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傳代培養實驗——萬融實驗

2020-12-05 實驗室小知識

【實驗目的】了解細胞傳代的一般方法和步驟;進一步熟悉細胞培養的基本原理及培養過程中無菌操作的概念和技術。

【實驗原理】當培養的細胞增殖達到一定密度後,將會出現密度抑制現象,表現為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速度逐漸減慢,甚至停止。此時如果不及時進行分裝再培養,即傳代培養,細胞將逐漸走向衰老、死亡。將培養的細胞從一個容器以1∶2或其他比率轉移到其他容器中擴大培養,稱為傳代培養。貼附型生長細胞採用酶消化傳代法,而懸浮型生長細胞則採用直接傳代法或離心傳代法,以下將分別加以介紹。

【實驗對象】HeLa細胞或T47D細胞。

【實驗材料】器材:CO2培養箱,超淨工作檯,倒置顯微鏡,鼓風乾燥箱,離心機,高壓滅菌器,分析天平,培養瓶,離心管,吸管,移液管,各類吸頭,酒精燈,試管架,酒精棉球,記號筆。試劑:RPMI 1640或DMEM培養液,小牛血清,青黴素,鏈黴素,0.25%胰蛋白酶溶液,Hanks液。

【實驗步驟】(一)貼附型生長細胞的傳代貼附型生長的細胞採用酶消化的方法進行傳代,具體步驟如下:1.細胞的清洗 取已長成或接近長成緻密單層的HeLa或T47D細胞(或原代培養細胞)一瓶,倒去培養液,加入2~3mL Hanks清洗液,輕輕振蕩漂洗細胞後傾去清洗液,以去除殘留的培養液和衰老脫落的細胞及其碎片。2.消化 加入適量(蓋滿細胞面即可)0.25%胰蛋白酶溶液,室溫下(或37℃)消化2~3分鐘後,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面,待培養細胞變成圓形時即可快速倒去消化液(如消化程度不夠時可延長時間);再加Hanks清洗液輕輕清洗一遍後傾出或直接進行下一步操作。如在酶消化過程中,見細胞大片脫落,表明消化過度,此時為避免細胞大量丟失,不應倒去消化液,而要加入等量的培養液吹打,收集細胞,800r/min離心5分鐘後棄去上清液,再進入下一步。3.接種 在培養瓶中加入3mL培養液(含10%血清)以終止消化。用吸管反覆吹打瓶壁上的細胞層,直到全部細胞被衝下,輕輕吹打混勻,製成單細胞懸液。按1∶2或1∶3分配,接種到2~3個培養瓶內,再向各瓶補加培養液到5mL,也可以取細胞懸液計數,分別按需要的細胞濃度接種到一定數量其他的培養瓶中,再補足培養液進行培養。原代培養的細胞首次傳代時,細胞接種數量要多一些,以使細胞儘快適應新環境,利於細胞生存和增殖,隨消化分離後的組織塊也可一併傳入新的培養瓶(圖5-2)。4.觀察 細胞傳代後,每天應對培養細胞進行觀察,注意有無汙染、培養液的顏色變化情況、細胞貼壁和生長情況等,若細胞貼壁存活則稱為傳代一次。 圖5-2 傳代培養步驟(二)懸浮型生長細胞的傳代因懸浮型生長細胞不貼壁,故傳代時不必採用酶消化法,而可直接傳代或離心收集細胞後傳代。

1. 直接傳代 直接傳代即讓懸浮細胞慢慢沉澱在瓶底後,將上清液吸掉1/2~2/3,然後用吸管吹打形成細胞懸液後再傳代。2.離心傳代(1)在超淨臺內用吸管將培養瓶中的細胞吹打均勻,尤其是將半貼壁的細胞吹打起來。(2)將細胞懸液吸入離心管中,蓋緊膠蓋,與另一離心管配平後,置離心機中800~1000r/min離心5分鐘。(3)回到超淨臺操作,棄上清液,加入適量新培養液,用吸管吹打均勻,製成單細胞懸液。(4)按1∶2或1∶3分配傳代培養,也可以計數後根據所需要的細胞濃度傳至已準備好的新培養瓶或培養皿中,放入CO2培養箱中繼續培養。

【結果與分析】1.根據細胞種類和狀態的不同,細胞消化時間會有所差異,在你的實驗過程中,細胞消化的程度如何?消化結束時你是如及時終止此過程的?2.在細胞傳代後,細胞重新貼壁大概用了多長時間?觀察細胞從一次傳代後到下一次傳代所經歷的生長過程。

相關焦點

  • 細胞傳代培養的原理及實驗步驟
    傳代培養是指需要將培養物分割成小的部分,重新接種到另外的培養器皿(瓶)內,再進行培養的過程。對單層培養而言,80%匯合或剛匯合的細胞是較理想的傳代階段。   傳代培養中的細胞傳代培養(subculture),當原代培養成功以後,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和細胞不斷分裂,一則細胞之間相互接觸而發生接觸性抑制,生長速度減慢甚至停止;另一方面也會因營養物不足和代謝物積累而不利於生長或發生中毒。
  • 實驗小站——細胞培養方法(二):傳代培養
    如上三圖分別為HEK293T細胞培養過程中的不同密度情況:由上至下:圖1為培養2天後,細胞密度約為40%,此時細胞密度偏低,不宜進行傳代;圖2為培養3天後,細胞密度約為80%,此時可進行細胞傳代;圖3為培養4天後,細胞已經幾乎長滿,此時的細胞密度約為97%~100%,這時再進行傳代就太晚了。乳酸是細胞代謝的副產物,生長培養基 pH值降低通常表示乳酸蓄積。
  • 「實驗」細胞傳代培養
    移液器2.熟悉細胞培養過程中的無菌操作技術。3.掌握細胞傳代培養的基本方法。4.掌握貼壁生長細胞的一般形態和生長狀態。二、實驗原理1、細胞培養的概念細胞培養是指在體外模擬體內的生理環境,培養從機體中取出的細胞,並使之生存和生長。體外培養包括器官培養、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cell culture)。
  • 細胞原代培養——萬融實驗
    原代培養又稱初代培養,是指直接從機體內獲取組織或細胞,接種培養至第一次傳代階段。一般持續1~4周。原代培養的細胞有貼壁生長和懸浮生長兩種。貼壁培養是根據胰酶的消化原理,使細胞間的蛋白質水解,細胞離散,然後加入適量的培養液,置於合適的容器內,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培養。
  • 細胞培養的基本條件——萬融實驗
    細胞在體外培養中所需的條件與體內細胞基本相同,但隨細胞生存環境的改變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1.無汙染的細胞培養環境 無菌無毒的操作環境和培養環境是保證細胞在體外培養成功的首要條件。在體外培養的細胞由於缺乏對微生物和有毒物的防禦能力,一旦被微生物或有毒物質汙染,或者自身代謝物質積累,可導致細胞中毒死亡。因此,在體外培養細胞時,必須保持細胞生存環境無汙染,並及時清除細胞代謝產物。要保持無菌無毒環境,必須嚴格做到:細胞培養用品及培養用液要經過滅菌處理,實驗過程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進行。2.恆定的溫度 維持培養細胞體外生存,必須有恆定適宜的溫度。
  • 做細胞培養實驗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細胞培養注意事項1. 實驗進行前,無菌室及無菌操作臺(laminar flow) 以紫外燈照射30-60 分鐘滅菌,以70 %ethanol 擦拭無菌操作抬面,並開啟無菌操作颱風扇運轉10 分鐘後,才開始實驗操作。每次操作只處理一株細胞株,且即使培養基相同亦不共享培養基,以避免失誤混淆或細胞間汙染。實驗完畢後,將實驗物品帶出工作檯,以70 % ethanol 擦拭無菌操作抬面。
  • 實驗小站 | 細胞培養方法(三):傳代培養
    細胞培養一定要保持工作區的無菌清潔,先用紫外燈和臭氧殺菌1h,然後通風30min,操作前需要換細胞間專用拖鞋,雙手帶上一次性橡膠手套並用75%乙醇消毒,穿上實驗服,戴上一次性口罩和帽子,整個無菌操作都應該在酒精燈的周圍進行。1. 取對數生長期的貼壁細胞,棄掉舊培養基。2.
  • 細胞培養小貼士——傳代培養
    傳代方法1.半懸浮生長細胞傳代(Hela細胞)此類細胞部分呈現貼壁生長現象,但貼壁不牢,可用直接吹打法使細胞從瓶壁脫落下來
  • 做細胞培養實驗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做細胞培養實驗的實驗室越來越多,如果打算開展或者已經開展的單位或者實驗室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在養細胞之前,就要了解,你所養細胞的來源以及種類和名稱,查閱一定量的文獻,確定所需培養液種類以及是否需要添加特殊成分,常用的細胞培養液有DMEM、RPMI1640、F12等等,一些常見的細胞基本可以使用這幾種培養基中的一種來培養,有的需要加入一定其他成分,這需要根據不同的細胞類型,查ATCC細胞庫或者查文獻,才能找到所需最佳培養液
  • 實驗過程中遇到的不增殖細胞有哪些?
    在生物醫學實驗中,常常會用到大量的細胞進行實驗,而往往通過各種渠道得來的細胞數量都有限,無法滿足實驗過程中所需要的細胞數量,所以為了使實驗更順利的進行,科研人員往往需要前期對所需的細胞進行擴充培養,以便在後期的實驗中,可以不間斷使用。
  • 實用操作RAW264.7細胞傳代處理
    3、這個細胞屬於慢熱型的,很難消化,消化時間不夠則導致細胞無法消化下來,消化時間太長,傳代之後就會長個角給你看看,使勁吹打和細胞刀刮下來,則傳代之後不只是長個角給您看看了,還會飄起很多小黑點,而且這種細胞傳代時接種密度要大,否則也容易使巨噬細胞分化,細胞變形,並且不能恢復,這是培養這種細胞時最需要注意的問題。
  • 實驗專欄丨細胞生長緩慢,怎麼破?
    科研工具| 作圖| 實驗 | SCI |統計分析  細胞生長緩慢是實驗人員在培養細胞時常遇見的問題,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影響?又如何改善?今天中洪君就給你答疑解惑——1、檢查你所培養的細胞是否存在汙染。(A)如果培養細胞未添加抗生素(必須添加?),細胞汙染則是可能出現的。(1)用肉眼和顯微鏡進行檢查(2)如果細胞被汙染則要棄掉。
  • 細胞體外培養實驗的成功要從用水的選擇開始!
    細胞體外培養用水中水的質量要求提起細胞體外培養實驗,每個經歷過的實驗者都會有這樣的領悟吧,參考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實驗室純水規範ISO3696,美國CLSI和ASTM D1193的試劑純水規範,我國GBT6682和GBT 30301的試驗用水指導,《實驗細胞資源的描述標準與管理規範》用水指導,結合多年的實驗操作經驗,總結出細胞培養用水對水質的要求。
  • 細胞實驗需要準備些什麼?
    細胞培養必需設備有哪些?答:細胞培養必需設備有超淨工作檯、CO2培養箱、倒置顯微鏡、液氮生物容器、壓力蒸汽消毒器、無菌過濾器、電熱乾燥箱、離心機、細胞計數板和冰箱等。6. 無菌操作技術包括哪些內容?答:1. 保持安靜、整潔的無菌工作區域; 2. 保持乾淨整潔的工作面; 3. 注意個人衛生;4.
  • 全球首個細胞傳代培養機器人智能工廠啟動
    北京四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環生物」)與萊比信(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比信」)日前在經開區啟動了全球首個細胞傳代培養機器人自動化智能工廠項目,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建設中德生物製藥4.0技術創新工廠,將德國先進的機器人自動化技術落地於中國生物製藥應用場景,推動中國生物製藥4.0的發展。同時,萊比信也將成為四環生物在產業智能升級方面的首選合作夥伴。
  • 細胞凋亡檢測——萬融實驗
    細胞凋亡或稱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細胞的生命現象之一,在機體的胚胎發育、組織修復及自身反應性T淋巴細胞的清除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細胞凋亡調節的失控可導致臨床各種疾病的發生,如腫瘤與細胞凋亡的抑制有關。
  • 簡單實用的原代細胞培養方法
    很多老師在設計科研實驗的時候都會很迷茫,到底用什麼細胞好? 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傾向於原代細胞的科研實驗,在設計實驗中,原代細胞和細胞株到底該怎麼選擇呢?原代細胞的定義:原代細胞的培養是指直接從機體取下細胞、組織和器官後立即進行培養。因此,較為嚴格地說是指成功傳代之前的培養,此時的細胞保持原有細胞的基本性質,如果是正常細胞,仍然保留二倍體數。
  • 關於人退變椎間盤細胞原代培養的一點體會
    關於人退變椎間盤細胞原代培養的一點體會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8-01 22:13 原代椎間盤細胞培養其實並不太難,但培養時間相對較長,所以容易出問題。
  • 細胞培養皿|35mm細胞培養皿|60mm細胞培養皿-實驗耗材-精藝
    常見儀器設備2:培養箱如果需要對細胞實驗室內的實驗用細胞進行體外培養,那麼必須把相關細胞放入培養箱。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適合細胞生存的溫度為37℃(溫差±0.5℃),如果升高2℃,細胞只能存活數小時,如果達到40℃,細胞將很快死亡。
  • 細胞培養基本操作要領
    細胞培養是生物醫藥科研工作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決定實驗成敗的關鍵環節。因此,了解細胞培養基本操作要領對於生物醫藥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尤為重要。本文將從實際操作角度談談體外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操作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