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數學家|傅立葉

2021-02-23 北師珠應數學生會

    上帝有一堆標準的正弦函數,

他任意地挑其中的一些出來,能組成宇宙萬物。

這些正弦函數從最開始就沒有變過,

我們看到的變化都是組合的變化。 

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的是高數三巨頭之一的傅立葉,而不是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之一的傅立葉。


傅立葉

Baron 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

1768.3.21-1830.5.16  

談到傅立葉,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他膾炙人口的傅立葉定律,實則不然,在他傳奇的人生歷程裡,還有諸多的成就。函數求解方程,傅立葉級數,傅立葉變換,定積分的初步應用.

他的一個又一個成就,都見證了他作為備受尊敬的著名的物理學家以及數學家等的地位。那麼既然說到傅立葉,就不得不提一下傅立葉與熱之間的淵源。

相傳傅立葉對熱學極度痴迷,說上癮也不足為過。正是熱學為他的人生點上了輝煌的第一筆。

1811年,傅立葉向法國科學院提交《熱的傳導》這篇論文,在論文中推導出著名的熱傳導基本方程 。

所謂的熱傳導基本方程就是我們高中物理所學熱量以傳導的方式通過物體由高溫向低溫傳遞,同時這個公式也被稱為傅立葉定律。這個公式奠定了熱傳導的基礎,為後世的研究具有深遠影響。

然而,如果你認為傅立葉對熱學的研究大概就要止步於此,那你就大錯特錯了。1822年,他甚至出版了專著《熱的解析理論》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熱學的憧憬之情。


《熱的

析理論 》

  Joseph Fourier 

這部著作影響了整個19世紀分析嚴格化的進程。也為他後期成為科學院終身秘書奠定了基礎。

由於他對熱學的極度痴迷,他甚至認為熱能包治百病!!

然而,怎樣才能驗證這個理論的正確性呢?

於是1830年的夏天,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開始了一系列「作死」行為。

當時他正因身體不適而臥居在家,突然,靈光一閃,既然溫度是治癒一切疾病的良藥,那我為何不以此來醫治自己呢?於是乎,他毅然決然地把門窗緊閉,裹著被子,烤著火爐,企圖用」熱療法」醫治自己。

故事的結局,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最終,這位偉大的科學界卒於1830年的那個夏天,死因是CO中毒。

傅立葉曾說過:對自然界的深入研究是數學發現最豐富的源泉。這個創造出在物理學,數論,組合數學,概率論等領域都有著廣泛應用的大科學家最終死於自己一生所推崇的熱學。

這個大科學家一生為人正直,曾對許多年輕的數學家和科學家給予無私的支持和真摯的鼓勵,大家真心應該感謝傅爺,感謝傅爺推動了人類社會進步,掀開了新的篇章。

文案 | 王儀旻

編輯 | 王一涵

監製 | 舒晨曄 王一涵 

初審 | 李德熙 陳夢瑩 周志傑

終審 | 張京京

相關焦點

  • 傅立葉變換公式的推導
    再兩邊取積分,也是一個周期就好如此,我們就得到了傅立葉變換的全部公式        至於理工科同學們掉頭髮的問題:積分怎麼求,數學家可不管。數學家傅立葉說,這個變換是有解的,怎麼解不關我事。        你想要高保真的音樂,也不是不行,文件體積也就隨之增大不少,對播放器的速度要求也高了,一句話,有錢就能搞。
  • 歐拉、伯努利、達朗貝爾關於弦振動問題的論戰,催生了傅立葉級數
    弦振動問題的研究由來已久,當時歐洲數學家在欣賞小提琴演奏時發現,小提琴演奏者用弓在琴弦上來回拉動,弓所接觸的只是弦的很小一段,按照常理來說,應該只是會引起這一小段弦的振動,但實際上,振動總是會傳播到整根弦。數學家在發現了這種現象之後,就希望能夠用數學方法研究這種弦振動傳播現象。
  • 傅立葉變換、頻域的簡明理解
    你沒感覺身體哪處正在振動,但腦電波是實實在在的。你看得到紅綠色,看不到紅外線,是因為光的振動頻率不同,你能聽見並區分同時幾個人說話的聲音,也是因為聲波的振動頻率不同。而傅立葉變換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一扇與真理相通的大門,透過傅立葉變換,就能理解這宇宙萬物背後的運行規律。
  • 「城事」你所不知道的「寶藏」數學家——華羅庚
    常州發布 2020/10/01 21:11來源:常州發布今年是世界著名數學家我們都知道華羅庚先生在數學方面的卓越成績,但鮮為人知的是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的華羅庚先生還是中國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先驅者,華老參與籌建的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是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領頭羊」。
  • 如何理解傅立葉級數、傅立葉變換公式?
    > 此前在另外一篇文章嘗試給對傅立葉級數、傅
  • 「大開眼界」不作不死!看完這幾個數學家的故事你就懂了
    下面這5位著名數學家的「花式作死」故事讓我們「大開眼界」←不過想想看,這樣的死真叫人惋惜呢。讓·巴普蒂斯·約瑟夫·傅立葉,男爵,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主要貢獻是在研究《熱的傳播》和《熱的分析理論》時創立了一套數學理論,對19世紀的數學和物理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正是因為熱力學的發現,傅立葉認為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房間也當然是越熱越好。
  • 什麼是傅立葉變換?
    這個信號的測量和傅立葉變換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地做了一次傅立葉變換。入射的光子是時間的函數,不同的時間有不同能量,不同數目的光子到達探測器。但是我們測量的是能量!與此同時,我們已經丟失了時間的信息。我們可以說,有多少光子處於某能量段,又有多少光子處於另一個能量段,也就是能譜,但是我們不知道光子是什麼時候到達的。
  • 幾行Matlab代碼教你上手傅立葉變換
    直接開始,如果你不熟悉Matlab,可以將代碼直接複製到編輯區,然後回車看結果就可以了。
  • 看得懂的傅立葉變換
    打開APP 看得懂的傅立葉變換 李倩 發表於 2018-03-12 09:41:20 說起傅立葉變換,大部分科班出身的都上過課,
  • 法國數學家伽羅華,創立群論的基本思想,逝世後研究也未獲得重視
    我們知道,一般的二次方程的解,要對係數的一個函數求平方根。要得出三次方程的一般解,就要對係數的函數開立方。一般四次方程的解,要求開四次方。但一般五次方程的解是否也能用加減乘除開方這五種運算的代數方法,從方程的係數得出呢?許多人為之耗去許多精力,但都失敗了。直到1770年,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對上述問題的研究才算邁出重要的一步。
  • 不作不死!看完這幾個數學家的故事簡直驚呆了
    下面這5位著名數學家的「花式作死」故事讓我們「大開眼界」←不過想想看,這樣的死真叫人惋惜呢。讓·巴普蒂斯·約瑟夫·傅立葉,男爵,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主要貢獻是在研究《熱的傳播》和《熱的分析理論》時創立了一套數學理論,對19世紀的數學和物理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 數學家們的愛情故事
    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後,認為笛卡爾配不上自己的女兒,不但強行拆散他們,還沒收了之後笛卡爾寫給公主的所有信件。後來,笛卡爾染上黑死病,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自然,國王和大臣們都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只好交還給公主。公主在紙上建立了極坐標系,用筆在上面描下方程的點,終於解開了這行字的秘密——這就是美麗的心形線。
  • 天才為何成群而來:數學家所看到的奇景
    在荷蘭版畫大師M.C.Escher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對數學概念的形象表達2017年11月,當我通過「新視野獎」初次知道張偉和惲之瑋,了解到他們富有創造性的數學合作工作,進而知道一個被稱為北大數學系「黃金一代」的數學家群體時,那個「為何在某個時代,天才會成群到來」的問題觸動了我。
  • 漫談傅立葉變換——複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我們從實數域的傅立葉級數展開入手,立刻可以得到形式更簡單的,複數域的,和實數域一一對應的傅立葉複數級數。因為複數域形式簡單,所以研究起來方便----雖然自然界不存在複數,但是由於和實數域的級數一一對應,我們做個反映射就能得到有物理意義的結果。那麼傅立葉變換,那個令人難以理解的轉換公式是什麼含義呢? 我們可以看一下它和複數域傅立葉級數的關係。
  • 古今中外數學家盤點
    數學家是指一些對數學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將其所學知識運用於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集合、結構、空間、變化。那麼數學家有哪些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今中外著名數學家盤點,歡迎大家了解!
  • 我們同樣都在地球上生存,但是你可知道地球的年齡呢,了解一下!
    雖然在十九世紀對地球年齡的估算時間被戲劇性提前了很多,但與布豐的結論相比,地質學和進化論提出的時間觀總是長於當時物理學所能理解的地球年齡時間。另一位法國人(1768-1830)讓·傅立葉推進了地球年齡理論。傅立葉對科學的永久性貢獻是發展數學的技術來處理時間變化現象,例如,傅立葉的分析可以把聲波中複雜的壓力變化結構分解,使之成為一組簡單的聲波或和聲。
  • 一種新的推導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的方法
    一種新的推導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的方法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對稱分組思想的快速傅立葉變換的推導方法
  • 傅立葉變換還能畫簡筆畫?谷歌工程師開發的這個試玩網站火了| 附資源
    曉查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無論是處理聲音和圖像信號,都必須用到傅立葉變換。其實除了這些「正經」用途,它還能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最近,一位名叫Jez Swanson的谷歌工程師自己寫了篇博客,教你用傅立葉變換畫出任何簡筆畫。目前已在Twitter已經收穫了3000+點讚。
  • 傅立葉變換看不懂,5分鐘教你快速理解!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傅立葉這個人,傅立葉是一位數學家,但是他特別痴迷於熱學,就是研究物質處於熱狀態時的有關性質和規律的物理學分支,1811年,傅立葉向科學院自己的文章《熱的傳播》,在論文中推導出著名的熱傳導方程 ,並提出了傅立葉變換的基本思想。
  • 這位數學家英年早逝,但其數學成果卻可供數學界研究150多年
    阿貝爾是19世紀挪威最偉大的數學家,在數學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學術成果超前時代太遠,令當時的數學大師都無法看懂。如此繁多而重要的研究成果,可供後世的數學家研究150多年。無奈天妒英才,阿貝爾年僅26歲便離開了人世。一生的經歷極為坎坷,與同時代的數學天才伽羅瓦有著同樣的不幸遭遇,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