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鰻快報
《電鰻快報》文/高偉
金博股份衝關科創板遇到麻煩了!《電鰻快報》發現,金博股份除了董事長借款增資被疑「空手套白狼」、大股東似乎也不「乾淨」外,公司在專利及業績方面,也難於科創板匹配。讓人們擔心,一旦上市可能會給社會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
此外,市場還對公司的這次IPO的擴產產生疑問:擴產沒有必要,IPO還有他圖。
投研減少 專利已空
《電鰻快報》據招股書,金博股份獨家或以第一起草單位身份牽頭制定了5項國家行業標準,擁有「碳/碳複合材料低成本製備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66項。其中國內專利65項,韓國專利1項,其中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34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最新申請專利日期是2018年12月13日,分別為單晶爐用導流筒內屏、導流筒外屏及導流筒、單晶爐用導流筒外屏及導流筒、一種導流筒外屏及導流筒、一種單晶爐用導流筒外屏及導流筒。
也就是說,2019年,該公司並無新增專利。與2010年8項專利、2011年的9項專利、2012年的8項專利相比,成果相差甚遠。也與科創板的屬性拉開距離。
除此之外,金博股份部分核心技術,並未申請專利。是否存在相關技術水平處於瓶頸或重大技術難題無法突破的情況?但如果不申報專利,金博股份又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呢?
從研發投入情況看,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在職員工288人,其中研發人員37人,研發人員佔比12.85%。在研發投入上也出現大幅縮減,2019年上半年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僅10.88%,遠遠低於2018年的15.67%。如圖:
業績存疑 採購有疑
《電鰻快報》還發現,金博股份業績持續存疑,2018年的碳纖維採購量與產品產量之間也出現如此大的差異。
2017年-2018年,金博股份的毛利率持續增長,分別為64.95%、69.32%,不過這一趨勢並未持續,2019年毛利率大幅下滑,僅為62.3%。在3月11日的審議會議中,上市委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聚焦了金博股份的毛利率問題,要求其說明,2018年毛利率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在下遊客戶議價能力逐漸增強的情況下,高毛利率水平的可持續性。人們不禁要問,毛利率下滑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根據招股書第144頁披露,金博股份在2017年到2019年採購碳纖維的數量分別為104.16噸、142.08噸和202.51噸,但與此同時,招股書第140頁披露,公司的產品產量在2017年到2019年分別為118.99噸、178.46噸和201.88噸。對比兩項數據,可以發現在2018年,公司的產品產量顯著超過了同期採購的碳纖維原材料數量。與此同時,2018年末金博股份的原材料存貨帳面餘額168.87萬元相比2017年末的304.59萬元,僅減少了140萬元左右,與當年2465.9萬元的碳纖維採購金額相比僅佔到5%左右。這也就意味著金博股份在2018年採購的碳纖維數量,遠低於同年產品產量,卻並未導致庫存原材料的大量消耗。進而對應著2018年度的單位產品消耗碳纖維數量,與2017年和2019年存在重大的差異。在產品結構、生產流量都未發生過變化的背景下,金博股份2018年的碳纖維採購量與產品產量之間的差異,應當如何解釋呢?
擴產已陷迷局 募資還有他圖
根據招股書,2016年-2019年1-6月,其主要產品熱場系統系列產品銷量分別為65.32噸、103.69噸、128.8噸、104.98噸,該產品連年為公司貢獻了99%左右的收入,是名副其實的核心產品。在此次募集資金中,計劃以2.29億元用於建設先進碳基複合材料產能擴建項目,佔總募集資金的71%。如此明確的擴張計劃,體現出金博股份的雄心壯志,但該公司並未說明該項目的內部收益率。
其中,項目擬投資 22931.00萬元,通過購置土地、建設生產廠房及配套設施、
購買設備等提升公司的生產能力,加快新產品產業化的進度,以應對市場對於先
進碳基複合材料迅速增長的需求。項目建成後,發行人預計新增先進碳基複合材
料產能 200 噸/年。項目預計建設期為 2 年。
業內人士分析稱,實際上,公司或將大部分資金用在購置土地和房產上。據招股書,用於「廠房、辦公樓」的資金高達8055萬元。
「如本次募集資金不能滿足項目資金的需求,公司將以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等途逕自行解決資金缺口,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如果本次募集資金超過項目資金的需要,則公司將會將超募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等其他與主營業務相關的業務上。」公司招股書的此句描述,顯得意味深長。
《電鰻快報》根據金博股份現有的經營情況來看,其產銷率卻在走下坡路。上述項目如果順利投產,其新增產能可否順利消化也是個未知數。
畢竟,2016年-2019年6月,金博股份的核心產品產銷率分別為89.07%、87.63%、72.69%、125.99%,可以看到,2016-2018年產銷率逐年下滑。還有一項數據,逐年攀升的存貨跌價損失:2016-2019年1-6月,這家公司的貨跌價損失分別為-40.79萬元、-29.20萬元、-157.94萬元、-346.51萬元,其中2019年1-6月該項數據出現陡增。
在存貨跌價損失逐年攀升的情況下,金博股份的擴產真的有必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