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07-17 14:06 來源:澎湃新聞
7月17日,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就該市一項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作品發布情況聲明稱,實驗觀察報告由兩名小學生完成。
此前,有網友質疑小學生完成該項目的可能性,稱該實驗對邏輯性要求很高。
涉事項目《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公示信息稱,「
研究如何在實驗動物中證明喝茶能
防癌」,「通過建立裸鼠癌症模型」,「藥物治療後25天,發現EGCG組小鼠腫瘤體積較生理鹽水組和阿黴素組小,本實驗表明綠茶提取物兒茶酚EGCG有一定的
抗腫瘤效果。」
7月1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前述實驗由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實驗技術員王茜全程指導前述兩名小學生完成,王茜是兩名小學生母親的朋友。
前述項目的公示信息顯示,該項目的輔導教師是王茜和熊曳;其競賽組別是小學組,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和小學五年級的兩名小學生完成。2018年8月,該項目獲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澎湃新聞從相關渠道獲得的一份署名王茜的情況說明稱:王茜是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實驗技術員,「主要從事腫瘤實驗的技術工作, 有近十年的小鼠實驗操作經驗」;兩名孩子在電視上看到此類報導後,對喝茶能不能治療癌症產生了興趣;在孩子母親的介紹下,找到王茜;經與孩子反覆討論,確定了「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這個訓練課題;實驗由王茜全程指導,「
由我和孩子們一起做小鼠解剖,孩子們做腫瘤剝離後觀察拍照」;「在我的指導下,於動物房內,進行了裸鼠
腫瘤細胞注射和茶多酚腹腔注射」。
該情況說明稱,實驗結束後,「在我的指導下,孩子們親自完成相關的實驗報告。」
此前,澎湃新聞從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獲悉,已安排專班,對此事進行調查。
17日上午,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針對該事件通報稱,經初步核實,獲獎作品《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學生李某怡和李某卿完成的對比實驗觀察報告。實驗想法由李某怡在參加學校的科技節小課題研究活動中向科學老師提出,並在科學老師的建議下聯繫到從事腫瘤實驗技術工作的醫院實驗技術員作為指導老師,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釐清了實驗思路並進行了對比觀察實驗。
該通報稱,兩名學生在對比觀察實驗中的動物抓取、稱重、小鼠藥物注射、腫瘤測量等簡單操作,均經過指導老師的專門培訓。小鼠的腫瘤剝離操作嚴格按照實驗動物操作標準和倫理,在麻醉處死後開展,實驗腫瘤屬於皮下腫瘤,剝離實驗屬於簡單基礎操作,在老師演示教學後,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並從實踐中得出報告結果。
該通報稱,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武漢市選拔賽中,按照個人申報(提交查新報告等申報資料)、學校推薦、區級初評、市級複評的程序,由專家組對《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等作品進行了評審。專家組按照分別審核、集中評議的原則,一致認可《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等科技創新成果作品,並建議推薦參加省級競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小學生研究獲獎,抗腫瘤