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史上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研究成果大全

2020-11-23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燦爛文化和悠久歷史的民族,在燦爛的文化瑰寶中數學在世界也同樣具有許多耀眼的光環。中國古代算術的許多研究成果裡面就早已孕育了後來西方數學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領先的數學研究成果就是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

【李氏恆等式】數學家李善蘭在級數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李氏恆等式」。

【華氏定理】數學家華羅庚關於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王元提出多重積分近似計算的方法被國際上譽為「華—王方法」。

【蘇氏錐面】數學家蘇步青在仿射微分幾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命名為「蘇氏錐面」。

【熊氏無窮級】數學家熊慶來關於整函數與無窮級的亞純函數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譽為「熊氏無窮級」。

【陳示性類】數學家陳省身關於示性類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陳示性類」。

【周氏坐標】數學家周煒良在代數幾何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周氏坐標;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環」。

【吳氏方法】數學家吳文俊關於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的方法被國際上譽為「吳氏方法」;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吳氏公式」。

【王氏悖論】數學家王浩關於數理邏輯的一個命題被國際上定為「王氏悖論」。

【柯氏定理】數學家柯召關於卡特蘭問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孫琦在數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柯—孫猜測」。

【陳氏定理】數學家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題被國際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

【楊—張定理】數學家楊樂和張廣厚在函數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楊—張定理」。

【陸氏猜想】數學家陸啟鏗關於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稱為「陸氏猜想」。

【夏氏不等式】數學家夏道行在泛函積分和不變測度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夏氏不等式」。

【姜氏空間】數學家姜伯駒關於尼爾森數計算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姜氏空間」;另外還有以他命名的「姜氏子群」。

【侯氏定理】數學家侯振挺關於馬爾可夫過程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侯氏定理」。

【周氏猜測】數學家周海中關於梅森素數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

【王氏定理】數學家王戌堂關於點集拓撲學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譽為「王氏定理」。

【袁氏引理】數學家袁亞湘在非線性規劃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袁氏引理」。

【景氏算子】數學家景乃桓在對稱函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景氏算子」。

【陳氏文法】數學家陳永川在組合數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陳氏文法」。

(編輯:王晶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數學成果集錦
    他們的思想和成就體現了各自所處時代數學活動的主流。中國古代算術的許多研究成果裡面就早已孕育了後來西方數學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領先的數學研究成果就是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著名數學家阿貝爾曾說:「一個人如果想要在數學上有所進步,就必須向大師學習。」因此,我們整合了一些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數學成果供大家參考。
  • 華人數學家笑傲世界數學研究 成果以其名字命名
    中國古代算術的許多研究成果裡面就早已孕育了後來西方數學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領先的數學研究成果就是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著名數學家阿貝爾曾說:「一個人如果想要在數學上有所進步,就必須向大師學習。」因此,我們整合了一些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數學成果供大家參考。
  • 趣味數學之以華人命名的數學成果
    數學領域中有些研究成果是以華人命名的,其中著名的有:   華氏定理   數學家華羅庚關於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另外他與數學家王元提出多重積分近似計算的方法被國際上譽為「華—王方法」。
  • 華人數學家排行榜
    因此,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帶大家一起來膜拜下現代最著名的十位華人數學家: 1新中國數學事業奠基人,華羅庚 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後拓撲學的重大突破之一,成為影響深遠的經典性成果。1970年代後期,他開創了嶄新的數學機械化領域,提出了用計算機證明幾何定理的「吳方法」,被認為是自動推理領域的先驅性工作。他是我國最具國際影響的數學家之一,他的工作對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研究影響深遠。
  • 當代十大著名華人數學家
    )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二、陶哲軒(1975.7.17~現在)當代最年輕的著名華裔數學家,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 磯分校(UCLA)數學系,是澳大利亞唯一榮獲數學最高譽「菲爾茨獎」的澳籍華人數學教授,也是繼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美國出版的《探索》雜誌評選出美國20位40歲以下最聰明的科學家,有兩名華裔科學家入選。
  • 35歲美國華人數學家摘取「華人菲爾茲獎」(圖)
    8月6日,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教授張偉獲得晨興數學獎金獎。該獎項被譽為「華人菲爾茲獎」,即華人數學領域的最高榮譽。  35歲的金獎獲得者張偉是四川達州人,出生在大竹縣農村。2000年他從成都七中畢業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34歲時被哥倫比亞大學破格聘為數學系終身教授。
  • 數學界的凱撒大帝——華人數學家丘成桐
    在持續的刻苦鑽研下,丘成桐最終證明卡拉比猜想、正質量猜想等,成為了幾何分析學科的奠基人,在物理領域,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第一,做出一等的數學研究;第二,為中國數學教育服務,幫助中國成為數學強國。雖然不拿薪酬,但作為世界知名的數學大家,丘成桐卻四處為數學研究機構籌集資金,呼籲各方對數學科研更加支持。
  • 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 頒「華人菲爾茲獎」
    6月9日,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CCM)在清華大學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的最新研究進展。
  • 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 頒「華人菲爾茲獎」—新聞—科學網
    6月9日,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CCM)在清華大學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的最新研究進展。
  • 35歲川籍數學家張偉摘取「華人菲爾茲獎」(圖)
    35歲川籍數學家張偉摘取「華人菲爾茲獎」  8月6日,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該獎項被譽為「華人菲爾茲獎」,即華人數學領域的最高榮譽。  35歲的金獎獲得者張偉是四川達州人,出生在大竹縣農村。2000年他從成都七中畢業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34歲時被哥倫比亞大學破格聘為數學系終身教授。張偉在29歲時曾獲得過拉馬努金獎,加上本次晨興數學金獎,他已然成為了當下國際數學界一顆閃耀的學術之星。
  • 第四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頒發晨興數學獎
    12月17日,第四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大會頒發了2007年晨興數學獎和晨興應用數學獎,其金獎獲得者分別為澳洲國立大學數學及應用中心教授汪徐家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金融系Frederick L.Moore講座教授及統計學系教授範劍青。 晨興數學獎表彰45歲以下、在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上有傑出成就的華人數學家,在每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頒發。
  • 科學時報:華人數學家攜手為國家欣榮努力
    易蓉蓉/攝 2007年12月17日~22日,第四屆華人數學家大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1200多位傑出的數學家、大學校長、領先科研機構的負責人和學生們相聚一堂,交流數學研究的最新進展,討論21世紀高等教育的機遇和挑戰,並探討美國、中國和歐洲的中小學數學教育改革。西子湖畔盛況空前,本次大會主席、哈佛大學講座教授丘成桐為大會賦辭:「士攜手而並進兮,國欣欣以向榮。」
  • 華人數學家大會頒發晨興數學獎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主席、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左)和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右)向鄔似珏頒發晨興數學金獎。易蓉蓉/攝 本報訊 12月17日,為期6天的第五屆華人數學家大會(ICCM)在人民大會堂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數學家齊聚北京,共同研討數學發展。開幕式上頒發了華人數學家大會的最高獎項——晨興數學獎。
  • 數學家丘成桐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丘成桐教授獲阿爾伯塔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中國僑網3月28日電 3月28日,華人數學家丘成桐院士因在世界數學、物理學等諸多科學研究中作出的卓越貢獻,以及對中國數學研究發展的推動與付出,由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 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京開幕三大獎項全部揭曉
    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齊聚清華園,共同探討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的最新研究進展。開幕式揭曉和頒發了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三大獎項:2019年ICCM數學獎、陳省身獎和ICCM國際合作獎。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教授,大會主席、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高鴻鈞院士等到會並致辭,全球華人數學家代表,海內外高校及院所領導、知名學者、學生代表等一千餘人出席開幕式。
  • 華人數學家首次證明存在無窮多素數對 一夜成名
    長期沉寂,一夜成名,張益唐首次證明存在無窮多素數對  華人數學家「成就堪比陳景潤」?  一位華人數學家,一夜成名。  《自然》雜誌網站5月14日報導,任教於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的張益唐最新證明,存在無窮多個之差小於7000萬的素數對。在解決孿生素數猜想方面,張益唐的這一研究被認為在終極數論這個古老的數學問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清華大學開幕 三大獎項全部揭曉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大會主席、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瑞平,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劉宇輝,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高鴻鈞等出席並致辭。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齊聚清華園,共同探討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的最新研究進展。開幕式現場石加東攝陳旭代表學校向出席大會的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各位獲獎學者表示誠摯的祝賀。
  • 第五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
    第五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     本報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李斌)第五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慕道、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數學系講座教授鄔似珏獲得本屆晨興數學獎金獎
  • 這位數學家英年早逝,但其數學成果卻可供數學界研究150多年
    阿貝爾是19世紀挪威最偉大的數學家,在數學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學術成果超前時代太遠,令當時的數學大師都無法看懂。如此繁多而重要的研究成果,可供後世的數學家研究150多年。無奈天妒英才,阿貝爾年僅26歲便離開了人世。一生的經歷極為坎坷,與同時代的數學天才伽羅瓦有著同樣的不幸遭遇,令人嘆息。
  • 這麼多數學成果,你知道哪位數學家的名字被用的最多?
    高斯是一位全才的數學家,他的數學研究幾乎遍及所有領域,如在數論、代數學、非歐幾何、複變函數和微分幾何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多達110個,屬數學家中之最,因此,高斯被譽為近代數學奠基者和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