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34個創新藥獲批 抗癌藥物佔比最高

2020-12-05 網易財經

(原標題:今年前三季度34個創新藥獲批 抗癌藥物佔比最高)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共有34個創新藥(不包括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包括12個生物藥、18個化藥、3個中藥及1個疫苗(鼻噴動感流感減毒活疫苗)。從企業性質來看,國產創新藥與進口創新藥平分秋色,各有17個。

9個抗癌創新產品獲批

醫藥魔方創新藥數據顯示,獲批的34個創新藥中,腫瘤藥有9個,分別為羅氏的恩美曲妥珠單抗、羅氏的阿替麗珠單抗、豪森的阿美替尼、北海康成的奈拉提尼、武田的維布妥昔單抗、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三生國健的依尼妥單抗、拜耳的氯化鐳(223Ra)、萌蒂製藥的普拉曲沙。

其中,萌蒂製藥的普拉曲沙是最新獲批的一款抗癌創新藥,8月28日獲批,是首個用於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的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也是國內獲批的第二款PTCL治療藥物。

普拉曲沙是一種葉酸代謝抑制劑,於2009年9月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為Folotyn。臨床試驗結果表明,Folotyn對於縮小腫瘤體積以及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顯著有效。普拉曲沙的獲批,將與微芯生物自主研發的西達本胺形成競爭之勢。目前,西達本胺已經獲批用於治療復發及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以及ER陽性、HER2陰性晚期/轉移性乳腺癌。

另外,正大天晴和江蘇豪森的普拉曲沙仿製藥已獲批臨床,未來將成為萌蒂製藥的競爭對手。

多款罕見病藥物上市

「冰桶挑戰」之後,社會對罕見病的關注度越來越高。2018年5月發布的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中,共有23個品種在列。在2019年3月公示的第二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中,又有13種罕見病的17個臨床急需藥品進入名單,這些藥物均是國外研究較成熟的罕見病藥物,在國內可以簡化程序加快上市進程。

2019年,我國新獲批上市的罕見病藥物為8種,今年1-9月已有6款罕見病藥物獲批上市。這6款藥物分別為輝瑞的維達全、諾華的西尼莫德、梯瓦的氘代丁苯那嗪、賽諾菲的拉羅尼酶、百神生物科技的阿加糖酶α、諾愛藥業/北海康成的艾度硫酸酯酶β,分別針對治療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多發性神經病(ATTR-PN)、多發性硬化症、亨廷頓舞蹈症、黏多糖貯積症I型、亨特症候群(黏多糖貯積症II型)和法布雷病。

其中,賽諾菲的拉羅尼酶(商品名「艾爾贊」)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獲批治療黏多糖貯積症I型的酶替代療法,2003年獲批,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中國患者期盼了17年,才等來這款特效藥。

3款中藥創新藥「登場」

創新藥研發難度大,而中藥創新藥因其產品本身的特殊性,更是「難產」。今年1-9月,共有3款中藥創新藥獲批上市,分別為五和博澳藥業的桑枝總生物鹼片、康緣藥業的脛骨止痛凝膠和以嶺藥業的連花輕咳片。

其中,桑枝總生物鹼片的上市,成為我國近十年來首個獲批的糖尿病中藥新藥,也是國內首個降血糖原創天然藥物,研發歷時21年,獲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專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發專項、北京市「十病十藥」專項、北京市新藥研發專項等國家和省部級重大基金支持,納入中關村重大前沿原創高精尖項目。該藥主要成分為桑枝中提取得到的總生物鹼,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與安慰劑對照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可有效降低Ⅱ型糖尿病受試者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國家藥監局稱,該中藥新藥上市,為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

米內網數據顯示,在糖尿病用藥領域,除桑枝總生物鹼片外,近10年還有5款中藥新藥的上市申請獲得受理,不過結果均不盡如人意。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張梅_NF2100

相關焦點

  • 疫情難阻中國創新步伐: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疫情難阻創新步伐 48個獲批新藥中「優先審評」佔65%2020年末,我國首款新冠病毒疫苗正式附條件上市,國家藥監局於2020年12月30日依法附條件批准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註冊申請,為全年新藥批准畫下句號,也為對抗新冠開...  2020中美新藥審評審批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重塑了醫藥行業
  • 革命性抗癌藥物tepotinib獲批上市: 全球首個MET抑制劑, 開闢肺癌...
    抗癌新藥,從來都是癌症患者們走向治癒的關鍵鑰匙。隨著我們癌症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研究者們創造的抗癌藥物也一個比一個更加「給力」。 目前,tepotinib已在日本上市,而針對MET突變的靶向藥物在中國也已有數項臨床正在進行中,包括陸舜教授牽頭進行的沃利替尼等國產藥物。期待MET藥物在中國早日上市,惠及更多癌症患者。 就在tepotinib獲批後一天,另一項重磅藥物DS-8201同樣在日本獲批上市了。
  • 羅欣藥業抗癌創新藥PI3Kα選擇性抑制劑獲批開展臨床試驗
    5月9日,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欣藥業」或「公司」)抗癌創新藥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下屬子公司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羅欣藥業(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新分子實體化合物LX-086原料藥及片劑,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同意開展針對攜帶PIK3CA基因突變或擴增的多種晚期實體瘤臨床試驗。
  • 「抗癌神藥」K藥(Keytruda)在國內獲批上市!
    (一)  今天,K藥終於登陸中國了!  中國藥監局最近氣勢如虹,對抗癌新藥大開綠燈!O藥獲批僅過了一個月,K藥也來了!最知名的兩個免疫治療新藥,終於全面登陸中國。中國患者真的再也不用去港澳或國外買免疫藥了!
  • 抗癌有「神藥」了!世界上獲批了8種,中國已有4種!PD-1是啥神藥?
    本庶佑還曾預測:「不久的將來,現在的抗癌藥物幾乎都將不再使用,所有的癌症都會用 PD-1 抗體來治療。」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8款PD-1藥物獲批上市。其中,我國已有4款上市。從全球範圍獲批適應症數量來看,截至2018年12月,K藥覆蓋了非小細胞肺癌、胃癌、頭頸癌、子宮頸癌等11個癌種的15個以上適應症。
  • 抗癌有「神藥」了!中國已有4種!PD-1是啥神藥?
    2018年,堪稱中國PD-1藥物上市「元年」!因為我們在這一年內,從無到有,一口氣獲批了4種治療腫瘤的PD-1藥物,讓太多人歡呼不已!但還有很多人不太明白,PD-1到底是什麼神奇的藥物?PD-1藥:被譽為抗癌「神藥」提到PD-1藥物,就不得不提到PD-1免疫療法——是治療腫瘤極具代表性的一種療法。
  • 抗癌靶向藥糖尿病創新中藥相繼上市,我國自研原創新藥碩果頻出
    1999年立項研發,2010年聯合五和博澳啟動臨床試驗,今年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糖尿病創新中藥桑枝總生物鹼片成為10年來國內首個獲批的降糖新藥,也是全球唯一植物組分的降血糖藥。從2006年立項,到今年III期研究結果出爐,神經內分泌瘤新靶向藥索凡替尼14年研發路不僅填補了中國抗癌創新藥的一段空白,也開始讓中國藥物研發從追隨向彎道超車轉變。這些厚積薄發,使今年成了我國自研原創新藥碩果頻出的一年。記者昨天相繼從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所以及和黃中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獲悉了相關信息。
  • 創新藥為癌症患者帶來新希望,患者生存率顯著提高
    面對如此巨大的臨床用藥需求,抗癌藥物的研發卻面臨重重挑戰,每個獲批藥物是在數十個甚至上百個藥物的研發失敗基礎上誕生的。從審批的品種結構上看,2018年批准的抗癌新藥佔我國全年批准新藥總數的37.5%,顯著高於往年。從審批速度看,2018年以前我國抗癌新藥審批所用的平均時間是24個月,2018年時間縮短了一半,平均12個月左右,與發達國家的審批速度日趨一致。
  • 我武生物淨利十年增26倍股價累漲15倍 創新藥單品市佔率居首毛利率...
    我武生物是一家從生物醫藥類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生產標準化舌下脫敏藥物的公司。公司主營的創新藥粉塵蟎滴劑連續10年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居首。憑藉大單品創新藥,10年來,公司經營業績持續增長,且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10年來,公司綜合毛利率超過90%。
  • 新品密集獲批科倫藥業創新藥未來可期
    金融投資報記者粗略統計顯示,自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上旬,科倫藥業獲批新產品及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共計56項,涉及抗感染、腸外營養、液體治療、中樞神經、麻醉鎮痛、呼吸、心血管、腫瘤、男科、糖尿病、類風溼關節炎、骨質疏鬆等治療領域,且多藥物為首家獲批或首仿。比如,唑來膦酸注射液為科倫藥業首個獲批進入骨質疏鬆領域的藥物,也是該藥物國內首家獲得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企業。
  • 2020年已有10款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
    截至12月26日,已經有13款創新藥物在2020年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其中有10款為中國企業開發的一類創新藥,具體如下: 藥品名:鹽酸可洛派韋膠囊商品名:凱力唯研發企業:凱因科技國內獲批時間:2020年2月11日靶點/作用機制:NS5A抑制劑領域:C肝鹽酸可洛派韋膠囊與索磷布韋聯用
  • 2020 年這些新藥在國內獲批:抗腫瘤、罕見病藥物佔比近半
    從治療領域看,這些新藥主要集中在抗腫瘤、抗感染、免疫系統、呼吸系統和罕見病等領域,其中抗腫瘤藥有 16 個,罕見病藥物和抗感染藥物各有 9 個,免疫系統藥物有 5 個,呼吸系統和血液系統藥物各 3 個,內分泌系統和代謝藥物、神級系統藥物和顧客藥物各 2 個,精神障礙疾病藥物和心血管系統藥物各 2 個。
  • 羅氏旗下乳腺癌創新靶向藥帕捷特又一適應症在中國獲批
    近日,羅氏製藥宣布,旗下乳腺癌創新靶向藥帕捷特(英文商品名: Perjeta,通用名:帕妥珠單抗)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聯合曲妥珠單抗和化療,用於HER2陽性的局部晚期、炎性或早期乳腺癌患者(直徑>2cm或淋巴結陽性)的新輔助治療,作為早期乳腺癌整體治療方案的一部分。
  • 落地首個抗癌靶向藥,諾誠健華進入商業化階段
    BTK抑制劑,全稱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是一種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的藥物,它從靶點發現到新藥批准,大約花了20年時間。早在2013年,BTK抑制劑的「First-in-class」藥物伊布替尼(強生與艾伯維聯合開發)便已經FDA獲批上市,為B細胞惡性腫瘤的無化療時代創造了可能。伊布替尼很好,但是不夠好!
  • 4個新藥3個為全球「首款」,今年以來46款創新藥已獲批
    2020年至今,美國FDA已經陸續批准了46款創新藥物,數量與2017年全年並肩,位列近十年FDA創新藥物榜單第三位,2020年最後一個月將獲FDA批准的新藥數量也十分令人期待。除此以外,11月獲批的創新藥物還有一個亮眼點,那就是11月獲批的新藥中有3款曾獲得罕見兒科疾病資格,這一資格認定是對某些嚴重和危及生命的罕見兒科疾病的藥物和生物製劑的研究開發的一項激勵措施。
  • 首個國產EGFR-TKI創新藥 豪森「阿美樂」獲批上市
    阿美樂是全球第二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 據《科技日報》報導,肺癌的發病率在中國均居於惡性腫瘤首位,在我國患者中有超過40%是 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2015年獲批的都是些什麼藥(中藥、天然藥物篇)
    據統計,2015年度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共批准中藥、天然藥物上市註冊申請76個,化學藥品上市註冊申請241個,生物製品上市註冊申請25個。這次,我們來看一下這76個新獲準上市的中藥、天然藥物都是什麼藥——5個6類品種中,有2個6.1類,分別是江蘇蘇中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丹鹿膠囊,和魯南厚普製藥有限公司首薈通便膠囊,前者用於乳腺增生,後者用於止瀉。上述品種均是獨家品種。此外,2015年獲得批准上市的中藥、天然藥物中還有8個獨家品種,其中7個以8類獲批,主要是將原有劑型改成了滴丸、濃縮丸、分散片,甚至是咀嚼片。剩下1個是以9類獲批。
  • 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擴展適應症獲批 用於治療甲狀腺癌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普拉替尼(pralsetinib)的擴展適應症,用於治療攜帶RET變異的甲狀腺癌患者。這是腫瘤治療向精準醫學邁進的又一重要裡程碑。
  • 上市公司創新藥8月報告:第一梯隊在研品種近百個 主攻腫瘤藥
    在上市公司貢獻的311個創新藥樣本中,1類化藥有233個,佔比75%,說明小分子藥物是創新藥企研發的重點。但近年來生物類藥物增長迅速,尤其是隨著國內Biotech公司的逐步崛起,大分子生物藥IND批量湧現,目前上市藥企有76個1類生物藥入選「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成分樣本,佔比32%。
  • 這18個抗癌藥有望納入醫保 哪些A股公司有份?
    這18個抗癌藥有望納入醫保,哪些A股公司有份?最新消息,18個抗癌藥有望「登堂入室」——進入醫保報銷範疇,從而在大幅降價後可以實現銷量三級跳!哪些藥企哪些品種準入談判範圍:整體來看,18個品種中有16個進口品種,2個國產品種。16個進口品種分別來自11家外資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