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藥會不會影響智力發育?

2020-12-01 騰訊網

「手術的時候多用幾個護士按住孩子,不讓孩子亂動,別給孩子打麻藥可以嗎?」在面對孩子治療需要使用麻醉藥物時,很多家長會有這樣一種擔憂,害怕孩子大腦發育甚至是智力發育受到影響。

清遠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劉玉妍表示,非常理解家長的初衷,但是現在小兒麻醉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並且目前尚無明確的資料研究證實麻醉會對小兒智力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基本對智力沒有影響」

「其實現在總體來講,還沒有一個很完善的研究,基本都是回顧性研究。」劉玉妍說,全身麻醉手術對兒童存在一定的風險,這與小兒自身的發育情況、手術難度、手術時長有關。

關於麻醉藥是否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劉玉妍解釋,回顧性研究相對不夠完善,隨著醫學的發展,麻醉操作技術不斷完善,麻醉用藥也與過去不同,目前還沒有一個很完善的研究證明麻醉藥對小兒的智力發育有影響。

「如果4歲以下,只做過一次手術,基本對智力是沒有影響的。」劉玉妍提到,最近有一項基於一對雙胞胎(其中一個做過手術)的持續研究,結果顯示,雙胞胎的智力發育基本沒有差別。

孩子感冒了是否可以接受手術?劉玉妍介紹,最好在感冒痊癒1至2周後再行手術。如果感冒長期不愈,則要看症狀是否嚴重,如果出現並不複雜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無發熱、有清亮分泌物且身體其他方面均健康,或是非感染引起的症狀,則可以進行手術。如果症狀較嚴重,如有膿性分泌物、有痰的咳嗽、體溫>38℃、嗜睡或有肺部累及的徵象,則要推遲擇期的手術。

小兒麻醉藥用量比成人更精準

「我們對剛出生幾天的新生兒做過手術,因為一些先天性疾病。」劉玉妍介紹,小兒手術有先天性心臟病手術(見上圖)、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紮、隱睪下降固定術、包皮環切術、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多指切除術等。除手術外,小兒某些疾病的診斷、檢查項目也會用到麻醉藥。

劉玉妍介紹,局部麻醉是指將局部麻醉藥注射在相應部位使脊神經、神經叢以及更細的周圍神經末梢受到阻滯,使身體的某一部位暫時失去感覺。而全身麻醉是指將麻醉藥通過吸入、靜脈、肌肉注射等方式進入體內,使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致使患者意識消失而周身無疼痛感覺的過程。

「小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劉玉妍說,由於小兒在解剖結構、生理等方面與成人有很大的差別,各個器官發育還不完善,身體代謝功能較成人差。因此小兒麻醉藥物的用量要比成人更精準,麻醉的風險相比成人會更高,對麻醉醫生的要求也高。

雖然有些小兒在麻醉甦醒過程中會出現嗜睡、精神恍惚現象,但現在使用的麻醉藥起效快、作用時間較短,在體內可以很快代謝排出。劉玉妍說,現在小兒麻醉技術逐漸成熟,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術前禁飲禁食 術後觀察呼吸

每年全球有超過1億的兒童接受手術,其中約50%—70%的患兒因為術前帶來的心理壓力,導致術後出現焦慮等問題。

為緩解小兒術前的心理壓力,術前一天,麻醉科醫護人員會進行術前訪視,了解小兒的基本信息及病情,並對家長進行術前宣教。劉玉妍還特別提到,為消除小兒進手術室的緊張感,麻醉科特別設有小兒術前等候區,家長可以進入陪同,區域內還有玩具、電視等,營造一個比較輕鬆的氛圍,減輕小兒對手術的恐懼感。

值得注意的是,手術前一天麻醉醫生會進行術前訪視,家長鬚如實告知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既往史、過敏史等。另外,孩子在術前禁食禁飲,這是為了防止麻醉中食物及胃內容物反流導致氣管誤吸。

兒童全麻手術禁食禁飲有一定的時間規定。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禁食時間為4小時,禁飲時間為2小時;6個月至3歲嬰幼兒禁食時間為6小時,禁飲時間為3小時;3歲以上的學齡前兒童禁食時間為8小時,禁飲時間為3小時。

「適當的禁食禁飲可以減少胃內容物容量,防止胃酸PH值過低,避免出現圍手術期胃內容物返流而導致誤吸。」劉玉妍表示。

手術完成後,小兒會進入麻醉復甦室,此時陪護的家長要多加留意。

清遠市人民醫院麻醉科護士長歐高文提醒,首先是觀察嘴唇的顏色,正常是紅潤的,如果變成黑色或紫色,是缺氧的表現,這時要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其次觀察胸廓起伏,呼吸通暢時胸廓會起伏。起伏不明顯時,可以把棉籤上的少許棉絮放在小兒鼻孔前,觀察棉絮被吹動的次數。如果胸廓沒有起伏,口鼻處沒有呼吸聲音,說明小兒可能出現「遺忘性呼吸」,此時應立即叫醒小兒,並通知醫護人員。

除此之外,家長應注意不要讓小兒觸摸傷口,以免引起感染,同時留意小兒手上或其他部位的留置針,避免意外拔針。另外還要看護好小兒,預防跌倒或墜床。

連結

如何理解麻醉風險?

麻醉藥是指能使整個機體或機體局部暫時、可逆性失去知覺及痛覺的藥物。根據其作用範圍可分為全身麻醉藥及局部麻醉藥,全身麻醉藥及局部麻醉藥根據其作用特點和給藥方式不同,又可分為吸入麻醉藥和靜脈麻醉藥。

麻醉藥分全身麻醉藥和局部麻醉藥兩種。全身麻醉藥由淺入深抑制大腦皮層,使人神志消失。局部麻醉對神經的膜電位起穩定作用或降低膜對鈉離子的通透性,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導,起局部麻醉作用。全身麻醉藥用於大型手術或不能用局部麻醉藥的患者。最早使用的全身麻醉藥是笑氣,它性能穩定,適合任何方式麻醉,但有易缺氧、麻醉者不夠穩定等缺點。後來改用乙醚作全身麻醉藥,它有麻醉狀況穩定、肌肉鬆弛良好,便於手術等優點。但它易燃、置放過久會產生過氧化物。使用乙醚時應絕對避火和經檢查無過氧化物。

臨床中,經常會遇到有的病人問道:麻醉還有風險嗎?事實上,由於病人的人種、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生活環境、個人習慣、既往疾病及現有疾病的不同,每一個病人的治療過程或者方法幾乎就是獨一無二的。相同病例之間的治療參照,也僅僅是大數據統計的結果,並不適合所有人。也就是說,一種疾病即使按照全世界公認的最先進的治療方法去治療,也只有絕大多數人會獲益,但並不是全部。那部分沒成功的情況,就是醫生所說的風險。

截至目前,還沒有哪種麻醉是100%安全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麻醉的安全性。比如,麻醉藥物與不同體質病人的不同反應、不同藥物本身存在的副作用、不同麻醉設備本身存在的使用風險及不同經驗水平的麻醉醫生的不同處置等。

近些年,麻醉技術得到了飛躍發展。很多現代化的監測設備,能夠隨時顯示出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徵的變化。根據這些變化,麻醉醫生能及時發現風險、及時進行處理。很多先進的藥物用於麻醉中,讓麻醉醫生調控病人的各項生命機能和麻醉狀態,

相關焦點

  • 全身麻醉會影響兒童的智力嗎?
    孩子年紀輕輕就要接受手術實在於心不忍,更會有煞有其事的會提醒孩子父母:全麻會影響孩子智力!因為父母的種種顧慮,使孩子的病情一再拖延在臨床並不鮮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全麻到底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智力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像、思考、判斷等。
  • 小兒全麻手術會影響智力發育嗎
    尤其是小寶寶對手術往往有強烈的恐懼感,3歲以下的小寶寶更難以配合手術和麻醉,這反而會帶來更多風險,影響到手術效果和美觀。相反,全身麻醉可以讓小兒在手術中沒有痛覺,而且對這段手術過程沒有記憶,不僅可以讓手術更順利進行,對孩子的身心也都是一種保護。 許多家長對全麻感到畏懼,主要是擔心全身麻醉會不會對孩子的大腦產生影響,是否影響智力、記憶力等,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 全身麻醉藥發育神經毒性的機制及其防治研究進展
    最初人們認為全身麻醉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是可逆的,並不會對大腦造成長期不良影響。近期的一項大規模研究也顯示,單次短時間的全身麻醉對患兒的認知功能無明顯損害。但越來越多的動物實驗顯示,在發育早期長時間、多次接觸全身麻醉藥物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的凋亡以及行為學的改變;臨床流行病學的研究也表明,小兒在3歲前多次接受全身麻醉可導致日後學習障礙的風險明顯增加。
  • 微課堂 | 頭部血管瘤會不會影響智力?
    本期導讀:頭部血管瘤會影響智商? 患兒家屬提問: 滿月時發現寶寶頭頂處長有一處紅斑,後來確診為血管瘤,這種血管瘤對寶寶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影響孩子智力?
  • 手術全麻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和發育嗎
    對於必須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患兒來說,「寶寶全麻後會變笨、變傻、影響正常發育嗎?」這不僅是寶爸寶媽們最為擔心的問題,也是麻醉醫生、神經科專家研究的熱點。7月25日上午9點至11點30分,中國女醫師協會麻醉專委會將集結國內知名醫院的權威麻醉專家,通俗講述患兒手術家長為什麼不能缺位?患兒家長為什麼要了解手術麻醉知識?患兒家長與麻醉醫生默契配合與麻醉知識缺失,對患兒治療會產生怎樣的差異?
  • 寶寶玩具過多反而影響智力發育
    寶寶玩具過多反而影響智力發育2009-07-16 15:45:31出處:搖籃網作者:佚名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日前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認為玩具過多容易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這些學者全都是「0~3歲項目」的成員,該項目受美國政府資助,專門研究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計劃。
  • 孩子吃辣條影響智力,NK學生奶粉促進孩子智力發育
    孩子吃辣條影響智力,NK學生奶粉促進孩子智力發育2018-10-10 13:48:5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夏朋濱營養師指出,像辣條這類的小零食,包裝簡陋,含大量食品添加劑,食用後可能會缺鋅,直接會影響身高和智力發育。對於青少年來說,身高和智力發育至關重要,我們要遠離辣條,吃些有助於智力發育的產品。
  • 這些營養元素影響智力發育,媽媽們可要記牢了!
    這些營養元素影響智力發育,媽媽們可要記牢了! 寶寶3歲時,大腦發育達到高峰,因此,大家在寶寶3歲前一定要給他補充充足的營養,保證大腦健康發育。那麼有哪些營養元素有益於寶寶智力發育呢?育姐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
  • 5歲孩子每天11點多才睡覺,晚睡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嗎?
    有時候爺爺會讓孩子睡到下午6點,然後再帶著孩子出去玩。閨蜜說:「我知道孩子的睡眠和智力有關,不知道每天晚睡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商。」晚睡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前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
  • 專家反對:影響智力發育,家長別傻了
    別鬧了,小心影響智力發育。「中國式扁頭」的起源:滿清舊俗「滿族嬰兒初生,枕以硬枕,枕實以豆,務平其後腦骨,以硬起欠美觀,習俗然也。」扁頭是否會影響智力發育:視情況而定除了顏值上的差距,扁頭也的確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根據育兒專家研究,家長塑造寶寶的頭型時可能會擠壓到腦腔內部結構,原本能夠擴展更多的腦容量,很可能因為扁頭而被擠壓空間。嚴重的就會影響大腦發育,造成智力發育緩慢。
  • 莫錯過大腦發育關鍵期,也要規避影響智力的因素哦
    圖片源自網絡【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1、寶寶的1月齡這個時候的寶寶機體器官迅速發育,哭鬧的時候會有眼淚,高興的時候會微笑,對氣味有明顯的反應,對突如其來的聲音也會產生害怕等情感。圖片源自網絡【影響寶寶大腦發育的主要因素】影響寶寶大腦發育的原因也非常多,綜合下來有下面幾種比較關鍵:1、遺傳沒有什麼比人類的遺傳更為神奇的事情了。
  • 缺鐵會影響智力發育?比紅棗補血比阿膠便宜的食物,要常給寶寶吃
    缺鐵對於新生兒來說影響非常大,如出現「異食癖」、表情木訥、甚至還會影響小兒智力的發育,導致智力水平降低,而等到家長發現這些症狀之後再給寶寶補充則為時已晚了。 說到補鐵,怎樣給寶寶補充才最有效呢?
  • 全身麻醉藥引發的內質網應激和線粒體功能障礙對阿爾茨海默病影響...
    近年來發展中國家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相關痴呆性疾病發病率呈增加態勢,研究顯示,全球每年有460萬AD新增病例,到2040年預計增至8000萬,而較高的患病率會增加家庭和社會負擔。全身麻醉藥在AD病情進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AD患者圍手術期麻醉藥物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 張嘴睡覺會變醜還影響智力
    另一方面,鼻咽部有個淋巴組織叫腺樣體,兒童在6、7歲的時候,腺樣體開始發育,有些會出現肥大的狀況,也會導致用鼻呼吸不暢。「目前,12歲以下的孩子,如果用嘴巴呼吸,這兩種原因佔到7、80%,甚至更多。 」寶慶富說,周末的門診,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看這個毛病,還蠻普遍的。
  • 酮體升高會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嗎?
    先給個明確的答案:孕期酮體升高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也不會導致孩子智力低下。 酮症酸中毒 孕期酮症酸中毒是由於孕婦體內的胰島素嚴重不足而引起的一種急性代謝併發症,如果不及時治療,這種病症會危及孕婦和胎兒生命。
  • 新生兒頭圍和智力有關?研究發現:這個標準最佳,寶寶發育更好
    或者說,孩子的頭圍,跟智力真的存在某種程度上的關聯嗎?答案來了,哈佛大學發布研究成果,了解一下吧。在2018年的9月,哈佛大學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研究的主體,就是孩子的頭圍和智力之間的關係,研究進行了5年之久,最終證明:新生兒的頭圍會影響智力。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新生兒頭圍會影響智力,那麼是不是說明頭圍越大,寶寶越聰明呢?
  • Nature:智力發育遲緩與染色質的關係
    一種以前被認為與X-性染色體連鎖智力發育遲緩有關的蛋白,現在被發現通過改變組蛋白影響基因表達。含有JmjC域的蛋白SMCX(或JARID1C)是一種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它在試管中和在細胞中都能將"在賴氨酸-4處三甲基化的組蛋白H3"(H3K4me3)去甲基化,並且能夠抑制某些神經基因的轉錄。
  • 專家:張嘴睡覺臉會變醜 還影響智力
    記者查了一下,消息的源頭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推的一篇文章,圖文並茂地來論證:長期用嘴巴呼吸,尤其是睡覺時用嘴巴呼吸,會導致面部變形,越來越醜。這個「變醜」的原因是不是第一次聽說,會是真的嗎?記者請來了杭州口腔醫院兒童頜面部發育治療中心執行主任範伊靜、紅十字會醫院五官科主治醫生寶慶富以及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王利民。
  • 小孩智力的發育高峰時期是在什麼年齡階段?
    孩子的智力發育是一個持續的、緩慢的過程。寶寶的大腦發育過程中,胎兒發育期和出生後的1~3歲甚至到學齡前,都屬於寶寶的大腦發育高峰期。這個階段如果準媽媽體內營養不足,孩子出生後大腦細胞數量只有正常兒童的82%,而且過程是不可逆的,會伴隨孩子終生,後期通過營養和訓練無法再增加腦細胞的數量。 孕6月到孩子分娩,腦細胞體積逐漸增加,腦細胞和身體其它身體細胞建立連接,這時候胎兒的手、腳、眼睛、聽覺神經系統之間開始進行信號的傳遞和反射。胎兒已經能逐漸適應出生後的環境。
  • 方舟生存進化麻醉藥怎麼做 麻醉藥圖鑑
    方舟生存進化麻醉藥可以延長恐龍的倒地時間,效果比黑色漿果來的出色,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麻醉藥的製作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