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火星山谷可能是因冰川作用而形成

2020-08-04 參考消息

法媒稱,火星上是否可能存在遠古生命的問題集中在曾經在那裡流淌過的水上,但8月3日發表的新研究顯示,這個紅色星球上的很多山谷可能是因冰川,而不是河流形成的。

據法新社巴黎8月3日報導,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月刊上的這項研究正值一系列新的火星任務展開之際,這些任務試圖發現這個現在荒蕪的星球是否曾經存在過生命。這項研究令人們對一個主流理論產生懷疑,即這個星球曾經擁有溫暖、潮溼的氣候,並蘊含豐富的液態水,這些液態水形成了這種地形。

來自加拿大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對超過一萬個火星山谷進行了研究,並將它們與地球上在冰川之下形成的水渠進行了比較。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安娜·格勞·加洛弗雷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在過去40年中,自首次發現火星的山谷以來,人們的假設是河流曾經在火星上流淌,侵蝕並形成所有這些山谷。」

但她還說,這些多種多樣,「表明有很多過程在起作用形成它們。」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火星山谷與加拿大北極地區德文島冰川下的水渠有相似之處,後者因其荒蕪、極冷的環境而被稱為「地球上的火星」,並且這裡進行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訓練任務。

這項研究的作者們說,他們的發現表明,火星的一些山谷可能是在大約38億年前由冰蓋下的融水形成的,他們說,這與氣候模型相一致。氣候模型預測這個星球在其古老的過去可能更冷。

研究的共同作者馬克·傑利內克說:「研究結果表明,只有一部分山谷網絡符合地表水侵蝕的典型模式,這與傳統觀點形成鮮明對比。」

《自然·地球科學》月刊指出,了解「火星歷史的最初十億年的氣候條件對確定這個星球是否曾經適於居住非常重要」。

這項研究的作者說,冰冷的溫度實際上可以更好地支持古老的生命。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這項聲明說:「一層冰蓋將給予下層水更多的保護和穩定,並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保護免受太陽輻射——火星曾經擁有磁場,但在數十億年前消失了。」(編譯/殷夏)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冰川融水,火星山谷的雕刻大師
    根據對火星Reull河谷(Reull Vallis)圖像的最新研究,科學家們發現了某些與融水通道(冰川融水流往陸地的通道)一致的特徵。早期的火星可能並非如科學家們所希望的,是溫暖而潮溼的天堂 - 但如果布滿疤痕的火星山谷能與地球上的類似山谷起到相同的作用,則結果就不該是那樣。
  • 遠古山谷可能為探索火星的前世提供線索
    火星的南半球包含有數百個山谷網絡,這些山谷地貌長期困擾著地質學家。他們認為是液態水的侵蝕造成了這些古老的窪地,這表明火星早期應該是一個相對溫暖的地方。然而,利用計算機模型推測,在那段時間裡,這顆紅色星球的天氣寒冷而乾燥。最近,行星科學家仔細研究了火星上的山谷,並將它們與地球上的類似地層進行了比較。
  • 研究證明遠古火星或被冰川覆蓋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8月5日消息,眾所周知,火星的南部高地到處都是深谷,這些深谷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由古老的河流和海洋形成的。但最新研究表明,早期火星的山谷可能是在大量冰川下面形成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行星科學家,也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Anna Grau Galofre說:「在過去的40年裡,自從火星山谷首次被發現以來,人們的假設是,火星上曾經有河流流過,它們侵蝕並由此產生了所有這些山谷,但火星上面擁有數百個山谷,它們看起來各不相同。如果你從衛星上看地球,你會看到許多山谷:有些是由河流形成,有些是由冰川形成,有些是由其他過程形成,每種類型都有獨特的形狀。
  • 火星上沒有水卻有冰川?新研究發現,遠古火星被厚厚的冰層覆蓋
    據報導,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地球科學》月刊上,科學家們刊登了一篇關於火星上山谷的研究報告,通過報告顯示,一些數據表明,火星上或許並不曾存在過液態水,而那些被認為是由液態水流淌而形成的山谷,則很可能是因為冰川作用形成的。
  • 最新科學研究認為火星古代可能曾被冰雪覆蓋過
    今天,火星南部高地被深谷橫貫,地表特徵被認為是由古代河流和海洋形成的。但新的研究表明,這些山谷可能是在冰川之下形成的,這加強了火星在其形成時期部分凍結的想法。這項周一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古火星可能並不像行星科學家們之前所認為的那樣溫暖和潮溼。相反,舊時的火星在南部部分結冰,南部出現了大片冰原。
  • 研究:火星在三百多萬年前可能被冰雪覆蓋,氣候比現在更冷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王昕然近日,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火星在350萬至390萬年前可能被冰雪覆蓋,而非之前科學家們所設想的那樣表面滿是河谷。據美國福克斯新聞(FOX)5日報導,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安娜·格勞·加洛夫雷(Anna Grau Galofre),她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的文章指出,自從首次發現火星上的山谷開始,40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河流曾在火星上流淌,並通過侵蝕作用形成了這些山谷。但實際上,火星上有數萬個山谷,它們看起來形態各異。
  • 最近研究證實遠古的火星曾經歷過冰川時代
    關於火星上是否曾經存在過生命的問題一直以火星上河流是否存在過為中心。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紅色星球的許多山谷並非被河流塑造,而是被冰川塑造的。研究團隊檢查了火星上的1萬多個山谷,並將它們與地球冰川覆蓋的山谷進行了比較。一些火星山谷與加拿大北極圈德文郡島冰蓋下的山谷存在相似之處。
  • 最新研究:發現火星上的冰蓋破裂,有些冰川的冰含量高達90%!
    在火星兩個半球交匯處,火星被破碎的地形覆蓋著:這是一個跡象,表明緩慢但穩定的冰物質流動曾經在這片景觀中鍛造出來,形成了一個由山谷、懸崖和孤立巖石堆組成的破碎網絡。火星是一顆有兩半的行星,它的半球截然不同;平滑的北部低地位於崎嶇南部高地下方3公裡處,而火星北部地區的表面似乎比古老的南部地區年輕得多。
  • 火星主流理論被顛覆!科學家發現:火星上並不存在過液態水
    在過去的40多年時間裡,研究認為,火星上的地貌特徵或許和地球一樣,都是由液態水的流淌衝刷而形成的。特別是火星的山谷地貌,更是被科學家認為是證明火星曾經存在過液態水的關鍵證據之一,不過,這個「證據」在最近似乎要被推翻了。
  • 火星主流理論被顛覆!科學家發現:火星上並不存在過液態水
    通過火星車傳回的照片,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原來火星上的地貌特徵,和地球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火星上同樣擁有平原山谷、丘陵溝壑。那麼,火星上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在過去的40多年時間裡,研究認為,火星上的地貌特徵或許和地球一樣,都是由液態水的流淌衝刷而形成的。
  • 火星過去溫暖溼潤說遭質疑:那些不是河道,是冰川「下水道」
    沒有大氣層的保護,火星地表平均溫度低至零下63攝氏度。然而,主流觀點認為,古代火星的風貌截然不同。那時候,火星的大氣層更為周密,因而更溫暖溼潤,存在一整套由河流、湖泊和降雨組成的水循環系統,可能為微生物提供宜居環境。那些奇形怪狀的山谷、兩極覆蓋著的巨大冰蓋,以及遠程探測到的疑似地下冰和地下滷水的存在,都為「故火星溫暖溼潤說」提供了佐證。
  • 研究表明,火星冰川下有湖泊,「火星人」會生活在地下嗎?
    發表在《自然天文學》的科學報告指出,在火星上面最佳的棲息地可能是火星南極地下1公裡左右的區域,因為在這些區域發現了湖泊。類似的化學反應,在火星這些星球應該也能夠出現的。所以,科學家猜測火星可能曾經存在生命,或者火星現在還存在生命,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 最新發現:火星上的冰蓋破裂,有些冰川的冰含量高達90%
    在火星兩個半球交匯處,火星被破碎的地形覆蓋著:這是一個跡象,表明緩慢但穩定的冰物質流動曾經在這片景觀中鍛造出來,形成了一個由山谷、懸崖和孤立巖石堆組成的破碎網絡。火星是一顆有兩半的行星,它的半球截然不同;平滑的北部低地位於崎嶇南部高地下方3公裡處,而火星北部地區的表面似乎比古老的南部地區年輕得多。
  • 研究人員說,早期的火星被冰原覆蓋,而不是流動的河流所覆蓋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大量傷痕累累的火星表面的山谷網絡是由融化在冰川下的水雕刻而成的,而不是像先前認為的自由流動的河流所雕刻的。根據UBC今天發表的一份新的研究,大量傷痕累累火星表面的山谷網絡是由融化在冰川下的水雕刻而成的,而不是像先前認為的自由流動的河流所刻。 自然地球科學.這些發現有效地將冷水拋向了佔主導地位的&34;假說,該假說假定河流、降雨和海洋曾經存在於這顆紅色星球上。為了得出這個結論,安娜·格勞·加洛弗爾,前地球、海洋和大氣科學系的博士生,開發並應用新技術來研究數千個火星山谷。
  • 火星表面曾持續過萬年溫暖期 融化了厚厚冰川
    最新研究顯示,遠古時期火星大氣層積累溫室氣體促進全球轉暖持續1000多萬年時間,使冰川融化成液態水,塑造形成了火星峽谷和溝壑。
  • 火星古冰蓋塑造出上千山谷,與地球形貌如出一轍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研究人員在《自然·地球科學》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認為火星表面曾經覆蓋著巨大的冰蓋,冰蓋下融化的水流改變了紅色星球的地表景觀,因此塑造出數千個巨大的山谷,這與地球山谷的形成方式如出一轍。
  • 早期火星被冰蓋覆蓋,而不是流動的河流
    根據新的研究,大量火星表面形成疤痕般的山谷是由冰川冰下的水融化造成的,而不是像以前認為的那樣由自由流動的河流造成的。這些發現有效地給佔主導地位的 「溫暖和潮溼的古代火星」 假說潑了冷水,該假說假定河流、降雨和海洋曾經存在於紅色星球上。研究人員分析了 10,000 多個火星峽谷,使用一種新的算法來推斷它們潛在的侵蝕過程。
  • 火星冰川下可能存在湖泊,它們能支撐生命的存在嗎?
    圖片來源: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我們在幾個月前了解到,金星表面50公裡左右處可能存在生命。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一篇論文揭示,火星上最適合生命出現的地方位於其表面下1公裡,那裡的冰川下分布著整個湖泊網絡。火星曾經並不如現在這樣寒冷乾燥。
  • 火星衛星可能曾經形成環
    火星的衛星曾經是火星的環嗎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火星可能曾經擁有自己的壯觀的環形系統。幾年前,科學家推測另一個星球-火星-也可能曾經有過環。現在事實證明,不僅這很可能是真的,而且火星的衛星-火衛一和狄莫斯-從字面上看可能是這些環聚結成固體的最終結果。儘管以前曾對火衛一進行過研究,但最近對狄莫斯(Deimos)的重新分析,尤其是其奇怪的傾斜軌道,已經增加了火星周圍環的形成和消失實際上可能已經發生過幾次的可能性。
  • 最新研究表明:火星表面很大可能存在海水!
    數十億年前,火星表面有液態水,形成湖泊、溪流,甚至覆蓋了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海洋。在這片土地上的許多地方,火星表面以衝積扇、三角洲和富含礦物質的黏土礦床的形式記錄了這種更溫暖、更溼潤的過去。然而,半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今天的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態水。根據行星科學研究所高級科學家諾伯特·舍爾霍夫(Schorghofer)的最新研究,火星表面可能會間歇性地形成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