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罕見病不罕見,國內喜鵲醫藥開發唯一ALS 新藥

2020-12-03 騰訊網

馬賽替尼,多種適應症進入臨床研究

Masitinib mesylate(甲磺酸馬賽替尼)由AB Science研發,臨床適應症涵蓋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阿爾茨海默(AD)、肥大細胞增多症、胰腺癌、多發性硬化症、哮喘、前列腺癌等。其中,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已於2019年向美國FDA提交了新藥上市申請。甲磺酸馬賽替尼分別在2009年和2015年獲得FDA治療胰腺癌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孤兒藥資格。

▲圖1. Masitinibmesylate結構式

甲磺酸馬賽替尼是一種有效的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3(FGFR3)、KIT原癌基因受體(KIT)和前列腺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DGFR)等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該藥物通過靶向有限數量的激酶來調節肥大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活性。

基於其獨特的作用機制,馬賽替尼被開發用於腫瘤、炎症性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等疾病的治療。由於其免疫治療活性,馬賽替尼可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期。通過作用於肥大細胞和小膠質細胞,進而調節炎症和神經退行性過程,馬賽替尼可能對與某些炎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相關的症狀有效。

▲圖2. Masitinibmesylate的臨床試驗

在中國,馬賽替尼片劑處於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的具有c-kit近膜區突變的3期或4期的黑色素瘤和轉移性結直腸癌的臨床III期研究階段。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暫無治癒療法,藥企紛紛布局研發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又稱漸凍人症,是一種罕見的進展性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率約十萬分之二到十萬分之五。美國約有3萬人確診,歐洲約1萬5千人。大多數患者在症狀首次出現後,通常會在 5 年內死於呼吸衰竭。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通常在60歲左右發病,但一些直系遺傳病例通常在50歲左右發病。患者從發病到死亡的平均生存期為3至4年。只有10%的患者生存期超過十年,極少數生存期為50年甚至更久。大多患者死於呼吸衰竭。

ALS暫時還是不可治癒的疾病。在此之前,美國FDA批准了兩款藥物上市,分別是Riluzole(利魯唑)和Edaravone(依達拉奉)

利魯唑可延長大約2至3月的壽命,但並不緩解症狀。

依達拉奉可減緩ALS患者日常臨床功能的下降。但是沒有證據表明依達拉奉對所有ALS患者有效。依達拉奉的治療費用昂貴(在美國每年約為14萬美元)。用藥頻次高,在兩周內每天進行長達一小時的靜脈輸注,持續兩天,然後停藥兩周。如此日常輸液頻次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依達拉奉是一種神經保護劑,在急性腦缺血及後續腦梗死後幫助恢復神經。根據田邊三菱製藥年報信息,該藥物2014年至2017年的全球銷售額為0.67億美元、0.6億美元、0.53億美元、0.52億美元。

FDA還批准了NeuRx隔膜起搏系統,該系統植入電極和電池組使隔膜(呼吸肌)收縮,以幫助某些在嚴重呼吸衰竭發作之前患有ALS的人。

全球ALS研發情況

目前,AQST-117(利魯唑口服片)處於該領域研發的第一梯隊,該藥物由AquestiveTherapeutics研發,於2018年獲得美國FDA認證治療肌肉萎縮側索硬化症的孤兒藥資格。

此外,Tirasemtiv處於治療ALS的臨床III期研究,該藥物因該適應症於2012年獲得歐盟孤兒藥資格。同一年,因該適應症獲得美國快速通道資格。

Tofersen是一種反義寡核苷酸(ASO)RNase H介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信使核糖核酸抑制劑,目前處於治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臨床三期試驗階段。

▲圖3. ALS藥物研發進度分布,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表1. 全球部分ALS藥物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截止2020年9月

中國ALS研發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於2018年5月11日聯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肌萎縮側索硬化被收錄其中。

在表2所列的上市藥物中,Edaravone(依達拉奉)是唯一在中國上市的創新藥。該藥物首先於2001年在日本上市,後於2019年7月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商品名易達生。

Tetramethylpyrazine Nitrone(硝酮嗪)是目前唯一在研ALS中國1類藥物。硝酮嗪由暨南大學和廣州喜鵲醫藥共同開發,是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激動劑、環磷腺苷效應元件結合蛋白刺激劑、原癌基因蛋白質c-akt調節劑和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目前處於臨床二期研究階段,用於治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糖尿病腎病和中風。

廣州喜鵲醫藥有限公司於2019年2月12日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深圳仙瞳智創投資有限公司投資。

小結

罕見病越來越受到政府和國內藥企的關注。讓罕見病變得不罕見,或將成為中國醫藥研發的目的之一。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作為一種罕見的進展性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暫無治癒療法,國內患者現在只有依達拉奉這一款進口藥,在如此未滿足的臨床需求之下,期待國內企業增加該領域的研發投入,研發出真正屬於國人自己的創新藥,為這類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文章版權歸【美柏醫健】所有

相關焦點

  • 2020 年這些新藥在國內獲批:抗腫瘤、罕見病藥物佔比近半
    據 Insight 資料庫不完全統計,2020 年 NMPA 共批准了 53 款新藥(詳見下表),其中進口新藥 32 個,國產新藥 21 個。 從數量上看,2020 年批准的新藥個數與 2019 年不差上下,似乎並未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也可能得益於藥審中心審評效率的不斷提高。
  • 探秘新藥!2020年,中國共獲批13款
    該藥物是武田罕見病重磅之一,其罕見病業務又分為三個細分業務,即血液學罕見病藥物、代謝領域罕見病藥物、以及遺傳性血管性水腫藥物。自武田合併夏爾之後,將其重心放在了五大領域:消化、罕見病、血液製品、腫瘤、神經科學,當下增長也主要來源於對Shire的收購。2020年武田僅在中國獲批一款新藥,而且直指罕見病。
  • 一年時間,4個新藥獲9項FDA孤兒藥認證,國內這家藥企做到了!
    2021年1月5日,亞盛醫藥(6855.HK)布,美國FDA日前授予公司在研原創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孤兒藥資格認定
  • 罕見病專欄 | 一周罕聞藥事(1.3-1.8)|白血病|治療|基因療法|新藥...
    抗體療法、肽類療法、基因療法、RNA療法、細胞療法……多種新療法悄然興起,欣欣向榮,共同構建了生機勃發的罕見病療法研發生態。一周罕聞藥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周有哪些療法進展。  1  抗體療法  協和發酵麒麟(中國)製藥在中國遞交的罕見病新藥布羅舒單抗(burosumab
  • 德國兩款罕見病新藥將首次亮相第三屆進博會
    在即將於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來自德國的大型跨國企業勃林格殷格翰將「首秀」兩款罕見病治療新藥泛發性膿皰性銀屑病(GPP)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皮膚病,患者在身體各區域會爆發許多無菌性膿皰,出現突然發熱、寒戰和皮膚疼痛性病變等症狀,不僅患者極為痛苦,還可能伴有危及生命的器官衰竭和感染性併發症。勃林格殷格翰研發的Spesolimab是一種正處於II期臨床研究的單克隆抗體創新藥物,有望實現對GPP的有效治療。
  • 罕見病患者之痛:自費藥用不起,醫保不給報
    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以下簡稱「瓷娃娃」)工作人員張皓宇在博文中寫道。因一場由國外傳入並在國內風靡一時的「冰桶挑戰」公益活動,「罕見病」在8月罕見地成為熱詞。截至8月30日晚,瓷娃娃獲捐善款已到帳超過800萬元,其中557萬多元將首批用於支持ALS(漸凍症)患者在內的罕見病群體,包括通過招投標進行直接資助、改善生活質量等。
  • 亞盛醫藥斬獲第9項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創中國藥企之最
    來源:美通社中國蘇州和美國馬裡蘭州羅克維爾市2021年1月5日 /美通社/ 致力於在腫瘤、B肝及與衰老相關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的處於臨床階段的研發企業– 亞盛醫藥(6855.HK)今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日前授予公司在研原創新藥Bcl-2抑制劑APG-
  • 亞盛醫藥兩細胞凋亡品種又獲兩項FDA孤兒藥認證
    亞盛醫藥(6855.HK)今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日前授予公司細胞凋亡管線在研原創新藥MDM2-p53抑制劑APG-115、Bcl-2/Bcl-xL抑制劑APG-1252兩項孤兒藥資格認定,分別用於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小細胞肺癌(SCLC)。截至目前,亞盛醫藥共有4個在研新藥獲得6項FDA孤兒藥認證。
  • 罕見病新藥!美國FDA授予Edsivo(celiprolol)治療血管性埃勒斯-當...
    2018年12月31日訊 /生物谷BIOON/ --Acer Therapeutics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製藥公司,專注於收購、開發和商業化用於治療嚴重罕見和超罕見疾病的療法。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Edsivo(celiprolol)的新藥申請(NDA)並授予了優先審查資格,其處方藥用戶收費法(PDUFA)目標日期為2019年6月25日。
  • 讓「罕見病」不再是「孤兒」——重大疾病患者「一粒藥」的期待何...
    潘龍飛說,業內有一種說法,「罕見病很罕見,但是能看罕見病的醫生其實更罕見。」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認為,「從關心重視多發病、常見病,逐漸走向關注關愛少見病、疑難病,特別是預後差的罕見病,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懷是社會發展和文明的體現,也代表著醫療的公平公正。罕見病診療的規範和孤兒藥的開發,也將帶動醫學整體水平的發展。」過去的一年,是國家逐漸規範罕見病診療的一年。
  • 那些罕見的罕見病
    國際確認的罕見病有五六千種,其中大多數是由於遺傳缺陷所導致。為了引起公眾對罕見病的關注以及對罕見病人的關愛,歐洲罕見病組織於2008年2月29日發起了第一屆國際罕見病日。此後,世界多國將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定為國際罕見病日。有一些病症,如脊髓灰質炎、天花等曾經猖獗一時,但由於疫苗的廣泛接種而變得極其罕見;下面這些病症,則不僅罕見,更多的時候人們連名字都沒聽到過。
  • 罕見病新藥!熱休克反應誘導劑arimoclomol獲美國FDA突破性藥物資格...
    2019年11月20日/生物谷BIOON/--Orphazyme是丹麥的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開發創新藥物用於罕見的蛋白質錯誤摺疊疾病的治療,其平臺是基於熱休克蛋白(HSPs)的早期科學發現。
  • 罕見病特藥國內70萬國外200塊?國外的月亮又圓了?
    某自媒體發文說,國內70萬一針的特效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澳大利亞只賣41澳元(折合成人民幣約205元)。70萬?200塊?差距這麼大嗎?國外的月亮又圓了?01.70萬天價藥澳洲只要200塊?SMA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發病率在新生兒中約為1/6000~1/10000。患者會喪失行走能力,而且還會出現呼吸和吞咽障礙。
  • 罕見病就在我們身邊,不要因為名字「罕見」而錯失診斷
    但國內一項報告指出,我國多發性硬化患者中有47%不能被立即確診,38%的患者被誤診為其他疾病,最常被誤診的疾病為視神經脊髓炎、焦慮、血管病、眼科疾病等。    擰成一股繩,我省11家醫院進入首批罕見病診療協作網    發病分散、病種多,罕見病幾乎分布在醫院的各個學科。有專家坦承,不僅大家在生活中難以察覺罕見病,臨床醫生也常因認識不足而出現誤診或漏診。
  • 西安楊森罕見病新藥上市 助力淋巴瘤患者對抗病魔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袁馨晨)11月12日,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宣布,針對兩種血液腫瘤的治療新藥在中國上市。「西安楊森一直致力於以創新的產品滿足中國患者的需求。我們深知『患者在等待』,所以不斷為加速新藥進入中國而努力,以期讓急需幫助的患者獲得這種治療。」
  • 「抱團取暖」的罕見病患者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黃錚匯和他的病友們已在藥監部門、醫藥企業等相關單位奔走了多年。從2016年開始,黃錚匯組織藥企與部分患者諮詢交流,讓藥企了解患者需求。黃錚匯說,「直到2018年,武田和賽諾菲終於向中國藥監部門遞交了相關藥物的上市申請。」
  • 2020 年,這 15 個重磅新藥將在中國上市
    2020 年又有哪些新藥將在中國獲批上市? HAE 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HAE 會導致患者的水腫反覆發作,引起身體中包括四肢、胃腸道及上呼吸道等部位的衰弱和疼痛,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拉那蘆人單抗注射液是目前唯一一種可特異性結合併抑制血漿激肽釋放酶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其作為一種預防性治療藥物,已於 2018 年 8 月 23 日獲得美國 FDA 批准用於 12 歲及以上 HAE 患者,預防血管性水腫發作。
  • 康恩貝擬五千萬增資喜鵲醫藥 布局現代中藥、植物藥產業
    新京報訊(記者 張兆慧)2月26日,康恩貝發布公告稱,根據發展戰略規劃及產業布局需要,謀求在現代中藥和植物藥的創新領域可持續發展,公司與喜鵲醫藥籤訂《合作框架協議》,擬出資5000萬元人民幣以增資方式取得喜鵲醫藥5.6995%的股權。
  • 康恩貝:投資廣州喜鵲醫藥有限公司事項的進展公告
    >證券代碼:600572 證券簡稱:康恩貝 公告編號:臨2020-031 浙江康恩貝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投資廣州喜鵲醫藥有限公司事項的進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 疫情難阻中國創新步伐: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
    每年各國藥品監管部門批准了多少新藥進入市場,已成為各國藥企和投資人下一步行動的指南,更主導著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而2020年更甚,因為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年,人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創新藥物是公共衛生危機中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石,而全球的藥物研發企業和監管部門則受到全球各界罕見的高度關注。  而在全球藥物市場中,對醫藥行業來說,中美是兩個最重要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