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補給類型有雨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最終源於降水

2020-11-29 地理沙龍號

河流是指地球表面一定區域內經常或者間歇性的狹長的凹地流動的水流,我們通常把那些間歇性流動的河流稱為「季節性河流」或者「時令河」。河流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在塑造地表形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河流上遊由於流速快,通常表現為侵蝕性,多形成如「V」型谷等地貌;而在河流中下遊地區,由於地勢低平流速較慢,通常表現為沉積性,多形成衝積平原和三角洲等地貌。

河流的補給來源分類

河流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人類社會早期就有「逐水草而居」的習俗,河流提供了我們所必須的水源,以及天然的防禦功能,隨著社會發展河流又具有交通和水能開發的功能。河流補給是指河流中水的來源,河流水的補給來源有多種形式,包括雨水補給、冰川融水補給、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湖泊和沼澤水補給、地下水補給等分類,這些不同的河流水補給方式,其最終都源於降水。

河流補給來源

雨水補給是大多數河流的補給來源,而雨水的多少是由當地的氣候類型決定的,一般來說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的河流補給來源多是雨水,流域年年降水量的多少會很大程度上決定河流的年徑流量,比如位於熱帶雨林氣候區的亞馬孫河、剛果河等河流年徑流量就十分驚人。氣候中降水量的季節變化,也會引起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如我國長江流域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長江就有夏汛;而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氣候區,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河流以冬汛為主。

亞馬孫河流域

冰川融水補給是內陸地區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冰川融化的水要成為河流的補給水源,首先流域內要有冰川的存在,在我國東部地區,由於沒有冰川,所以也不可能有這種河流補給方式。河流中的冰川融水,主要來源於山嶽冰川的融化,全球山嶽冰川的分布地區主要有喜馬拉雅山脈、天山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等,比如我國的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所以長江水中有一部分來自於冰川融水。冰川融水補給對於內流域的河流來說更加重要,比如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裡木河的主要補給來源就是來自於天山和崑崙山的冰川融化水。

塔裡木河

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是指有些地區由於冬季氣候寒冷,所以冬季的降雪並不會融化,而是會積累起來,稱為冬季季節性的積雪,而這些積雪將會在春季氣溫回升時集中融化,從而進入河道進行補給,有時甚至會形成一定的洪澇災害,稱為「春汛」。比如我國東北和西北地區冬季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下,降雪容易積累,特別是降水相對較多的東北地區,如黑龍江、松花江的河流,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十分明顯。

冬季冰凍的黑龍江

湖泊和沼澤水補給是河流補給來源的一種補充方式,湖泊、沼澤水和河流水之間存在著互補關係,比如我國長江流域的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在夏季長江處於豐水期的時候,河流水位較高,長江水會流入湖泊,湖泊起到調蓄洪水的作用;在冬季長江處於豐水期的時候,河流水位較低,湖泊水會流入長江,補充長江的徑流量。當然,如果湖泊的面積較小,就很難起到調節河流徑流量的作用。

黃河下遊地上河

地下水補給是全球幾乎所有河流都有的一種補給方式,由於自然的河道底部通常是透水的,也就是河流水能夠下滲成為地下水,而地下水也可以滲入河道成為河流水,這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間的一種交換。一般來說當河流處於豐水期的時候,河流水位高,通常是河流水補給地下水,而當河流處於枯水期的時候,兩側的地下水水位較高,通常是地下水補給河流。地下水和河流水之間存在互補關係,不過也有例外,比如黃河下遊河段,由於河床抬升,使得黃河成為「地上河」,所以在黃河下遊段,只有河流水補給地下水,而不存在地下水補給河流水。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河流、水補給類型、世界氣候)
    >河流主要有5種水補給類型,分別為:①大氣降水(雨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降水集中且強度較大,是世界河流補給的主要類型;②季節性積雪融水:主要發生在春季,主要分布在高緯度地區;>③冰川融水:主要發生在夏季,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緯度地區;④湖泊水、地下水:全年都可以補給河流,可以與河流「相互補給」。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下切侵蝕、河流水補給、景區設施布局)
    >河流、湖泊的水補給類型,主要有4種:①大氣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秋季,降水較為集中;②季節性積雪融水:主要發生在春季,天氣回暖的時候;③永久性冰雪融水:主要發生在夏季,氣溫較高的時候;④地下水:湖水水位較高時(高於地下水的潛水面),湖泊水補給地下水;湖水水位較低時,地下水補給湖泊水;另外,河流水與湖泊水可以「相互補給」:①豐水期,河流水補給湖泊水;②枯水期,湖泊水補給河流水。
  • 一些地區河流湖泊水量減少甚至乾涸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河流湖泊是陸地水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表水資源存在最重要的載體,從河流湖泊水資源的來源來看,它們的補給途徑根據所處的地理位置、徑流量的特徵等,可以分為大氣降水、冰川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地下水等補給形式。
  • 高考地理:河流專題高考考點、難點新匯總(二)
    ↓↓ 高中地理:河流專題高考考點、難點新匯總(一) 三、河流補給類型 河流補給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澤水和地下水補給等多種形式。最終的來源是降水。多數河流都不是由單純一種形式補給,而是多種形式的混合補給。河流補給是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徵,它決定了河流水量的多寡和年內分配情勢。
  • 高考地理複習:關於水環境的12個知識點
    1、水迴圈:①按其發生領域分為海陸間大循環、內陸迴圈和海上內迴圈。  ②水迴圈的主要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徑流。  ③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 河流的水系特徵、水文特徵,河流的相關考點
    三、河流的水文特徵  河流水文特徵有河流水位、徑流量大小、徑流量季節變化、含沙量、汛期、有無結冰期、水能資源蘊藏量和河流航運價值。  1、水位、徑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  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節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
  • 沃耶科夫的河流分類幫助我們認識洪水
    喀斯特地區的洪水與其他地區不同,碳酸鹽巖中存在大量的裂隙和孔隙,使得喀斯特地區對於洪水有較好的調蓄能力,降水先匯聚到窪地、漏鬥等地表匯水單元,然後滲入地下,再由地下流域匯集到地表徑流,因此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洪峰流量,但是洪水退水的時間也會延長。
  • 【歸納加強】高考地理有關中國河流熱點問題匯總,影響河流含沙量的...
    ①多雨型氣候區: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流量隨雨量的變化而變化。降水季節變化大的地區,河流有明顯的汛期和枯水期,降水量最多的季節出現汛期,有時易出現洪澇災害。  ②乾旱型氣候區: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流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氣溫最高的夏季,流量最大,出現汛期。  ③氣溫較低地區:冬季氣溫低於0℃以下,河流出現結冰期。冬季寒冷而漫長的地區,河流冰期較長。
  •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本節教材的另一個中心內容是闡述陸地水和水資源的關係及對人類的意義,無論是講述陸地水體類型還是水循環運動,教材都是從水資源利用和更新的角度出發,加以說明。,則必須注意以不影響其後續利用為前提;動態水資源因其更新快,短期即可恢復,而且易於取用,因而成為人類開發利用的重點,特別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雖然儲量佔全球水體總儲量的份額極少,但卻是人類開發利用的最主要水資源,由於其份額少,雖然更新速度快,但在開發利用中也應注意保護和節約使用,如果不能夠合理利用,水資源也會出現枯竭。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非洲氣候、水循環、河流補給)
    知識點(1)非洲的氣候分布非洲主要有5種氣候類型,大致關於赤道對稱
  • 地理探尋|淺談河流水文特徵
    由於地球上的水體以水循環的運動不斷更新著,所以各水體之間存在一定的補給關係。河流是一種地表水,與河流之間存在著補給關係有降水、湖泊、冰川積雪、地下水等,依據補給方式不同也就有了外流河和內流河之分。1、外流河的補給主要以降水補給為主,同時參與了海陸間大循環。這類河流的水文特徵:徑流量:一般指年徑流量。受到降水量多少的影響,一般降水量大,徑流量大。如熱帶雨林氣候區域的河流徑流量大;而沙漠氣候或大陸性氣候區的河流則徑流量小。
  • 冰川融水湖泊迅速擴大
    談到海平面上升,我們不能不提到的一個原因是高山冰川在縮小,我們往往緊盯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巨型冰原而忽視這一點。海平面上升是因為冰川融化,融水匯入海洋,將陸地冰層變成海洋蓄水量。但這種描述顯然過於簡單化。就高山冰川而言,融水要經過長途跋涉才能抵達海洋,旅途中可能會發生一些值得關注的事情。
  • 大氣圈和水圈專題
    河流水、湖泊水、沼澤水、土壤水、地下水、生物水、冰川水(地球上淡水主體是冰川)2.河流主要補給類型及特點★補給類型★補給季節補給特點★我國分布地區★徑流量的季節變化(以我國為例)雨水補給我國以夏秋兩季為主①水量變化大
  • 為什麼塔裡木河等我國西北地區的河流,經常會出現斷流現象?
    河流是溼地的一種,溼地是指地表常年有水覆蓋的區域,包括河流、湖泊、沼澤、水庫、沿海灘涂、紅樹林等等,其中河流是人類開發和利用最廣泛的溼地類型。我國內流區和外流區劃分但是,在我國的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就分布有很多季節性河流,如塔裡木河、弱水等河流,多是內流河,那麼,為什麼我國西北地區的河流,會經常斷流形成季節性河流呢?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河流中水的收入和支出來分析,當河流中水的收入少於支出,那麼河流的水位就會下降,最終有可能發生斷流現象。
  • 高考地理試題:水循環和洋流模擬試題
    地球上各種水體儲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氣水、陸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參與海陸間循環的有   A.塔裡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長江 D.未登陸的颱風   3.使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相互聯繫起來,並在它們之間進行能量交換的是
  • 丁永建:冰凍圈水文學,解密地球最大淡水庫
    3 相較於冰凍圈的水源涵養和徑流補給功能,冰凍圈的水資源調節功能更為重要 在無冰川分布的流域,河流主要依靠降水補給,徑流年際變化很大,表明徑流過程很不「穩定」。
  • 中國湖泊,有多美?
    它揚起沙塵 又將其拋下 堆積成高高低低的沙丘 沙丘間的窪地在 地下水及降水的補給下 積水成湖 即為風成湖
  • 【專題突破】高考地理河流專題相關考點總結,附世界十大最深河流
    1、水位、徑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  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節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  例如:熱帶雨林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河流徑流量大,水位和徑流量時間變化很小;熱帶草原氣候、地中海氣候區的河流水位和徑流量時間變化較大分別形成夏汛和冬汛;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區的河流均為夏汛,汛期長短取決與雨季長短(注意溫帶季風氣候區較高緯度地區的河流除雨水補給外,還有春季積雪融水的河流形成春汛,一年有兩個汛期,河流汛期會較長),但是由於夏季風勢力不穩定,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 自然地理|水文-湖泊的分類及成因分析
    眾多湖泊性質有別,成因不同,下面進行簡要的介紹。一、分類1、按性質分為鹹水湖、淡水湖(要求能根據等高線判斷鹹淡,有河流流出的一般淡。只是判斷依據,不是形成原因)3、按成因分為內力與外力。內力成因湖有:構造湖(是在地殼內力作用斷裂或陷落形成的構造盆地上經儲水而形成的湖泊,如滇池、貝加爾湖、維多利亞)、火山口湖、堰塞湖(由於地質變動,例如火山熔巖流、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後儲水形成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