技術上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並且是中國UV油墨市佔率第一企業,佔據40%以上市場份額。隨著2.8萬噸油墨生產線一期投產,如能募資成功,以及二期投產,杭華股份能夠反轉當前在液體油墨市場的頹勢,突破常年營收10億左右的瓶頸,成為「中國產量第一的油墨企業」。

(責任編輯:DF314)

相關焦點

  • 洋紫荊擬於深交所上市 杭華油墨申請科創板IPO
    經業務分拆,洋紫荊浙江將成為上市主體,謀劃於深交所獨立上市公告透露,以2019年的年度銷售額計,洋紫荊浙江集團為中國最大的油墨製造商,並躋身全球油墨製造商二十強之列。洋紫荊浙江集團的主要產品為以旗下「洋紫荊」的自有品牌名義銷售塑膠印刷油墨及紙品印刷油墨,主要應用於食品及飲料包裝、禮品包裝及紙張印刷。
  • 金博股份:碳基複合材料龍頭,將受益於矽片擴產+技術迭代
    東吳證券11月29日發布對金博股份的研報,摘要如下:金博股份:國內領先的碳基複合材料產品供應商公司主業聚焦於先進碳基複合材料及產品,主要產品包括坩堝、導流筒、保溫筒、加熱器等,均為光伏行業長晶爐熱場系統的關鍵部件
  • 洋紫荊油墨:綠色環保的行業先鋒
    為確保產品品質,公司嚴格實行6S現場管理體系,於2008年率先在中國油墨行業通過QC08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認證,並配備了氣相色譜—質譜聯動儀、電腦測色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等設備。我們公司檢測實驗室是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實驗室。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是我國唯一的實驗室認可機構,承擔全國所有實驗室的ISO17025標準認可。
  • 中偉股份:市佔率全球14%國內50%國際領先的鋰電池新秀
    海外對前驅體工廠存在嚴格生產限制,因此全球前五大供應商中僅優美科、田中佔據一定市場份額,中國企業有望憑藉加速擴產實現全球替代。三元前驅體行業向頭部集中,中偉股份2020年市佔率上升至18%。 LG、SK擴產計劃明確且激進,充分受益歐洲電動車市場的需求暴增,公司為LG 和 SK 的主供有望獲得更多訂單。同時特斯拉自建產能規劃樂觀,有望遠期擴大採購訂單。預計20-22年公司在 LG 動力項目的份額維持40%以上,分別為公司貢獻3、4.5、6.1萬噸的訂單。
  • 金博股份IPO疑案追聲:研發不配科創板 擴產已陷迷局
    此外,市場還對公司的這次IPO的擴產產生疑問:擴產沒有必要,IPO還有他圖。投研減少 專利已空《電鰻快報》據招股書,金博股份獨家或以第一起草單位身份牽頭制定了5項國家行業標準,擁有「碳/碳複合材料低成本製備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66項。
  • 國金證券:PVC手套擴產 糊樹脂步入景氣周期
    主流手套廠家擴產帶動PVC糊樹脂需求向好。從全球主要手套企業擴產方面看,國際手套行業龍頭Top Glove,國內巨頭藍帆醫療、英科醫療均有擴產計劃,僅2020年,三家公司分別擴產PVC手套24億隻、40億隻和30億隻。
  • 中國油墨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圖表 16 **-**年國內油墨產量    縱觀我國各類油墨在市場的應用情況,截至**我國印刷油墨以膠印油墨和凹印油墨為主,**年,膠印油墨約佔印刷油墨總產量的42%,凹印油墨約佔總量的40%。近幾年,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進,我國膠印油墨的質量水平有了長足進步,已基本達到了高檔印刷品的要求。而知名品牌的膠印油墨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 保利協鑫「王者歸來」:募資42億再擴產顆粒矽
    來源:華夏能源網光伏產業火熱擴產潮中,矽業巨頭上演「王者歸來」!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獲悉,昨日(1月14日)交易時段前,保利協鑫能源(HK:03800)發布公告稱,公司以每股1.08港元配售39億新股,配售價較前一交易日收市價1.23港元折讓約12.2%,配售股份佔該公司經擴後股本約15.57%。
  • 塑料軟包裝用凹印油墨技術
    據《中國包裝報》統計,在2004年所需的塑料包裝油墨7—8萬噸數量中,氯化聚丙烯型約佔55—6O%,聚醯胺型佔25—3O%,聚酯聚氨酯型佔lO—l5%,其它類型僅為5%。今天,中國紙業網編輯從包裝印刷開始,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 [上市]揚帆新材: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
    3-1-1-22浙江揚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保薦書 (二)募集資金無法達到預期收益的風險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於擴產項目,項目全部達產後,將提升公司的生產能力。2、UV塗料市場容量光引發劑 184主要應用於 UV塗料中,在該類產品成本中需要的光引發劑用量佔比約為 5%,但是由於 UV塗料使用量大,因此對光引發劑整體需求量遠大於 PCB油墨中對光引發劑需求量,發行人本次募集資金投向包括 184產品的擴產。
  • 光伏的擴產潮 設備廠商的掘金熱!附光伏設備分布圖
    02多晶矽還原爐:受益於國內矽料擴產  我國矽料產能持續增加,國產化率持續提升;我國矽料產能和產量持續提升,2019年分別達到45.2萬噸和34.4噸;我國矽料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比例持續提升  若考慮到2019年行業的新擴產規模約20萬噸來測算,擴產帶來設備的市場空間約為200億元。以3000噸多晶矽對應1GW產能來測算,若未來5年下遊需求規模年化增長20GW,則對應的設備需求量為60億元/年。  在多晶矽製備環節,核心設備為多晶矽還原爐,其價值約5000~6000萬元/萬噸。國外多晶矽還原爐設備供應商主要有德國GEC、美國GT等。
  • 明基材:偏光板產業擴產不積極,預料偏光板還是供需吃緊
    明基材:偏光板產業擴產不積極,預料偏光板還是供需吃緊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4-29 來源:時報資訊     北京時間04月29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明基材:偏光板仍供需吃緊,部分尺寸調漲。
  • 一輪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的擴產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 璞泰來、杉杉股份、斯諾實業、中科星城、翔豐華、凱金能源等負極材料企業將出席大會,圍繞負極材料技術路徑及發展趨勢等展開深度探討。 一輪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的擴產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高工鋰電獲悉,目前包括璞泰來(江西紫宸)、杉杉股份、國民技術(斯諾實業)、中科電氣、翔豐華、凱金能源都在加緊部署負極材料產能與石墨化加工能力。 同時,今年諸多「新兵」加入負極材料擴產大軍,包括福鞍碳材料、湖北寶乾、金泰能、閩光新材料、龍蟠科技、山河智能相繼宣布投資或開工負極材料項目。
  • 光伏資本市場「瘋狂擴產」,設備「鏟子股」淘金熱
    受益於光伏產業鏈的大舉擴產,一些設備「鏟子股」迅速崛起並在資本市場上瘋狂掘金。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國產化設備已經成為光伏企業擴產的主流選擇。相比國外設備,國產化設備具備價格低、生產效率高、交貨周期短和服務快捷等優勢。賈銳向記者表示:「2015年以來,我國國產化光伏設備的多項指標大幅提升,目前整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設備基本實現國產化,像電池生產設備的國產化程度已接近100%。
  • 斥資22億元 彩虹股份擬上馬第8.6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擴產...
    彩虹股份(600707)11月13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彩虹光電擬投資第8.6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TFT-LCD)170K產能擴產技改項目,項目總投資22.65億元。彩虹股份為我國FPD(平板顯示)器件領域唯一的具有「面板+基板」上下遊產業聯動效應的企業,主要業務為液晶面板和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 同行紛紛轉型,泰福泵業卻IPO大舉逆勢擴產
    2017年-2019年,該公司來自前五名客戶銷售額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51.97%、50.85%、58.89%。其中,孟加拉GAZI INTERNATIONAL為該公司長期以來的第一大客戶,該時期內泰福泵業來自該客戶的營收分別為1.12億元、1.01億元、1.82億元,佔該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7%、34.41%、47.13%。
  • 兩周逾70%漲幅,彩虹新能源擬擴產6倍趕超信義、福萊特
    ——當然不是這麼回事,請看以下解說: 早期母公司主體是彩虹集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乃陝西省鹹陽市的國有企業,並控股有A股上市公司彩虹股份(600707.SH)。由於新智能終端的普及,目前彩色顯像管產業當然是不行了,可彩虹當年也算是業內龍頭,曾經是中國第一支彩色顯像管的誕生地,也是中國第一片液晶玻璃基板的誕生地。
  • 鼎通科技IPO:主營產品市佔率不足0.3% 產量下降卻還要「強行」擴產
    《電鰻快報》文 / 李瑞峰        近日,據交易所公告,東莞市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通科技
  • 蘋果印度擴產計劃:緯創代工,富士康將迎來競爭
    2月3日消息,近日,據外媒報導,蘋果將在印度擴產,代工方面與供應商緯創公司合作,主要生產iPhone的電路板。這是緯創首次在印度開設電路板組裝工廠。蘋果的這次擴產計劃,是蘋果擴大手機市場的重要一步。而這次蘋果與緯創合作的則不同,此次生產的是電路板,而電路板是電子設備的關鍵組件,是CPU 內存等硬體設備的載體,成本約佔手機成本的50%,重要性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蘋果將電路板的生產合作交給緯創,引發了圈內網友的熱評。說起緯創公司,很多人都不熟悉,其實緯創和富士康一樣,是電子設備的代工廠。
  • 水性油墨為什麼是環保油墨?
    在眾人眼裡,水性油墨就是環保油墨。但是環保在那裡呢?我們給大家普及一下水性油墨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