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培養的基本條件——萬融實驗

2021-01-07 實驗室小知識

細胞在體外培養中所需的條件與體內細胞基本相同,但隨細胞生存環境的改變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

1.無汙染的細胞培養環境 無菌無毒的操作環境和培養環境是保證細胞在體外培養成功的首要條件。在體外培養的細胞由於缺乏對微生物和有毒物的防禦能力,一旦被微生物或有毒物質汙染,或者自身代謝物質積累,可導致細胞中毒死亡。因此,在體外培養細胞時,必須保持細胞生存環境無汙染,並及時清除細胞代謝產物。要保持無菌無毒環境,必須嚴格做到:細胞培養用品及培養用液要經過滅菌處理,實驗過程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進行。

2.恆定的溫度 維持培養細胞體外生存,必須有恆定適宜的溫度。人和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的標準溫度為36.5℃±0.5℃,偏離這一溫度範圍,細胞的正常代謝會受到影響,甚至死亡。培養細胞對低溫的耐受力比高溫強,溫度上升不超過39℃時,細胞代謝與溫度成正比。溫度39℃~40℃1小時,細胞有一定的損傷,但仍有可能恢復;若將細胞放在40℃~41℃1小時,細胞會普遍受到損傷,僅少半數有可能恢復;溫度41℃~42℃1小時,細胞受到嚴重損傷,大部分細胞死亡,個別細胞仍有恢復可能;當溫度在43℃以上1小時,細胞全部死亡。培養溫度低至25℃~35℃時,細胞仍能生存和生長,但速度緩慢。放在4℃數小時後,再回到37℃培養,細胞仍能繼續生長。細胞代謝隨溫度降低而減慢,當溫度降至冰點以下時,細胞可因胞質結冰受損而死亡。但是,如果向培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冷凍保護劑(二甲基亞碸或甘油),可在深低溫下,如-80℃或-196℃(液氮)長期保存。

3.氣體環境 氣體是體外培養細胞生存的必需條件,所需要的氣體主要有氧氣和二氧化碳。氧氣參與三羧酸循環,產生供給細胞生長增殖的能量和合成細胞生長所需用的各種成分。二氧化碳既是細胞代謝產物,也是細胞生長繁殖所需成分,它在細胞培養中的主要作用在於維持培養基的pH值。

4.pH條件 大多數細胞的適宜pH為7.0~7.4,偏離這一範圍對細胞培養將產生有害的影響。各種細胞對pH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原代細胞對pH的波動比較敏感,耐受性差;永生化細胞株耐受性強。但細胞耐酸性比耐鹼性大一些,在偏酸環境中更利於細胞生長。細胞培養液pH濃度的調節最常用的為加NaHCO3的方法,因為NaHCO3可供CO2,但CO2易於逸出,故最適用於封閉培養。

5.滲透壓 人血漿滲透壓約290mmol/L(290mOsm/kg),可視為培養細胞的理想滲透壓。對大多數細胞來說,滲透壓在260~320mmol/L(260~320mOsm/kg)範圍都適宜。

6.水的質量 水是細胞中含量最高的物質,是維持細胞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體外培養的細胞對水的質量非常敏感,在培養用液中任何對細胞有害的物質都會影響培養細胞的生存。因此,要求培養細胞用液必須使用新鮮三蒸水或去離子水配製。

7.細胞培養基 培養基是體外培養細胞中供給細胞營養和促使細胞生長增殖的基礎物質,也是體外培養細胞生長和繁殖的生存環境。細胞培養基的種類很多,按其來源分為合成培養基和天然培養基(目前使用的培養基絕大部分是合成培養基),按其物質狀態分為乾粉培養基和液體培養基兩類。乾粉培養基須由實驗者自己配製並滅菌,液體培養基由專業商家提供,用戶可直接使用,非常方便。

相關焦點

  • 細胞傳代培養實驗——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了解細胞傳代的一般方法和步驟;進一步熟悉細胞培養的基本原理及培養過程中無菌操作的概念和技術。【實驗原理】當培養的細胞增殖達到一定密度後,將會出現密度抑制現象,表現為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速度逐漸減慢,甚至停止。
  • 細胞原代培養——萬融實驗
    原代培養又稱初代培養,是指直接從機體內獲取組織或細胞,接種培養至第一次傳代階段。一般持續1~4周。原代培養的細胞有貼壁生長和懸浮生長兩種。貼壁培養是根據胰酶的消化原理,使細胞間的蛋白質水解,細胞離散,然後加入適量的培養液,置於合適的容器內,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培養。
  • 細胞培養基本操作要領
    細胞培養是生物醫藥科研工作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決定實驗成敗的關鍵環節。因此,了解細胞培養基本操作要領對於生物醫藥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尤為重要。本文將從實際操作角度談談體外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操作要領。
  • 「實驗」細胞傳代培養
    移液器2.熟悉細胞培養過程中的無菌操作技術。3.掌握細胞傳代培養的基本方法。4.掌握貼壁生長細胞的一般形態和生長狀態。二、實驗原理1、細胞培養的概念細胞培養是指在體外模擬體內的生理環境,培養從機體中取出的細胞,並使之生存和生長。體外培養包括器官培養、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cell culture)。
  • 動物細胞培養的基本概念
    動物細胞培養的基本概念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8-08 22:49 高等生物是由多細胞構成的整體,在整體條件下要研究單個細胞或某一群細胞在體內(in vivo)的功能活動是十分困難的
  • 哺乳動物細胞培養過程 & 培養條件
    傳代培養會根據具體情況分為細胞株培養和細胞系培養。一般把從動物有機體內取出細胞開始培養,到繁殖十代以內的細胞培養稱為原代細胞培養。:將原代細胞從培養瓶中取出,配製成細胞懸浮液,分裝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培養瓶中繼續培養,稱為傳(繼)代培養。
  • 細胞培養 | 常用的培養基及其基本特性
    MEM-Alpha一般用於培養一些難培養細胞類型,而其它沒有特殊之處的細胞株則幾乎均可採用MEM來培養。   3、DMEM-高糖(標準型)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培養基,可用於許多哺乳動物細胞培養,更適合高密度懸浮細胞培養。適用於附著性較差,但又不希望它脫離原來生長點的克隆培養,也可用於雜交瘤中骨髓瘤細胞和DNA轉染的轉化細胞的培養。
  • 細胞體外培養實驗的成功要從用水的選擇開始!
    細胞體外培養用水中水的質量要求提起細胞體外培養實驗,每個經歷過的實驗者都會有這樣的領悟吧,參考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實驗室純水規範ISO3696,美國CLSI和ASTM D1193的試劑純水規範,我國GBT6682和GBT 30301的試驗用水指導,《實驗細胞資源的描述標準與管理規範》用水指導,結合多年的實驗操作經驗,總結出細胞培養用水對水質的要求。
  • 細胞培養皿|35mm細胞培養皿|60mm細胞培養皿-實驗耗材-精藝
    常見儀器設備2:培養箱如果需要對細胞實驗室內的實驗用細胞進行體外培養,那麼必須把相關細胞放入培養箱。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適合細胞生存的溫度為37℃(溫差±0.5℃),如果升高2℃,細胞只能存活數小時,如果達到40℃,細胞將很快死亡。
  • 細菌生長曲線的測定——萬融實驗
    【實驗原理】將少量的細菌接種到一定體積的、合適的新鮮液體培養基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定時測定培養液中的細菌數量,以細菌數量的對數作縱坐標,生長時間作橫坐標,繪製的曲線為生長曲線。生長曲線是微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於液體培養時所表現出的群體生長規律。
  • 無菌接種技術及細菌培養特徵觀察——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學會正確使用微生物實驗中常用的接種工具,掌握各種接種技術。(2)觀察細菌的培養特徵,學會判斷細菌在不同培養基上的生長狀況。【實驗原理】1.無菌接種技術無菌接種技術是微生物研究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術之一。所謂接種即把微生物純菌種在無菌條件下移植到適宜的培養基上,經培養獲得純培養物。因此,接種一般要求在無菌室、超淨工作檯(圖2-1)或實驗室火焰旁嚴格按無菌操作進行。
  • 細胞凋亡檢測——萬融實驗
    細胞凋亡或稱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細胞的生命現象之一,在機體的胚胎發育、組織修復及自身反應性T淋巴細胞的清除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細胞凋亡調節的失控可導致臨床各種疾病的發生,如腫瘤與細胞凋亡的抑制有關。
  • 白細胞介素2的測定——萬融實驗
    CTLL是C57BL/6來源小鼠的殺傷性T淋巴細胞系,由Gills在1977年建立,這種細胞只有在IL-2存在的培養基中才能生長,因此可作為指示細胞來測定待檢樣品中IL-2的水平。除CTLL外,絲裂原活化的T淋巴母細胞亦可作為檢測IL-2活性的指示細胞。常用的方法有3H-TdR摻入法和MTT法,可根據所測的cpm值或od值反映活細胞的數量和活性,從而推知待檢樣品中IL-2的水平。
  • 做細胞培養實驗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細胞培養注意事項1. 實驗進行前,無菌室及無菌操作臺(laminar flow) 以紫外燈照射30-60 分鐘滅菌,以70 %ethanol 擦拭無菌操作抬面,並開啟無菌操作颱風扇運轉10 分鐘後,才開始實驗操作。每次操作只處理一株細胞株,且即使培養基相同亦不共享培養基,以避免失誤混淆或細胞間汙染。實驗完畢後,將實驗物品帶出工作檯,以70 % ethanol 擦拭無菌操作抬面。
  • 實驗新人必讀:細胞培養那些事兒
    導語細胞培養的路上,有多虐心就有多少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小小的平皿之中,細胞點點,引無數英雄競掛東南枝。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即便是細胞復甦與保存這兩件看似簡單的事情,也能造成實驗汪內心無比巨大的陰影面積。好在小魚這裡有本細胞培養秘籍,可讓細胞這個熊孩子徹底變為你的貼心小棉襖。
  • 實驗小站——細胞培養方法(二):傳代培養
    如上三圖分別為HEK293T細胞培養過程中的不同密度情況:由上至下:圖1為培養2天後,細胞密度約為40%,此時細胞密度偏低,不宜進行傳代;圖2為培養3天後,細胞密度約為80%,此時可進行細胞傳代;圖3為培養4天後,細胞已經幾乎長滿,此時的細胞密度約為97%~100%,這時再進行傳代就太晚了。乳酸是細胞代謝的副產物,生長培養基 pH值降低通常表示乳酸蓄積。
  • 如何培養細胞?這套細胞培養新手入門指南送給你
    什麼是細胞培養?細胞培養(cell culture)是指在體外模擬體內環境(無菌、適宜溫度、酸鹼度和一定營養條件等),使之生存、生長、繁殖並維持主要結構和功能的一種方法。細胞培養也叫細胞克隆技術,在生物學中的正規名詞為細胞培養技術。
  • 動物細胞培養的培養基_鄭大中科博生
    動物血清是細胞培養中用量最大的天然成分.含有豐寓的營養物質,能促進細胞的生長繁殖,同時對細胞的貼壁和保護右明顯作用.合成培芥基模擬天然培養基的成分,其中的組成物質成分明確,補充部分天然培養基後(通常星血清)能使細胞很好地生長和繁殖。合成培芥基可根據實驗目的,調節各種成分的比例,設計出許多種培養基。中科博生。
  • 細胞培養基
    山東博科生物產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五種基礎細胞培養基:高糖DMEM、低糖DMEM、MEM、M199、RPMI-1640,是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五種細胞培養基
  • 細胞傳代培養的原理及實驗步驟
    傳代培養中的細胞傳代培養(subculture),當原代培養成功以後,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和細胞不斷分裂,一則細胞之間相互接觸而發生接觸性抑制,生長速度減慢甚至停止;另一方面也會因營養物不足和代謝物積累而不利於生長或發生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