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遠古山谷,可能是由巨大冰蓋,而非河流,雕刻而成
畢竟,遠古的火星可能並不那麼適合人類居住。根據對火星Reull河谷(Reull Vallis)圖像的最新研究,科學家們發現了某些與融水通道(冰川融水流往陸地的通道)一致的特徵。早期的火星可能並非如科學家們所希望的,是溫暖而潮溼的天堂 - 但如果布滿疤痕的火星山谷能與地球上的類似山谷起到相同的作用,則結果就不該是那樣。
這是最新的研究結論,該研究試圖通過分析火星上10,000多個山谷片段來推測「紅色星球」在其最初的十億年中的真實樣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們受到了加拿大北極圈中乾燥寒冷的德文島風光的啟發。 根據最新的分析,一些火星山谷可能是通過某種與潛湧在德文島冰層之下的類似過程而形成的。
「如果通過衛星觀察地球,你就會看到許多山谷:有些是由河流塑造而成,有些是由冰川雕蝕而成,有些則是通過其他方式形成,並且每種形成方式都有其獨特的形狀,」該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物理學家安娜·格勞·加洛夫雷(Anna Grau Galofre)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發表的一份聲明中這樣說道,她在該校從事這項研究,「火星與之相似,即山谷彼此之間看起來非常不同,這表明許多方式正在起作用並塑造它們。」
研究人員認為,其中一種方式,可能是融水在冰蓋和下面的陸地之間流動。 科學家們認為,這種侵蝕方式所形成的山谷樣式與自由流動的河流所形成的山谷樣式不同,他們研究的許多火星山谷似乎與這種冰蓋(融水)形成模式更吻合。
格勞·加洛夫雷(Grau Galofre)和她的同事們從火星軌道雷射測高儀繪製的詳細地圖開始,該裝置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全球勘測者(Mars Global Surveyor)探測器所攜帶,並於1997年至2001年之間對這顆紅色星球做了詳細探測。 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程序,對於那10,000多個山谷片段,該程序包含每個山谷片段的六個不同特徵,然後將相似特徵歸類,並與四種不同的(山谷)形成模式的特性進行比較
根據該分析,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被評估的66類特徵中,有22類與冰川下流動融水的(山谷)形成模式最匹配,有9類與冰川(山谷)形成模式最匹配,而與河流(山谷)形成模式最匹配有14種。其餘大多數無法與特定的形成模式相匹配。
美國航天局的研究者還發現了那些看似是由冰川下的融水創造的山谷貫穿了火星,而那些看似是由河流創造的山谷集中在阿拉伯高地--火星上非常古老的區域。
河流和冰川下的融水暗示著關於它們周圍環境的一個關鍵的區別:溫度。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的最新研究和最近認為火星的溫度在遙遠的過去可能比已經提出的其他假說提出的溫度更低的理論非常吻合。
「在過去的四十年裡,自從人們第一次發現火星上的山谷,就假設過火星上曾經有河流流動,河流侵蝕並且創造了這些山谷。」格勞·加洛夫雷曾說。「我們嘗試把所有東西整合在一起,提出一個之前從未被考慮過的假說。」
相關知識
火星是離太陽第四遠的行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小的行星,只比水星大。在英語中,火星是羅馬戰神的名字,通常被稱為「紅色星球」。後者指的是火星表面受普遍存在的氧化鐵影響,使它在肉眼可見的天體中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紅色外觀。火星是一顆大氣稀薄,表面特徵讓人想起月球上的隕石坑,以及地球上的山谷、沙漠和極地冰帽的類地行星。
火星上的日和季節是可以和地球上的比較的,因為自轉周期以及旋轉軸相對於黃道面的傾斜度是相似的。火星是奧林匹斯山的所在地,奧林匹斯山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火山和最高的山,而水手峽谷則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峽谷之一。北半球平坦的北方盆地覆蓋了火星40%的面積,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撞擊構造。火星有兩個小的形狀不規則的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它們可能是被俘獲的小行星,類似於火星特洛伊小行星,5261尤裡卡。
作者:Meghan Bartels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