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數學家英年早逝,但其數學成果卻可供數學界研究150多年

2021-01-07 數學真美

阿貝爾是19世紀挪威最偉大的數學家,在數學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學術成果超前時代太遠,令當時的數學大師都無法看懂。如此繁多而重要的研究成果,可供後世的數學家研究150多年。

無奈天妒英才,阿貝爾年僅26歲便離開了人世。一生的經歷極為坎坷,與同時代的數學天才伽羅瓦有著同樣的不幸遭遇,令人嘆息。

阿貝爾出身清貧,但自幼聰明好學,很小就展現出了異於常人的數學天賦,在老師的悉心引導下,認真學完了牛頓、歐拉、高斯等著名數學家的著作。

年紀輕輕的阿貝爾不但能夠深刻的掌握這些數學著作高深的理論,而且能夠敏銳地發現這些理論中的缺陷。

不幸的是,在阿貝爾1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家庭中的經濟狀況變得更加糟糕,以至於只能依靠老師的資助,才得以進入大學學習。

在阿貝爾22歲的時候,發表了一篇名為《一元五次方程沒有代數一般解》的論文,解決了250年以來懸而未決的著名難題。他信心滿滿的將這份偉大的研究成果寄給當時著名的數學家高斯,然而高斯看都沒看,就把它丟在了書堆當中,之後不知所蹤。

阿貝爾寄出稿件之後,苦苦地等候回音,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無奈之下,阿貝爾只得將這份學術成果刊登在了他朋友創立的一份純數學雜誌的第一期。

阿貝爾的才華沒有得到賞識,但是他依然沒有停下研究數學的腳步。

在阿貝爾24歲的時候,完成了一份有關「超越函數」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即為今天的「阿貝爾定理」,奠定了「阿貝爾積分」和「阿貝爾函數」的理論基礎。

阿貝爾將這些偉大的研究成果寄給科學院,論文寄到了大數學家「傅立葉」的手裡,傅立葉將論文交給數學大師「勒讓德」和「柯西」審閱,然而可惜的是,柯西將稿件帶回家去之後,並沒把這事放在心上,隨手一丟,竟然弄丟找不到了。

阿貝爾的一次次希望換來了一次次失望,一篇篇論文寄出之後,如泥牛入海,音信全無,這位年輕的數學天才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更不幸的是,他在這一段時間染上了可怕的肺結核,剛開始時,他還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但他還不知道,他此時的生命,己經開始進入倒計時。

26歲的阿貝爾貧病交加,不得不找了一份代課教師的工作,用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計。

生活的困境並沒有消減阿貝爾對數學研究的熱情。

他在這彌留人間的短暫時間內,艱難地完成了大量的數學研究工作,創立了著名的「阿貝爾方程」和「阿貝爾群」的理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阿貝爾對「無窮級數」進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判別準則」和「冪級求和」的定理,極大的推動了「分析的嚴格化」理論,阿貝爾指出,必須「嚴格限制」濫用「級數展開及求和」,這一思想的提出,對「第二次數學危機」的徹底解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828年冬天,阿貝爾的病情突然惡化,第二年四月,阿貝爾去世了,年僅26歲!

去世之後,他的老師為他出版了文集,其偉大的數學成果才得以流傳於世,為現代數學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直到阿貝爾去世之後,人們才認識到了他數學研究成果的重要性,無數的榮譽接踵而來,他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數學教授,與數學家「雅可比」共同獲得了法國科學院大獎,然而這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英年早逝的數學家阿貝爾
    原標題:英年早逝的數學家阿貝爾 阿貝爾(1802-1829),挪威數學家,他被公認為現代數學之先驅,阿貝爾和法國的伽羅華、印度的拉馬努金,是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三大青年數學家,也是三個最不幸的英年早逝的數學家。
  • 華人數學家笑傲世界數學研究 成果以其名字命名
    中國古代算術的許多研究成果裡面就早已孕育了後來西方數學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領先的數學研究成果就是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著名數學家阿貝爾曾說:「一個人如果想要在數學上有所進步,就必須向大師學習。」因此,我們整合了一些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數學成果供大家參考。
  • 數學史上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研究成果大全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燦爛文化和悠久歷史的民族,在燦爛的文化瑰寶中數學在世界也同樣具有許多耀眼的光環。中國古代算術的許多研究成果裡面就早已孕育了後來西方數學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領先的數學研究成果就是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
  • 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數學成果集錦
    他們的思想和成就體現了各自所處時代數學活動的主流。中國古代算術的許多研究成果裡面就早已孕育了後來西方數學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領先的數學研究成果就是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著名數學家阿貝爾曾說:「一個人如果想要在數學上有所進步,就必須向大師學習。」因此,我們整合了一些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數學成果供大家參考。
  • 科學網—中法學者追憶數學天才伽羅瓦
    本報訊(記者魯偉攝影報導)「伽羅瓦雖然英年早逝
  • 數學史20大數學家之—阿貝爾和伽羅瓦,頭角崢嶸之際便與世長辭
    他們給數學界帶來了無盡的光芒,使他們的名字永遠刻在數學史的光榮榜上。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惋惜他們在頭角崢嶸之際便長星隕落,如果他們再多活一些歲月,數學界也許會更加絢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樣的兩位英年早逝的數學家——阿貝爾和伽羅瓦。
  • 這位數學家只用一個概念,就建立起現代數學的基礎
    集合,看上去似乎並不太難的數學內容,為什麼會在數學王國當中佔據這麼重要的位置呢?我們先從古時期的數學說起,兩千多年以來,無數的數學家都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到「無窮」這一概念,但局限於當時社會環境、知識背景等因素,讓當時的數學界無力去探索、把握、認識它,無奈止步於「無窮」的門口,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縛了數學的發展。
  • 這位數學家創立「集合論」,為近代數學奠定了基礎,他自己卻瘋了
    「無窮」的思想瑰麗無比,令數學家們痴迷與嚮往,卻又無力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它,這一直是人類在思想上所面臨的尖銳挑戰。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希臘的數學家阿基米德開始計算「無窮大」的數目,他所用的方法,居然與 19世紀的「微積分」與「集合論」極為相似,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明文記載的偉大的「無窮」思想。
  • 天才華裔數學家取得重大突破 國內數學界拒發表看法
    ,不過,在這兩個簡單的等式的背後,卻隱藏著數學界最古老的未解之謎,無數天才數學家在證明中耗費了畢生精力,它就是被稱為「數學王冠上的明珠」的「哥德巴赫猜想」。據他介紹,早前,這位年輕的教授接受了《科學美國人》的採訪,但是他認為他們的文章將他的成果誇大成關鍵性突破,超出了他的預期。而在隨後時代周報的採訪中,大部分的現任數學家都拒絕就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言論。在他們看來,這個問題過於敏感和爭議性大。對於大部分的數學家來說,目前他們只能無限地努力去摘這顆數學王冠上的耀眼明珠。
  • 曾是數學神童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新華社/法新    1975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曾是一位數學神童,他21歲於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4歲成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鑑於在調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同時榮膺本屆菲爾茨獎得主。
  • 中國最悲苦數學家,成就超過陳景潤,卻得不到重視,英年早逝
    這位中學物理老師叫陸家羲。陸家羲矻矻窮年鑽研世界數學難題,出了成果,論文卻得不到發表,得不到世人承認;好不容易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學界認可了,可惜英年早逝,沒能在有生之年獲得應有的表彰和待遇。最悲苦而成就斐然的數學家陸家羲老師1935年出生於上海,是包頭市九中的一名普通物理老師。
  • 中國數學界歷史地位前十的數學家,每一位都是一座豐碑!
    谷超豪主要從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齊性黎曼空間、無限維變換擬群、雙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規範場理論、調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論等方面取得了系統、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別是首次提出了高維、高階混合型方程的系統理論,在超音速繞流的數學問題、規範場的數學結構、波映照和高維時空的孤立子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 猶太天才數學家:一生成就讓世界側目,卻因宣揚和平被數學界除名
    數學中的一些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 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但證明卻隱藏得極深,數學是科學之王。古往今來,數學家數不勝數,圓周率讓我們看到了數學的神奇,讓我們體會到了數學的奇妙,我們今天要說的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他是20世紀數學界的皇者,他42歲之前的成果至今無人能全部看懂。
  • 悲情天才阿貝爾:27歲離世,留下的思想卻讓數學家忙活了五百年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學校中,阿貝爾卻展現出了非同常人的數學才華。經他的老師霍爾姆伯的引導,他學習了不少當時數學家的著作,比如牛頓、歐拉、高斯、拉格朗日……為此後的數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校期間,他仍然保持對數學的熱情,自學了這個學科的大部分課程。1824年,阿貝爾解決了用根式求解五次方程的不可能問題。這項研究成果讓他十分得意,他隨即寫了一篇論文,專門闡述這個問題,並將自己的作品寄給了當時有名的數學家高斯。但讓人遺憾的是,高斯因為個人原因,沒有看到這篇論文,21歲的阿貝爾喪失了「一戰成名」的機會。不過,阿貝爾並沒有因此氣餒。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全世界60位獲獎,其中2位華裔數學家
    作為中國人歷來被稱頌很高兩個詞就是「聰明」和「勤奮」,那能提現中國既聰明又勤奮的,小編覺得「數學」無疑是最恰當的,眾所周知普通的中國也被普遍說數學好,可是今天小編要講的是兩個數學天才的故事。他們是目前唯一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華裔數學天才。他們就是——數學家丘成桐和陶哲軒。
  • 印度數學界最恐怖的存在,大學畢不了業,卻自創上百數學公式定理
    今年5月份,谷歌攜手以色列理工學院數學家Gal Raayoni發布了一款數學機器——拉馬努金機,旨在用一種新穎、系統的方法去尋找新的數學公式。 這讓超模君聯想到了一位英年早逝的印度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
  • 俄羅斯數學隱士拒絕接受數學界最高獎菲爾茨獎
    新華網馬德裡8月22日電 世界數學家大會22日將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茨獎,授予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及其他三人,但這位俄羅斯「數學隱士」似乎並不領情,沒有到場領獎。  現年40歲的佩雷爾曼在證明龐加萊猜想的過程中作出了奠基性貢獻。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阿貝爾獎
    阿貝爾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由挪威政府籌資,為紀念挪威數學家N.H.阿貝爾(1802-1829)而設立的國際數學大獎。目的是擴大數學的影響,吸引更多年輕人從事數學研究。阿貝爾獎從2003年起逐年頒發。首屆獲獎者為法國數學家J.-P.塞爾,他因「在賦予數學許多分支,特別是拓撲學、代數幾何學和數論以現代形式」而獲獎。阿貝爾被公認為現代數學之先驅,在很多數學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
  • 悲情天才阿貝爾:27歲時離世,留下的思想卻讓數學家們忙活了五百年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學校中,阿貝爾卻展現出了非同常人的數學才華。經他的老師霍爾姆伯的引導,他學習了不少當時數學家的著作,比如牛頓、歐拉、高斯、拉格朗日……為此後的數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趣味數學之以華人命名的數學成果
    數學領域中有些研究成果是以華人命名的,其中著名的有:   華氏定理   數學家華羅庚關於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王元提出多重積分近似計算的方法被國際上譽為「華—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