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朋友、著名數學家彭羅斯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10-09 風雲之聲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在此之前,許多科學家對黑洞的看法是,它只會出現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如完美的旋轉對稱),稍有不對稱就會導致黑洞不出現。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現實條件下不會出現黑洞。但彭羅斯和霍金證明了,這種看法是錯的,黑洞在真實的宇宙中完全可以出現。


每年的諾貝爾獎公布時,第一天我基本都沒啥可說的,因為是生理學或醫學獎。從第二天開始,我有所了解的可能性就大增了,因為第二天是物理學獎,第三天是化學獎。

2020年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了。令我吃驚的是,這次我不但是有所了解,而且是了解得不算少,能立刻解讀一下。

因為這第一位獲獎者實在是太有名了,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1931 - )。他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我看過他的《皇帝新腦》。實際上,看過「第一推動叢書」的人都會記得,彭羅斯是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 - 2018)的朋友與合作者。他們倆都是英國人。

諾貝爾獎網站上的彭羅斯像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的當天,我寫了一篇文章《紀念霍金: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裡面介紹了霍金在科學、科普以及勵志等方面的貢獻,其中我說到,霍金沒有得諾貝爾獎,是因為他的成果沒有達到諾貝爾獎的級別。現在我必須要收回這句話了,因為這次彭羅斯得獎的成果,有很多正是跟霍金一起做的!

具體解釋一下,諾貝爾獎網站上彭羅斯得獎的理由(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20/penrose/facts/)是,「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穩健的預測」(for the discovery that black hole formation is a robust predic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在霍金的書中看到過。他們證明了,廣義相對論在很廣泛的條件下都會導致黑洞。這就是所謂「穩健的預測」。

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在此之前,許多科學家對黑洞的看法是,它只會出現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如完美的旋轉對稱),稍有不對稱就會導致黑洞不出現。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現實條件下不會出現黑洞。但彭羅斯和霍金證明了,這種看法是錯的,黑洞在真實的宇宙中完全可以出現。

我的同事、科大天文學系教授袁業飛傳給了我一些原始文獻,包括彭羅斯1965年的文章《引力塌縮與時空奇點》(Gravitational Collapse and Space-Time Singularities)以及霍金與彭羅斯1970年的文章《引力塌縮和宇宙學的奇點》(The singularities of gravitational collapse and cosmology)。

《引力塌縮與時空奇點》

《引力塌縮和宇宙學的奇點》

在彭羅斯工作的基礎上,霍金證明了,如果逆著時間軸看,那麼大爆炸就是塌縮,所以整個宇宙也必不可免來自奇點。也就是說,以前人們討論的是「在當前的宇宙中是否存在奇點」,霍金推廣到了「整個宇宙的過去肯定有個奇點」。

廣義相對論巨著《Gravitation》對彭羅斯的評價

廣義相對論巨著《Gravitation》對霍金的評價

在了解這些工作之後,我們立刻會產生一個感覺:霍金實在是太虧了!他如果多活兩年,也許就會跟彭羅斯一起得諾貝爾獎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誰都得不了,因為諾貝爾獎一次最多發給三個人,而這次正是發給了彭羅斯與另外兩個人。如果霍金還活著,反而會讓諾貝爾獎委員會很難辦。

實際上,彭羅斯已經89歲了,因此這次可以理解為「搶救性頒獎」。這種做法近年來越來越多。

例如2017年因為發現引力波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個人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獲獎時分別是85歲、81歲和77歲(《聽三位諾貝爾獎得主講引力波 | 袁嵐峰》)。而且他們還有一位重要合作者羅納德·德雷弗(Ronald William Prest Drever)在2017年初去世了,享年85歲。


墨子沙龍引力波大會

羅納德·德雷弗

又如20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光鑷之父」亞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1922 - 2020),獲獎時已經96歲了(《日本諾貝爾獎現在多於中國很正常,但未來屬於中國 | 袁嵐峰》)!打破了諾貝爾獎的高齡紀錄。


亞瑟·阿什金

更神的是,第二年這個紀錄又被97歲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ohn B. Goodenough(1922 - )打破了(《97歲的「足夠好」老爺子刷新紀錄: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故事 | 袁嵐峰》)。開玩笑地說,Goodenough應該叫做Oldenough。

John B. Goodenough

不久前的2020年9月21日,阿什金老爺子去世了,享年98歲。而Goodenough老爺子,仍然一如既往地超長待機,正如他研究的——鋰電池。

又如2019年得獎的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也已經84歲了(《踏過宇宙漣漪,我心澎湃依舊:2019年諾貝物理學獎的故事 | 袁嵐峰》)。他獲獎的理由是一個比較曖昧的說法,「因為物理宇宙學中的理論發現」(for theoretical discoveries in physical cosmology),這在諾貝爾獎中是相當少見的。其實就是因為不給老爺子說不過去,那就趕快把他的成果打包發一個吧!

詹姆斯·皮布爾斯

從宏觀來看,這也許反映了物理學理論進步的緩慢。新的大成果發完了,如果給次一級的成果又覺得不公平,不得不把以前的理論成果翻出來發獎。所以這種搶救性頒獎,既是對上個世紀物理學成就大爆發的追認,也是對當前物理學重大突破匱乏的無奈。

關於彭羅斯還有一點有趣的是,他的學術背景更多的是數學家,而不是物理學家。所以可想而知,我的許多做數學科普的朋友,都會宣布:「震驚!數學家彭羅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例如,許多人知道彭羅斯,不是因為他對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貢獻,而是因為彭羅斯鑲嵌(Penrose tiling)。這是一種用兩種基本圖形組成的拼圖,可以鋪滿整個平面,但沒有周期性。這不但是個有趣的數學圖形,而且由於它的五次對稱性,對一種叫做「準晶」(quasicrystal)的物理現象也有很大的啟發。

彭羅斯鑲嵌

最後再說一下,跟彭羅斯同時得獎的是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與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他們得獎的理由是「由於在銀河系的中心發現具有超級質量的緻密天體」(for the discovery of a supermassive compact object at the centre of our galaxy),用大白話說,就是發現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一般認為,這個黑洞的質量是4百萬倍太陽質量。彭羅斯獲得了獎金的一半,這兩位各獲得了1/4。

Reinhard Genzel

Andrea Ghez

這更加讓我們理解了,為什麼今年要發給彭羅斯。如果彭羅斯和霍金這兩位預測黑洞存在的理論家沒得獎,發現黑洞的實驗家卻得獎了,這怎麼說得過去?

我們在為霍金唏噓的同時,也可以意識到:由於《時間簡史》這部科普神作以及身殘志堅的傳奇形象,霍金對公眾的影響、對科學的貢獻都遠遠超越了諾貝爾獎的範疇。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霍金的笑


擴展閱讀:

紀念霍金: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 | 袁嵐峰

聽三位諾貝爾獎得主講引力波 | 袁嵐峰

日本諾貝爾獎現在多於中國很正常,但未來屬於中國 | 袁嵐峰

97歲的「足夠好」老爺子刷新紀錄: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故事 | 袁嵐峰

踏過宇宙漣漪,我心澎湃依舊:2019年諾貝物理學獎的故事 | 袁嵐峰

永不消逝的信息:霍金的最後一篇論文 | 袁嵐峰


背景簡介: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科技袁人」節目主講人,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常務理事,入選「典贊·2018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歸,知乎@袁嵐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責任編輯:陳昕悅

相關焦點

  • 彭羅斯等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惜獲獎人中缺了霍金
    作者:佰思科學 | 沈東旭 邱亞明2020年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公布,由三位科學家分享了這一獎項,分別是英國數學和物理學家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是"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穩健預測";另外兩位科學家,德國天體物理學科學家
  • 霍金好基友彭羅斯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霍金若活著能得嗎?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出乎所有人意料,頒給了黑洞相關的研究,其中一半頒給了霍金的好基友,牛津大學的數學教授羅傑·彭羅斯。為什麼說出乎所有人意料?因為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不會連續兩年頒給同一領域,除非有突發事件,比如重大發現和理論證明,比如希格斯玻色子和引力波這樣的突發事件。
  • 彭羅斯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合作者霍金若活著能得嗎?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出乎所有人意料,頒給了黑洞相關的研究,其中一半頒給了霍金因為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不會連續兩年頒給同一領域,除非有突發事件,比如重大發現和理論證明,比如希格斯玻色子和引力波這樣的突發事件。而去年,諾貝爾物理學家剛剛頒給了宇宙學和天體物理方面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系外行星探測),而去年到今年並沒有什麼諾獎級別的重大發現,理論上今年是不會再給這個領域的了,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今年再次頒給了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
  • 霍金好友彭羅斯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霍金若活著能得嗎?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出乎所有人意料,頒給了黑洞相關的研究,其中一半頒給了霍金的好基友,牛津大學的數學教授羅傑·彭羅斯。因為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不會連續兩年頒給同一領域,除非有突發事件,比如重大發現和理論證明,比如希格斯玻色子和引力波這樣的突發事件。而去年,諾貝爾物理學家剛剛頒給了宇宙學和天體物理方面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系外行星探測),而去年到今年並沒有什麼諾獎級別的重大發現,理論上今年是不會再給這個領域的了,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今年再次頒給了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
  • 這個當過藝術家哲學家文學家的數學家,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首次頒發給了黑洞的研究,這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了,這個耳熟能詳的概念竟然是第一次站上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臺。父親Lionel Penrose是英國知名的遺傳學專家、精神病學專家、兒科醫生、數學家,1960年獲得拉斯克醫學獎(註:該獎也有諾貝爾風向標之稱,2020年諾獎醫學獎獲獎者就都有拉斯克獲獎經歷)。
  • 彭羅斯:數學家得了物理學獎
    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獲得了一半獎金;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則由於「在我們星系中心發現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分享了另一半獎金。
  • 彭羅斯:數學家得了物理學獎
    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因此彭羅斯的研究大量採用了拓撲手段——他自己稱之為「光線拓撲學」,這恰好也是他作為數學家——而且是以幾何領域的研究獲得博士學位的數學家——的強項。靈感降臨目標雖已確定,手段雖屬強項,對奇點的研究依然很是艱深,需要一定的靈感。彭羅斯後來記敘過他在這一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靈感的由來。
  • 當過藝術家哲學家的數學家,用諾貝爾物理學獎證明數學的重要性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首次頒發給了黑洞的研究,這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了,這個耳熟能詳的概念竟然是第一次站上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臺。(註:該獎也有諾貝爾風向標之稱,2020年諾獎醫學獎獲獎者就都有拉斯克獲獎經歷)。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與黑洞研究相關
    右:安德裡亞·格茲 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 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彭羅斯更像是一位數學家「寫《時間簡史》的霍金和彭羅斯是同一領域的哥們兒,霍金對黑洞的研究成就不亞於彭羅斯。」在華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院長、英國物理學會會士程亞教授看來,如果2018年去世的霍金,等到了2019年公布的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那麼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就很可能與彭羅斯分享這一殊榮。
  •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終於頒發給了黑洞,霍金是不是非常委屈
    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終於公布了,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居然頒發給了關於黑洞的研究,好像是諾貝爾獎委員會給全世界開了一個玩笑。,一般一年分一個,2019年諾貝爾獎就頒給了天體物理學領域,分別是宇宙學理論和系外行星的發現,2018年則是雷射領域,就算輪也該輪到凝聚態物理了,可是諾貝爾獎委員會偏偏不走尋常路,又一次頒給了天體物理學,要知道2017年的引力波就屬於天體物理學,這麼算下來天體物理學已經四年獲得三次諾貝爾獎了,這讓凝聚態物理有點不服。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霍金「戰友」獲獎,黑洞「吸納...
    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霍金在科學上有許多貢獻,包括與本次諾獎得主之一的羅傑·彭羅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對關於黑洞會發放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稱為霍金輻射)。霍金是第一個提出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聯合解釋的宇宙論理論之人。彭羅斯和霍金還有深厚的研究友誼。為了理解量子引力,彭羅斯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一個激進的想法。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霍金「戰友」獲獎,他們揭示了黑洞和銀河系的秘密
    據諾貝爾獎官網6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天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物理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延伸閱讀: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根策爾1952年生於德國,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併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 羅傑·彭羅斯究竟做了什麼工作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裡最受關注,「含金量」最高的當屬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物理學領域能夠取得的最高榮譽。從2000年以來,有8次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與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相關的研究,這也凸顯了目前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的基礎研究在物理領域的重要性。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黑洞」贏了,霍金的戰友們捧回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0 月 6 日,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值得一提的是,格茲是有史以來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1970 年,霍金和彭羅斯共同發表論文提出,如果廣義相對論(以及其他幾個數學條件)是正確的, 那麼在宇宙大爆炸必然是從一個奇點開始的。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獎!上任諾獎得主竟然這樣說……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1969年,為了修補某些特殊黑洞存在破壞時空因果性的「裸奇點」問題,彭羅斯大膽提出了「宇宙監督假想」,他預言必定有某種物理定律,來防止「裸奇點」的出現。霍金曾是彭羅斯的研究夥伴,對此表示強烈支持,還幽默地說「上帝憎惡裸奇點」。他們二人獲得1988年沃爾夫物理學獎,也是因為共同研究並提出的彭羅斯-霍金奇點理論。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霍金好友發現神奇的「黑洞」
    由於聯繫獲獎者而臨時推遲了15分鐘,北京時間 10 月 6 日下午 6 點左右,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結果揭曉——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授予羅傑 · 彭羅斯( Roger Penrose),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
    【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