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近日發現月球擁有似地球結構的液態核

2021-01-13 中國青年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藉助當今美國最先進的太空科學技術,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應用

  現代地震學技術對40年前月震傳感器勘測數據進行了再分析,這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月球的神秘內部結構,最核心部分是一個固態富鐵內核,其直徑約241.4公裡(150英裡),其外部是一個直徑約330公裡(205英裡)的液態鐵核外層結構包裹著。

  這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月球「發電機」的進化過程——月球強磁場的形成與維持,揭開月球內核的詳細狀況有助於月球結構精確模式的形成。月球內核中包含著硫磺等少量輕元素,科學家基於此發現進行一項最新地球地震學研究顯示,地球內核外層也存在著硫磺和氧等輕元素。

  月球內核最核心部分是一個固態富鐵內核,其直徑約241.4公裡(150英裡),其外部是一個直徑約330公裡(205英裡)的液態鐵核外層結構包裹著。

  人們將現代最先進技術能與40年前太空勘測結果完美地結合測算,意想不到的獲得一項新的重大太空發現。1971年,「阿波羅號」太空飛行器太空人對月球表面月震傳感器的勘測結果顯示,月球與地球一樣,擁有類似的液態內核結構。

  該研究小組還使用數組處理分析月球震動圖,技術分析鑑定和辨別月震和其它地震活躍性的信號源。他們辨別發現震波何時以及在何地穿過月球內核元素或者被月球內核元素折射,從而分析月球內核成份和不同深度地核層狀態。

  雖然目前先進的人造衛星觀測圖像對於研究月球歷史和地形學具有重要意義,但迄今的人造衛星觀測結果僅是自阿波羅時代之後對月球的猜測和臆想。之前科學家基於月球內部特徵的間接評估曾推測出月球內核的存在,但對內核半徑、狀態和成份方面仍存在許多不一致性。

  過去的月震研究主要局限於月球層級內核結構重疊信號反覆反彈導致的「噪音」衝刷,目前韋伯和研究同事使用一種震動圖分層技術,亦被稱為數位訊號分割法,研究期間分層技術提高了信號-噪音比率,並使研究人員能更精確地跟蹤震動路徑,以及穿過月球內核的每個震動信號的特徵。

  專家表示:他們希望繼續研究阿波羅號月震數據,能在未來更精確地評估月球內核特性,以便儘可能清楚地描繪月球勘測信號,來協助未來月球任務的數據判讀,從而揭開月球表面以下的神秘面紗,並對了解火星熱量的歷史變化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NASA在月球上發現水分子,為什麼一定要尋找液態水?
    從過去諸多探索情況來看,液態水是驗證一顆星球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的前提。這個參考標準源於地球生物,因為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液態水。可能你會說是否有可能存在以其他元素為基礎的生命呢?它們也需要液態水嗎?
  • 金星生命探索後續:學NASA售賣月球 俄近日宣稱擁有金星主權
    據外媒報導,在近日科學家們發現金星上有疑似生命存在跡象的化學物質磷化氫後,俄羅斯克林姆尼宮首席科學家Dmitry Rogozin宣布金星「屬於」俄羅斯。在前不久NASA單方面宣布月球資源可以採取「先來先到」原則進行開發與售賣後,此次克林姆尼宮首席科學家公開宣布金星屬於俄羅斯,無疑加劇了太空資源割據的緊張局勢,更讓我們看到了在沒有詳盡國際太空法約束的環境下,世界航天強國憑藉先發優勢肆意宣布一顆星球主權的鬧劇。背景普及:金星和地球有多少相似度?
  • 距地最近的「寶藏」,NASA在月球發現罕見燃料,能啟動核聚變
    據報導,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確認,月球上存在著大量的礦產資源,同時也含有一種可以為核聚變反應堆提供燃料的同位素氦-3,這讓月球成為了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寶藏星球」,也成為了人類太空拓荒過程中的第一個目標。
  • 距地最近的「寶藏」,NASA在月球發現罕見燃料,它能啟動核聚變
    據報導,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確認,月球上存在著大量的礦產資源,同時也含有一種可以為核聚變反應堆提供燃料的同位素氦-3,這讓月球成為了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寶藏星球」,也成為了人類太空拓荒過程中的第一個目標。
  • 月球終於發現外星人真實基地 似金字塔!
    為什麼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對月球引力的2.54倍,月球卻乖乖繞著地球轉?為什麼人類永遠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為什麼其他天體衛星的軌跡都是橢圓的,唯獨月球的軌跡和人造衛星一樣是正圓的?為什麼月球的壽命比地球早100多億年,卻是地球的衛星?
  • 月球磁場曾「挺身而出」,為了保護地球?
    行星的全球性磁場就像星球的「保護罩」一樣,它通常產生於表面之下數千千米的液態核中,由核中的液態熔鐵運動產生,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太空中。現如今,我們的地球就擁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全球性磁場,它保護著大氣和低軌道衛星免受嚴酷的太陽輻射的傷害。
  • NASA在月球發現水分子!更厲害的是,俄羅斯在44年前已發現
    尋找水,是尋找地外生命的關鍵因素因此科學家們在尋找地外生命的過程會以尋找液態水為主要目標。首先,如果某一顆星球上存在液態水,那麼說明存在水的地方有著較適宜的溫度,因為水要在一定溫度區間內才會保持液態狀態。其次,液態水的存在可能說明該星球過去存在充足的水資源。那麼人類在五六十年的太空探索中,是否已經發現了含有液態水的星球呢?
  • ...NASA首次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含水量為撒哈拉的百分之一
    SOFIA的飛行高度大約45000英尺(1.4萬米),位於地球大氣中的平流層,可以穿透地球大氣中99%以上的水蒸氣,從而更清晰地看到紅外宇宙。利用SOFIA上的暗淡物體紅外照相機,索菲亞能夠捕捉到水分子特有的波長,6.1微米。
  • 月核出現融化現象 地球引力加熱所致?
    【科技訊】11月13日消息,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月球的地核周圍或許存在一個極為炙熱的液態層。這一結論是通過比較月球扭曲數據與理論計算得出的,研究人員表示地球的引力影響足以讓月核周圍形成一個液層。如果情況屬實,說明月球的活躍程度超過此前的想法,對了解地球的歷史也具有重要意義。宇宙中彼此靠近的兩顆天體之間都會有引力拖拽效應。
  • 什麼時候能鑽探月球?科學家表示,月球地底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在這幾年不斷地探索發現月球的徵程中,科學家發現了更多關於月球的謎題等待解答。在當今世界主要國家登陸月球以來,包括我國嫦娥四號,我們知道,月球的表面是只有巖石的荒涼景象,沒有空氣可以呼吸,不適宜人類的生活居住。但在最近科學家們認為,外星生命可能潛伏在月球深處的水下湖泊中。
  • 月球磁場曾「挺身而出」,為了保護地球?-虎嗅網
    行星的全球性磁場就像星球的「保護罩」一樣,它通常產生於表面之下數千千米的液態核中,由核中的液態熔鐵運動產生,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太空中。現如今,我們的地球就擁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全球性磁場,它保護著大氣和低軌道衛星免受嚴酷的太陽輻射的傷害。維持核中液體的運動需要能量,比如核中的熱。
  • 鐵合金縱波測速可知地球液態外核缺碳
    ,從而發現地球的液態外核碳極度缺乏。   地球中心是半徑為3500公裡的金屬核。金屬核為兩層結構,中心部分由固體的內核(固體鐵合金)組成,外側則由液態的外核(液態鐵合金)包圍。液態外核佔金屬核質量的95%,其主要成分是鐵,其他是氫、碳、氧、矽、硫磺等元素。但科學家並不了解各種元素的含量比例。由於金屬核距地表最近距離約為2900公裡,直接測量其成分極為困難。
  • 從四大原因來解析地球是我們最好的家園
    地球有什麼特別的支持我們生存呢?空氣,含有人類必需的氧氣(太陽系內含量最高)。水,宇宙中的水大多是固態的,幸運的我們擁有著大量液態水。地質,地球上有板塊構造,利於元素的上下循環。空間,我們有月球衛星,隕石和彗星坑。因此好好保護我們的家園吧!1970年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聚在一起慶祝地球日,這是對我們在地球上擁有的所有美好事物的感謝——同時也提醒我們儘量不要搞砸它們。但地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從四大原因來解析地球是我們最好的家園
    水,宇宙中的水大多是固態的,幸運的我們擁有著大量液態水。地質,地球上有板塊構造,利於元素的上下循環。 1970年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聚在一起慶祝地球日,這是對我們在地球上擁有的所有美好事物的感謝——同時也提醒我們儘量不要搞砸它們。
  • 月球,實際上就是地球水資源的最大投資者
    由於有電磁場的保護,地球上的水蒸氣在升到天空上時,那個「電磁天花板」可以把那些帶電粒子攔截掉。因此,地球的水蒸氣會永遠安全地存在於星球上,不停重複它們從陸地到天空的水循環。月球,實際上就是地球水資源的最大投資者月球,是碰撞的副產品,它以損失自己原有物質的1/2為投資代價,換取了地球高速旋轉,這個旋轉使得地球發電,並且擁有了磁場來保護液態水。
  • 地球為什麼能讓沒有氧氣的月球「生鏽」?
    最近,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一項研究證實,月球表面高緯度地區存在赤鐵礦(Fe₂O₃),這是個讓人浮想聯翩的發現,畢竟Fe₂O₃是鐵鏽的主要成分,沒有氧氣和液態水的月球,哪裡來的鐵鏽?
  • 月球是外星人留下的?美國宇航局發現月球內部是個發電機
    但月球可不僅僅是一個災難後重生的星球,其仍然擁有內核結構,最新的證據顯示月球內部曾經是個發電機。,與地球內部的液態金屬流有關。同樣在月球內部也有類似的活動,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就發現月球在剛剛誕生時內部處於熔融環境中,由此形成了強大的磁場,而且比地球的磁場還要強。 這種金屬物質被認為來自另一顆與地球相撞的天體,這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即這顆星球上到底有什麼物質,同時在地球物質重新分配時起到何種作用。
  • 月球上發現神秘建築似外星人基地
    12月8日,中國發射了「嫦娥四號」探測器,它將首次實現人類登陸月球背面。而近日,有人在月球上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建築似外星人基地,引發了許多人的猜想。 據英國媒體12月20日報導,近日,一名叫埃裡克的男子將2013年拍攝的幾張月球照片發到網上。
  • 地球擁有生命,而相鄰的兩顆行星卻並不宜居,因為它們沒有月球
    地球能夠成為一顆宜居行星是由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地球要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之內,要擁有大氣、磁場、液態水,要能夠較少遭受宇宙中小型天體的撞擊,而為了讓地球成為這樣一顆宜居行星,地球的小兄弟球,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是太陽系中最為特別的一顆衛星,因為從月球與地球的比例上來講,月球太大了。
  • 地球的基本結構
    並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共同組成了一個天體;地月系統。地殼;地球表面的固體外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部分約33千米,高原高山地區厚度可達60~70千米,海洋部分最薄,平均約6千米。地球固體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