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2月17日,湯曉芙出生在上海,從上海,到廣州,最後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畢業後,湯曉芙再沒去過別的單位,她在協和呆了一輩子,從事神經病學研究六十餘年,在肌電圖、神經電圖及誘發電位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同時也在國內最早開展了運動障礙的肉毒毒素治療。先後出版《臨床肌電圖學》《肉毒毒素臨床治療手冊》等專著。2010年獲北京協和醫院傑出貢獻獎。
直到現在,湯曉芙還會到協和去看病。她喜歡協和,也喜歡那些老教授們。
湯曉芙,1930年2月出生於上海,祖籍廣州花縣,著名神經內科學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教授,中國肌電圖和腦誘發電位創始人之一。1948年考入燕京大學,1951年轉入北京協和醫學院,1956年畢業後分配到北京協和醫院工作。1985年任神經科副主任。1992年"肌電圖及神經電圖在神經肌肉病中的應用"獲原衛生部科技成果三等獎,並多次獲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成果獎。1984年牽頭成立中華醫學會中華肌電圖及臨床生理學組並任組長。曾任國際臨床神經生理學會聯盟執行委員,《中華神經科雜誌》編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求學:從燕京大學到北京協和醫學院
湯曉芙高中畢業之後考上了燕京大學的西語系(西方語言系)。"後來有一次嚴景耀教授給我們做一個講座,講蘇聯的醫療體系怎麼服務人民,我一下就被吸引了,就想讀醫學院。學校同意我參加一個考試,考過了以後,我就轉到醫預科。我在燕京大學念了三年,1949年12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8月畢業。"湯曉芙說。
1948年,湯曉芙學生證件照
從燕京大學轉到協和之後,濃厚的學習氛圍深深地吸引了湯曉芙。據湯曉芙回憶,張孝騫、林巧稚這些老教授都是手把手地教學,不過那個時候全部用英文講課,必須英文特別好,學習非常緊張。"講解剖課的張鋆教授,他完全不用課本的,就隨手在黑板上畫,用英文講出來;馮應琨教授在我們臨床實習的時候,讓我和孫燕跟他一起做一項肝豆狀核變性病人的鈣磷代謝研究。我們每天晚上做完功課以後,就去做實驗室研究。"湯曉芙說到,"這讓我認識到,協和醫院的醫生都不是只做臨床,而且必須要做科研,這點給我的印象是很深的。"
20世紀50年代初,北京協和醫學院1956屆學生在天安門前合影,後排左四為湯曉芙
進修:普通的大夫做著偉大的工作
1956年,湯曉芙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那一屆總共有40個同學,最終有5人留在了協和醫院,湯曉芙被分配到了神經科。"我也很喜歡神經科,覺得專門研究腦子的活動的,非常偉大。"
1956年,協和軍管時期身著中尉軍裝的湯曉芙
1978年,湯曉芙首批通過了留學生出國考試。在馮應琨大夫的幫助之下,全世界最好的肌電圖專家Buchthal教授成為了湯曉芙的導師。
1979年,湯曉芙(右一)在丹麥與導師Buchthal教授(右二)一家合影
"Buchthal教授對我的幫助,真是少有的!"湯曉芙感嘆道。在那裡學習的第二年,Buchthal教授邀請湯曉芙跟他一起做一項神經病理的研究論文。湯曉芙拒絕了他,她說:"我想專心學神經生理。"Buchthal教授聽見這個話並沒有生氣,而是問湯曉芙:"你真的不想學嗎?你要是寫了這篇文章,還可以把我的名字署上去,那你就會有很大的聲譽。"湯曉芙繼續說:"我無所謂,我回到協和,還是做一個普通的神經科大夫,研究肌電圖的工作。"聽到這話後,Buchthal教授笑著說:"那我送你到英國去,英國倫敦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有個三個月的進修班,學習最好的臨床神經醫學。"
1981年,湯曉芙(右)在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進修
回國:我要做自己的主人
在英國,湯曉芙第一次看到了全身性肌張力障礙性的病人,國外用肉毒毒素治療這種病,但中國沒有藥,在這種情況之下,湯曉芙成為了中國肉毒毒素臨床應用先驅者。
1981年8月,湯曉芙進修期滿就迫不及待地回國,開展了實驗室改革,對協和肌電圖室的工作進行了知識和儀器的更新。"很多人覺得外面生活好。我是在香港待過的,英國人怎麼對你的?我早知道了!他們是主人,你是傭人,你就是個受氣包!那種日子我不願意過,哪怕當時條件差一點兒,我也要做自己的主人。"
1982年7月,首都醫院(現北京協和醫院)首屆肌電圖學習班結業合影,前排左二為湯曉芙
1982年7月,協和舉辦了首屆肌電圖學習班。
1984年,陳學詩教授同意在中華醫學會成立肌電圖及臨床神經生理學組。湯曉芙在學會一直工作了十多年。
1996年9月,原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左三)出席亞洲臨床神經生理學術會議開幕式,左四為湯曉芙
另外,湯曉芙通過學會把全國神經生理的人都請來,每兩年舉行一次全國學術年會。其中最盛大的是1996年在北京國際飯店召開的亞洲臨床神經生理學術會議,從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瑞典、比利時、丹麥、韓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來了14位專家、200多位代表,加上中國的代表,一千多人參會。原衛生部部長陳敏章用法文為作了開幕式演講。
"1992年,我聯繫到生產肉毒毒素的美國公司。他們讓香港子公司的人到北京來,和我們一起做。協和開設了肌張力障礙疾病專科門診,治療了大概30例病人。很快我們又聽說,中國蘭州有位王蔭椿教授,他在美國學習了肉毒毒素的生產,現在中國能自己生產肉毒毒素了,而且改良了方法,不用血清,更安全。我們就跟王蔭椿教授一起合作,比較中外產品效果,結論是不相上下,都很有效。"湯曉芙說到。
"協和跟別的醫院不一樣,她重視的不只是看病,還重視研究,醫療、教學、科研都要搞好。因為這三方面是相互影響的,注意這三點,醫院水平就會越來越高。協和的老大夫都是特別好的大夫,一輩子就是想做一個醫生、做研究、教學生,想法很簡單。對病人好,對病人認真,這些協和的老傳統,要堅持下去。"
來源:北京協和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