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無胸腺裸鼠特點及應用--一、裸鼠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情況

2021-01-09 生物谷

第五節 無胸腺裸鼠特點及應用

  一、裸鼠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情況

  (一)基本概念

  無胸腺裸鼠(Nude,簡稱裸鼠)目前已成為醫學生物學研究領域中不可缺少的實驗動物模型。特別是在腫瘤學、免疫學、藥品與生物製品的安全性評價及有效藥品的篩選等實驗方面,它有著特殊的價值。裸鼠在科學研究中所以能成為有巨大潛力的試驗模型,是由於nu基因有獨特的遺傳特性。經過世界各國實驗動物遺傳育種學家的努力,目前已將nu基因導入不同近交系動物,成為系列動物模型,僅小鼠模型一種,已建立了二十餘種近交系裸鼠。由於它們具有不同的遺傳背景和nu基因的遺傳特性,使醫學生物學研究者獲得一種極其寶貴的試驗材料。

  裸鼠是隨著近代醫學發展,特別是腫瘤學和免疫學研究的需要,在近十幾年中發展起來的動物模型。它是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變小鼠,是由於第Ⅶ連鎖群(Linkage group)內裸體位點的等位基因發生純合而形成的突變小鼠新品種。

  裸鼠(純合子nu/nu突變鼠)主要表現為無毛(但可看到一種細毛組織學證明有被毛濾泡)以及缺乏正常胸腺。雜合子小鼠(nn/+)各方面表現都正常。

  小鼠中有若干突變基因,它可產生一種為無毛的表現型(phenotype),例如無胸腺裸鼠(Nude、)裸鼠(Naked)、無毛鼠(Hairless)、無鼻毛鼠(Rhinol),不要把這些突變鼠基因相互混淆。裸鼠的唯一特性是胸腺缺陷表現型,因此,不能將「裸鼠」與「無毛鼠」兩詞交換使用。

  現代免疫學的發展,指示了胸腺為中樞性免疫器官,揭示了胸腺和胸腺依賴淋巴細胞(T細胞)的功能,這是免疫學的重大突破,開創了細胞免疫的新途徑。無胸腺裸體鼠是研究胸腺功能最適宜的天然動物模型,它的發現和應用,大大促進了實驗免疫學研究的發展。

  (二)裸鼠的發現和發展情況

  1962年英國格拉斯哥醫院Grist在非近交系的小鼠中偶然發現有個別無毛小鼠。四年後,愛丁堡動物研究所沸拉那根(Flanagan)又證實這種無毛小鼠是由於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突變引起的,發現該種鼠皮膚組織學和以往無毛小鼠不同,檢查發現,常因染色體退化,有一種新的無毛基因,因此,認為是一種新的自發突變種,並命名為「裸體」(Nude)小鼠,用「nu」表示為基因符號,但當時未被人們注意。1968年佩蒂路易斯(Pantelouris)發現裸體小鼠沒有胸腺,這才引起世界各國醫學生物學工作者的極大興趣。在這以前,為開展細胞免疫學的研究,通常採用藥物抑制小鼠T細胞的產生及其作用,或使用外科手術摘除胸腺,這些方法往往由於抑制作用不完全或手術不理想,常導致試驗的失敗。而自發突變無胸腺裸鼠的培育成功,則提供了研究胸腺功能、免疫學機理的理想動物模型。

  由於裸鼠原種抵抗力差,生育力低,壽命短,不能用於實際。因此人們又致力於育種改造,分別和純系BALB/C,C3H,C57BL/6小鼠交配,不斷選育,獲得了三種近交系無胸腺裸體動物(Inbred Nuede Mice)新種,雖然某些生物學性狀有所改善,但尚未克服上述缺點,故又將近交系BALB/C裸鼠和NIH瑞士種小鼠交配獲得遠交系無胸腺裸體小鼠(Outbred Nude Mice),從而克服了上述缺點,能夠大量繁殖與推廣。

  裸鼠的飼料和繁殖要求條件比較嚴格,我國已有這方面的經驗報導。國外一些國家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1969年裡加德(Rygaard)和Ffiis報告採用無特定病原體(簡稱SPF)條件下飼料繁殖裸鼠雖然獲得成功,但也發生傳染性疾病。近十年來,許多國家建立了自己的有封閉屏障系統的飼料設施以及相應的質量控制辦法,進一步促進了裸鼠研究工作的迅速發展。1978年根據英國LAc News的報告,除用「nu」基因導入近交小鼠的方法成功地培育成千餘種遺傳背景明確的裸鼠外,還培育了無胸腺肥胖裸鼠,無胸腺無脾臟裸鼠以及裸體大鼠等,預計不久的將來,根據不同的實驗需要,將會培育出更多的無胸腺雜交品系。目前,已成立了國際性專門組織一國際裸鼠管理及應用委員會,並分別在1973年、1976年1979年召開了三次裸鼠會議。我國實驗動物工作者過去在小鼠的大量繁殖中也曾發現過無毛小鼠,但未進行研究。最近三、四年來,由於科研工作的需要從國外引起了裸鼠。1978~1980年間,中國醫學科學院所屬單位曾先後從法國、英國、美國獲得裸鼠。北京衛生部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在1980年從日本引進裸鼠鼠種進行了繁殖,飼料在屏障室內,經過16個月的飼料,繁殖正常,並已提供給科研工作使用。

相關焦點

  • 實驗室幾百元一隻的裸鼠被野貓組隊禍害?真相是這樣
    名詞解釋 裸鼠  無胸腺裸鼠(Nude Mouse)的簡稱。  裸鼠主要表現為無毛以及缺乏正常胸腺。因無胸腺,T—淋巴細胞缺陷,裸鼠抵抗力低下,常因消耗性疾病而死亡,是醫學生物學研究領域中不可缺少的實驗動物模型。
  • 裸鼠雖好養,功得要做足
    陳喬恩和她的無毛貓不光是貓界有著中身上無毛的貓中貴族,花枝鼠界也有盛名在外的「裸鼠」可以與之抗衡。別看裸鼠雖然小眾,價格也要比別的毛色的花枝鼠貴上好幾倍呢。花枝鼠這傢伙,本來就長著細長的尾巴,看上去就是個大耗子。
  • 武漢小學生研究抗癌獲獎:「做腫瘤剝離、裸鼠腫瘤細胞注射」
    武漢小學生研究抗癌獲獎:「做腫瘤剝離、裸鼠腫瘤細胞注射」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07-17 14:06 來源
  • 第四章 突變系動物的特點及應用--第一節 突變系動物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突變系動物的特點及應用 第一節 突變系動物的基本概念   一、遺傳與變異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生物,它們的下一代和親代之間,在形態結構、代謝類型等種種性狀上都有非常相似之處。
  • 胸腺腫瘤微創切除手術的基本原則與質量控制
    本文擬就胸腺腫瘤微創手術的概念、手術中採取的策略以及必須遵循的原則等方面加以論述,以便於在不同的臨床診治中心之間達到同樣的質量控制,更好地進行中心之間的合作和數據共享,從而達到客觀、恰當評估微創手術效果的目的。質量控制建議:胸腺腫瘤惡性程度相對較低,極有可能通過根治性手術切除獲得治癒。
  • 顆粒測試儀行業發展歷程及下遊應用情況
    一、顆粒測試儀市場競爭情況分析 二、顆粒測試儀行業SWOT分析 第二節 中國顆粒測試儀行業集中度分析 一、市場集中度分析 二、企業區域分布集中度 第三節 中國顆粒測試儀行業合作和併購情況
  •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第一節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簡稱配合物,又稱絡合物,是一類非常廣泛和重要的化合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在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意義,配合物不僅在化學領域裡得到廣泛的應用,並且對生命現象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 第四章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第一節 細胞因子的概念和作用特點
    在免疫應答過程中,細胞因子對於細胞間相互作用、細胞的生長和分化有重要調節作用。80年代以來,由於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研究的飛速發展,不僅克隆了早先發現的生物活性肽的cDNA,而且發現了許多新的細胞因子,並對各種細胞因子產生來源、分了子結構和基因、相應的受體、生物學功能以及與臨床的關係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成為當今基礎免疫學和臨床免疫學研究中一個活躍的領域。
  • 高光譜成像技術及其應用(附:IR近紅外成像技術及其應用)
    ​高光譜成像(hyperspectralimaging,HSI)集圖像信息和光譜信息於一體,能同時反映實驗對象的化學信息、物理信息及其空間分布信息,其無輻射、非損傷、非接觸、大數據、可視化等優勢特點,已日益成為生物檢測、實驗醫學等領域研究檢測的重要先進技術手段。
  • 2011年統計從業考試《統計基礎知識》第五章至第八章 考試大綱
    發表時間:2011/3/15 15:27:06 來源:網際網路點擊關注微信:《統計基礎知識》第五至第八章  考試大綱第五章  時間數列學習目的與要求:學習並掌握時間數列的概念、作用、種類、特徵和編制原則;計算平均發展水平(序時平均數)
  •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無血清培養基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  第三節 無血清培養基廠商產地分布及商業化日期  第四節 無血清培養基行業集中度、競爭程度分析    一、無血清培養基行業集中度分析:全球Top 5和Top 10生產商市場份額    二、全球無血清培養基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生產商(品牌)及市場份額(2020
  • 專家:3D生物列印在新藥研發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很大
    芊燁 攝   中國3D生物列印漸成真 專家:或將成撬動未來醫學技術發展的核心  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 (記者 陳靜)在實驗室裡用3D列印出軟骨,「種」在裸鼠的背上,將裸鼠作為活體生物反應器,培養10周,軟骨就活了。這不是科幻場景,3D生物列印已漸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