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這些新藥在國內獲批:抗腫瘤、罕見病藥物佔比近半

2021-01-13 騰訊網

據 Insight 資料庫不完全統計,2020 年 NMPA 共批准了 53 款新藥(詳見下表),其中進口新藥 32 個,國產新藥 21 個。

從數量上看,2020 年批准的新藥個數與 2019 年不差上下,似乎並未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也可能得益於藥審中心審評效率的不斷提高。

從成分類別上看,化藥最多,有 31 個,單特異性抗體 6 個,酶和中藥各 3 個,抗體偶聯藥物、非抗體類融合蛋白、細胞因子和預防性疫苗各 2 個,雙特異性抗體和凝血因子類各 1 個。

從獲批企業來看,輝瑞和默沙東是最大贏家,有 3 款新藥在國內獲批上市,羅氏、賽諾菲、武田和協和發酵麒麟株式會社次之,各有 2 款新藥獲批上市。

從治療領域看,這些新藥主要集中在抗腫瘤、抗感染、免疫系統、呼吸系統和罕見病等領域,其中抗腫瘤藥有 16 個,罕見病藥物和抗感染藥物各有 9 個,免疫系統藥物有 5 個,呼吸系統和血液系統藥物各 3 個,內分泌系統和代謝藥物、神級系統藥物和顧客藥物各 2 個,精神障礙疾病藥物和心血管系統藥物各 2 個。

16 款抗腫瘤藥物,其中 10 款治療實體瘤,6 款治療血液腫瘤,7 款國產,9 款進口。

9 款進口抗腫瘤藥中,

恩美曲妥珠單抗和維布妥昔單抗是我國批准的首款和第二款抗體偶聯藥物(ADC)

阿替利珠單抗是我國批准的第二款PD-L1 單抗,一年在國內獲批兩個適應症;

貝林妥歐雙抗是繼羅氏艾美賽珠單抗之後國內批准的第二款雙特異性抗體

奈拉替尼是一款靶向 HER 的乳腺癌新藥,2018 年北海康城與 Puma Biotechnology 籤署協議,獲得該藥在我國的獨家開發的商業化授權;

氯化鐳 [223Ra] 注射液是一種發射 α 粒子的放射活性治療藥物

普拉曲沙是國內獲批的第 2 款PTCL 治療藥物

阿貝西利是繼哌柏西利之後,國內獲批的第二款CDK4/6 抑制劑

維奈克拉是國內批准的首款 B 細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劑

7 款國產抗腫瘤藥中,亮點在於多個「首款」的誕生,

阿美替尼是我國獲批的首款國產第三代 EGFR-TKI

恩莎替尼是我國獲批的首款 ALK 抑制劑

澤布替尼是我國首個成功「出海」的抗癌藥物,同時也是我國批准的首款國產 BTK 抑制劑,奧布替尼是繼澤布替尼之後我國批准的第二款國產 BTK 抑制劑;

伊尼妥單抗是三生國健利用自身平臺技術自主研發的一款「仿創結合」的抗 HER2 單抗;

索凡替尼是全球首個在晚期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人群中獲得確證性治療效果的 VEGFR 抑制劑,同時也是和黃醫藥獲批上市的第二款新藥。

氟唑帕利是首個國產原研 PARP 抑制劑

9 款抗流感藥物中,6 款化藥,2 款預防性疫苗。6 款化藥中,僅頭孢比羅酯屬於抗生素,另外 4 款是抗病毒藥物(3 款 HCV 藥物和 2 款 HIV 藥物)。此外,值得國民驕傲的是,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的新冠疫苗在 2020 年最後一天獲批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3 款 HCV 藥物全是國產原研直接抗病毒藥物(DAA),作用靶點均是 NS5A。我國是C肝人數最多的國家,但是進入 DAA 時代卻比較晚,而且直到 2018 年歌禮製藥的達諾瑞韋獲批,我國C肝 DAA 市場被外企壟斷的局面才被打破。今年 3 款國產原研 DAA 新型 HCV 新藥獲批,不僅給國內 HCV 患者的治療提供新選擇,而且也展現了我國藥企新藥研發實力。

5 款免疫系統藥物全是進口。其中單特異性抗體最多(3 個),化藥和非抗體類融合蛋白各 1 個。

阿巴西普是 BMS 開發的一款由人細胞毒性 T 淋巴細胞相關抗原 4(CTLA-4)胞外區與人 IgG1Fc 區融合而成的一種可溶性融合蛋白;

維得利珠單抗是 T 淋巴細胞表面 α4β7 整合素特異性抑制劑,其注射劑在今年 3 月被批准用於治療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

度普利尤單抗是一款靶向 IL-4 和 IL-13 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是我國批准的首款治療特應性皮炎的生物製劑;

克立硼羅屬於 PDE-4 抑制劑,是首個進入臨床急需新藥名單的皮科外用藥,也是目前國內首個獲批用於特應性皮炎的外用 PDE-4 抑制劑。

9 款罕見病藥物中,氘代丁苯那嗪、氯苯唑酸葡胺、塞奈吉明、阿加糖酶α 和拉羅尼酶5 款均被列入《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從審評歷時上看,上市申請受理時間越晚,歷時天數也越短,這主要得益於國家對罕見病的重視以及我國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

阿加糖酶α、拉羅尼酶和艾度硫酸酯酶β都屬於酶替代療法,不過阿加糖酶α是國內繼健贊生物阿加糖酶β之後 NMPA 批准的第二款法布雷病治療藥物,而另外兩款是目前其相應適應症領域唯一獲批的一款有效治療藥物。

拉那蘆人單抗是武田子公司 Dyax Corp 研發的一款血漿激肽釋放酶抑制劑,是繼達那唑之後國內批准的第二款遺傳性血管水腫治療藥物。

氯苯唑酸葡甲胺是輝瑞開發的一種口服轉甲狀腺素蛋白穩定劑,先後於今年 2 月和 9 月被 NMPA 批准用於治療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心肌病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多發性神經病,商品名分別為維萬心和維達全。

氘代丁苯那嗪是我國獲批的首個氘代藥物

西尼莫德是即芬戈莫德之後國內批准的第二款鞘氨醇-1-磷酸(S1P)受體調節劑。

此外,治療貧血的達依泊汀α也創造了國內藥物史上的首個,是國內批准的首個長效 EPO-α製劑。而另外一款治療血液疾病的藥物阿伐曲泊帕是繼諾華的艾曲泊帕後國內批准的第二款血小板生成素受體(TPO-R)激動劑。

相關焦點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並預計,到2020年全球腫瘤藥市場將超過1500億美元,比2015年的832億美元增長近50%。當前全球腫瘤藥物為千億美元巨大市場,其中抗腫瘤靶向藥佔比近50%,2011-2015 年複合增速為18%,明顯高於激素類腫瘤藥(5年複合增速為6%)和細胞毒類腫瘤藥(5年複合增速為3%)。2011-2016年全球68個抗腫瘤新藥獲批上市,靶向藥佔80%以上。
  • 探秘新藥!2020年,中國共獲批13款
    回望2020,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共獲批13款創新藥物。這13款獲批藥物,10款國內創新產品,如此基調下,中國創新藥的2021年必將會更加火熱!如今的豪森實現嗎啉硝唑、氟馬替尼、阿美替尼、聚乙二醇洛塞那肽4個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30 個仿製藥以首仿、搶仿獲批,形成了中樞神經、抗腫瘤、抗感染及糖尿病四大優勢治療領域。在打造國內創新藥企的同時,豪森兼顧生產質量與國際接軌。自2012年起,豪森的長春瑞濱注射劑、吉西他濱注射劑、艾替班特注射液先後獲美國 FDA 批准上市。
  • 今年前三季度34個創新藥獲批 抗癌藥物佔比最高
    其中,萌蒂製藥的普拉曲沙是最新獲批的一款抗癌創新藥,8月28日獲批,是首個用於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的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也是國內獲批的第二款PTCL治療藥物。普拉曲沙是一種葉酸代謝抑制劑,於2009年9月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為Folotyn。臨床試驗結果表明,Folotyn對於縮小腫瘤體積以及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顯著有效。
  • 國內抗腫瘤藥市場:植物藥增長快,中藥製劑潛力大,單抗藥物將是最大...
    IMS數據顯示,2010~2014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複合增長率為6.5%,其中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複合增長率高達15.5%;2014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為1000億美元,2020年將增至1500億美元,複合增速為6%。隨著小分子蛋白酶抑制劑和單抗藥物等的推動,特別是近年來免疫治療有望成為抗腫瘤的主流方法,未來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將會持續擴張。
  • 疫情難阻中國創新步伐: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疫情難阻創新步伐 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2020年末,我國首款新冠病毒疫苗正式附條件上市,國家藥監局於2020年12月30日依法附條件批准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註冊申請,為全年新藥批准畫下句號,也為對抗新冠開...  2020中美新藥審評審批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重塑了醫藥行業
  • 西安楊森罕見病新藥上市 助力淋巴瘤患者對抗病魔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袁馨晨)11月12日,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宣布,針對兩種血液腫瘤的治療新藥在中國上市。「西安楊森一直致力於以創新的產品滿足中國患者的需求。我們深知『患者在等待』,所以不斷為加速新藥進入中國而努力,以期讓急需幫助的患者獲得這種治療。」
  • 10大重磅新藥來襲!抗腫瘤藥、罕見病藥遭哄搶,羅氏集齊「三將」,O...
    雖然我國已經告別了缺醫少藥的年代,不過每年批准進口的新藥數量遠超國產新藥,而且解決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仍然需要依靠進口新藥。因此,2020年會有哪些進口新藥預期批准上市,十分值得關注。此外,Kadcyla還是中國第一個批准上市的抗體偶聯藥物(ADC)藥物,這對國內布局ADC藥物產品管線的廣大製藥公司和新藥研發企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鼓舞。同時,對我國藥品監管機構來說,則積累了十分關鍵的經驗,在ADC藥物的審評審批方面上了一個新臺階。
  • 新藥獲批|2021年一月獲批藥物來啦!|藥物|多發性骨髓瘤|孤兒藥|fda...
    國內新藥獲批一、實體瘤齊魯抗腫瘤藥首仿 注射劑首家過評5日,NMPA官網公布了最新的藥品批准信息,齊魯製藥一舉拿下三個產品: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國內首仿、鹽酸法舒地爾注射液首家過評、鹽酸普拉克索片國內第三家。
  • 抗腫瘤藥物市場增長迅速
    有數據分析,從2010年全球腫瘤市場份額主要分布來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抗癌藥物市場,歐盟和日本其次,三者所佔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41%、35%和6%。  製藥巨頭羅氏公司收購基因泰克後,成為全球抗腫瘤藥物霸主。2010年,全球腫瘤市場企業份額中,羅氏以35.6%的市場份額奪魁。而在2012年,全球抗腫瘤藥物銷售額排名前10位的藥物中,羅氏獨佔五席,成為最大贏家。
  • 新藥獲批|十二月獲批藥物來啦!
    國內新藥獲批 一、乳腺癌 1、輝瑞在中國遞交CDK 4/6抑制劑新適應症上市申請 12月7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公示,輝瑞(Pfizer
  • 37種抗HIV藥物國內獲批上市 本土藥企仿製為主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新京報記者盤點近兩年抗HIV藥物研發及上市進展發現,不僅進口創新藥陸續獲批進入中國,國內自主研發的創新藥也已上市。不過,與抗HIV藥物的全球巨頭相比,國內企業多以仿製為主,在創新藥研發上仍需發力。
  • 抗腫瘤藥物現狀及其趨勢
    抗腫瘤藥物海內外市場巨大IMS數據顯示,2010-2014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複合增長率為6.5%。2014年其市場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其中美國佔40%的市場份額),預計到2020年將以6%的複合增速上升至1500億美元。
  • 2020 年,這 15 個重磅新藥將在中國上市
    2019 年,國家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加快審評的藥政法規。... 2020 年又有哪些新藥將在中國獲批上市?目前處於第一輪發補階段,預計 2020 年 Q3 獲批 輝瑞 注射用倍林妥莫雙抗 注射用倍林妥莫雙抗(BLINATUMOMAB,英文商品名為 BLINCYTO )是安進開發的
  • 2020年創新藥獲批最大贏家:諾華(NVS.US)
    諾華不僅是2020年新藥獲批最大贏家,也是2020年醫保目錄更新的大贏家,共有8個新產品及新適應症通過醫保談判成功進入2020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4個產品成功續約。諾華對外披露自1987年以來共有超過80多個創新藥物在中國獲批;共計30個藥物在最近3年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未來4年還將在中國提交50個新藥申請。
  • FDA正式發布2020年新藥年度報告
    2020年的創新藥批准在2020年,CDER總計批准了53款創新藥,近20年來僅次於2018年的59款排在歷史第二位。這些新藥往往是解決未滿足醫療需求或顯著推進患者治療的創新產品,它們的活性成分(active ingredients)以前從未在美國獲得批准。
  • 首個愛滋病暴露前預防藥物上市 吉利德3年推4款抗艾新藥入華
    就在醫保談判結果發布前,吉利德於12月26日宣布,舒發泰(恩曲他濱替諾福韋片)作為我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獲批的HIV暴露前預防(PrEP)用藥正式上市,填補了當前國內愛滋病「無藥可防」的缺口。舒發泰是一款用於愛滋病預防與治療藥物,最早於2004年被美國FDA批准上市。
  • 抗帕金森新藥發力 佔20億藥物市場
    全球抗帕金森新藥發力據2017年美國IMS數據,在全球500強暢銷藥物市場中,抗帕金森治療市場為20.56億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長了3.73%。2016年4月29日,美國FDA批准了美國阿卡迪亞(Acadia)生物製藥公司研發的酒石酸匹莫範色林(Pimavanserin ,Nuplazid),這是FDA批准的首個選擇性靶向5-HT2A受體藥物,成為首個獲批抗帕金森幻覺、妄想症的藥物,是帕金森綜合症精神治療領域的重大裡程碑。
  • 2020年上半年獲批藥物一覽,實體瘤的這些重大突破值得關注!
    2020年上半年,儘管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但美國FDA新藥評審依然沒落下。據好醫友統計,上半年有24款新藥獲批上市,30種藥物(含聯合療法)獲批治療多種實體瘤。
  • 海思科、片仔癀……98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第28款1類新藥來襲...
    東陽光藥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是一款C肝病毒非結構蛋白5A(NS5A)蛋白抑制劑,聯合索磷布韋片治療C肝,這是該公司首款獲批的1類新藥;恆瑞的氟唑帕利膠囊屬於PARP抑制劑,可特異性殺傷BRCA突變的腫瘤細胞,這是該公司獲批的第7款1類新藥;海思科的環泊酚注射液(HSK3486乳狀注射液)為短效GABAA受體調節劑,是該公司歷時八年研發的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靜脈麻醉藥物,也是該公司首個獲批的1類新藥;
  • 2020年中國抗HER2單抗藥物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隨著我國抗HER2單抗新藥的研發生產,我國抗HER2單抗藥物市場規模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中國抗HER2單抗藥物市場從2014年的約14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約32億元,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23.9%。隨著乳腺癌新藥的加速上市,更多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的可及性提高,抗HER2單抗藥物市場未來將快速發展,預計在2023年達到約94億元的市場規模,2018年至2023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