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玩具巴克球有風險 易被兒童吞食引發胃腸道穿孔

2020-12-04 閩南網

  【[話筒]危險!網紅玩具巴克球 成傷人利器】最近,有種叫巴克球的玩具,在學校附近及網絡上都有銷售。由於巴克球體積小,易被兒童吞食,其磁力高達4000高斯,一旦進入人體,會穿過人體組織吸附在一起,導致胃腸道穿孔或是阻塞,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血液中毒或是死亡!轉發周知,讓孩子遠離危險玩具!

原標題:巴克球引發追捧 兒童玩耍有風險

責任編輯:朱惠娥

相關焦點

  • 「網紅」巴克球有風險 低齡兒童別玩了
    而這些鋼珠正是網紅玩具巴克球。21日,記者來到位於萬達廣場的一家門店看到,巴克球被當作兒童玩具和其它一些毛絨玩具擺放在一起。這些巴克球大小不同,顏色也很絢麗,吸引不少孩子前來選購。大盒的巴克球直徑接近一釐米,小盒的巴克球直徑在5毫米左右,每盒巴克球珠子數量不等,大盒的有近百顆,小盒的只有幾十顆。
  • 網紅玩具「巴克球」藏隱患 義烏家長購買需謹慎
    近日,一種名叫「巴克球」的益智玩具開始走紅,這種由多個帶有磁性的金屬實心體組成的益智玩具,藉助磁場特性,可以組合出很多造型,被不少企業和家長追捧為益智型網紅玩具。在很多視頻平臺上,「巴克球」玩得好的高手人氣很高。殊不知,爆款玩具背後,卻有著安全隱患,不少網絡媒體都報導了兒童誤吞「巴克球」事件。對此,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巴克球」並非兒童玩具,甚至可能威脅到孩子們的生命。
  • 巴克球、水晶泥、指尖陀螺……這些「網紅玩具」存安全隱患,你還在...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這個暑期,被網絡社交平臺帶火的眾多「網紅玩具」,成為不少孩子在家玩耍的新寵。可實際上,不少事例顯示,這些名氣大、買家多、銷量火爆的網紅玩具的背後,也潛藏著風險。主治醫師於飛鴻告訴記者,B超影像發現,這名5歲的小患者一共吞下了9顆巴克球。其中,2顆在胃裡,7顆在腸道裡。相互吸引的巴克球導致其周圍黏膜明顯腫脹,隨時有穿孔風險。
  • 誤食巴克球女孩急救 兒童玩具到底如何挑選才安全
    【中外玩具網 9月7日訊】鎮江揚中市的4歲女孩小苗8月25日突然腹痛,被送進揚中人民醫院,經醫生診斷,小苗患的是急性肺炎、胃腸炎,但經過多次拍片檢查後,醫生發現其腹部有異物,當晚10點再次拍片時,被確診為腸梗阻。
  • 巴克球玩具很危險!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接診的宋虎偉醫生細緻地檢查了蘭蘭的腹部體徵,結合查體及檢查,考慮已經有消化道穿孔形成內瘻可能,及時安排了手術,術中探查見蘭蘭小腸多處穿孔形成內瘻,還需要治療一段時間才能康復。磁力珠不會自行排出 很容易造成腸穿孔但蘭蘭的情況不只是個案,近一年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已經收治了20多個因誤吞磁力珠的患兒。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巴克球玩具患兒
    接診的宋虎偉醫生細緻地檢查了蘭蘭的腹部體徵,結合查體及檢查,考慮已經有消化道穿孔形成內瘻可能,及時安排了手術,術中探查見蘭蘭小腸多處穿孔形成內瘻,還需要治療一段時間才能康復。 隨著網紅玩具巴克球風靡,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巴克球導致胃腸道穿孔的報導越來越多。全國各地類似的事件屢見不鮮,一件件觸目驚心的案例,一道道腹部手術瘢痕的印記,是每一個親歷過的寶爸寶媽們永遠的痛。 術後的家長後悔不已:「我真後悔,沒想到他會吃掉.....」 「我沒讓他玩,他有個哥哥在玩,然後他發現了偷著玩......」
  • 小小巴克球成兒童「殺手」
    「巴克球」受兒童青睞   近日,市民劉先生上小學的兒子期末考試結束後,鬧著他要買一種叫「巴克球」的玩具。   「我在學校周邊的商店看了一下,有賣的,後來我又在網上對比了一下,還是在網上買划算,於是就買了200多顆,50元包郵。其實就是一些帶有磁性的小珠子,但網店銷售員說,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和創造力。」
  • 小女孩誤吞高磁「巴克球」致腸梗阻 兒童玩具如何選購
    這些異物經詢問孩子後得知它們竟是孩子常玩的「巴克球」,由於這種「巴克球」就是帶有磁力的小彈珠,進入腸道後,相互吸引,導致腸管不通,繼而造成腸穿孔和腸梗阻,相當於體液總量一半的滲液流入腹腔,孩子的生命為此受到嚴重威脅。 何為"巴克球「? 巴克球是由216顆球狀強磁石組成。通過發揮,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圖形。
  • 巴克球、水晶泥……警惕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本報記者梳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的消費提示,選取部分當前受市場歡迎卻潛藏危險的兒童玩具,分析科普其安全隱患,呼籲全社會多關注兒童玩具安全問題。兩歲的女兒最近經常肚子疼,家長以為是腸胃有問題,結果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女孩體內有4處腸穿孔。家長既害怕又不解,為何孩子會腸穿孔?
  • 巴克球、水晶泥……警惕那些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本報記者梳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的消費提示,選取部分當前受市場歡迎卻潛藏危險的兒童玩具,分析科普其安全隱患,呼籲全社會多關注兒童玩具安全問題。兩歲的女兒最近經常肚子疼,家長以為是腸胃有問題,結果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女孩體內有4處腸穿孔。家長既害怕又不解,為何孩子會腸穿孔?
  • 巴克球、水晶泥、雷射筆……警惕那些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它們的安全隱患在哪裡?
  • 巴克球新穎且益智受兒童青睞 巴克球有害嗎?
    黃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十一」期間,她們全家到南京去旅遊,在南京街面上看到有這種巴克球銷售。「可以拼成好多種圖案,當時兒子就要買,但我覺得不安全,沒有買。誰知道回家都已經好多天了,兒子還是念念不忘,只好從網上給他買了一個。」
  • 低齡兒童為何不適合玩「巴克球」 已發生過好幾次小孩誤吞的事了
    記者登錄某購物平臺搜索發現,售賣「巴克球」的商家超過千家,價格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其中,某店鋪一個月就達成了1萬餘筆交易。記者注意到,很多店鋪在顯眼處明確標示該商品的注意事項,如不能吞食、適用年齡為14歲以上等,大部分網店客服表示,買家諮詢時,他們會明確表態稱「巴克球」為成人減壓玩具,不適合兒童玩耍。
  • 央視曝光網紅「毒玩具」黑名單!性早熟、中毒、致癌……你家中了幾...
    除此之外,諸多平衡車還存在很多肉眼可見的安全風險,比如:兒童擠壓剪切風險、小零件風險等等。目前,有部分被曝光不合格的產品仍未被下架,各位家長注意避雷哦!點擊播放 GIF 0.0M比起其他玩具的毒害性質和質量安全,巴克球的危害則主要來源於吞食風險。
  • 這款網紅玩具,送2歲孩子進了ICU,看似普通危險性卻極大,家長慎買
    原來孩子體內的這些小珠子就是火爆網絡的網紅玩具巴克球,它是由很多個具有強磁力金屬小圓球組成,每個小球的直徑只有5毫米,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組合成任意造型,在市面上被稱為益智型玩具,靜靜媽媽覺得有趣就買給大兒子玩,沒想到居然害了女兒。
  • 誤吞巴克球,七個娃接連進手術室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薛源女兒不愛吃飯,還莫名腹痛,家長以為是腸胃問題,送到武漢兒童醫院檢查,發現4處腸穿孔,背後「元兇」竟是孩子吞下了2顆有磁性的「巴克球」。醫生緊急手術取出的磁珠磁性大,能迅速吸住手術鑷子。
  • 失明、中毒、休克……網紅玩具到底有多腦殘?
    原創 DrX的醫學江湖 DrX說 在短視頻平臺和信息技術的加持下,不少網紅產品這幾年隨之大火,如網紅化妝品、網紅零食、網紅束腰帶、網紅玩具...但一連幾天,沒有一顆巴克球被排出,小靜的臉色還一天比一天差。直到孩子出現意識模糊和休克後,醫生只能冒險手術取出。2個小時手術後,巴克球終於被取出。原來這5個小球分布在不同的腸段,但又緊緊吸附在一起,這導致想要通過自主排便排出幾乎不可能。巴克球,由於其色彩豐富造型好看,極易被小朋友誤食。
  • 女孩誤食巴克球並滯留胃部兩個月,醫生驚了:有190顆……
    醫生為5歲女童身體時發現其胃部共有190顆巴克球,其家長曾放心以為會自然排出體外......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接診了一名誤吞巴克球的濟南5歲女孩。 兒童誤吞異物雖不稀奇,但經胃鏡取出小患者胃內全部磁珠後,醫生震驚了.......
  • 「驚險」2歲寶寶誤吞下10顆小磁珠「巴克球」後……
    內鏡下取出如果順利的話,對患兒來說損傷較小,但是磁球有可能已經吸附在胃壁甚至穿透胃壁而無法取出,還有可能在取出時出現穿孔、大出血……選擇手術的話,取出基本沒有懸念,但是對患兒來說創傷要大,恢復時間要長。考慮到寶寶只有2歲及異物位置,最終經研究決定先由消化內科醫生行內鏡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