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新人必讀:細胞培養那些事兒

2020-11-23 生物谷

導語


細胞培養的路上,有多虐心就有多少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小小的平皿之中,細胞點點,引無數英雄競掛東南枝。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即便是細胞復甦與保存這兩件看似簡單的事情,也能造成實驗汪內心無比巨大的陰影面積。好在小魚這裡有本細胞培養秘籍,可讓細胞這個熊孩子徹底變為你的貼心小棉襖。


細胞復甦步驟:



細胞凍存步驟:



其實,剛剛復甦的細胞就像是剛剛出生的baby,非常脆弱,需要各位小夥伴的細心呵護,不然,細胞就會被我們花樣玩死。為了避免細胞不明不白的掛掉,我們就要對細胞的各種習性了如指掌。


1. 俗語道,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不同細胞用不同的培養液。此時,就不得不提起培養基裡的「四大金剛」—MEM、DMEM、1640、F-12,它們基本參與了90%以上種類細胞的培養過程。


MEM作為帶頭大哥,能力非常全面,號稱是應用最廣泛的細胞培養液。


DMEM作為隨時緊跟老大MEM的二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濃度要高出2~4倍,可分為高糖型(含葡萄糖4500mg/L)和低糖型(含葡萄糖1000mg/L)。


老三1640中規中矩,營養成分比較簡單,比DMEM少一點糖和谷光甘肽,常用於淋巴細胞的培養。


小兄弟F12常用來支持CHO、Hela和L-細胞生長以及原代大鼠肝細胞和前列腺上皮細胞的培養。MEM和F12 這兩種培養基各取1/2,即可形成神經生物學最通用的培養基。


在此,奉送一個不同細胞系對應的不同培養液的圖,供大家參考。



2. 細胞生長的空間密度是細胞培養的關鍵。具體養細胞時應該摸索細胞喜歡的生長空間密度,既不能讓細胞瓶裡的細胞因擁擠不堪而萎靡不振;也不能讓細胞濃度低於1~5×10^5個/mL而導致「孤獨死」(因為細胞的健康生長需要細胞間的連接)。因而細胞接種前,要先通過細胞計數來調整細胞濃度。


3. 當培養的貼壁細胞形態不好時,可在傳代時,先倒掉舊的培養基,加入3ml新的培養基(有無血清都可以)洗滌一次,用滴管吸走,再加入3ml培養基,沿著瓶底輕輕吹打一遍,然後吸走。這時在正式進行消化、吹打。


其次,把吹打下的細胞懸液加入到含有新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置於培養箱裡培養,按時間點觀察細胞貼壁情況(10min,20min,30min)。而後迅速倒出其中的培養基,加入3ml新培養基再輕輕洗一次,然後加入完全培養基培養並觀察細胞生長情況以及形態。直至找到細胞完美的形態為止。


4. 至於在培養瓶中加入多少培養基量,則是需要實驗汪們自己去摸索的。對於生長快的細胞,易生長的細胞加少一點培養基,細胞形態會更好,但是要注意對換液時間的把握。


5. 如何選擇培養瓶。一般,生長速度慢的細胞如果想要更漂亮的細胞狀態,那麼採用塑料瓶會比玻璃瓶的效果好;生長速度快的細胞,用玻璃瓶培養的效果會更好。因此,對於同一種細胞,在其生長速度慢的時候(比如細胞剛復甦時或者原代培養),塑料瓶會好一點;而在其生長旺盛的時候,玻璃瓶則相對會好一點。


6. 細胞凍存時,蓋子要擰緊,不然復甦水浴時會滲水,造成細胞汙染。因而凍存管要選擇原配的管子和蓋子(不同牌子、型號的管子會有差別),蓋子擰緊後最好用封口膜封住。且每支凍存管都要標上細胞的名稱、凍存時間,並記錄在冊,以免後續復甦細胞時,取錯細胞。


7. 細胞凍存時要嚴格進行梯度降溫(-4℃→-20℃~-40℃→-80℃→液氮)。要知道冰火兩重天的生活環境只會讓嬌弱的細胞自爆身亡,謹記:緩降溫!但如果真心趕時間時,可以使用細胞凍存盒進行細胞凍存,而後儘快將其轉入液氮中。此外,要定期測量液氮罐裡的液氮儲備,以保證細胞全部浸在液面下。


8. 細胞解凍時,由於凍存管管壁較厚、隔熱,而導致水浴時間太長(2min還沒融化)時,可以將水浴鍋的溫度調至40℃左右,可以縮短解凍時間。


9. 提前預定超淨臺,減少復甦後插在冰盒裡等待的時間,可避免細胞房人滿為患,超淨臺使用緊張,復甦1h後,還沒有加入新的培養液。(高濃度DMSO防止胞內形成冰晶,凍存時保護細胞,但復甦融解後,浸泡時間太久會對細胞有毒性)


10. 復甦細胞時一定要有耐心,因為有些細胞在復甦一星期後才會真正有起色。因而,儘管細胞在復甦三四天後沒有任何動靜,也不要輕易倒掉所有細胞,要耐心等待,兩周後再做決定。


11. 有關DMSO的一些注意事項:


(1) DMSO能夠快速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中,降低冰點、延緩凍存過程,同時提高細胞內的離子濃度、減少細胞內冰晶的形成,從而減少細胞損傷程度。


(2) DMSO在溶解過程中會放熱,應先與培養基混勻後再加血清,同時凍存液最好提前配置,DMSO現配對細胞的毒性可能更大;


(3) 復甦時,要離心去除DMSO,並用新鮮的培養基洗滌1-2次,注意離心的時候速度不要太快。


相關焦點

  • 實驗 細胞汙染後,你該做的那些事兒
    細胞培養中最常見汙染的是細菌、真菌和支原體汙染。判斷細胞是否汙染的一種簡單方法是,如果是細菌汙染,培養基應該很快變渾濁(紅的培養基變黃變渾濁);如果是真菌感染,初期感染可以在低倍鏡下可以看到黑點,特別是成團的黑點,如果無法確定,就換高倍鏡,如果是死細胞,在高倍鏡下就可以分辨,而真菌在高倍鏡下仍然是小黑點。
  • 細胞傳代培養實驗——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了解細胞傳代的一般方法和步驟;進一步熟悉細胞培養的基本原理及培養過程中無菌操作的概念和技術。【實驗原理】當培養的細胞增殖達到一定密度後,將會出現密度抑制現象,表現為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速度逐漸減慢,甚至停止。
  • 細胞培養皿|35mm細胞培養皿|60mm細胞培養皿-實驗耗材-精藝
    常見儀器設備2:培養箱如果需要對細胞實驗室內的實驗用細胞進行體外培養,那麼必須把相關細胞放入培養箱。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適合細胞生存的溫度為37℃(溫差±0.5℃),如果升高2℃,細胞只能存活數小時,如果達到40℃,細胞將很快死亡。
  • 實驗小站——細胞培養方法(二):傳代培養
    如上三圖分別為HEK293T細胞培養過程中的不同密度情況:由上至下:圖1為培養2天後,細胞密度約為40%,此時細胞密度偏低,不宜進行傳代;圖2為培養3天後,細胞密度約為80%,此時可進行細胞傳代;圖3為培養4天後,細胞已經幾乎長滿,此時的細胞密度約為97%~100%,這時再進行傳代就太晚了。乳酸是細胞代謝的副產物,生長培養基 pH值降低通常表示乳酸蓄積。
  • 細胞傳代培養的原理及實驗步驟
    傳代培養中的細胞傳代培養(subculture),當原代培養成功以後,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和細胞不斷分裂,一則細胞之間相互接觸而發生接觸性抑制,生長速度減慢甚至停止;另一方面也會因營養物不足和代謝物積累而不利於生長或發生中毒。
  • 「實驗」細胞傳代培養
    一、實驗目的1.學會使用移液器。二、實驗原理1、細胞培養的概念細胞培養是指在體外模擬體內的生理環境,培養從機體中取出的細胞,並使之生存和生長。體外培養包括器官培養、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cell culture)。
  • 實驗小站 | 細胞培養方法(三):傳代培養
    細胞培養一定要保持工作區的無菌清潔,先用紫外燈和臭氧殺菌1h,然後通風30min,操作前需要換細胞間專用拖鞋,雙手帶上一次性橡膠手套並用75%乙醇消毒,穿上實驗服,戴上一次性口罩和帽子,整個無菌操作都應該在酒精燈的周圍進行。1. 取對數生長期的貼壁細胞,棄掉舊培養基。2.
  • 細胞培養的基本條件——萬融實驗
    細胞在體外培養中所需的條件與體內細胞基本相同,但隨細胞生存環境的改變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1.無汙染的細胞培養環境 無菌無毒的操作環境和培養環境是保證細胞在體外培養成功的首要條件。在體外培養的細胞由於缺乏對微生物和有毒物的防禦能力,一旦被微生物或有毒物質汙染,或者自身代謝物質積累,可導致細胞中毒死亡。因此,在體外培養細胞時,必須保持細胞生存環境無汙染,並及時清除細胞代謝產物。要保持無菌無毒環境,必須嚴格做到:細胞培養用品及培養用液要經過滅菌處理,實驗過程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進行。2.恆定的溫度 維持培養細胞體外生存,必須有恆定適宜的溫度。
  • 做細胞培養實驗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細胞培養注意事項1. 實驗進行前,無菌室及無菌操作臺(laminar flow) 以紫外燈照射30-60 分鐘滅菌,以70 %ethanol 擦拭無菌操作抬面,並開啟無菌操作颱風扇運轉10 分鐘後,才開始實驗操作。每次操作只處理一株細胞株,且即使培養基相同亦不共享培養基,以避免失誤混淆或細胞間汙染。實驗完畢後,將實驗物品帶出工作檯,以70 % ethanol 擦拭無菌操作抬面。
  • 「實驗」細胞增殖—培養細胞增殖動力學檢測
    一、實驗目的1.了解細胞增殖動力學的主要指標。2.掌握細胞增殖動力學的檢測方法。3.掌握MTT法檢測細胞增殖的工作原理。二、實驗原理有絲分裂指數和生長曲線是細胞增殖動力學的主要指標。有絲分裂指數是指處於分裂期的細胞數佔細胞總數的百分比。MTT法的原理是活細胞 線粒體中的琥珀酸脫氫酶能使外源性MTT還原為水不溶性的藍紫色結晶甲臢(Zā)並沉澱在細胞中,而死細胞則無此功能。DMSO能溶解細胞中的甲臢(Zā),用酶連檢測儀在490nm處測定其光吸收值,可間接反映活細胞數量。三、試劑與器材1.材料:LN299人膠質瘤細胞系。
  • 細胞體外培養實驗的成功要從用水的選擇開始!
    細胞體外培養用水中水的質量要求提起細胞體外培養實驗,每個經歷過的實驗者都會有這樣的領悟吧,水是細胞賴以生存的主要環境,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都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為細胞吸收和排洩。對於體外培養的細胞來說,水是所有細胞培養液和試劑中簡單而重要的組分。所以,細胞培養對水的質量要求較高,培養用水中如果含有一些雜質,即使含量極微,有時也會影響細胞的存活和生長,甚至導致細胞死亡。
  • 我和細胞君的那些事兒
    基本配備包括:01設備潔淨臺(最好是生物安全櫃,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離心機,水浴鍋,二氧化碳培養箱,顯微鏡,移液器等02物料專用的實驗服,戴口罩,頭套,帽子,手套等Tips:物料需要提前進行酒精消毒二、實驗前準備 在準備開始著手培養細胞時,建議先登錄ATCC官網查下細胞屬性或者找給你細胞的師兄師姐了解清楚:貼壁還是懸浮,最適培養基是什麼,推薦血清濃度,倍增時間等。
  • 高中生物:輕鬆搞定「細胞膜」的那些事兒
    這不僅因為它自身的結構和功能,還因為它與眾多細胞器膜和細胞核膜共同構成了生物膜系統,在生命活動中意義重大。關於細胞膜的那些事。如:植物細胞間的胞間連絲。二、【實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1.選材: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 實驗新人必讀-蛋白定量上手攻略
    比如在裂解細胞之後,應對各個樣品中的蛋白進行定量,確保下遊實驗的數據平行度;在電泳之前進行定量,保證上樣量一致,這樣目的條帶含量的變化才有說服力。BCA法是最經典的蛋白定量方法之一,在Google學術搜索中已有14萬條結果。與Bradford或Lowry等方法相比,BCA法對去垢劑的兼容性更強,也有著高度的均一性,不同蛋白質之間的變異性更小。
  • 細胞原代培養——萬融實驗
    原代培養又稱初代培養,是指直接從機體內獲取組織或細胞,接種培養至第一次傳代階段。一般持續1~4周。原代培養的細胞有貼壁生長和懸浮生長兩種。貼壁培養是根據胰酶的消化原理,使細胞間的蛋白質水解,細胞離散,然後加入適量的培養液,置於合適的容器內,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培養。
  • 做細胞培養實驗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做細胞培養實驗的實驗室越來越多,如果打算開展或者已經開展的單位或者實驗室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選擇正確的培養基在養細胞之前,就要了解,你所養細胞的來源以及種類和名稱,查閱一定量的文獻,確定所需培養液種類以及是否需要添加特殊成分,常用的細胞培養液有DMEM、RPMI1640、F12等等,一些常見的細胞基本可以使用這幾種培養基中的一種來培養,有的需要加入一定其他成分,這需要根據不同的細胞類型,查ATCC細胞庫或者查文獻,才能找到所需最佳培養液
  • 細胞培養基
    山東博科生物產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五種基礎細胞培養基:高糖DMEM、低糖DMEM、MEM、M199、RPMI-1640,是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五種細胞培養基
  • 培養時代新人的敘事路徑探析
    內容提要:習近平關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肩負培養時代新人重要使命的高校思政課教師,當前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而「進頭腦」的過程必然伴隨著「闡釋」「理解」「認同」以及「踐行」等多個重要環節。敘事涉及敘事之「故事」「話語」以及「行為」等方面,可以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進教材教案,融通課堂教學,融合社會實踐,融入學生頭腦,進而為培養時代新人提供新路徑。
  • 細胞汙染那些事
    點擊上方「細胞培養技術交流」關注我上次說到細胞培養只要用心,該注意的地方都注意到,一般不會發生汙染事件。細胞汙染主要有以下幾種:細菌汙染、真菌汙染、支原體汙染、病毒汙染、交叉汙染。一、細(真)菌汙染一般碰到比較多的應該是細菌和真菌汙染,通常是在換液、傳代等過程中發生。這兩種汙染比較好判斷,培養液會很快變黃,晃一晃培養液可以看到裡面有很多沉澱物。細菌汙染如果發現的早,可以用高倍(5到10倍)抗生素的培養液培養清除,一天兩次換液,維持兩天後換回常規培養液培養。
  • 細胞培養那些事:14個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細胞培養作為不可或缺的工具,從20世紀出現至今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從60多年前基礎培養基DMEM的誕生到今天細胞培養成為生物醫藥、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主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難以想像,如果沒有了細胞培養技術,生命科學研究將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